分析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对肺楔形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

2023-07-04 09:00郑留战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椎旁楔形咪达唑仑

郑留战

(尉氏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开封 475000)

肺楔形切除术是局部肺切除的常用手术方式,通常用于周边性肺结核球、周围性肺良性肿瘤或病理活检等,相较于传统开胸术可减少对患者肺部损伤[1]。肺楔形切除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优[1],但仍可能受麻醉因素、心理应激等影响导致手术风险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发生[1]。因此,寻求最优麻醉方案是必要的。

咪达唑仑是临床常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常用于术前给药,也可以与瑞芬太尼等药物联合应用于麻醉诱导中,镇静、镇痛效果良好[2]。地佐辛为复合型受体镇静剂可通过μ 受体拮抗作用达到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及肾上腺素分泌,亦可通过作用于外周神经元表面的阿片受体发挥外周神经阻滞作用而达到强效镇痛效果[3]。目前尚缺乏咪达唑仑联合地佐辛应用于肺楔形切除术中的具体临床效果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肺楔形切除术的8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麻醉在肺楔形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以为临床麻醉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19 年11 月至2021 年11 月收治的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8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肺楔形切除术指征[4];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5]Ⅰ-Ⅱ级;无交流障碍;年龄为18-65 岁。排除标准:胸椎旁神经阻滞禁忌证;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长期使用镇静剂、催眠药、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物;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2 kg·m-2;存在交流障碍;重度高血压及糖尿病。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 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总例数=43]

1.2 方法

两组均选择椎旁神经阻滞,进入手术室后常规进行心电监测。患者侧卧,在B 超引导下选择T5-T6 进行椎旁神经阻滞,于胸椎棘突后旁开2.5-3 cm 棘突最高垂直皮肤进针2-4 cm,触达下一椎体横突后转针至横突上缘1-1.5 cm,注入0.5%罗哌卡因20 mL。静脉通路建立后,两组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椎旁阻滞前给予咪达唑仑+瑞芬太尼麻醉。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22,规格10 mL:50 mg)0.03 mg·kg-1+0.2 μg·kg-1瑞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14,规格1 mg)麻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椎旁阻滞前给予咪达唑仑+地佐辛麻醉。静脉注射0.03 mg·kg-1咪达唑仑+5 mg 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规格1 mL:5 mg)麻醉。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流动力学检测

包括静脉注射前(T1)、静脉注射后5 min(T2)、椎旁阻滞后即刻(T3)、椎旁阻滞后10 min(T4)的中心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

1.3.2 应激水平检测

分别于T1、T2、T3、T4取患者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皮质醇(Cortisol,Cor)和肾上腺素(Adrenaline,AD)水平。

1.3.3 T 细胞淋巴群分析

分别于T1和术后48 h 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采用流式细胞仪(Beckman Coulter,EPICSXL 型)检测CD3+、CD4+、CD8+、CD4+/CD8+水平。

1.3.4 不良反应观察

对比两组术后24 h 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低血压、低血氧、呼吸异常、寒战、心律失常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麻醉改善血流动力学

T2两组MAP、HR 水平较T1均降低(P<0.05),对照组T3点MAP、HR 水平较T2升高(P<0.05)、T4较T3降低(P<0.05),观察组T2、T4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n=43)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n=43)

注:与T1 比较,*P<0.05;与T2 比较,#P<0.05;与T3 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麻醉改善应激

两组T2上述应激指标水平均较T1升高、T3较T2升高、T4较T3升高(P<0.05);但T2、T3、T4观察组的上述应激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应激指标比较(,n=43)

表3 两组应激指标比较(,n=43)

注:与T1 比较,*P<0.05;与T2 比较,#P<0.05;与T3 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麻醉改善T 淋巴细胞亚群

两组T1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术后48 h 对照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T1低(P<0.05),且观察组术后48 h 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T 细胞淋巴群水平比较(,n=43)

表4 两组T 细胞淋巴群水平比较(,n=43)

注:与同组T1 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48 h 比较,^P<0.05。

2.4 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麻醉不增加不良反应

观察组术中发生1 例低血压,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术中发生1 例低血压、1 例低血氧、1 例寒战,总发生率为6.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除给药前,本研究中其他各时间观察组NE、Cor 及AD 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T2、T4的MAP、HR 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提示采用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进行椎旁阻滞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这可能是因为:地佐辛为复合型受体镇静剂,可通过μ 受体拮抗作用达到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及肾上腺素分泌,拮抗应激反应,稳定心率、血压,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其亦可通过作用于外周神经元表面的阿片受体发挥外周神经阻滞作用而达到强效镇痛效果[3]。瑞芬太尼属μ 型受体激动剂,静脉给药后可迅速达到镇痛、镇痛效果,但其可通过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影响心血管系统,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导致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围术期应激反应不仅导致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增强,还伴随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被激活,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降低[5,6]。

本研究中术后48 h 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麻醉可能有减轻患者围术期免疫抑制程度的作用。

可能因为:地佐辛具有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可降低应激反应,减轻应激损伤;而瑞芬太尼作为单一μ 型受体激动剂,无法产生抗交感作用,同时可能诱发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激活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造成免疫抑制,导致CD3+、CD4+、CD4+/CD8+水平降低。两组在围术期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表明两种麻醉方案的安全性值得肯定。总之,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麻醉应用于肺楔形切除术中有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应激反应及减轻免疫抑制的作用,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椎旁楔形咪达唑仑
定量CT与化学位移编码磁共振成像测量椎旁肌肉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椎旁软组织髓外浆细胞瘤1例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