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TnⅠ、CK-MB、CK、LDH 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2023-07-04 09:00陈红领胡宁治段正伟王伟岳云芬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动力学心肌心脏

陈红领 胡宁治 段正伟 王伟 岳云芬

(1.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三心脏移植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3.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4.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冠心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基本病理涉及血管和心肌过程的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被缺血、缺氧、氧化应激、炎症和细胞凋亡所诱发和加剧[1]。冠心病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为心肌提供含氧血液的血管逐渐变窄,在氧气需求增加时引起缺血。临床终点包括心脏射血不足、心律不齐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如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这些疾病往往伴随着心脏猝死。

目前临床上针对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含三种方法,即:经皮冠脉介入术、药物治疗与心脏搭桥术等[2]。搭桥手术是使用患者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等自身血管或其他替代血管,将冠脉远端狭窄部位与主动脉连接起来,使机体血液能绕过狭窄部位而使缺血部位得到足够血液供应,快速回复患者心脏功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缺血情况[3]。

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和心脏搭桥术的临床相关指标,旨在探讨心脏搭桥手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和价值,从而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间我院收治的104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病情均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诊断确认[4]。纳入标准:年龄40~70 岁;胸闷心悸以及典型的心前区疼痛,伴有向左上肢放射的临床表现;冠心病患者口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及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心电图提示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后未缓解,心电图示V1-6 导联中至少2 个导联ST 段抬高0.2 mV,心肌酶谱示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超过正常值2 倍。排除标准: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心瓣膜病、心包炎、心肌病等。

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药物洗脱支架治疗,48 例)和观察组(心脏搭桥术-心脏不停跳治疗,56 例)。对照组48 例,其中男22 例、女26例,平均年龄(60.47±6.39)岁,平均患病时间为(4.39±1.22)y,心功能分级Ⅱ级患者29 例、Ⅲ级患者19 例。观察组56 例,其中男28 例、女28例,平均年龄(60.84±5.31)岁,平均患病时间为(4.49±1.48)y,心功能分级Ⅱ级患者31 例、Ⅲ级患者25 例。两组间一般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于手术前,给予患者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肝素10000 IU,使用球囊(直径1.5~2.0 毫米)充分扩张血管后,接着将长度为8 至33 mm的支架(直径2.5 至3.0 毫米)常规置入,其释放压设置为10 至14 大气压,植入cypher TM 数量共38 枚。术后每天服用75 毫克氯吡格雷,100 mg 阿司匹林,每天1 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使用心脏搭桥术-心脏不停跳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常温下给患者行全身麻醉,在胸骨正中做切口,然后将心包切开,使得左前降支充分暴露,分离隐藏的大静脉和左乳动脉,肝素使用量设定为每千克1 毫克至1.5 毫克(静脉注入)。然后将心包迅速切开有利于左前降支的完全暴露,待局部心肌得到有效的稳定后,将心脏左前降支与乳内动脉吻合。待血流稳定后,依次吻合下列动脉支,包括大隐静脉端侧吻合左回旋支,大隐静脉对角支吻合其侧则,大隐静脉吻合其右冠状动脉。最后将血管固定后,使用6-0 号将桥血管吻合主动脉壁,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学相关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80 型;日立公司,HITACHI)检测患者血清中cTnⅠ、CK-MB、CK、LDH 的水平。使用改良Bodor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TnⅠ水平,使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中CK-MB 水平,使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K 水平,使用酶偶联法检测血清中LDH 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80 型;日立公司,HITACHI)。

1.3.2 血液动力学指标两组均于术后3 m 采用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检测心率、SBP、DBP、MAP。

1.3.3 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标准[5]:检查患者心电图(心电监护仪 AIView V10;乐普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发作症状的ST-T 波有效变化情况来评价治疗效果。患者心电图在正常范围内,即为显效;患者治疗后ST 降低。且治疗后上升至少0.05 mv,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平坦T 波转变为直立水平,且房室传导阻滞情况有一些改善,即为有效;STT 波没有任何改变或变得更加严重,即为无效。显效、有效人数相加为治疗总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 软件处理及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或率(n(%))表示,使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脏搭桥手术治疗降低血清cTnⅠ、CK-MB、CK、LDH 的水平

两组血清学cTnⅠ、CK-MB、CK、LDH 指标治疗前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各指标值均有明显降低(P<0.05);并且上述指标值观察组治疗后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表1。

表1 两组血清学cTnⅠ、CK-MB、CK、LDH 的比较(,n=104)

表1 两组血清学cTnⅠ、CK-MB、CK、LDH 的比较(,n=104)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心脏搭桥手术治疗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

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血液动力学指标值均有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的比较(,n=104)

表2 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的比较(,n=104)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心脏搭桥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例,%,n=104)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为心肌提供含氧血液的血管逐渐变窄,在氧气需求增加时引起缺血。冠心病常见类型包含有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隐匿型、心绞痛型以及猝死型等,其中心肌梗死、猝死型表现最为严重[1-3]。搭桥手术是使用患者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等自身血管或其他替代血管,将冠脉远端狭窄部位与主动脉连接起来,使机体血液能绕过狭窄部位而使缺血部位得到足够血液供应,快速回复患者心脏功能,并使患者心绞痛症状、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生存期也有明显改善[2,3]。心肌酶是一类心肌细胞内的酶,在心肌细胞的代谢与点活动方面起到催化和调节作用。在心肌细胞出现坏死甚至破裂的情况下,血液中会出现大量心肌酶[6]。因此,心肌酶是衡量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常用指标之一。临床上心肌酶谱指标主要包含有cTnⅠ、CK-MB、CK、LDH 等,上述指标在临床研究中判断心肌功能与诊断心肌病变时最为常用[6]。cTnⅠ、CK-MB、CK、LDH 在观察组治疗后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心肌受损与血清酶升高呈正比,心肌酶谱的变化在心肌细胞损伤、病灶大小的判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7]。因此,心脏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能显著促进患者心肌损伤的恢复,改善其病情。临床上血液动力学是指血液在机体内的流动情况。通过研究体内血液的流速、血压、血流阻力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其主要监测指标为心率、SBP、DBP、MAP 等。当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钠水潴留使血容量增加以及交感兴奋使血管收缩,可加重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而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肺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升高。血液动力学指标在观察组治疗后明显比对照组更低。血流动力学改变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且血流动力学改变伴随着心力衰竭整个发生过程,了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有利于患者病情与疾病预后的判断。因此,心脏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能明显稳定患者血液动力学情况,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综上所述,心脏搭桥手术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学cTnⅠ、CK-MB、CK、LDH 指标,稳定其血液动力学水平。

猜你喜欢
动力学心肌心脏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心脏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C36团簇生长动力学及自由能
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血管发育畸形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