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血清PCT、IFN-γ 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2023-07-04 09:00岳江敏周良记李宏陈国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支原体受试者哮喘

岳江敏 周良记 李宏 陈国芳

(安阳市灯塔医院儿科,河南 安阳 455000)

肺炎支原体是临床导致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临床中呈现明显的低龄化和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1]。一般情况下,儿童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常表现除原呼吸道症状加重外,还易诱发心肌炎、肾炎等肺外系统器官损害[1]。哮喘现阶段的临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气道高反应、变态反应、病毒感染等相关[2]。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的下呼吸道感染与哮喘患儿病情加重有一定相关性[3]。

研究显示,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辅助性T 细胞紊乱为重要的免疫发病机制。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其中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是其分泌的重要生物活性因子,具有上调细胞免疫作用[3]。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属于降钙素前肽物质,生理状态下PCT 表达水平极低,血清PCT 是早期、严重、侵袭性细菌感染的标志物[4]。

目前关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的血清学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报道相对较少。故本研究分析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的血清PCT、IFN-γ 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议并批准,受试者法定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1 年8 月我院收治的125 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及防治指南》中哮喘的诊断标准[5],或符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6];年龄3~8 周岁;入组前未服用免疫调剂和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受试者发病12 h 内入院接受治疗,并在发病后12 h 采血检测;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伴有肿瘤等严重疾病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先天性畸形者;存器官移植史或血液系统疾病者;存脓毒症或合并细菌感染者;入组前接受其他治疗方案干预者;临床或随访资料缺失者。

所有患儿依照是否合并支原体感染分为合并组(n=47)和单纯哮喘组(n=78)。其中单纯哮喘组男45 例,女33 例;年龄3~8 岁,平均5.48±1.03岁;病程5~21 m,平均11.38±4.27 m;哮喘发作轻症23 例、中症38 例、重症级危重17 例;峰值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为31~50 L·min-1,平均41.82±3.84 L·min-1,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为148~194 mL,平均174.38±9.83 mL,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为113~157 L·min-1,平均140.28±8.92 L·min-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为31~63%,平均47.59±6.03 %。合并组男28 例,女19 例;年龄3~8 岁,平均5.39±1.17 岁;病程6~20 m,平均12.01±3.98 m;哮喘发作轻症18 例、中症25 例、重症级危重4 例;PEF 为32~47 L·min-1,平均40.96±3.96 L·min-1,VC 为143~189 mL,平均172.34±10.54 mL,MVV 为117~154 L·min-1,平均139.88±12.42 L·min-1,FEV1 为34~61%,平均46.99±6.64 %。

选择同期50 例单纯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单纯感染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4~8 岁,平均5.71±1.31 岁。再选择同期50 例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男30 例,女20 例,年龄3~7岁,平均5.56±1.25 岁,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口服阿奇霉素(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980289,规格:0.25 g)进行治疗,2 片·次-1,Qd,服用3 天后停药4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持续治疗2 个周期。

1.2.2 血清PCT 和IFN-γ 水平检测

所有受试者入组后接受治疗前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3000 rpm 离心10 min 收集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武汉艾迪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受试者血清中PCT 和IFN-γ 表达水平,严格遵照说明书和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2.3 肺功能检测

在患儿出院前接受肺功能检查,使用肺功能检测仪(AS-507,日本美能(MINATO))对患儿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包括PEF、VC、MVV 和FEV1。

1.3 观察指标

(1)四组血清PCT、IFN-γ 水平的比较;(2)治疗后单纯哮喘组和合并组的肺功能比较;(3)支原体感染与肺功能预后质量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行统计学分析。经Shapiro-Wilk (SW) 检验计量资料正态性,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 检验。采用logistics 回归模型分析支原体感染与预后质量间的关系。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血清PCT、IFN-γ 水平的比较

四组受试者的血清PCT、IFN-γ 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血清PCT 水平最低,血清IFN-γ 水平最高;单纯哮喘组和合并组血清PCT 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合并组血清IFN-γ 水平低于单纯哮喘组(P<0.05);单纯感染组血清PCT 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FN-γ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组研究对象其血清PCT、IFN-γ 表达水平情况

2.2 治疗后单纯哮喘组和合并组的肺功能比较

单纯哮喘组患儿治疗后PEF、VC、MVV 及FEV1 水平分别为 68.91±7.19 L·min-1、241.09±36.15 mL、193.28±28.69 L·min-1及72.28±8.95 %,合并组患儿治疗后PEF、VC、MVV及 FEV1 水平分别为 52.38±10.52 L·min-1、205.78±32.84 mL、176.93±24.15 L·min-1及61.15±10.28 %。单纯哮喘组患儿治疗后PEF、VC、MVV 及FEV1 水平均明显高于合并组(P<0.05)。

2.3 支原体感染与预后质量间的关系

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患儿PEF、VC、MVV、FEV1 等功能指标异常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果提示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现阶段临床中常见的危害儿童健康的慢性炎症疾病[1,2]。研究提出,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1-3]。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加重患儿肺部感染,易引发肺外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增大临床治疗难度[1-3]。

本研究结果提示,单纯哮喘组患儿治疗后PEF、VC、MVV 及FEV1 水平均高于合并组。以肺功能作为评估患儿预后质量结果显示,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患儿出现不良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分析认为,哮喘患儿合并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患儿气道改变加重,造成通气功能障碍。此外,由于肺炎支原体可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上,可能进一步刺激炎性因子的大量合成和释放,对气道修复功能产生不良影响[3]。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单纯感染组、单纯哮喘组、合并组四组受试者血清PCT、IFN-γ 水平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清PCT 水平最低,血清IFN-γ 水平最高。单纯哮喘组和合并组血清PCT 水平无明显差异,而合并组血清IFN-γ 水平低于单纯哮喘组。单纯感染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FN-γ 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认为,肺炎支原体合并哮喘患者在支原体侵袭下,INF-γ 水平降低可能导致机体无法抵抗病原菌,并伴随炎症反应加重。

肺炎支原体入侵后会激活体内免疫应答,且多种细胞因子均参与感染过程,大量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肺部病变。研究显示,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辅助性T 细胞紊乱起到重要免疫学作用[4]。辅助性T 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其中IFN-γ 是其分泌的重要生物活性因子,具有上调细胞免疫作用。PCT 属于降钙素前肽物质,生理状态下PCT 表达水平极低,在炎性反应急性期会明显增高,是常用的感染性炎性标志物[5],还可用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抗菌药物应用[5]。肺功能指标检测是较为常见的评估哮喘病情和预后质量的重要指标,哮喘患儿合并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则可能进一步加重其呼吸困难、喘息等临床症状[6]。此外,哮喘患儿在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引起INFγ 异常,引起出现免疫和炎症反应异常,导致超敏反应,对气道和肺部黏膜造成损伤,引起患者预后质量降低。综上所述,支原体感染可显著升高哮喘患儿血清PCT 水平、降低IFN-γ 水平,且合并支原体感染是导致患儿出现不良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支原体受试者哮喘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