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桔梗汤加减治疗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3-07-04 09:00李筱晖魏丽慧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稳定期证候支气管

李筱晖 魏丽慧

(中山市人民医院南朗分院 药剂科 广东 中山 528400)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于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出现纤维化和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管壁失去正常弹性,管腔形成不可逆性变形和持久性扩张[1]。稳定期支气管患者临床表现为咯痰、咳嗽和咳血等症状,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易引发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2]。

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短期疗效较好,但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治疗易出现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且停药后易复发,整体疗效欠佳。中医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原则,讲究从整体出发,支气管扩张属中医“肺痈”“喘证”范畴,痰阻气闭是其基本病机,痰为阴邪,与脾、肝和肾密切相关,肾不蒸化水液,肺不布散津液,致使水液凝聚成痰,治疗需以消痈排脓和止咳祛痰为主[3]。

加味桔梗汤具有宣肺化痰、祛风止咳之效,主治肺痈之症[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应用加味桔梗杨加减治疗的效果分析,从而为临床提高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4 月-2022 年4 月我院收治的84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西医符合《内科学》[5]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相关诊断标准;支气管扩张稳定期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严重心、肾和肝等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呼吸衰竭或其他内科疾病者;近1 m 内接受其他治疗者;依从性差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女19 例,男23 例;平均年龄(49.12±4.84)岁;平均病程(7.19±0.72)y。观察组女20例,男22例;平均年龄(48.96±4.81)岁;平均病程(7.28±0.75)y。本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祛痰、雾化和吸痰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均连续治疗1 m。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国药准字:H43022211)治疗,0.75 g·次-1,3 次·d-1;口服桉柠蒎肠溶胶囊(北京远大九和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3 g,国药准字:H20052401)治疗,0.3 g·次-1,2 次·d-1。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加味桔梗汤加减治疗,取败酱草30g、鱼腥草30g、桔梗20g、薏苡仁20 g、化橘红10g、白及10g、浙贝母10g、蒲公英10g、金银花10g、葶苈子10g、野荞麦10g、黄芩10g 和甘草5 g;随症加减:气虚排脓无力者将黄芪加至20g,口干舌燥者加用天花粉20g、麦冬15g、玄参15g。将上述药加水煎煮500 mL 药液,一天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治愈:患者治疗后咯痰和咳嗽等症状消失100%,且肺听诊无湿啰音现象;显效:咳嗽和咯痰等症状消失70% 以上,且肺听诊湿啰音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有效:咳嗽和咯痰等症状消失50%以上,且肺听诊湿啰音较治疗前有所减轻;无效:咳嗽、咯痰和咳血等临床症状无改善,且肺听诊湿啰音较治疗前无改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3.2 中医证候积分

主症包括咳嗽、咯痰等内容,6 分/项,无症状计0 分;症状轻微计2 分;症状明显计4 分;症状严重计6 分,次症包括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便溏、喘息等内容,3 分/项,无症状计0 分;症状轻微计1 分;症状明显计2 分;症状严重计3分。得分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明显。

1.3.3 肺功能

采用肺功能测量仪测量患者用力呼气1 秒率(FEV1/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

1.3.4 炎症因子

采用化学发光发测定两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1.3.5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皮疹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后治愈、显效和有效例数共40 例,对照组治疗后治愈。显效和有效例数共33 例,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中医证候积分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续表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肺功能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对比()

表3 两组肺功能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炎症因子

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IL-8、TNFα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炎症因子对比()

表4 两组炎症因子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5 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共出现心悸、头痛、胃部不适和皮疹患者5 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共出现心悸、头痛、胃部不适和皮疹患者3 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主要与炎症反应、肺部感染、免疫功能和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病程长、易反复感染的特点[1,2]。持续气道炎症会损伤患者肺部组织和支气管壁,破坏患者纤毛上皮的清洁能力,加重机体感染,使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阿莫西林是临床常见的青霉素类抗生素,穿透细胞壁能力较强,通过水解后可将药物分子中的内酰胺基转化为肽键,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较强的抗菌作用。但支气管扩张病程较长,长期应用西药治疗易出现副作用和耐药性,不利于预后。

中医将支气管扩张归属为“肺痈”“咳嗽”等疾病范畴,感受外邪,未得及时表散,内蕴不解,郁而化热,内犯于肺;或因痰热素盛,熏灼于肺,以致热壅血瘀,酝酿成痈。本病病位在肺,外邪侵袭于肺,损伤肺气或病久不愈,肺脾气虚,致使肺不布津,脾失健运,酿湿成痰,痰气交阻,肺气失宣,上贮于肺[7]。

加味桔梗汤出自《医学心悟》,全方配伍得当,诸药合用,可共奏消痈排脓、泻肺清热之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4]。

FVC、FEV1是评价肺通气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变化能够反应支气管扩张的严重程度。支气管扩张患者IL-6、IL-8 和TNF-α 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中IL-6 能够激活B 淋巴细胞增殖,提高T 淋巴细胞活性,参与炎性反应;IL-8 是一种趋化性细胞因子,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和T 细胞;TNF-α 能够促进炎症因子分泌[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FVC、FEV1、FEV1/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表明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采用加味桔梗杨加减治疗,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升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采用加味桔梗杨加减治疗,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升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稳定期证候支气管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