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2023-07-24 07:31刘洪帅
中国市场 2023年20期
关键词:耦合度耦合广西

何 茹,刘洪帅

(右江民族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1]。

近年来,广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既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工作,又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加快发展生态旅游,推动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文章以生态资源较丰富的广西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在2012—2020年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这对如何统筹协调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走出一条具有广西本土特色的绿色旅游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设计

2.1 耦合协调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分别以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作为耦合系统来构建耦合度模型,具体构建方法如下所示。

2.1.1 综合评价函数

综合评价函数是对某个产业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其用Ui来表示,具体公式如下[2]:

(1)

(2)

(3)

式中,n1、n2、n3分别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指标个数,Pi、Qi和Ri分别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第i项指标的权重,该大小是经熵值法计算而得;Xij、Yij和Zij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第j年第i项指标标准化数值。

U1、U2和U3分别表示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若U1、U2或U3越大,表示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越高;若U1、U2或U3数值越小,表示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越低。

2.1.2 耦合度函数

耦合度是一种表示不同产业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度量指标,其公式如下所示[3]:

(4)

式中,C是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三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其取值范围为C∈[0,1]。耦合度(C)越大,则表明三大系统间相关性越大,反之则越小。但由于耦合度只可表示三大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强弱,所以为能分析它们的整体协调发展态势,将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T=αU1+βU2+γU3(α+β+γ=1)

(5)

(6)

式中,D是耦合协调度,表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T是综合协调指数,说明旅游、经济及生态环境的整体发展水平对于耦合协调发展的贡献;α、β和γ是待定系数,因为三者之间存在着互为作用和制约的关系,且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参考已有相关文献[3],将待定系数α、β和γ分别设定为0.3、0.3和0.4。

根据计算公式(6)可计算出耦合协调度(D),通常情况下,若D值越大,则表示旅游、经济及生态环境间的协调程度呈现良好趋势。文章参考廖重斌对协调度的等级及其划分标准研究,将耦合协调度(D)划分出10个等级[4],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耦合协调度等级分类

2.2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构建

2.2.1 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文章相关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2013—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促进局等相关官方网站。

2.2.2 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对已有相关研究[3,5-8]的参考和借鉴,文章分别从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共选取24个指标(见表2)。同时为使各项指标间保持客观性与可比性,首先需运用极差标准计算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而由于熵值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主观性,故采用熵值法对广西2012—2020年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层次的24个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及后续相关计算。

表2 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步:关于旅游—经济—生态环境指标的原数据,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中正向和负向指标所运用的计算公式具有差异性,具体计算公式如下[2]:

(7)

(8)

式中,kij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xij为第j年第i项指标的原始数值,xijmax为第j年第i项指标的最大数值,xijmin为第j年第i项指标的最小数值。为避免无法处理数据的情况,a∈(0,1),且a的一般取值为0.9。

第二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保证指标权重的客观性,运用信息熵来对指标权重加以确定,具体公式如下[2]:

(9)

(10)

(11)

式中,m为年份个数,n为指标的个数,sij为第j年第i项指标所占的比重,hi为第i项指标的信息熵,wi为第i项指标所占的权重。

3 结果分析

3.1 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从表3可看出,在2012—2020年期间,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一直处于稳定增长态势,而生态环境系统波动变化最大,由2012年的最低值0.1768增长到2020年的最高值0.8434。同时,旅游子系统在波动增长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短时期的较大幅度的下滑态势。

表3 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情况

3.1.1 旅游系统

广西旅游产业从2012年至2020年期间,呈现出倒“V”型增长态势。2012—2019年,U1由0.1792增长到0.9787,说明广西近些年积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将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大力推进“旅游+”发展,如兴安县以“旅游+农业”和“旅游+美食”等,创建“湘风漓韵”乡村生态旅游区,这不仅仅有利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有利于旅游产品供给的不断丰富,进一步提升地区旅游品牌效应,加快旅游业发展。但由于受到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西旅游业在2020年国内外游客人数为66116.68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下降24.54%;2020年旅游总消费为7267.5亿元,与2019年相比下降29.04%,不难发现疫情给广西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3.1.2 经济系统

2012—2020年,广西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从0.2496增长至0.8371,说明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经济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并在2012—2013年、2015—2018年超过U1和U3。近些年,广西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扎根立足于广西具体实际,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科技带动柳州螺蛳粉从地方小吃发展到“网红”产业,2020年柳州螺蛳粉的全产业链销售收入接近358亿元,2021年增长至501.6亿元,此外柳州螺蛳粉助推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带动与之相关的农业、工业和商贸物流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广西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密切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贸易与投资合作,据统计2020年广西与东盟进出口额达343.5亿美元,较1991年增长426倍,年均增长23.2%[9],为广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活力。

3.1.3 生态系统

2012—2020年,广西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并于2020年达到最大值0.8434,超过旅游和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这说明从2012年以来,广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开展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持续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十三五”以来,广西森林蓄积量增加到9.6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2.55%,位于全国第3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于全国第3位[10]。从中不难发现,广西用自身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与生态资源保护,为旅游和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3.2 耦合协调度分析

从表3和图1中不难发现,2012—2020年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整体水平保持较高态势,耦合度值位于0.9798~0.9975,平均值高达0.990,表明2012—2020年广西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和依赖,保持较高的关联度,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局面。

图1 2012—2020年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水平

同时,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是指在该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数量与结构构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它们相互作用、均衡配合,从而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5]。从图1中,笔者可以清晰地看出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值从2012年的最低值0.4436增长至2020年的最高值0.8962,总体保持逐步增长趋势,并且从耦合协调度值年际变化情况来看,2012年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处于濒临失调阶段。而2013—2020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处于协调阶段,经历了从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再到良好协调的变化过程,且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数值不断增加,这不难看出近年来广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与森林康养产业等,加快推动生态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实现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协调发展。

3.3 耦合协调类型分析

通过对旅游(U1)、经济(U2)和生态环境(U3)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得到三者之间的对比关系(见表4)。

表4 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类型

同时,借鉴赵胡兰等学者[3,5]对新疆和青岛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类型的划分,可划分为四种:其一,当U1>U2>U3或者U1>U3>U2时,为旅游超前型;其二,当U2>U1>U3或者U2>U3>U1,为经济超前型;其三,当U1=U2=U3,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同步型;其四,当U3>U1>U2或U3>U2>U1,为生态超前型。

根据表3数据,以时间为脉络,可得出广西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发展水平的对比类型结果。由表4可知,2012—2013年,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类型为经济超前型,2014年为生态超前型,2015—2018年为经济超前型,2019年为旅游超前型,2020年为生态超前型。从这一组数据中,不难发现在2012—2020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多高于同期旅游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为此广西地区应协调处理好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继续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生态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方式,实现三者的良好循环发展。

4 结论及建议

4.1 研究结论

文章从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三方面来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广西在2012—2020年,其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得出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基于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角度,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态势,三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整体上有显著提升,其中生态环境系统增长幅度最大,经济发展次之,最后是旅游产业。这说明从2012年以来,广西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下广西旅游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为此应创新发展思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旅游消费需求,加快广西旅游业的复苏和发展。

第二,基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角度,在2012—2020年,广西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度由0.9869增长至0.9975,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同时耦合协调度从0.4436增加到0.8962,具有逐年增长的变化特征,同时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等级由2012年的濒临失调发展到2020年的良好协调,表明广西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良好互动,融合协调发展较好。未来应积极创新生态价值的多元转化方式,用“高颜值”生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第三,基于耦合协调度类型的角度,在2012—2020年,广西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发生了从经济超前型到生态超前型的转变,体现出近年来广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植树造林、发展绿色产业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多种举措,使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增加,绘就绿色发展壮美画卷。

4.2 相关建议

4.2.1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

良好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也是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2012年以来,广西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统筹协调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通过分析2012—2020年广西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发现生态环境超前型仅出现在2014年和2020年,因此广西未来应通过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完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等多种举措,进一步加强对森林、湿地、山地和海洋等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为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4.2.2 创新“旅游+”模式,发展特色生态旅游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人们对生态需求相较于之前更为迫切。同时,受疫情冲击和影响,旅游消费重心正逐渐从国外市场向国内市场发生转移,周边游、近郊游等成为新一轮旅游消费的新趋势。

为此,广西地区应精准识变,敏锐把握老百姓新消费、新需求变化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深入挖掘山、水、海等自然资源优势,结合“旅游+生态”因地制宜发展,以森林康养、滨海旅游等旅游资源为优势产业,全面推进生态与旅游融合和新业态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追求和向往。

猜你喜欢
耦合度耦合广西
中国北方蒸散-降水耦合度时空变化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分析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基于耦合度分析的家禽孵化过程模糊解耦控制系统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