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二三线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研究

2023-07-24 07:31马永俊水晶洁马德勇
中国市场 2023年20期
关键词:文娱衣着医疗保健

马永俊,水晶洁,马德勇

(1.海南大学 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2.海南大学 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3.海南大学 应用科技学院,海南 儋州 57170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获得的商品与服务数量和种类日新月异,以及城市居民消费偏好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力度先降后升的趋势越发明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阐述了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指出了消费结构合理与否事关人们生活质量以及效用水平是否真正得到提高的考量依据。

2 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2.1 数据说明

基于数据的权威性、口径一致性和可获得性,文章数据来源于2015—2019年各城市统计年鉴,并以2015年为基期作数据平减,剔除了通货膨胀。按照国家统计局指定的统计指标分类标准,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娱七类消费支出。文章参照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数据(CHFS)的划分方法,将城市分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统称为一线城市,包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天津、苏州、西安、长沙、沈阳、青岛、郑州、大连、东莞和佛山共计19个;二线城市包含合肥、福州、厦门、兰州、长春、哈尔滨、南昌、济南、太原、昆明、大连等30个;三线城市包含大庆、鞍山、呼和浩特、菏泽、洛阳、咸阳、银川、乌鲁木齐、绵阳、襄阳、芜湖、扬州、九江、株洲、莆田、汕头、遵义、柳州、三亚等共计63个。根据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样本特征汇成表1。

表1 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从总收入方面,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使得总支出方面同样有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可见随着城市经济水平提高,会带来总收入和总支出的提高,但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却恰恰相反,即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这符合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下降,进而储蓄增加的客观经济规律。并且,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商品性消费占比会降低,而服务型商品消费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表明了较高经济水平的城市的消费结构要优于低经济水平的城市。

2.2 模型设定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xtent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LES)是经济学家C.Liuch于1973年在英国计量经济学家Stone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

ELES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1)

故:

(2)

将式(2)代入式(1)可得:

Vi=αi+βiI

(3)

将式(3)转化为计量经济模型,可得:

Vi=αi+βiI+μj

(4)

另外,对式(2)两边进行求和整理后得:

(5)

然后,将式(5)代入式(2),便可以求出每部分的基本消费支出即:

(6)

在假设价格不变动的情况下,可以得到第i种商品和服务的收入弹性εi:

(7)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表2是ELES模型的回归结果,Beta代表的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看出一线城市在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娱方面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又反映了城市城镇居民消费者偏好,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会增加教育文娱、交通通信、家庭设备服务这类具有服务性特点的需求,同时减少食品烟酒、衣着、居住这类商品性消费需求,使得服务性消费在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呈现递增的趋势,优化了居民消费结构,促进了消费升级,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即人们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之后,会增加更高层次的需求。

表2 ELES模型回归结果

但是,将七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加总后发现,一线城市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小,二线城市次之,三线城市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即收入较低的三线城市城镇居民具有更高的消费意愿。

表3是由表1与表2计算得来,其中,消费额占比是各类消费实际支出与实际总支出的比值,非基本消费占比是超过基本需求的部分占实际总支出的比值。总体来看,非基本消费与服务性消费占比方面,均存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而在商品性消费占比方面,存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说明了城市经济水平向上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后,会增加服务型商品中的非基本消费,减少商品性消费,属于典型的消费升级。与二三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在食品烟酒、家庭设备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娱方面的非基本消费拥有更高的占比,尤其是在教育文娱方面,无论是与一线城市自身纵向相比,还是与二线城市横向相比,教育文娱的非基本消费都是最高的,可能是因为一线城市居民想通过文教娱乐来巩固自身的财富。与此同时,教育也是实现阶层跨越、财富自由等性价比较高的一种方式对于二三线城镇居民来讲,尽管三线城市居民在文教娱乐方面的非基本消费整体来看处于较高水平,但实际支出与一线城市相比仍有差距。相反,在衣着、居住、医疗保健方面的非基本需求,却显著的有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一线城市,这说明当收入水平不高的时候,居住、医疗保健、衣着是低收入居民最需要的,住房让低收入者有了稳定踏实的居住环境,医疗保健保证了低收入者有病可医,拥有健康的身体,反观食品成了较为次要的消费需求,易外显的衣着对于低收入者更能引起周围同等水平收入者的注意,满足了消费者自身的精神需求。

表3 消费结构与非基本消费占比(%)

边际预算份额是指居民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用于增加某类消费商品支出占比,同时,边际预算份额也阐明了居民消费支出的大致方向,某项消费的边际预算份额越大,表明增加单位收入时,此项消费支出占比就越大。

表4反映出一线城市的城镇居民更愿意将增加的单位收入花费在家庭设备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娱这类具有服务特点的商品上,而三线城市则更偏向于将增加的单位收入花费在食品烟酒、衣着、医疗保健上,这与表3的结果相吻合,而二线城市消费品的边际预算份额数值介于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表明三线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次于一线二线城市,即一线城市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要优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消费结构优于三线城市,印证了当较低水平的城市发展成为较高经济水平城市后,消费结构得到了优化,进而也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升级。

表4 各类消费品的边际预算份额

表5反映了一二三线城镇居民在各类消费品中的需求收入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来说,若一种产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当收入增加时,用于该产品的收入百分比就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

表5 各类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由表5可以看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家庭设备服务和医疗保健都成为一二三线城镇居民日常消费中的必需品,尽管在衣着、居住、医疗保健方面都与一二三线的城镇居民来讲都是缺乏弹性的,但明显看出二三线城镇居民在这三类消费品上的收入弹性要高于一线,即二三线城镇居民对衣着、居住和医疗保健的敏感度是高于一线城市居民的,亦即衣着、居住和医疗保健对于三线居民的消费显得尤为重要,这与上文中的边际消费分析、服务性消费与非基本消费分析、各类商品的边际预算额分析的结论不尽相同。

有意思的是,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娱对于一线城镇居民是富有弹性的,而对于二线三线城镇居民来讲却成了刚需,这似乎违背了常识,但若从商品的替代性角度来思考便容易理解了,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其交通基础设施要优于二三线城市,居民出行可以依靠地铁、飞机、公交等多种选择,替代性更强,而反观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的二三线城市,居民出行并不能像一线城镇居民那般有诸多选择,即出行的交通方式上缺乏替代性。在教育文娱上,一线城镇居民亦是如此,其教育更为完善多种多样,其文化娱乐场所设施数量也更多,相比二三线城镇居民来讲,一线城镇居民拥有更多的选择。

4 结论

文章通过ELES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一二三线城市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而探讨较低等级的城市向较高等级城市转变过程中,消费是否得到了升级。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一线城市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相较于二三线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更具有合理性,可以预见的是,较低经济水平的城市向较高经济水平的城市发展的时候,其消费结构会得到优化,同时带来消费升级。

猜你喜欢
文娱衣着医疗保健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文娱与体育
医疗保健和技术:数字医学的开端
谷歌探寻将人工智能用于医疗保健的方法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转变探讨
文娱资讯
文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