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睿课堂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2023-08-15 00:46汪丽华董春艳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阶建构情境

汪丽华 董春艳 _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小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正式发布,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开创了新起点、新路径、新征程。新的课堂教学观致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阶思维的培养需要依托于真实情境下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超越其自身真实认知水平的情境中,采用合作式、体验式、建构式的学习模式,能够在与他人互动、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复杂的思维。

基于此,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素养导向,坚持开放多元、生态和谐的课堂样态,建构了“441”和睿课堂,即“四有四会一核心”。其中,“1”是指以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为核心;第一个“4”是指“四有”,指向教学实施环节,即有情境、有任务、有互动、有拓展;第二个“4”是“四会”,指向学生课堂表现,即会探究、会合作、会反思、会迁移。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民主和谐、贴近学生生活、关联学科本质的真实情境,建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问题链、任务群或活动组,设计促进思维碰撞的师生、生生、生本互动交流的机会,打通学科边界与壁垒,贯通学科内、学科间、家校社,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独立思考、主动建构,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在任务驱动下与同伴交流分享、相互补充、形成共识;学会在师生、生生、生本的交流互动中敢于质疑,进一步深入思考,把握学科知识本质与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敏捷性;最终,学会迁移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下面,分别以数学课堂和语文课堂为例,谈谈如何建构“441”和睿课堂。

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在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的教学中,把握数学本质,设计探究活动,并给予学生适当启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感悟,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1.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体验

本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分类计数,发展空间观念,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并反思调整。

课上设计活动:从棱长是2、3、4的大正方体表面涂色开始研究,涂两面、一面以及没有涂色情况的小正方体数量和位置有什么特点?看哪个小组记录得简单、清楚。接下来,一起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对比过程时,让学生通过对比文字和画图、画图和列表等不同记录方式,充分感受到“分类计数的价值”。

2.让学生在回顾反思中梳理学习方法

回顾反思是学生思维条理化、清晰化、精确化、概括化的过程,能够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生成。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反思、乐于反思、善于反思,这也正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价值所在。

课上,教师问学生对这节课印象最深刻的点是什么,学生在回顾反思中梳理了学习方法,还悟出了生活中的“大道理”。为学生提供空间去探究、为学生提供时间去思考、为学生提供机会去表达,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意想不到”和“精彩的回味”……

找准撬动学生思维的支点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文本的教学价值,设计多样化的实践与探究活动,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价、审美与鉴赏、迁移与创造。课堂上,鼓励和引导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勇于质疑思辨,培养高阶思维。

1.借助思维导图,搭起语文学习与思维发展的桥梁

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情节发展图、人物关系图、行文结构图等思维导图来揭示、分析原本隐藏的逻辑关系,形成可视化、整体性的思维路径和结构。

思维导图可以运用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当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通过分析知识要素之间的联系,建立框架,再进行综合,逐步理清逻辑关系。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时,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从“为什么变”“怎么变”“变身后发生了什么”这三方面来写的。之后,借助学习单中的“变身图”,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口语表达。

思维导图还适用于大单元的整体教学。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民风民俗”。教师让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以表格形式建立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学生通过梳理本单元内容,对各种民俗知识有了自己的建构和理解,在此基础上追根溯源,进行意义关联,也就能理解民风民俗是古代劳动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2.设计挑战性任务,激发高阶思维活力

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是思维提升的标志。深度解读文本,教师需要以层层递进的问题为驱动,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或问题串,驱动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层层递进、抽丝剥茧中直抵知识的本质。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介绍了三处名胜古迹,教学时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进行大单元整体设计,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一处世界名胜古迹,参加“小小讲解员”的评选。要完成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学生需要调动思维:在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对文本材料进行理解、分析、综合、筛选,还需要进行艺术化、创造性处理;在小组内评选时,需要交往、商议、评价、接纳、改进。在这些过程中,学生既可提升知识理解、迁移、运用能力,又可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阶建构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高阶各向异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统的弱解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一类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阶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推导
建构游戏玩不够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