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023-08-15 00:46唐京晶北京市海淀区星火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西湖跨文化育人

唐京晶 _ 北京市海淀区星火小学

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要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内容

在英语教学中落实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注意优秀文化全方位、全过程的融入与渗透。文化意识核心素养不仅指知道一些文化知识,了解一些文化与社会现象,还包括解释、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问题,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要充分挖掘语篇的文化和育人价值,通过深度学习和活动,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目标。

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充分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内容。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把握教材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操作要领,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文化意识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2.给学生创造体验文化的机会

学习外国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最佳途径是在语境中体验和感知文化的不同。教师应尽量在课堂上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阅读文学作品、体验情境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体验和感知文化。

例如,在讲授三年级上册Unit3 Food单元时,教师可以补充课外阅读材料,介绍世界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由于地域特点、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的饮食也有所不同。中国饮食强调色香味俱全,讲究调和之美,因此,菜系丰富,品种繁多;美国人为了节省时间,习惯吃汉堡、沙拉等食物;而日本四面环海,渔业资源丰富,因此,日本人喜欢吃寿司、生鱼片等食物。从就餐环境来说,中西方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喜欢围坐的热闹氛围,象征着团结、团圆等美好的寓意;而西方更注重隐私、安静的环境,认为这是一种礼貌和礼节。同时,教师也可以从菜单、餐具等角度讲解中西方的差异。

3.将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中

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介绍传统习俗、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使用蕴含文化知识的教学材料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有机融合。

例如,四年级上册Travel Plans单元中,在讲授杭州时,可以在导入环节引用《饮湖上初晴后雨》,引导学生们思考古诗中描述的是哪个旅行胜地;然后,出示西湖的四季美景,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西湖的美;最后,带领学生了解西湖十景和民间传说故事《白蛇传》,使学生对西湖有全面而立体的认知。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课程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教师要定位好育人取向,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能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西湖跨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当西湖遇上雪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