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以南京高校大学生为例

2023-08-15 05:59许梦媛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南京红色思政

许梦媛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因为将红色资源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铸魂育人意义[1]。 各地区多样化的红色文化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丰富充盈的育人内容和更广泛的育人途径,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契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不断为国家培养具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崇高道德修养的时代新人。

一、南京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现状

(一)南京红色文化概况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 南京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英雄之城、胜利之都”。 作为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城市之一,从“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工人、学生、市民、农民等不同阶层在南京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斗争,可以说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并取得胜利的全过程。 从南京市红色革命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上看,南京市总计有165 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3],时间跨度完整,种类全面丰富,这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

南京红色文化贯穿了中国革命的全过程,在各个时期都有重要的红色文化保留下来。 例如,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馆等优秀红色文化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很大的影响力。 面对丰富且多样的红色文化,合理运用南京本地的红色文化是新时代南京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同时,有机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行为倾向,深度融合丰富的南京红色文化开展理论教育、 历史教育和实践教育等,做到红色文化入人心,润物无声传薪火,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调查方案基本情况

通过整理南京红色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研究主题,设计了《南京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问卷共20 题,包括调研对象基本情况、对南京红色文化相关内涵的认识现状和调研对象对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主观评价三个部分,分类情况见表1。采取网上问卷调查、校园随机访问调查、电话咨询访问调查三种形式,对南京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展开抽样调查,实际有效调查问卷1310 份,不同调查形式占比情况见表2。

表1 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查内容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回收调查问卷后,为了使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更加清晰、直观,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详见表3。 综合来看,此次问卷调查的样本量比较充足,覆盖范围较广,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样本的有效性和代表性。 调研数据结果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进行分析,调查问卷克隆巴赫系数为0.774,问卷具有可信性[4],调查研究数据可用于进一步分析南京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现状。

表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研结果表明,虽然高校在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方面较好,但是仍然存在学理性不强、结合学生实际不够紧密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有利于理清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融入机制创新。

二、高校学生对南京红色文化认知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对南京红色文化的了解及推广程度

调查对象根据自己对于南京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在0 至100 之间自行打分,结果显示,低于25分的有94 位同学,占比7%;在25—50 分之间的有112 位同学,占比8%;在51—75 分之间有518 位同学,占比39%;在76—100 分之间有586 位同学,占比44%。 总体而言,高校大学生对南京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比较乐观,大多数学生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南京红色文化较为了解,但是欠缺对南京红色文化更全面的了解。 当我们进一步探究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对南京红色文化的推广行为时发现, 只有479位同学选择经常向身边的人宣传南京红色文化,占比37%, 偶尔或没有向身边的人宣传过南京红色文化的占比63%,详见图1。

图1 红色文化了解及推广程度调查结果

(二)高校大学生接受南京红色文化的意识倾向状况

在将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的调查中,68%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将南京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29%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将南京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有超过80%的同学认为将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详见图2。因此,高校大学生接受南京红色文化的意识倾向较强,承认将南京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图2 高校大学生接受南京红色文化意识倾向调查结果

(三)高校大学生接受南京红色文化的行为倾向状况

在接受南京红色文化的行为倾向调查中,有81%的同学是因为课堂教学、 党课培训或主题班会的原因参与南京红色文化教育学习;有70%的同学是因为有学分和奖励参与南京红色文化教育学习;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受身边人的影响的同学占55%和33%。 当我们进一步探究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南京红色文化时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时发现,学生之间的红色文化交流仅停留于日常聊天或者推荐影视作品等, 较少会选择形成文字描述、传阅书籍资料和一起参加活动等形式,详见图3。

图3 高校大学生接受南京红色文化行为倾向调查结果

总的来看,有一部分调查对象对南京红色文化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或者是大众熟知的一些内容,没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深层次的理解。 除此以外,虽然大部分高校大学生都已经认识到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但是存在自觉实践动力不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5]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红色基因的生命在于实践,伟力也藏于实践,所以继承和弘扬南京红色文化, 必须从内心中认同,才能落实于实际行动中。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南京红色文化,做南京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深化认识、增强认同、自觉践行。

三、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评价

(一)高校对南京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评价

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学校是否重视将南京红色文化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954 位同学选择非常重视,占比73%;有299 位同学选择比较重视,占比22%;有12 位同学选择不重视,占比1%;有45位同学选择不清楚,占比4%,详见图4。 由此可见,得益于党和国家政策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泛关注,南京很多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利用南京红色文化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意识明显增强,为高校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图4 高校对南京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评价调查结果

(二)高校对南京红色文化的教育方式评价

为进一步探讨南京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程的关联程度,调查问卷中针对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中涉及有关南京红色文化的教学内容展开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88%的调查对象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将南京红色文化融入课堂的内容最多;选择形势与政策和思想道德与法治分别占比65%和42%;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军事理论占比为19%和23%,详见图5。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由于各门思政课教材体系存在差异、教学目标的差异和其中的逻辑差异,有的高校并没有构建起一个融合所有思政课不同特点的红色文化育人体制机制,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化、专门化的规划方案,所以思政课教师在发挥南京红色文化育人作用的教育方式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图5 高校对南京红色文化的教育方式评价调查结果

(三)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的实践路径评价

在针对学生喜闻乐见的南京红色文化教育方式的调查中, 有1052 位同学选择观看红色文化题材的影视作品和视频,占比80%;有870 位同学选择红色景点实地参观,占比66%;有626 位同学选择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占比47%;有498 位同学和619 位同学分别选择理论教材和专题讲座, 占比38%和47%,详见图6。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高校在将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然侧重于理论讲授,还做不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学生从历史的文化积淀中汲取能力,真正让南京红色文化成为高校大学生砥砺前行的力量。

图6 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的实践路径评价调查结果

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一)下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盘棋”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盘棋”的理念。 首先,在教师层面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实际融入南京红色文化,丰富专业课教学内容和内涵,同时增加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提高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其次,在学校层面,应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理念紧密联系起来,树立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完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施教过程“一盘棋”的体制机制,辅以相应的考核管理机制,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1>2”的效果,充分发挥南京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中的育人价值。

(二)做好因“专题”制宜的南京红色文化教育

首先,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在结合学情特点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难点,深入推进各门思政课专题教学改革。 其次,思政课教师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应该结合文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将南京红色文化的有关理论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正让南京红色文化变得生动起来,“活”起来。 最后,将南京红色文化以专题形式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构建起完善的教学效果专题评价机制,通过课前征求意见评价学生对红色文化专题课程的意向性,课中参与度评价学生对红色文化专题课程的积极性,课后问答评价红色文化专题课程的实效性。

(三)用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育人”这只“看不见的手”

首先,以理服人是基础。 高校大学生必须准确把握南京红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等,通过开展南京红色文化的理论教育、红色基因理论教育等,帮助高校大学生搭建起全面且深入的南京红色文化的理论体系。其次,以情感人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施教过程更应注重的是将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由教师传递至学生,引起高校大学生的情感共鸣。 最后,以行育人是归宿。 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各类的社会实践,进一步增强高校大学生明辨的能力,高校要用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育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所思、所想和所做,增强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搭建起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新阵地。

猜你喜欢
南京红色思政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
南京·九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