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儿童视角 优化园本课程
——全域视野下“三全”园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2023-08-19 08:41
好家长 2023年8期
关键词:三全园本乡土

文 潘 红

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是一个追随幼儿、不断生长的开放系统。由于每所幼儿园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相对固定的课程无法满足每所幼儿园、每个班级和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需要坚守儿童立场,以幼儿为本,不断调整、更新和优化课程。全域视野下“三全”园本课程实践,基于儿童的视角,以“转变方式—挖掘资源—利用资源——优化课程”循环递进的基本路径,有效利用身边的乡土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园本化乡土活动中,亲近乡土、感受乡土、体验乡土,让课程更加贴近生活,推动幼儿、教师、家长共同成长。

我园遵循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游戏观,秉承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原先的领域、学科边界和无形壁垒,挖掘、整合好人利用周边各种资源,探索全域视野下多维度、立体化、开放性的园本课程结构,逐步建构适合当下幼儿、园所乃至所在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优化路径,更加突显园本课程的本土化、生活化、整合性、开放性、主体性等特点,努力构建“全面挖掘幼儿一日生活中可用的课程资源,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联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思考一:如何组织教研活动?

我园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文件精神,针对“走过场”“灌输式”的研究现象,围绕“发现乡土资源—研究乡土资源—利用乡土资源”三个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沉浸式、协作式教研,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走入幼儿的游戏现场。我园借助经常性、现场性、互动性、研讨性的现场观摩学习和研讨,探讨如何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挖掘和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转变活动组织方式,不断转变教师的儿童观、课程观、教育观、游戏观。例如,在“班级支持性区域游戏环境”研讨中,我园通过园所集中交流研讨、班级师生自我调整、现场沉浸观摩教研、园所集体交流,共同讨论,共同打造幼儿喜欢的、需要的、合适的区角环境,为园本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思考二:如何挖掘和整合资源?

环境和材料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我园从分析调查研究入手,倾听、了解幼儿的已有认知和经验,多角度开展乡土教育资源问卷调查,了解不同群体对乡土资源的理解;开展家长资源、园内资源、周边资源等梳理工作,明晰资源基础;开展开放式游戏探究,去除原有的固定游戏点,将材料归拢,建立班级公共资源共享区,供幼儿自主选择。例如,我园经过调查、研讨,初步形成四大类资源,即人文资源(民间歌谣、民间游戏、家长等)、物产资源(劳动工具、大棚种植等)、风景名胜资源(河流、桥、旅游胜地等)、风俗民情资源(节日、特产等),梳理出幼儿可以实地观察、动手劳动的场所,绘制成一个融风景名胜、富饶物产等为一体的实地浏览区域分布地图,形成电子、实物、社会实践基地等综合类“乡土资源包”。

思考三:如何有效利用乡土资源?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教研过程中,我园以“多元互动”为切入点,促进环境本身、环境与幼儿、环境与材料、环境与活动以及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

巧用乡土资源——优化环境。在环境优化材料的选择上,我园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体现乡土特色的材料,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搜集树枝、芦苇、稻草等自然物;二是筛选各种废旧材料,如包装物、光盘、废纸杯等。“选择哪些材料、如何玩、怎样玩”,都由幼儿做主。

走近乡土资源——体验探究。我园有效开发和利用节日资源、社会资源、家长资源,调整、补充和整合现有的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园本化。我园征询家长和幼儿意见,开展园内外亲子活动,如“欢欢喜喜迎新年”“亲子农家乐”“参观消防支队”等活动。让幼儿走进社会,积累生活经验,促进家园和谐。

活化乡土资源——多元改造。我园改造各种乡土材料,创造性开展多元游戏,增强幼儿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例如,在“水桶变身秀”活动中,改造废旧纯净水桶,并根据活动需要,自主增加PVC 管、多向接口、绳子、竹竿等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感受到在游戏中学习的快乐。

思考四:如何优化园本课程?

以往的课程实施都是以教师为主,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在教研活动中,我园注重凸显幼儿主体地位,以多种方式丰富、完善和优化园本课程。

调整补充渗透,优化完善原有主题方案。在日常教学中,我园结合本园、本地区实际情况,调整、补充和整合原有主题活动课程内容,将幼儿关注的、有教育价值的乡土资源有机渗透到主题活动方案之中,充分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为幼儿园主题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大班主题方案《中国娃》中增加了宿迁地图、酒盒等多种材料,幼儿自主开展“各地娃娃到宿迁”“装饰瓶子”等活动。乡土化教育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结合季节变化,灵活增加乡土教育内容。我园充分引导幼儿探究实践,在亲近自然中感知和认识自然。例如,大班结合季节特点,开展“好吃的野菜”实践活动,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利用周末时间,到大自然中挖野菜,一起动手包饺子。又如,在“我们在秋天里”活动中,幼儿共同搜集稻草,尝试制作稻草人,分享制作经验。

追随幼儿需求,生成系列园本课程。在全域视野下“三全”园本课程构建中,我园围绕“挖掘筛选可利用资源—合理分析、归纳分类—追随幼儿生成乡土特色主题方案—实施—反思—研究”的研究脉络,逐步积累“观察—计划—支持—推进”的循环路径与操作经验,在陪伴幼儿游戏、生活中,激发幼儿超越生活的发展诉求,不断“活化”园本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园内、园外等乡土资源都成为幼儿探究、游戏、活动的主题。例如,幼儿园里的自然资源是园本探索的课程内容,幼儿在“桃花开了”到“桃子结了”的过程中,积极观察、发现,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对桃树的喜爱。幼儿发现幼儿园里的桃子变红了,制作标志、准备工具、采桃、数桃、吃桃等。

实践证明,全域视野下“三全”园本课程实践承载着幼儿生命的张力和诉求。我们要坚守儿童视角,挖掘和利用幼儿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并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课程中,将生活、游戏和教学融合起来,努力为每一个幼儿提供探究的机会、交流的机会、学习的机会,努力构建以幼儿为本的游戏化、生活化、过程化、情景化的幼儿园课程,推动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三全园本乡土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应对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