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光伏企业的发展策略

2023-08-27 19:21薛增辉洛宁三环华兰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发展

薛增辉 洛宁三环华兰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全球环保问题越发严峻,全球各个国家都在不断增强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力度。光伏产业是新兴产业,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清洁性与可持续性的特点,被许多国家研究开发。光伏发电的设备较为精巧,安装维护简单,稳定性较强,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场合广泛,上至航天器、下到家用电源,光伏电源无所不在。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已经形成了低碳绿色发展的共识,怎样才能更好实现低碳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2015 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不断推进“互联网+”,促进现代农业、协同创造以及智慧能源的不断进步发展,致力发展新产业模式。国际能源署发布的World Energy Outlook 2020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 年全球能源需求降低5%,能源相关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应降低了7%,能源方面的投资降低了18%,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显著作用,其中太阳能光伏作为主力能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预计可再生能源会在未来全球电力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全球提供80% 的电力。

一、智慧企业经营管理在光伏产业中的重要性

智慧企业经营管理在光伏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智慧企业管理就是通过互联网在线上建立营销工具,创新传统经营模式,借助智慧数字化技术革新运营模式,实现数据精细化管理。智慧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施可以帮助光伏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以及提升竞争力。

首先,智慧企业经营管理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其次,智慧企业经营管理还促进了光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再次,智慧企业经营管理还改变了光伏企业的市场营销方式和客户关系管理。最后,智慧企业经营管理还在光伏产业中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和智能监测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对能源消耗的监控和管理,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智能化的废弃物管理和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防控,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经营。

二、我国光伏企业发展现状

(一)资金短缺

国际与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容易造成光伏企业的发展波动,特别是短期市场萎缩或者出现外币贬值的状况时,光伏企业资金比较短缺,融资成本较高。佟兴雪在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表示国内有80%的光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中,许多企业会选择压缩库存量来盘活资金,这也是大部分光伏企业缓解资金压力的主要途径。

银行对光伏企业的信贷政策为在当地有一定实力、信誉较好的企业才能通过银行贷款审核,像一些小品牌、缺乏制造能力的企业很难有光伏业务贷款。银行对光伏企业的贷款政策较为严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伏企业的整体性风险。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光伏企业的资金支持大多源于国家政策性银行。从往年的相关数据来看,光伏企业的整体负债水平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60%~70%,银行借贷方面的负债情况比较严重,也就导致整体资金压力增大[1]。

(二)产业链发展不够完善

光伏行业的终端是通过建立太阳能电站将电力输送到市场当中,但是在光伏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光伏产能过剩、市场空间不够广阔等方面的问题。光伏产业链发展不够完善的原因主要包含:1.光伏产能过剩,基础设施限电严重,大部分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太阳能电站领域,即使进入也难以持续经营;2.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宏观调控,社会上与之相关的资金链持续收紧;3.光伏发电价格相较于其他发电方式成本较高,这也是导致我国光伏产业一直没有构建出完整产业链的重要因素。

(三)中小光伏企业发展艰难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近几年将发展目标关注到光伏产业上,甚至提出建设千亿光伏产业园区的经济发展目标。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管理,盲目扩大投资项目,导致出现产能资源过剩、产品价格下滑严重等问题,从而失去对市场的主动权。中小光伏企业在技术、品牌、渠道以及规模等各个方面不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其赖以生存的价格优势也逐渐不够明显。尤其是竞争力不足以及贸然加入光伏领域的中小私营企业,由于产能过剩的问题,企业开工不足,在市场竞争中被逐渐淘汰或整合。总之,中小光伏企业发展艰难。

(四)欠缺自主创新能力

光伏产业链的上游部分在其发展领域中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

相较于国外同类型的企业,我国在光伏产业链的上游领域发展的企业数量少,生产规模小,缺乏竞争力,而且相关技术研发不够。从目前我国光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盲目扩张规模、产能过剩的问题,若是缺少专业先进技术来辅助发展,企业也难以维持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较于国外的同行竞争企业,我国光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大多数技术以及设备都是先从国外购买之后再来复制、模仿,这样的技术发展方式只能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经济收益,一旦国外相关企业限制针对我国的设备与技术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我国光伏企业的经济发展。

(五)过度依赖海外市场

我国光伏企业的发展以国外市场为主,国内市场在近几年才得到重点关注。像以前产业巨头无锡尚德光伏组件出货量在世界连续五年为销冠,但是在面临“双反政策”时,也被逼无奈选择破产重组。像这样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经营发展模式具有较大弊端,极其容易受到海外市场变化的影响,发展环境比较波动。当前太阳能产业发展高潮还未到来,我国太阳能电力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若是国家相关政策建立电价与上网机制,光伏发电才是发展的高潮[2]。所以,光伏产业想要长期良好可持续发展,就要细心分析现状并解决现存问题,这样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才能更加稳定、壮大、成熟。

三、“互联网+”视域下光伏企业发展对策

(一)拓宽融资渠道

由于大多数光伏企业的生产经营陷于亏损当中,对于研发就要求更多的资金,还有一部分中小光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足,若是想要通过银行信贷比较困难。光伏企业需要扩大融资渠道,立足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多渠道融资,例如众筹、创业帮、P2P 等等多种不同形式来扩大融资获取资金。除此之外,光伏企业内部也需要加强对企业资金的管理与协调,利用多渠道来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努力抓住国家政策、国内外资本市场等多方融资机会,扩大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在互联网发展环境中,升级巩固企业和传统银行之间的对接方式,建立银行和企业对接的互联网平台,促使企业和银行能够对接常态化,以此提升光伏企业在各个银行的融资效率。

(二)优化营销体系

对于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发展问题,企业除了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之外,还需要促进企业的并购与重组,通过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减少成本支出。对于中小企业在该领域发展艰难的问题,要合理分析国内区域性光伏企业的发展路径,从整体上来提高光伏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少恶性市场竞争的出现频率,稳定市场发展。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基础,光伏企业要加强自身线上营销能力。线上营销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为主流方向,虽然其体系建立时间较短,但是相对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光伏企业需要融合“互联网+”,构建完整的线上营销渠道[3]。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企业应当构建出自己的互联网营销路径,创建产品销售微信公众号、网上店铺、官方网站等不同渠道平台,借助互联网渠道将服务与产品实现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为目标客户提供更多产品信息。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作为销售载体进行在线营销,在大数据的环境下掌握目标客户群体的实际购买需求,将目标客户转化为真实客户,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三)抓住政策机遇

世界各国都给光伏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实行税收减免与优惠、贷款担保等政策;英国政府提议上网电价补贴削减87% 等。政府机构给予企业财政性补贴,促进光伏行业的持续生机,有效降低其经营成本,推动光伏企业更好地转型升级。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国家未来发展战略有着新能源体系的一席之地。国家在政策以及资金方面均给予光伏产业支持,政府政策的支持有效促进了光伏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中维持健康可持续发展[4]。“十三五”规划期间政府计划投入17 万亿元来治理环境污染。国家更加重视环境生态问题,将生态问题上升到发展战略。在新能源新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新背景中,光伏企业面临变革。光伏企业要抓住政策,促进“互联网+”新能源的新型发展模式的构建,在“双碳”发展趋势下,这将成为光伏企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加强研发创新能力

太阳能作为国内新兴清洁能源,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光伏企业目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但是难以突破发展瓶颈,企业经营管理不够科学合理,企业产品生产欠缺科学战略指导。基于此,光伏企业需要增强自身相关技术开发与创新,不断掌握核心生产技术,改善传统产业链运作模式,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并满足市场产品需要,不断增强自身产品国内与国外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市场地位,获得更多市场支配地位。光伏企业要从生产环节入手来进行技术创新,构建出“技术改造+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的新型模式,跳出企业粗投放、低效率发展瓶颈[5]。

在目前,国内部分知名光伏企业开始将目光放在大数据智能平台建立上,以此方式来开展革新,其中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平台共享体系与光伏组件生产技术。共享平台体系中又包含了光伏企业机构、国家相关科学研究机构等,光伏企业借助构建的大数据智能平台来共享设备资源与研发成果。以“互联网+”为基础,除了加强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之外,光伏企业还需努力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在吸收国外核心研究技术的同时加强自我创新,并且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将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作为载体,能有效降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成本支出,将外来优秀技术进行二次研发,结合我国国情开发成与我国市场需求相符的核心技术,促进光伏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五)强化信息技术沟通

光伏企业要立足于信息化手段,加强智慧企业管理,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光伏发电的智能化管理。借助互联网科学技术将企业内部大数据进行不断优化,将多样化的智能元素应用到光伏产品的制造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比如通过在线激光扫描二维码、柔性制造、高清监控系统、质量异常提前预警、物料运输无人化等实现透明工厂,借助监控可视、物联网以及数据集成等持续强化信息化管理服务,在自动化发展基础上,将智能工具与智能系统集于一体,构建出更加节能、环保、高效、舒适、绿色的人性化制造体系。光伏电站想要实现预期收入,其中关键因素就是做好运用维护工作[6]。光伏企业可以建立能源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智能化、信息化光伏运营与维护管理,持续优化光伏电站的运用和维护,以此来保障实现客户与投资者的经济收益最大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视域下的光伏企业有了更多发展机遇。虽然光伏企业存在资金短缺、产业链发展不够完善、中小光伏企业发展艰难、欠缺自主创新能力、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等方面的发展困境,但是光伏企业可以立足于“互联网+”,从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营销体系、抓住政策机遇、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强化信息技术沟通等方面进行优化改善,为光伏企业寻求发展路径,刺激光伏产业的发展。随着技术进步、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的扩大,光伏产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猜你喜欢
互联网+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