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3-09-07 09:02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中学赵有宝
天津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新课程生活化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中学 赵有宝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每一位教育教学者的心中,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少具有创新性与科学性的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其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就很好的反映了新课程改革中“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本理念。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既给初中阶段生物学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革新机遇,又对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挑战。本文围绕着“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这一主题展开,针对其重要意义以及实践探索的科学策略进行详细思考与探究。

一、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顺应了新课程改革下的考核标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已然成为“过去式”。在初中生物的考核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化、情景化的案例与分析,这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运用的灵活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固守陈规”的教学策略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下的考核标准,也不利于让学生在生物考核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而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则能在极大程度上改变这一情况。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生物教材中的“死”知识“活”起来,让生物知识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学习生物,又能够将生物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极大程度地加深了学生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顺应了新课程改革下的基本要求以及考核标准,为学生日后的生物学习积蓄力量。

(二)活跃气氛,提高课堂参与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都喜欢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导致课堂互动率低、学生吸收率差,课堂环境死气沉沉,长此以往还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核心素养的提升。而生活化的初中生物课堂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自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成果。生活化的生物课堂剥开了生物学科“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深切意识到生物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率,有助于构建师生间“有唱有和”的高效课堂。

(三)推动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切实提高

培育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传统的应试教育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而构建生活化的生物课堂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生物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推动学生生物思维的形成与提升。同时,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以及态度责任这四方面能力都依托于具体化的现实情景而存在,构建生活化的初中生物课堂就显得重要且必要。构建生活化的初中生物课堂是保障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培育的有力手段,让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切实的提高与发展。

二、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做好课前引入,选好生活案例

绝大多数学生的生物学习都是以初中为时间起点的,然而初中阶段生物学科的内容杂、理论性强、记忆难度大,为不少学生的生物学习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生物知识其实体现在平时生活的方方面面,却被学生在无意中忽视了。因此,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应当做好课前引入,选好生活案例,由具象化的生活场景引入理论性的基础知识,这种教学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理解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互通。

以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为例。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到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的内容,为了方便课程导入,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提问:“是否看过动物表演?”学生们的回答多种多样,有的说在马戏团见过大象表演,有的说在水族馆见过海豚表演,还有的说在上门做客时看见邻居家小狗的“握手”表演……教师的提问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思维进程:动物的这些表演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有什么区别,分别对动物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与细化。

绝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都看过动物表演,但是却很少有学生能够用生物学的思维探寻动物表演背后的生物知识,教师的提问恰切地完成了课前引入工作,并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敏感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生活现象与生物知识息息相关。

(二)提出生活问题,引发探究精神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对理论化的基础知识存在着理解困难的问题,即使学生能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也难以灵活、准确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这种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比起抽象的理论,学生更容易接受具象化的实践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例如,当学习“单细胞真菌——酵母菌”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中“发面”这件事情,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发面时为什么需要在面粉中混入一定的酵母?面团的膨胀与酵母菌有什么关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找出问题答案,实现了生活与理论相结合的目的。学习“多细胞真菌——霉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环境条件容易导致食物长霉,完成“霉菌生活的环境”探究实验,进而提出防止家中食品或衣物霉变的具体措施。此外,在学习“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地瓜和晒干了的地瓜干都是甜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明白地瓜在晒干的过程中,只有水分子则透过细胞膜散失到空气中去,而糖类分子留了下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知识要点。

生活化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生物课堂死板僵硬的情况,推动了学生生物思维水平的提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应为了提问而提问,而应该从教材实际出发,让生活化问题真正为生物学习服务。

(三)设计生活作业,促进实践运用

让学生能够背记生物教材上的基本知识从来不是生物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当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解释或者应用生物学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标志着生物教学的成功。基于此,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以“书面作业”为主的作业形式,多设计一些生活性、开放性的探究类作业,切实推动学生实践运用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以苏教版初中生物第十单元《健康地生活》为例,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并能够选用积极正确的生活方式。在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化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自己及家人在生活过程中不健康的行为或习惯,并且运用积极与科学的方式予以纠正。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不少学生都注意到了家人抽烟喝酒的坏习惯。为了帮助家人摆脱烟酒的伤害,保持身体健康,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影响并改变家人的生活理念,督促家人戒烟戒酒,许多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这一单元的生活作业。还有,在学习了《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后,可以让学生利用家庭现有的厨房设备来亲自制作酸奶。在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或制作失败的反思中,学生进一步明白了乳酸菌的作用,也了解了制作的关键环节:清洁、消毒、冷却、接种和保温等程序及其意义。通过完成生活性、开放性的探究类作业,学生不仅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加深了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还充分意识到了学习生物知识对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与兴趣,推动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构建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课堂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意识,深度分析并把握生活化教学模式对初中生物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入生活案例,在课中提出生活问题,在课后设计生活作业,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紧紧相连,让生物知识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更加“接地气”,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朝着趣味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新课程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生物学科思想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