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践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2023-09-11 11:22董钰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网络思政思政教育新媒体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平台以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应运而生,这给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思政教育如何积极发挥短视频平台优势,推动思政教育突破固有模式,提升教育效果,这是摆在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以B站为研究对象,以拉斯韦尔的“5W”理论为阐述依据,采用网站数据埋点统计方法,分析网络短视频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现状与效果,总结短视频平台网络思政在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和传播效果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拓宽了思政教育的传播渠道,过程性宣传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材料,信息共振与互证形成了有力的思政教育场域。文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建议,首先要积极发挥融媒体作用,进而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其次要使宣传内容形象化、具象化,契合大学生心理;再次把握Z世代大学生思想特质,坚定思政教育自信;最后要提高教师媒体能力与素养,自觉践行铸魂育人的时代责任,提高融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效能。文章在B站个案研究、数据翔实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的紧迫性以及重视短视频网络思政价值的重要意义,为优化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启示。

关键词:网络思政;党的二十大;思政教育;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4-0195-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西南民族大学教改项目“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KCSZ030

网络视频是当代最受大学生青睐的信息传播载体。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发挥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优势,占据年轻人的文化消费阵地,影响其思想发展态势,进而取得思政教育的良好效果,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论题,哔哩哔哩(英文名称:bilibili,简称B站)在此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文以B站为研究对象,分析B站在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的实践做法,为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启示。

本文选取B站网页综合排名前五页的短视频并以之为分析样本,取样时间为2022年11月9日23点至2022年11月11日23点,取样标准是以“二十大”为关键词,在B站首页中搜索“二十大”,共计144个视频样本,除去18个不符合要求的视频之外,有效视频为126个。

本文在实证分析有效样本的基础上,以拉斯韦尔的“5W”理论为分析依据,探讨B站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状况,分析其中的宝贵经验,提出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拓宽思政知识传播渠道

B站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视频来源于党媒或党政部门新媒体平台。经统计,126个视频中,传统媒体发布的视频有46个,占比为36.5%;来自主流网站视频有9家媒体25个视频,占比为19.8%;来自新媒体账号、APP、微博账号或客户端有55个视频,占比43.7%。不难发现,传统媒体占据56.3%的比重,新媒体占据43.7%的比重。

传统媒体利用B站平台大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新媒体账号、APP、微博账号或客户端在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不断与B站平台进行对接,不但发挥自身的新技术传播影响力,还借力B站这一年轻人聚集的传播平台,进而拓展了多重传播渠道。不仅如此,这些新媒体平台都是由中宣部、各级日报传媒集团等主办,保证了传播内容的权威性,而这些新媒体与B站形成了多种矩阵传播效果,体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叠加传播的良好态势,拓宽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渠道,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平台保障。

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打破了以往交互性差、时效性低的缺陷,吸收新媒体交互性与融通性强的优势,吸引了大量新媒体用户关注[1],进而提高民众关注度,保障内容的真实可靠,提高媒体发布信息传输效率与水平,在融合中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增强思政教育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二、过程性宣传得到充分展现,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媒体融合发展对于扩大主流媒体阵地、传播主流媒体声音、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2]。

这些媒体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对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可提高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度。

就信息传播的内容而言,主流媒体在B站传播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各有侧重、形式多样,充分发挥了各自媒体的优势。具体内容如下:介绍党的二十大代表产生过程的视频有23个,占比18.3%;介绍党的二十大会议筹备预备会、开幕、开会、代表团讨论、新闻发布会、闭幕等相关会议进程的视频有22个,占比17.5%。从所占比例来看,从代表的产生到会议的每一个环节,呈现党的二十大会议具体过程的视频分别占据了前两位,这显示了信息发布者重视会议过程,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同时也反映当代年轻人关注党和国家大事[3],对每一个环节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宣传层面得到了深度体现,从而让年轻人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的洗礼和理想的锤炼。

三、信息共振与互证,形成有力的思政教育场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新媒体场域具有多维度、多载体、多模态的传播优势,使任何信息都能够通过新媒体快速、全面地散播,形成“大众—大众”的无限裂变级传播方式[4]。B站作为热门短视频平台,其转发包括微信、QQ、QQ空间、微博、百度贴吧等,能够辐射更多的视频平台。它自身进行二次传播,经过转发形成三次传播,通过这样的层层信息传播,形成了它和党媒以及党政部门新媒体平台信息共享、互证和共振的宣傳场域。这不仅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还融入年轻人日常生活之中,起到了较强的场域文化熏陶效果,使学生如同置身于信息的海洋[5],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空间。

四、视频的播放量和转发量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就宣传效果而言,B站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效果良好,无论视频的播放量还是转发量都非常可观。将取样中的综合排名居于网页前五页且播放总量超过十万次的视频统计如下:总计30个视频,播放总量超过60万的视频有5个,占比16.7%;播放总量在40万~60万之间的视频有8个,占比26.7%;播放总量在20万~40万之间的视频有6个,占比20%;播放总量在10万~20万之间的视频有11个,占比36.6%。从占比分布来看,播放总量再提升的空间非常广阔,基础非常厚实。由此可见,B站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扩大思政教育的成效,各媒体选择融媒体时,可以选择当代大学生喜欢的集报、刊、台、网、端、微、号、屏于一体的媒体[6],一方面可以增加传播的受众人群,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传播效率,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

五、B站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践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目前,高校已经逐渐将融媒体大数据技术融入思政课教育中,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也感受到了融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7],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与融媒体有机融合是高校思政与时俱进的关键一环,进而创新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路径。

(一)发挥融媒体作用,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

融媒体背景下,思政课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不仅要挖掘内容的深度,还要拓宽内容的广度,根据大学生实际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8],突出现实针对性和问题导向,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

例如,在传播融合过程中,要拓宽思政教育的广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算法技术发布信息与内容,并追踪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信息,围绕热点,理论联系现实,开展思政教育[9]。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解,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强化思政教育基础理论,运用高校新媒体矩阵教育联动机制,共同开展系统化的思政教育宣传[10],改变被动宣传的局面。

(二)宣传内容具体形象,契合大学生接受心理

通过对B站样本短视频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内容上,大学生对党的二十大代表的产生、开幕闭幕等过程性视频感兴趣;在形式上,学生对画面音频精美的视频关注度较高;在转发量上,时长较短、篇幅较小的视频更能引起学生的分享欲望。所以,高校利用短视频平台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应在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前提下,优化媒体融合工作,不断创新视频形式[11],提高视频传播效率质量和关注度,发布大学生想看、爱看的思政宣传视频,深化思政教育工作成效。

(三)深入认识“Z世代”大学生特质,坚定思政教育自信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其主体身份不再局限于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还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他们不再满足于以往的灌输式教育,试图充当课堂的主导者[12]。通过对B站热门视频分析,纵观党的二十大专题相关播放量、转发量以及评论量,可以发现学生群体对党和国家大事各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关注度,对当前意识形态高度认同。

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要在增强并坚定思政教育自信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平台,丰富思政教育的传播内容和样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逐步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政治关注、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13],同时要相信当代大学生愿意接受思政教育的能力,进而发挥网络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之外的重要阵地作用。

(四)提升教师媒体能力与素养,践行铸魂育人的时代责任

融媒体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更丰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常常在思政课上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和学生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获得感下降[14]。

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为例,研究显示思政教师如果仅在课堂上灌输党的二十大精神,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是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各类视频,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机融合,从“三全育人”的角度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15],从第二课堂的角度延伸和拓展课堂的理论学习。

六、结语

基于融媒体蓬勃发展的态势,新媒体应进一步创新开展思政教育,不断从技术层面、内容层面、受教育者层面与教育者自身出发,加强融媒体与思政课的紧密联系,并在思政育人領域进行探索和实践。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发挥新媒体在拓展思政内容方面的优势作用,基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接受状况,优化宣传内容,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同时提升教师使用融媒体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素养与能力,坚定网络思政的自信力,进而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 程京武,熊枫.新媒体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2):66-68.

[2] 郝丽倩,马晓敏.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矩阵”建设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1):1-3.

[3] 欧晓彦,胡少萍.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0):50-52.

[4] 徐力.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评《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9):2.

[5] 杜孟静,杨志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质内涵、系统逻辑及创新发展: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6):125.

[6] 于祥成,陈梦妮.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范式建构的逻辑向度及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3(6):88-94.

[7] 周莹.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6):171.

[8] 何克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9):241-242.

[9] 赵丽涛,于露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价及其优化路向[J].思想理论教育,2023(5):26-31.

[10] 刘姣.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5(S1):121-123.

[11] 高宝全,刘英杰.人工智能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优化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8):58-60.

[12] 张玲.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13):90.

[13] 徐萍.大数据时代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6):240.

[14] 孙旭红,顾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现实挑战及优化策略:大学生网络圈群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2):35-43.

[15] 李茜.融媒体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思政教育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7):223.

作者简介 董钰洁,研究方向:网络思政。

猜你喜欢
网络思政思政教育新媒体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基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社交型思政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