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文化育人中的重要性

2023-09-19 00:39邓国卿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23年8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本课架构

文 邓国卿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对学习结果形成终结性评价,更是指导课堂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一条“暗线”。而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建构是学习过程评价考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注重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文化意识与教学内容的紧密衔接,也有助于学习梯度的自然提升。因此,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贯穿于英语课程文化育人的教学中,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扣准文化意识培养方向,推进文化教学活动有效实施。

本文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7 Chinese festivals Story time 为例,探究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定位文化育人目标、实施文化育人活动、评价文化育人效果,将文化育人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方法(见图1)。

图1

一、“教-学-评”一体化有助于定位文化育人目标

学习和运用英语能够让学生对不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文化之间的异同,积极吸收文化精华,对于促进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意识和能力的强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也可以发现,文化意识的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一个文化现象中可开展的教育内容也非常多样,我们无法在一节英语课中全部展现(鲁子问等,2020)。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以最近发展区作为基础,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充分了解,结合“教-学-评”一体化理念,选择、确定相应的文化教学目标。

(一)品评文本,剖析文化学习意图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是教学基点,更是教学导向。在设计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先认真解读文本内容,了解文本文化范畴,再制定“教-学-评”一体化文化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内容是显性的文化语篇教学,以Chinese Festivals 作为主旨对中国的 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 四个节日进行了全面分析(见图2 和图3)。这一课例属于“人与社会”主题,涵盖了“历史、社会与文化”这一主题群,涉及子主题“尊长爱幼,懂得感恩”“常见节假日,文化体验”。通过教学,学生需要在理解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依托已有知识和经验,运用所学语言描述不同节日所展现的文化现象及其蕴含的文化意涵,展现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问题,聚焦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其中关于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通过文本学习,带领学生了解在不同的传统节日中不同的传统习俗及其不同的文化意涵,并能用英文正确表达。2.通过实践应用和迁移创新活动,设置真实语境,帮助学生体会人们在传统节日时sing a song、sing poems、say wishes 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懂得感恩。3.将中国古诗与英文诗歌进行对比学习,帮助学生体会中国古诗意蕴之美。4.通过补充学习,带领学生简单了解the Qingming Festival 既是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深化本课文化内涵。

图2

图3

分析教学内容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品评文本,分析文化意识学习意图,有利于把握文化教学内容、文化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之间的关联,有助于设定文化意识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准线。

(二)以评定教,优化文化教学架构

课堂架构反映的是课堂的组成机构,主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情境这三个要素共同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课堂文化教学架构是否优化,评价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直接关系到文化育人教学目标达成效度。在本课中,笔者将文化教学架构定义为狭义架构和广义架构。本课中的狭义架构指的是学生是否了解并能用英文正确表达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相关的时间、食物、活动等;广义架构包含人们在谈论节日时所遵循的语言规律,如本课学生是否学会首先谈论节日相关名称,然后谈论相关日期,最后谈论食物与活动,以及最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节日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

在狭义架构部分,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本课基础知识的认知。首先,让学生根据已知经验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原生知识储备水平,也可以帮助学生预设新课学习目标。此时无需在意学生是用中文还是英文表达节日名称,毕竟节日英文名称也是本课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此时只要了解学生的基本认知,以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Chinese festivals?”来激发学生开口说的欲望。其次,通过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first?”引导学生思考,在谈论节日相关内容时“We can first talk about the names of the festivals.”带领学生学习这四个节日名称的英文表达,再通过教学活动Watch and choose 评价学生是否能听懂、会说、会读节日名称。接着,通过问题“What’s the next to know?”带领学生学习“When are the festivals?”了解月份的英文表达,并且正确使用句型“The... Festival is in...”谈论节日时间。最后,以The last to know 了解“What do people do and what do people eat at these festivals?”,鼓励学生运用First、Next、Finally 梳理表达,评价文本内容的先后顺序,为Checkout time 的写作练习奠定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在广义架构部分,教师引入多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拓展。笔者带领学生观察生活实际,发现人们在不同节日所举行的活动虽不相同,所吃的食物也各有讲究,但都是为了表达共同的愿望“For blessing,for fun,for reunion”。其文化内涵既有不同,也有相同,帮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断辩证,从而培养思维的螺旋式上升发展。在教学中狭义架构与广义架构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见图4)。狭义教学架构与广义教学架构相得益彰,让教与学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图4

二、“教-学-评”一体化有助于实施文化育人活动

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教师对评价的作用要充分理解,对于评价遵循的原则也要高度重视,结合评价目标,科学调节评价内容及其方式,在对教学活动进行改进时,需要充分重视评价结果的指导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学习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一)以评促学,体验文化内涵性

文化内涵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三个要素共同组成的。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交通工具等均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这也构筑了人类繁华的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则包含了生活制度、思维方式等相关内容,它们作为隐性文化而存在。在开展英语教学工作时,需要将这二者进行紧密结合,通过对显性文化的学习、描述,增进对隐性文化的理解。

本课的学习中,教师需要评价学生是否理解文本大意、学会朗诵并复述文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文化体验活动。学生需要学习评价不同节日的文化内涵,在回顾节日时涉及到传统节日习俗及其由来等显性文化,使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再通过自我评价说明自己喜欢的节日及原因,学以致用,使英语学习具有个性化特点,个性化的表达能够激活学生的文化情感。教师铺设隐性文化体验活动(见图5),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意义,涵养家国情怀。

图5

T: Today, we talked about Chinese festivals. And we know the names, the dates, the activities and the delicious food of different festivals. But do you know why we have these festivals? What are these festivals for?

Ss: Chinese New Year can bring health and good luck...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for wishing good harvest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for getting together with our family...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can remove ill fortune...

T: Great! I think you know the meanings of different Chinese festivals. Each festival has its meanings. And these are all for blessing. So the festivals are...

Ss: Important, meaningful...

通过文化体验活动,学生学会了“The festivals are important and meaningful.”,同时还了解了人们在这四个传统节日中举行不同的活动可以表达美好的祝愿,使学习变得有意义。

(二)以评促思,体会沟通得体性

在开展语言交际工作时,要意识到得体与真诚的重要作用,英语作为语言学科与学生的交际能力息息相关,学生需要对语言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存在文化意义的情境当中开展充分交流。学生要学会得体表达。学习了在传统节日举行不同的活动可以表达美好的祝愿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评价:Are wishes suitable for all the festivals? 说到传统节日,不得不提到the Qingming Festival,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节日里缅怀祖先,因此不宜直接表达祝福,而是通过寄托哀思等表达问候。

在与他人交往时,得体的沟通也是一种礼貌的行为。在学习中的反思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的发展。

文化育人的评价方式很多时候是隐性的,因此教师需要设置多种类的、科学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表达,使文化育人的评价结果呈显性化。

三、“教-学-评”一体化有助于评价文化育人效果

(一)以评延展,探究文化多样性

笔者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要想实现有效交流,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革新和创作,就需要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教师可借助结合不同的学科如音乐,还可结合诗歌文化等带领学生探究文化的多样性。

在拓展环节中,笔者根据不同的节日设置相关真实语境,帮助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与评价,评价后再运用。笔者首先提问:Different festival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But what’s the same?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桌子的形状。

T: They sit at a round table.And round in China means...

Ss: Reunion.

T: Good!Look at this picture. They sit at a rectangle table. Does it mean reunion too?

Ss: Yes, because they sit together.

T: Great! They also share a relationship of equals.

笔者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在评价、讨论中共同探寻不一样的中华文化:“圆”可寓意“团圆”,“方”也可寓意“平等”。通过理解reunion、getting together,让学生感知不同形状在中华文化中的寓意,进一步拓宽了文化视野。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T: What do they usually chat on the table?

Ss: They may say some best wishes, and they tell some stories...

T: Yes, they may also sing poems. OK! Let’s play a game and try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talk at the table. Please choose one picture of the festivals, and find out what you should do.

教师以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其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其求知的欲望。以Give a title 的方式将我国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与英文诗歌“Remembering the Shandong brothers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和“Qingming”进行对比,填充时间,以“咏重阳”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中英文诗歌的韵律美(见图6);以Sing a song的方式齐唱英文歌曲“Happy New Year”引入“祝新年”的美好祝愿,感受新年到来的喜庆,感知音乐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所传递的快乐(见图7);以Let’s say wishes 的方式来表达中秋祝福,比较语言文化异同(见图8);以Read, then fill 的方式“谈由来”,联系中国历史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学习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初步尝试用英语语言传播中国文化(见图9)。

图6

图7

图8

图9

学生在不断的反思评价中,参与多样性的文化体验活动,主动汲取文化精华,这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文化认知,进一步强化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二)以评促优,初探传播成就感

“教-学-评”一体化的文化育人结果始终应以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在开展文化育人教育工作时,对于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要予以重视,除此之外还要探索精神内涵,在个人的意志和品行当中融入优秀文化思想,其对于学生成长而言也具有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鲁子问等,2020)。

笔者在本课的最后一个拓展环节设置了Look and find 活动,让学生联系季节,说说本课的四个传统节日分别在什么季节,如: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 so it is in winter.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in May or June, so it is in summer.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in September or October, and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in October or November, so they are in autumn.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节日与季节的关系。同时引出下文,引导学生思考“What Chinese festivals are there in spring?”,通过鉴别,学生说出“the Qingming Festival”(见图10)。

图10

T: Yes,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on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there’s the Shangsi Festival, too.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lso one of the 24 solar terms.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Qingming Festival?

Ss: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in April / on the fifth day of April. People...

T: Great! Now would you like to write something about the Qingming Festival?

笔者结合二十四节气,引导学生发现the Qingming Festival既是传统节日,也是自然节气点。通过对本课文本结构的分析、比较,引导学生对the Qingming Festival 进行评价反馈,模仿本课文本进行小段落的续写,并分享给全班同学(见图11)。这一活动不是用于评价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要求学生做到面面俱到,或形成完整的作文架构,而需要学生表达时注意内容清晰、语言达意,将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融入其中。评价过程自身即为一种高阶思维的学习过程(张建勇等,2022),运用这一评价活动能够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认同优秀文化,鼓励其尝试以自己的语言传播文化。

图11

在开展本课例探究时,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了低层次和高层次评价目标,对文化育人教学活动进行了全面细分,精准测量以文化人学习效果,尤其重视显性与隐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的运用,不仅注重对学生书面知识学习效果的评价,还注重培养学生比较与评价文化异同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文化英语的兴趣。要使“教-学-评”一体化真正发生,让“教-学-评”一体化真正作用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发展,就要始终围绕文化育人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活动,使评价不仅仅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不仅仅将评价作为诊断的手段,更要将评价作为促进和发展文化意识的手段,才能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相应的评价真正统一起来,使各类学科、各种活动形成文化育人的合力,引领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发挥“教-学-评”一体化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本课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LSN DCI EVPN VxLAN组网架构研究及实现
一种基于FPGA+ARM架构的μPMU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