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与实施

2023-09-30 09:48陈玲芳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

摘要: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设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其价值定位、学习内容以及教学建议,围绕教材内容构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相融合,发挥该学习任务群的优势,探索构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有效策略,以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其表达能力,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设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明确了文学活动育人的价值定位与内容要求。“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对应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这一内涵,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分享自己独特的体验,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以往的课程内容中,“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模块各自为政,关联性不强,部分教师对学段的前后联系和文学作品的整体性不够重视。因此,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构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围绕“情境任务”“学习主题”统整学习内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本文通过解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探究该任务群的实施策略,以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阅读与交流、观察与体验、想象与表达有机融合,经历感知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全过程。

一、情境创设,让语文实践生活化

新课标倡导“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情境为具体的任务形式赋予了真实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动力,更是实施学习任务群的支点。学习任务群应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教师应围绕单元要素和特定主题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能贯穿整个学习活动、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这样的真实情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在多样、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鉴赏文学作品。

活动一:围绕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舐犊情深”这一单元主题,设计“制作《爱的手册》”单元情境:成长的路上,我们感受到父母,老师,朋友给我们的爱,让我们行动起来,制作一份个人专属的《爱的手册》吧,或是亲手绘制一幅画作,或是拍摄一段温馨的短视频,或是书写一封情谊满满的书信,让爱铭记在心间。

活动二:为爸爸妈妈拍摄一段小视频,或是画一幅画,具体情境如下:学校拟举办“心存感恩,为您留影”活动,请你从《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两篇课文中,任选一个最能打动你的场景,将它拍成小视频或者绘成一幅画,表达你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请说明你最想拍摄或描绘哪个场景,拍摄或作画时要突出哪些细节,讓观众感受到父母之爱。

活动三:创设“我是小小评论家”情境:长大后,巴迪成为一名导演,在第37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颁奖现场,他说自己最想感谢的人是父母,没有他们的“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就不会有他后来巨大的成功。请你评论巴迪的颁奖词,联系文本或者生活实际说明你的观点。

活动四:创设“说说我的心里话”情境:学校即将开展“我想对您说”心理月主题活动;大家可以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声写成一封信,邮寄给对方,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体会你的感情。

上述四个活动中的情境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紧密相连,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感受文学魅力,抒发真情实感。

二、明确任务,让学习过程结构化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文章篇幅增加,阅读难度有所提升。教材中的文章按照单元主题编排,每一单元有着不同的主题,教师需要明确单元的学习主题,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做好准备。在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时,教师首先要依据新课标,以学段目标为标准,参照学习任务群具体目标要求;其次要依据学情,纵向分析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学习体系,确定学生已有的素养序列;最后要遵循教材,分析单元文本特点,制定具体学习目标。厘清教学目标,就能确定教学方向。教师要以目标为导向设置学习任务,形成一串任务链,在具体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以一个大任务贯穿整个单元的教与学,在大任务下设置若干小活动,形成一串任务链,将学习过程结构化。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故事”单元,教师可创设“我是神话故事传讲人”学习任务群,下设的三个任务按“传讲中国神话故事—传讲古希腊神话故事—举办神话故事节”的顺序安排,每个任务下安排三个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此设计中,任务难度逐级提升,先由阅读一篇课内文本拓展到阅读一本神话专著,之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一本神话的阅读拓展到一类神话的阅读。在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群的同时,学生既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对神话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加深了体会,还增进了对神话作品中的创世文化的理解。

三、关注表达,让语言表达形象化

建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同时,教师应倡导学生关注表达,发现、揣摩、欣赏、借鉴有创意的表达,并尝试有创意地“输出”,让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实现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助力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那个星期天》,学生需要结合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并能够运用作者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的习作方法,描写一次心理活动。《那个星期天》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展开,侧重把感情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多数学生能够通过圈画、朗读和品析关键语句,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但是在赏析描写人物动作、周围环境的句段、把握本课的情感表达方式上还存在一定困难。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展开分析。

文中多次描写光线的变化,这些环境描写如何体现“我”的心情?如“我现在还能感觉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光线的变化是“漫长而急遽的”?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描写光线和声音?学生由此理解了环境描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物当时的心情,能关注到随着“我”心情的变化,“我”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教师要让学生自发掌握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的写作手法,鼓励学生开展创意表达,描写一次心理活动,在叙述中自然地流露情感;也可以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把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四、注重评价,让“教—学—评”一体化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改进教育评价”“更新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增强日常考试评价的育人意识,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格局。理念上,要求教师树立“教学即评价”“评价即教学”的意识;实践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嵌入精心设计的优质作业。同时,教师应设计评价量表,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借助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落实“教—學—评”一体化的过程中,鼓励教师将多元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校共评等评价方式同步进行。

新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教学提示”中就指出“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第一学段要关注阅读兴趣。第二学段侧重考查学生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理解。第三、四学段侧重考查学生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终为始”的理念开展逆向设计,先设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再对照目标设定评价要求,最后根据要求设计学习活动。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我是神话传讲人”的单元大任务中,为了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师可设计“金牌传讲人”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在“神话故事节”活动中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获取“金牌传讲人”勋章;也可设计“我与神话人物过一天”习作巡展活动,在习作展评中评选出“最佳小作者”。在六年级上册“感受艺术之美”的大任务中,教师可推荐最佳“音乐美文”登上学校公众号。在此大任务中,教师分设两个具体的学习活动,分别是“品乐曲之妙”和“书乐曲之境”。“品乐曲之妙”重在评价学生是否能根据文本语言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月光曲》的美妙。“书乐曲之境”请学生通过聆听班得瑞《你眼中达到奇迹》,尝试创意表达,将无形的音乐变成有形的文字,教师则根据文字内容评价学生是否能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旋律之美。以上两个环节始终指向感受音乐之美,表达音乐之美,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素养导向下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强调学科知识的结构化,注重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学科知识,关注表达,迁移运用,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一线教师要注重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陆学玲.基于情境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2(3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孙媛媛.从“他”到“我”,在叙说故事中成长:以六上第四单元“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为例[J].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22(28).

(责任编辑:李晶)

作者简介:陈玲芳,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实验小学教师。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与实施”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JKZX22-251。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