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3-10-06 13:18陈彦妮
运动精品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高体育项目教学内容

陈彦妮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陈彦妮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课教学部,陕西 杨凌 712100)

全面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必须充分发挥体育的作用。文章从“双高”建设的背景出发,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探究,并进一步提出了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有效举措,包括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体育教学活动;有效激发体育的育人功能;积极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将中华传统体育的精华纳入体育教学之中;构建多元化、有层次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等,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构成中,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要求。2019年,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发布提出了“双高计划”这一战略任务。而要实现这一战略任务,高等院校及其所配置的各个专业必须进一步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积极探寻有助于自身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有效创新策略。体育是提升全面身体素质的基础,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自然也不例外。而当前的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双高”建设这一要求。

1 “双高计划”的内涵

“双高计划”是为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由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在2019年共同提出的。“双高计划”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将发展的战略任务定位在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和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两个方面,以便高职院校能够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1]。体育工作对高职院校完成“双高计划”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实际上也是在努力推进“双高计划”建设。

对“双高计划”进行深入研究,会发现其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发展,质量是关键。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这一中心来进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有准确的专业定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紧跟形势的发展态势,积极打造自身有特色、有优势的高水平专业。在打造高水平专业时,高职院校必须要与专业前沿进行对接,并要与校外企业进行密切合作,积极进行产业创新,以实现产教融合,促进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双高”背景下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以“双高计划”为依据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双高”背景下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有效配置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资源

高职院校在很长的一段发展时间内,注重将自身打造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既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那么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其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特点,即集中教育资源,更高效地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可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等,因此打造高质量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步伐受到了抑制。而且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数量是有限的,因而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被排除在外。除此之外,示范性高职院校多在中心城市,自身的教育资源基础本来就好,再加上国家给予的政策优势,拥有了更多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诚然,如此会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缺乏公平性,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会使得示范性高职院校与非示范性高职院校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继而导致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失去发展的积极性[2]。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也会愈加困难。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认识到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所具有的天然联系,切实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实现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而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就致力于解决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确保各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投入和优化配置,切实形成以产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资源市场配置。

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主要是通过其教学工作展现出来的,因而以“双高计划”为指导来开展教学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有积极意义的。从这一角度来说,站在“双高计划”这一基石上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有助于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2.2 提升高职院校所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在技能方面的教育有着明显的不足,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全面发展。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方面是比较单一的,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而以“双高计划”为前提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有助于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开发出多样化的教育工作机制和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多样的综合性技能教育活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不断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高职院校以“双高计划”为依据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可以有效提升所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

2.3 增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在“双高计划”提出之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但对学生德、智、美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未予以足够关注。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无法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也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这些都表明,“双高计划”实施之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效果是差强人意的。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以“双高计划”为依据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统筹安排体育教学工作,减少体育教学工作的随意性,创新体育教学工作的模式与方法等。如此一来,能够从根本上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从这一角度来说,高职院校以“双高计划”为依据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可以有效增强自身体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3 “双高”背景下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措施

由于高职院校以“双高计划”为依据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这项工作必须坚持开展下去。而高职院校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必须深入理解“双高计划”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有效的举措来促进其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下面从多角度着手,对有助于“双高计划”实施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措施进行分析,以便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有效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3.1 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体育教学活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切实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培养的人才体现出来的。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必须注重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体育教学活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而要做到这一点,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1 体育课程要多样化且具有层次性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过于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积极性,而且无法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所收获。因此,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为依据,设置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高职院校在设置多样化体育课程的同时还要积极将其付诸实践,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高职院校在实施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时,必须对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功能、育人的价值等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不同的体育项目之中。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有差异性的辅导,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所收获。

除了要注重体育课程的多样化,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时,还应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也就是说,相同的体育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在教学要求上也要有所不同。比如,在进行核心力量的教学与训练时,核心力量强的学生相比核心力量较差的学生来说,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教学内容。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核心力量强的学生适当提高该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而对核心力量较差的学生则需要适当降低该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体素质的不足,又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确保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1.2 体育教学内容要有主有副

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时,既要包含需要进行考核的主项,如专项知识、运动技术等,也要包含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3]。如此,既可以保证学生掌握必需的体育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多种体育项目,拓展学生的运动能力。总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有主有副,有助于学生体育运动知识的丰富和体育运动能力的提升,继而促进学校整体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1.3 体育教学项目应考虑季节性

高职院校在安排体育教学项目时,季节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应注意根据季节对体育教学项目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效果。比如,考虑到季节和天气因素,在每学期的开始阶段可尽量安排适合室外的体育项目,而在学期末尽可能安排适合室内的体育项目。

做到了以上几点,对于打造高质量的体育课程体系和体育教学内容也有积极的意义。而高质量的体育课程体系和体育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而且能确保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3.2 有效激发体育的育人功能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有必要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如体育运动员展现出的团队意识、勇于拼搏、坚韧顽强等意志品质,能够影响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学生在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和学习态度后,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效果自然便会提升。

3.3 积极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与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学能力等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以“双高计划”为基础,积极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注重丰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等,还需要重视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政治思想等,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高职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等。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确保体育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3.4 将中华传统体育的精华纳入体育教学之中

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传统体育文化和多种多样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不仅特色鲜明,而且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因此,《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对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化的同时,注重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予以开展。

对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所涉及的传统体育项目并不多。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时,需要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着手,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使其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还需要注意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可行性,并要注意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适当修改,以确保其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益,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5 构建多元化、有层次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因而高职院校要想明确自己的体育教学效果,必须要重视完善体育教学评价这一环节。

多元化且有层次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在更大地程度上保证体育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4]。而全面且有效的体育教学评价,是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反馈,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等都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在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时,不能忽视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4 结语

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与国民身体素质密不可分,因而全面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是极为重要的。高职院校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要全面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必须充分发挥体育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是极为重视的,并明确提出体育是学校开展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必须深入理解“双高”建设的内涵,并以此为依据,积极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以便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周建松.正确把握“双高计划”的站位和定位[J].现代教育管理,2020(6):91-95.

[2]刘传喜,李秉强,黄磊.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逻辑、内涵与行动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9):50-54.

[3]夏伟,靳强,侯凯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提升的实施路径探析: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1,37(3):34-38.

[4]朱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索[J].灌篮,2021(19):73-74.

Research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High" Construction

Chen Yanni

(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hina)

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22116);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舞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SK22-73)。

陈彦妮(1994—),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双高体育项目教学内容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