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棕色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1例

2023-10-09 01:11宋春红吴亮朱勇杰殷薇薇王蓉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血钙骨细胞囊肿

宋春红,吴亮,朱勇杰,殷薇薇,王蓉蓉

1.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病理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病理科,浙江 温州 325015;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核医学科,浙江 温州 325015

棕色瘤(brown tumor,BT)是由继发或原发因素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分泌过多,从而动员骨钙进入血液循环,引起骨质被吸收导致骨质疏松,并引起纤维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进而形成假瘤样病变;因常伴有囊性变、出血以及含铁血黄素沉积,使病变呈现棕红色[1]。患者血中PTH、血清碱性磷酸酶(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ALP)升高、血钙升高、血磷降低,即为高钙低磷。原发性因素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骨BT临床上罕见且起病隐匿、易误诊;继发性因素引起的,大多有明确病史,诊断起来也相对不难[1]。本病一经确诊,切除甲状旁腺病变后,再结合钙剂的补充,可修复骨骼的病灶[2]。因此,本病的明确诊断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对本病报道较少,笔者介绍1例由甲状旁腺腺瘤继发骨BT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特征及诊断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旨在进一步强化病理及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2岁,发现“右下肢疼痛1年余”就诊。患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肢疼痛,程度较剧烈,当地卫生院发现血肌酐、血尿酸高,连续数月不定期服用芬必得止痛,有夜尿,2~3次/夜。近来右小腿皮下可及不规则突起,伴疼痛明显,药物治疗无效,为求进一步治疗,2022年4月27日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查血肌酐161 μmol/L(↑);血尿素氮7.2 mmol/L;血清钙3.75 mmol/L(↑);尿酸447 μmol/L(↑);血清磷0.77 mmol/L。CR示:右胫骨中上段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建议MRI检查,拟诊“右胫骨良性肿瘤”收住我科。专科体检:右胫骨皮下可及4 cm×8 cm骨面硬质不规则凸起,无压痛,肢端血运可,感觉活动可。患者长期伴有高钙血症和慢性肾功能不全,邀请相关科室会诊。肾内科会诊意见:慢性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右胫骨肿瘤,考虑骨质破坏导致高钙血症。后查PTH 2 737.8 pg/mL(正常值15~68.3 pg/mL),尿白蛋白浓度60.44 mg/L,尿肌酐2 209.20 μmol/L,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2.1 mg/g。MRI示:胫骨上段病变呈多房混杂信号,T1W1等低信号、T2W1高信号伴低信号间隔,病灶下部细小分房状混杂信号,灶周软组织少许斑片状水肿样T2W1高信号。CT示:膨胀性溶骨性病变,边缘界清,皮质隧道、骨膜下吸收。见图1。于4月28日行胫、腓骨肿瘤切除+重建术:术中见胫骨中上段胫前约10.0 cm骨膜增生反应明显,髓腔内肿瘤突破胫前皮质,呈蛋壳样脆,近干骺端约4 cm×5 cm×5 cm囊肿,囊壁形成,与囊肿相连远端约5 cm破碎的肉芽组织,囊肿肿块交界处病理性骨折,肿瘤累及范围胫骨后内外侧皮质薄,质地硬。术中诊断:“右胫骨骨肿瘤、病理性骨折、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巨细胞瘤?骨肉瘤?”。冰冻病理诊断:“右胫骨骨髓肿瘤”见破骨巨细胞及短梭形细胞增生及新生骨形成,局部见囊腔,未见明确恶性依据,动脉瘤样骨囊肿不能除外。术后第1天(4月29日)查急诊血清钙:3.81 mmol/L。邀肾内科、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急会诊;会诊意见:患者高血钙及PTH明显升高,建议查甲状旁腺B超及ECT,排除甲状旁腺腺瘤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现予降钙治疗。4月30日甲状腺B超显示:左侧甲状腺背侧见一大小约30 mm×16 mm×19 mm的低回声团块,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考虑甲状旁腺肿大,见图2。经甲状腺外科会诊后,考虑甲状旁腺肿瘤可能,建议手术治疗。5月6日转甲状腺外科进一步治疗。专科检查:左侧甲状腺背侧可及一肿块3 cm×2 cm,随吞咽上下移动,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活动度佳。5月7日行(左)甲状旁腺病损切除术+(左)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术中所见:左侧甲状腺背面可见一个肿块,约4.5 cm×3 cm,质中,压迫左侧甲状腺至腺体明显萎缩。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左侧甲状旁腺”甲状旁腺腺瘤。术后2 h查血钙4.01 mmol/L(2.10~2.60 mmol/L)、血磷0.95 mmol/L(0.90~1.50 mmol/L)、血PTH 185.5 pg/mL(15~68.3 pg/mL)。术后第3天(5月10日)查血钙、血磷降低,PTH正常(血钙2.02 mmol/L、血磷0.46 mmol/L、血PTH 47.5 pg/mL)。8月10日主诉:外伤致右髋部疼痛1个月余。查CT示“右胫骨骨肿瘤术后改变,右股骨颈骨折伴外上移位,右侧髂骨改变”,为求进一步治疗,拟以“右股骨颈骨折、骨肿瘤术后”收住我院骨科。8月11日查PTH升高(208.4 pg/mL)。内分泌科会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继发性骨质疏松,合并肾功能不全。8月16日查PTH升高(203.1 pg/mL),血磷0.36 mmol/L,血钙1.67 mmol/L。

图1 BT患者胫骨CR、MRI和CT影像学改变

图2 BT患者甲状腺超声改变

显微镜下见成簇和散在分布的破骨细胞型巨细胞浸润、肥胖的纤维母细胞增生伴有陈旧性出血以及新生骨的形成和囊性变,见图3。免疫组化示:CD34(血管内皮+)、CD68(+)、CK(-)、Desmin(-)、H3.3G34W(-)、Ki67(热点区约20%+)、P63(弱+)、S-100(-)。

图3 骨BT细胞形态学变化(HE染色)

2 讨论

BT是长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继发性或三期)的一种罕见临床表现,见于约3%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和2%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6]。多见于30~60岁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可发生在骨骼的任何部位[7],常见于骨盆、肋骨、锁骨及肢端;在某些情况下,可位于多个骨骼中,易被误诊为转移性肿瘤[3,8-10]。临床症状不典型,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甚至是病理性骨折。实验室检查示:血钙高、血磷低、尿磷高、ALP高和PTH升高。CT示:边界清晰,不规则溶骨性骨质吸收破坏区或大小不一囊泡状,部分边缘略硬化,局部呈轻微膨胀,其内见软组织密度影明显高于骨髓,周围骨皮质吸收变薄甚至完全消失,无骨膜反应[11]。X线示:多灶性、膨胀性、囊性、溶骨性骨损害;肿瘤界清,周围骨膜可见反应性骨形成。若引起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的病因被及时祛除,则骨骼病变可自愈,若临床上对本病认识不足,如本例患者1年以来未得到准确诊断,最终造成病理性骨折及慢性不可逆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还会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患者再次骨质疏松以及骨折,因此早期发现对本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大意义。

骨BT虽为良性病变,但其表现为骨质破坏的溶骨性改变,局部影像学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故需与其他溶骨性病变相区别[11]。BT的组织学特征为破骨细胞增生活跃,骨形成明显增强,并伴有成纤维细胞增生,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①呈片状分布的破骨细胞,间质内见大量成纤维细胞;②散在含铁血黄素沉积于组织细胞间隙及胞体内;③被骨母细胞围绕的不等量细条状骨小梁;④局部病灶可见少许中性粒细胞、大量红细胞[1,12]。BT细胞形态及排列方式无特异性,免疫组化指标也无特异性。与这种形态相似的肿瘤很多,如对本病不熟悉,或在穿刺标本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多会造成漏诊或误诊。鉴别诊断有:骨巨细胞瘤(特异性H3.3G34W+)、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巨细胞肉芽肿、转移瘤等[12]。上述肿瘤细胞均可见巨细胞与BT有一定的形态学重叠,仔细观察巨细胞在HE切片中的分布特点,查看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血钙、血磷、尿磷、ALP、PTH水平等均可对本病的诊断起到帮助作用。

检索PubMed 2017—2022年骨BT共报道40余例,并结合文献及本文的观察结果发现,患者特异性的临床病史和血钙升高、PTH升高、ALP明显升高、血磷降低和尿钙磷增多的实验室特点,对本病的临床及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形态学上可见到分布不均、中等大小、成簇排列的破骨细胞,间质见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常可见到含铁血黄素沉着和新的出血灶,病灶边缘可见破骨细胞吸收异常和少量新生骨形成。总之,诊断骨BT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当全身发生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并伴有广泛的骨质疏松症、高钙血症、低血磷和高ALP水平时,更应考虑骨代谢性疾病的可能性,特别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的BT可能。一般来说,治疗BT可以通过切除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的甲状旁腺来治愈,但当骨骼病变较严重时,尤其是涉及关节或病理性骨折时,手术是必不可少的。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结合临床数据和组织形态学变化,才能精准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猜你喜欢
血钙骨细胞囊肿
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细胞网络结构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