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质效的探索与实践
——以中国科技馆“我愿以身许国——喜迎二十大·王淦昌生平事迹展”为例①

2023-10-16 02:42王剑薇韩永志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王淦昌事迹项目组

王剑薇 韩永志

一、 引言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自觉践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1]。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要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2]。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科技馆每年都会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专题展览,此类专题展览成为深入推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工作实践以及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宣传阵地。

“科学家精神”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词语,而是生动体现在一代代科学家科学报国、科学强国的生动事迹中。但要把这一宝贵精神财富通过具体的展览弘扬出去,使其在薪火相传中彰显时代价值,相当于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并非易事。因此,如何能在策展阶段提升展览“硬实力”,在开展阶段提升展览“软实力”,从而达到展览的教育目标,是新时代提升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质效的重要议题。

二、 策展阶段提升展览“硬实力”的探索与实践

(一)选题背景:聚焦重大事件热点,深挖事迹引起共鸣

虽然中国科技馆每年都会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专题展览,但每年展什么、为什么展,却并不一定是“命题作文”,更多时候是“选题作文”。因此,如何确定展览选题,便成为了策展的首要任务,而恰当的展览选题是展览成功的一半。展览主题不仅应符合当前社会观众的兴趣与需求,还必须具有话题性,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3]。

2022年是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因此,结合当年重大事件的热点,展览选题便聚焦在了“两弹一星”的范围内。同时考虑到展览面积只有200m2,如果一一展示23位“两弹一星”元勋的事迹,恐怕只能做到泛泛而谈,效果必然会打折扣,而在有限的空间深入挖掘个别人物的事迹则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故选择哪位元勋便成了选题的重要任务。

提起“两弹一星”元勋,很多人的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几个名字: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然而有这样一位元勋:他曾经享誉世界物理学界,却在声名鼎盛时隐姓更名,悄然藏身戈壁荒漠;他是邓稼先口中的“三尊大菩萨”之一,也是核武器研究基地最年长却又平易近人的“王老头”;他的发现帮助多人获得诺贝尔奖,他却因为一次选择与诺奖此生无缘;他虽年逾古稀却始终保持着一个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向党中央提出及时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重要建议——“863”计划;太空中的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但这个名字却在绝密档案柜中一锁就是17年,他以实际行动培育并践行了“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中的杰出典范。他,就是本展览的主角——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惯性约束聚变的首倡者,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

为喜迎二十大,在党的生日和王淦昌院士诞辰115周年到来之际,中国科技馆联合中国核学会推出了“我愿以身许国——喜迎二十大·王淦昌生平事迹展”(以下简称“我愿以身许国”展览),向以王淦昌院士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二)展览表达:以人文情怀追往,力求科学与文化融合

在对王淦昌事迹进行调研时,项目组就被王老隐秘又伟大的事迹和高尚的人格深深打动,尤其是当他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并站在世界物理舞台最中央之际,二机部部长刘杰向王淦昌传达了中央的重要决定,希望他参加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并要他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时,王淦昌其实有很多话要说,但当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愿以身许国。从此便开始了长达17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生涯。这掷地有声的6个字凝结了王淦昌一生淡泊名利、为国奉献的拳拳之心,因此,展览选择这6个字为主标题。

展览中“故事”的作用是:通过故事形象化地诠释科学原理、科学文化,并拉近观众与展览、与科学的距离,引起观众的思想、情感共鸣。因此,展览中的“故事”应是反映自然演化、科技发展、科学家科学探索过程、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真故事”,应是有角色(包括人、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角色)、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科学内涵、有情感的“故事”[4]。为了不折不扣的将王老的事迹展现出来,展览以“以身许国 后人楷模”为主题,以王老将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分为四个主题展区(见图1),通过人文情怀追往,在科学与文化之间寻找契合点。所以,展览不仅以王老卓越的科学成就为主要展示内容,更追溯其优秀品质形成的根源,通过“做一个像岳飞那样的人”“‘牧羊教授’背后的清贫与坚持”等共35个故事(见图2)深入挖掘其生平事迹中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人生积累、爱国情怀和精神财富等,使更多观众能够追寻“两弹一星”精神,理解这一精神的时代特质,并在薪火相传中肩负起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图1 “我愿以身许国”展览框架

图2 “我愿以身许国”展览中的35个故事

(三)精神弘扬:以个人事迹为引,弘扬科学家群体精神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2]。展览的主角王淦昌院士的丰功伟绩不胜枚举,但囿于展览面积,策展阶段对展览内容也是一再精选,最终精简为35个故事。“两弹一星”精神是由无数科技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创造、在拼搏奉献中铸就,故延伸至群体科学家精神的弘扬尤为重要。展览在“两弹”成功爆炸之后的关键节点引出对11位“两弹元勋”的群体展示和科学家精神的弘扬,并充分利用空间,紧密围绕“以身许国”的展览主题,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和11位元勋每人一句最具代表性的“以身许国”语录展示在展览外墙,引导观众从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引发如何把个人成长融入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中的思考。

(四)内容设置:通过针对性策划,在分众设计中吸引观众

展览以历史纵深的视角,激励观众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从而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让科学家成为更多青少年尊崇向往的职业,使广大青少年能够从王老的人生经历中获得智慧和启迪,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立志做新时代科技报国的栋梁之才。

展览在内容设置中选取了针对不同年龄、身份等的分众化设计,如考虑到会有不少家长带孩子来参观,特意设置了“品质的渊源”“把钱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等展现王老良好的家教家风的故事;通过“入党,可以多做工作”这一故事,展现王老作为72岁的老人还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使党员同志们在参观的时候,在心怀敬意与感动的同时,也再次向内心发问“我为什么入党?”,再次重温自己的入党初心。

这样的展示方式更接地气,增加了对观众的吸引力,同时也为后续开展“设计师讲展览”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分众基础。

(五)展品策划:以实验专长为导,从互动体验中感悟精神

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人物展中,展品的策划应抓住“物”与“人”的相关性来进行选题和策划,从而自然而然的以物言志,弘扬精神。展览牢牢抓住王老的实验专长,从与王老一生成就相关的实验中提取互动展品的展示点,以实验互动展品为主,使观众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会感悟科学家精神。例如,由于王淦昌主要负责核武器爆轰实验,展品“核能的力量”紧扣“以实验专长为导”的设计原则,由震动平台、关联屏幕组成,通过振动平台与视频的配合,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及氢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做出对比,使观众直观感受对比两者的威力,同时,在屏幕中介绍相应核武器的概况、爆炸原理及其产生的核能如果被和平利用可以产生多大收益、目前核裂变应用情况、核聚变发展前景等。使观众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核武器的威力及我国和平利用核能决策的重要性和成就等。

(六)布展设计:以精神光芒为意,在温暖中致敬国之脊梁

展览的布展环境设计在兼顾时间顺序的前提下,突出副标题“喜迎二十大”的氛围,以党旗的红色作为主色调,门头是王淦昌院士的一张大幅头像,在微笑中透露出坚毅,其背后融入代表国之脊梁的“长城”,温暖中更加突出充满坚毅的场景气氛。以“和平鸽”寓意核能的和平利用,取长城蜿蜒向上之意,门头前言与党旗交界处设置45°折角并且将党旗上扬的设计也使庄严肃穆的门头中带有一丝灵动,同时也增加了门头的稳定性,成为观众开展党建等各项活动的阵地,使观众感受以身许国者创造的科学奇迹,致敬国之脊梁。

(七)策展机制:多方协调联动,实现资源连接智力支持

展览采取大联合大协作方式,汇集多方资源,助力展览质量的提升。积极联系中国核学会,经过多次深入沟通协调,最终促成联合办展,为展览提供了重要的专家支持。策展期间,项目组在充分尊重、积极吸纳专家意见建议的同时,查找了大量资料,多角度深入挖掘王淦昌事迹并向专家咨询、提出需求,这也极大地激发了专家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其更加认真负责地对展览图文内容的真实性、政治性及展品脚本和互动视频的科学性逐一审核把关,专家常常与项目组一起讨论至深夜,更是为项目组提供了更多展览资源和智力支持。

同时,项目组主动联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常熟市档案馆、中国两弹城、光明网传媒有限公司、国家博物馆及王淦昌院士的女儿王遵明女士等,为展览寻求更加全面、权威的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展览素材或媒体支持,为打造展览本身的“硬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 开展阶段提升展览“软实力”的探索与实践

(一)克服疫情影响,转战线上

展览原计划于5月30日第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展出,但彼时正值北京疫情严重时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中国科技馆暂停面向观众开放,线下展览不能如期与观众见面。为克服疫情影响,进一步扩大展览的受益面、提升社会影响力,更好地传承与弘扬科学家精神,让观众及时了解本次展览活动,根据馆领导指示,项目组立即开展了线上展览开发工作。项目组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积极联系并取得光明网无偿支持,一起加班加点完成“我愿以身许国——喜迎二十大·王淦昌生平事迹网络展”,准时于科技工作者日当天在中国数字科技馆和光明网同步上线推出。

(二)分众讲解,提升展览“软实力”

1. 个性化定制,实行分众讲解

继网络展推出一个月并已服务观众110多万人次之后,为喜迎二十大,在“七一”党的生日到来之际,线下实体展在中国科技馆西大厅正式展出。展览开展后,为进一步提升展览的“软实力”,项目组积极开展“设计师讲展览”活动,2个月期间共接待了20家单位开展党建等活动。讲解活动采用对象化、分众化、差异化的菜单式讲解,讲解时间分为10、15、20、30、45、60分钟等6档,由参观者根据行程需求自行确定,讲解内容、语言也会因讲解对象的年龄、工作性质等的不同而灵活改变。项目组的设计师以更贴近讲解对象实际、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科学兴趣、更便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原则进行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根据讲解对象的反应实时动态调整时间和内容,实现了参观的“高点头率”“高跟随率”。

例如,当讲解对象为家长和小朋友时,设计师会加强王老在求学期间如何树立并一步步坚定其科学报国的一生志向及家教家风的讲解内容,用启发式的讲解方式增加与小朋友的问答互动,以更加生动活泼、简单易懂的语言,使小朋友能够从王老的人生经历中获得智慧和启迪,在他们的心中根植科学梦想。

个性化定制分众化讲解的实现正是基于项目组在策展阶段便将展示内容确定为在主线上精选35个故事的总体设计思路规划,故事间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便于设计师在讲解时进行分众化的自由组合。

2. 精心设计宣传用品,增强参观仪式感

本次展览的宣传用品摈弃“拿了就扔”的“宣传折页”(成本约为2元/张),代之为展览精心设计定制的专属口罩(成本约为0.7元/个),既减少浪费,也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相符,更增加了观众参观展览时的仪式感、庄重感。

(三)观众喜爱,一致好评

浙江大学严建强教授、复旦大学陆建松教授提出的观众评价展览三层次标准“好看,看得懂,启发和感悟”[5]可看作是展览最终追求的效果,其中对观众的“启发和感悟”是展览效果的最高层次,也是展览“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本展览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很多观众表示被王淦昌院士“以身许国”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所感召,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稚子孩童,纷纷主动留言。两个月时间,展览收获了4本A4纸大小、1cm多厚的留言本,上面写满了观众对展览的真切感受——“看完王老的一生,潸然泪下,从王淦昌到王京再到王淦昌,不变的是那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不慕名利、不求回报,是我心中最亮的那颗星”“走完一圈,我的泪早已流下,非常惭愧,到此才认识王淦昌院士,不过还不晚”“王淦昌爷爷,您隐姓埋名17年,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要学习您刻苦学习、认真负责、以身许国的精神”“我要向他学习,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展览激发了观众科学报国的热情,这些留言也感动激励了项目组全体成员,大家表示要进一步提高策展能力,以更优质的展览回馈广大观众。

(四)启动巡展,支持地方

展览的巡展可使已花费大量心血打造的展览得以延长生命周期,普惠更广大地区的更多观众。目前,该展览已开启了全国巡展,将喜庆二十大的氛围和科学家精神继续传递下去。同时,展览为常熟市科协提供了全部的图文版设计制作源文件,为地方科协开展科普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四、 结语

人类文明之所以闪耀,正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璀璨群星。“我愿以身许国”展现的不仅仅是王淦昌院士一个人的事迹,还有以他为代表,千千万万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们。策展团队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把这些科学家的事迹梳理、挖掘出来,通过展览展品把他们的故事讲好,把他们的精神大力弘扬出去,努力做到策展提升“硬实力”、开展提升“软实力”,从而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一光荣的使命,镌刻在科普工作者前行的每一个脚印、奋斗的每一个瞬间。

猜你喜欢
王淦昌事迹项目组
王淦昌:以身许国铸长剑
“我愿以身许国!”
——纪念王淦昌诞辰115 周年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人物与事迹
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与诺奖只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