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馆创始人的逆转胜人生
——《众妙之门:弗兰克·奥本海默和他创造的世界》推介

2023-10-16 02:42张誉腾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弗兰克原子弹展品

张誉腾

一、 缘起

2023年是原子弹轰炸日本78周年。暑期,美国好莱坞电影《奥本海默》在世界各地推出后广受好评。这部电影的主角是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1904—1967),他才华横溢,因为领导“曼哈顿计划”,被称为“原子弹之父”。1945年8月,美国以原子弹轰炸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看到原子弹的威力后,罗伯特觉得自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深怀罪孽感。他曾向美国总统杜鲁门表示:“科学家双手沾满了血。”后来他公然反对发展氢弹,批评美国空军核战计划,并提出激进方案旨在对核武器进行国际控制,因而被美国政治当局视为不受欢迎人物,被迫退出原子能委员会,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老,成为深陷科学进步与道德后果两难的政治受难者。

对于罗伯特·奥本海默,我未能识荆,却曾很幸运和小他8岁的弟弟、探索馆(Exploratorium)馆长弗兰克·奥本海默(Frank Oppenheimer,1912—1985)有过一面之缘。和他哥哥一样,弗兰克也质疑发展原子弹的意义。比起哥哥,他的人生道路更为坎坷。共产党员身份让他在麦卡锡事件中失去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学职位,在科罗拉多州度过十年牧场生涯,之后才辗转重回物理教学岗位。退休后,他在旧金山创办探索馆并担任馆长,直到1985年辞世。

科学追求与道德价值两难,以及如何防止核武器扩散,仍然是极具当代意义的课题,不仅在过去困扰着奥本海默兄弟,现在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们。爱因斯坦说过,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幸发生,在这场使用核武器玉石俱焚的战争过后,人类不是完全灭绝,就是回到使用棍棒的原始时代。届时,或如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所言,人类只好移居火星了。这么灰暗、令人不寒而栗的前景,经常出现在弗兰克脑海,也是驱动他后半生从事博物馆事业的最大动力。他认为让原子弹使用权掌握在军人或政客手里,十分危险,主张科学事务必须由人民集体智能来判断和掌舵。因此,促进人们了解科学,成为创建探索馆的终极关怀。他期许探索馆是一座“人民的科学博物馆”,能够通过参与式体验,扮演科学和民主之间的桥梁,说服公众,让他们认为科学是可以被了解的。从这点来看,探索馆其实不仅仅是一座科学博物馆,更具有高度的政治伦理意涵。

1984年,我在台湾省台中市的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处服务,负责规划科学中心与教育活动。筹备处主任汉宝德先生很有远见,他以创建台湾省第一座现代化科学博物馆为目标,热心栽培后辈,广派同仁外出研习,我即是幸运者之一。我从文献获知探索馆盛名,深为心仪,就写信给弗兰克·奥本海默馆长,希望有机会到该馆研习。

1984年11月,我带着朝圣心情第一次来到美国旧金山市的探索馆,弗兰克在探索馆的展厅接见我(见图1)。他当时72岁,刚做过心脏手术,撑着手杖,现场有个展品出现故障,他正设法重新设计,希望有更好的展示效果。他告诉我,刻意不在馆名中使用“博物馆”(museum)的字眼,因为在许多人心目中,博物馆常常是指没有生命的地方。谈了一会儿后,他带我回办公室,拿了一篇名为《科学博物馆基本原理》(RationaleforaScienceMuseum)的论文送给我,其中有他的创馆理念。这篇文章是引领我进入科学博物馆的“武功秘籍”,后来我将它译成《探索馆教育哲学》在《博物馆学季刊》发表。

对一位博物馆界新人而言,能有幸和弗兰克见面并亲聆教益,是难得宝贵的启蒙经验。他提供了宏伟视野,坚定了我在博物馆工作的决心。直到现在,我仍清晰记得当时站在偌大展厅见面时的兴奋心情。1986年,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第一期建设的科学中心开幕,广获社会肯定,奠定后续三期建设基础,汉宝德先生功不唐捐,圆满实现梦想。时光荏苒,我在2010年接任台北历史博物馆馆长,汉宝德先生于2014年逝世。在我七年馆长任内,两位博物馆前辈提携后进的风范不时出现脑海。

撰写本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年轻时与弗兰克的邂逅,一方面也希望能在博物馆界传播他的博物馆教育理念。

二、 弗兰克·奥本海默的教育理念

(一)观众导向的创新

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指在用户导向前提下的创新。弗兰克认为博物馆创新也是如此,以观众导向为前提的创新,是博物馆永续经营的基础。

根据一般说法,观众常常漠不关心、没有责任感、难以捉摸。弗兰克不相信这一套,他认为观众之所以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是因为博物馆展示内容没有吸引力。

在探索馆里,观众不用担心被人评价,没有人监督,也不用自我节制。是来学习或只来放松?都由观众自行决定。弗兰克说:“我们并不迎合观众,或以居高临下态度看待观众,而是把他们当成聪明、好奇和喜欢思考的人。(1)引号中弗兰克所说的话,引自《众妙之门:弗兰克·奥本海默和他创造的世界》一书,下同。”

(二)创造“游戏”的氛围

探索馆刻意营造一种游戏氛围,因为弗兰克知道一般人通常不喜欢学校或科学。他对博物馆的态度非常“不正统”,想把博物馆从学习场所转变成为冒险乐园:一个可以到处跑动、大声说话、随意欢笑、随机触摸的游戏场所。

“没有人会被博物馆淘汰。” 弗兰克常说。“我们填写履历表时并不会列举参观过的博物馆。一些教育机构充满压力,让人们透不过气来,反而影响学习效果。”探索馆立志要使原本看来冷峻和陌生的科学,变成让人舒适放松的事物。

(三)系列化展示

弗兰克认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察觉,必须通过多重经验才能培养出来,只凭一两次接触无法克竟其功。

许多科学事物其实都相互关联。例如水波、声波、光波、潮流波等,彼此显然有别,单单见到一类波的成员,无法了解一个家族,然而一旦察觉出它们之间的联结,就可以辨识所有波的共同点。这是人类一种卓越的“抽象”能力,弗兰克称之为“在一团混乱现象中辨别模式的能力”。

探索馆展品通常并非单一独立的展品,而是一系列展示中的一个环节。在那里,你可以看到空气、水、金属板、橡胶膜、棍棒、弹簧甚至光的共振现象。弗兰克认为通过系列展示可以传达一种概括和脉络感,一种对不同事物如何联结的洞察。

(四)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弗兰克花了很多力气,让科学看起来不那么科学,艺术看起来不那么珍贵,科技看起来不那么没有人情味。

弗兰克认为艺术家和科学家是同一类人,帮助我们去察觉一些未曾学到要察觉的事物。艺术家透过诗歌、绘画、雕塑、戏剧或音乐,让我们对自然产生感觉。如果没有艺术,“我们甚至会忘记人的脸长得什么样子。”他说。“在看过艺术家有关人们脸部的绘画后,我们才会回过头仔细去看看他们的脸。”同样的,科学也是如此。“我们虽然看着天空,看着星辰,但它们只是一团不定形、没有组织或结构的事物。突然有个科学家告诉我们星辰之间的关系,下次看到时,我们就开始察觉它们的互动。”

在弗兰克眼里,科学和艺术无法分开。在探索馆里,很难区分科学和艺术。例如一个有关三棱镜和镜子碎片的科学实验,后来发展成为名为“阳光画”的艺术展示,设计者利用从阳光萃取的一系列纯色光谱创造出一个三维空间、超凡脱俗的特殊艺术景观。

归根究底,探索馆是一个鼓励人们进行日常生活观察、体验的场所,弗兰克希望帮助大家在周围的社会和物理环境中,提高使用眼睛、耳朵和感觉的能力,帮助大家培养出一种对科学和艺术的敏感度。

探索馆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公众对科学的看法,同时也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看法。

(五)高中生解说员

探索馆创建高中生解说员制度的目的,是要创造一种社交氛围,让观众彼此对话沟通,为观众提供丰富的参观经验。

弗兰克认为成年人并不是好的解说员,因为他们太自我设限,太害怕会回答错误,也不太愿意去做猜测。他认为科学教育通常会导致集体正确答案的迷思,希望引进这些高中生解说员可以“让整个学习过程不那么紧绷”。

雇佣高中生解说员还有另一个目的:“让他们有机会在自己接受教育的期间,也能扮演对社会有用的角色。”

(六)核心价值观:真实

弗兰克相信科学最吸引人和最重要特性,就是对真实的坚持。他说:“把真实呈现出来,代表馆方的基本诚意,这对观众学习会产生重要作用。和一幅真画相比,复制画在对观众想象力刺激或记忆深度上,都远远不及。这个道理在呈现科学现象时也是一样。”

进入探索馆时,最先看到的是工作间,那是一个很大的开放区域,里面有一些年轻男女,戴着护目镜专心地在切割、钻孔或焊接,锯屑和车床机油的气味飘荡到展厅,观众都可以闻到。工作间周边只有矮篱围着,观众可以很容易跨进来提问或“像邻居般来打个招呼”。工作间印证了探索馆宣言:“本馆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东西在这里被创造出来。它提醒观众:创造东西的现场是嘈杂和紊乱的。”

此外,弗兰克认为工作间可以传递一种真实的感觉,就像餐馆让顾客进入厨房一样,它表示探索馆展品是由普通人在这样的工作间里创造出来的,它们不是现成品,不是像魔术般一下就变出来的。

在探索馆看到的许多展品好像总是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那是因为弗兰克认为科学本质就是如此。“这些展品经常处于一种凌乱或临时状态,我们一再尝试后,有时可以成功达到展示效果,而有时却总是无法做到。”弗兰克经常在展厅里来回踱步,观察观众反应,看他们是否有困惑之处,从而寻求改善之道。新展品在开发时总是以一种试验性质的“原型”出现,用以测试观众反应。弗兰克对展品很少表示满意。馆员经常在上班时,发现昨晚某些展品已经被他调整或修理过了。

纽约科学馆前馆长艾伦·弗里德曼(Alan Friedman)深为赞赏弗兰克这种态度:“他的理念纯粹无比,无论要多走多少路,也无论要跨越多少安全性、可行性或费用的障碍,就是要营造出一个真实环境。”

(七)对博物馆的热情

弗兰克具有一种对普罗大众的尊重,对混乱的容忍,对游戏的热情。他期许探索馆是一座“希望博物馆”(Museum of Hope):希望对自然、科学和艺术的理解,最终将对解决人类社会问题有所帮助。

探索馆老馆有次发生地震,馆员都吓得夺门而出,只有弗兰克反而跑进去一探究竟。他站在如幽暗洞穴般的偌大建筑里面,仰望宛如鲸鱼肋骨的梁柱摇晃着,脸上带着傻笑和着迷的表情。这种热情是有感染力的,这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博物馆。

三、 《众妙之门:弗兰克·奥本海默和他创造的世界》推介

《众妙之门:弗兰克·奥本海默和他创造的世界》(SomethingIncrediblyWonderfulHappens:FrankOppenheimerandtheWorldHeMadeUp)是科普作家柯尔(K. C. Cole,1946— )为探索馆创始人弗兰克·奥本海默撰写的精彩传记(见图2),细致描绘了他跌宕起伏的逆转胜人生。

柯尔是弗兰克多年的同事兼好友,她在这本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传记中,从文献、信件和大量访谈中汲取灵感,写出一个非常具有激励性的故事。书中娓娓细诉弗兰克的成功和失败,他犯下的错误和遭遇的困难,特别是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柯尔笔下,虽然弗兰克已去世多年,却依然栩栩如生。

(一)作者介绍

本书作者柯尔(见图3),是美国科普作家、广播评论人、教授,成长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和美国纽约州,此后在东欧地区生活数年,早期作品主要聚焦于政治评论与女性议题。

图3 本书作者柯尔

1972年,年仅26岁的柯尔以《旧金山纪事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时任探索馆馆长的弗兰克·奥本海默。随后13年,柯尔在弗兰克引领下开始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见图4),并长期从事一系列探索馆计划,直到后者1985年去世。此外,她也开始从事科普写作,经常在《纽约客》《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哥伦比亚新闻评论》《洛杉矶时报》等媒体发表文章,在广播节目上担任科学评论人,并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担任教授,教导学生写作。她曾于1995年、2004年、2005年三度获“美国最佳科普写作奖”,被誉为“科普界的达芬奇”。她有两本著作曾由物理学家丘宏义先生翻译,在远见天下文化公司出版,分别是《数学与头脑相遇的地方》(TheUniverseandtheTeacup)和《物理与头脑相遇的地方》(FirstYouBuildaCloud:AndOtherReflectionsonPhysicsasaWayofLife)。她现已退休,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

图4 弗兰克与年轻时的柯尔一起体验探索馆展品“是你也是我”(Everyone Is You and Me)

(二)作者导言

本书是我和弗兰克1972—1985年间共事的一些个人回忆,有些来自我们在探索馆合作的项目,有些来自我的私人工作,有些来自他去世之际我们合写的一本书。我和弗兰克的关系不太稳定,时而联系时而失联,有些年几乎天天见面、谈话和写作,有些年却各奔东西,只有断断续续通信。

和弗兰克的相处,就像美国小说家约翰·巴思(John Barth)的小说《漂流的歌剧》(TheFloatingOpera)描写的那样飘浮不定。在小说的想象中,载着歌剧演员的一条船,沿着河岸巡演,在码头上演一段情节后就开走,不知何时再回来接演。“观众坐在岸边,欣赏刚好可以赶上的片段,然后就要等到下次船来,而他们又刚好还在岸边,才能欣赏到其他情节。”巴斯这样解释。“如果想知道没能看到的情节,观众只能自己想象,或请教旁边更投入的观众,或沿着河流打听有没有相关传闻。”

幸运的是,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好像是坐在河岸看戏的观众,遇到旁边许多“更投入的观众”。我访谈了近百个熟悉弗兰克的人士,几十个小时的录音带是我和弗兰克合作写书时留下的,我还搜集到一些学者或记者访谈弗兰克的记录。更重要的是,我还留有许多他的论文、演讲稿和私人书信。

许多人对弗兰克的印象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从不高声说话、有耐性的好人,善解人意,理解力强。然而,也有些人恨不得打破他的头,或避之唯恐不及;不少人进了他的办公室却哭着出来。弗兰克有时脾气暴躁,近乎残酷。一位同事这样评价他:“我刚开始认识他时,他是个物理学者;之后,他是个人文主义者;而现在嘛,他是个有缺陷的人。”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弗兰克是个可爱的老头,一个善于严肃游戏的天才。从狗屎味道到风吹池塘形成的涟漪,他都可以找到乐子,对于艺术、音乐和人际关系更是着迷。他相信人可以改变世界──他自己就是例子。他最喜欢的口头禅就是“Whoopee”(表示兴奋,哇呼)。与此同时,他又深负心理重担:对广岛和长崎那些被原子弹摧毁的人们,他从未淡忘。他深深认识到这个世界因原子弹的发明而产生剧变,作为参与发展者,他难辞其咎。尽管有了原子弹,或者是因为有了原子弹,人类追求和平的努力迄今成效甚微。

弗兰克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导师。我看到的大多数是他的光明面(虽然有好几次我气得想离他而去)。公平地说,他留下的黑暗面大多是影响到他的家庭,许多看到这些黑暗面的朋友们,对他的回忆依然带着敬仰和爱意。在我数百次访谈的过程中,鲜少看到对弗兰克的负面反映。

弗兰克创造的探索馆是他之前人生各个层面的体现——从生活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的童年,到新墨西哥州的曼哈顿原子弹发展计划,从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任教时的狂野科学探险,到下放在科罗拉多州牧牛,被联邦调查局纠缠的艰苦经历,从乡下高中担任物理老师的心得,到优雅脱俗的哥哥带给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对艺术、音乐和顽皮行为的热爱。以上种种,以诸多形式出现在探索馆里。

(三)本书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二章,以下摘述其内容大纲。

第一章《欢乐宫》,第一节《不似在人间》谈到柯尔邂逅探索馆的心情:“第一次进到探索馆,一种类似逃学或从日常事务中解脱的心情油然而生。犹如夜闯动物园或美术馆关门后躲在里面的感觉。”第二节《手杖的学问》描述弗兰克晚年常带着手杖,手杖变成他身体的一部分,可用来猜测他脑子里在想什么(见图5)。第三节《没有导游的观光》,弗兰克认为观光是发现的基础,没有任何观光地点比科学世界更神奇、更吸引人。第四节《对游戏的敬重》,弗兰克说:“如何在既有教育机构结构中纳入游戏概念,使其合法化,不仅对儿童重要,对成人也很重要。”第五节《创造差异》,勾勒弗兰克的浪漫性格,即便是短暂邂逅他的人,也会感染到他对打破规矩的热情。

图5 弗兰克晚年总是带着一根手杖

第二章《小小皇室》,描述弗兰克成长历程(见图6)。第一节《绘画中的人物》,描述他成长在纽约曼哈顿的豪宅,家中收藏许多著名画作。第二节《他给我的那批垃圾》,记载了哥哥罗伯特收藏的矿物和科学仪器。从一些信件中,可以看出兄弟俩感情深厚。第三节《热狗》,“热狗”是奥本海默兄弟在新墨西哥州海拔高约9 000英尺(约2 743.2 米)处的佩寇斯山谷购置的一座小木屋的昵称,周围风景优美,后来成为兄弟俩招待理论物理界朋友的度假场所。第四节《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讲到弗兰克在大学毕业后去剑桥大学凯文迪许实验室实习,在那里见到物理学界的许多大人物。第五节《化名弗兰克·佛森》,描写他加入共产党的动机和经过。

图6 弗兰克童年照片(约1920年)

第三章《原子弹叔叔》,描述兄弟俩在原子弹发展计划中扮演的角色,由于罗伯特被称为“原子弹之父”,弗兰克常戏称自己是“原子弹叔叔”。第一节《广袤沙漠瞬间化为玻璃》,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地点是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片沙漠,此试爆命名为“三位一体”(Trinity),是罗伯特从英国诗人约翰·邓恩的诗得到的灵感。第二节《工作似乎没完没了》,描写原子弹计划在罗伯特的领导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第三节《天可怜见》,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参与研发的物理学家们深感兴奋,然而在看到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造成的巨大伤亡后,他们心情转趋复杂,对此,爱因斯坦曾经用意第绪语“Vey iz mir”(天可怜见)表达感慨。第四节《和平蓝图》,为了防止拥核国家彼此攻击,唯一策略是靠政治协商,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机制。第五节《秘密》,弗兰克担心一旦核武器使用权被军队掌控,这个领域就会“秘密化”和“隔离化”。

第四章《非美国人》,描述麦卡锡主义期间弗兰克沦为牺牲者的经过。第一节《给劳伦斯的一封信》,弗兰克二战后曾短暂地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由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劳伦斯(Ernest Lawrence)主持的粒子加速器实验室工作。1947年,他离开这里前往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物理系时,劳伦斯挽着他的肩膀说:“随时欢迎你回来!”然而两年半后,他想回去工作时,对方的决定却是斩钉截铁的“不”。第二节《来自天外的粒子》,1947年弗兰克加入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物理系团队,研究高海拔的宇宙射线。第三节《热带探险》,描写一颗实验气球坠落在古巴境内一座山谷,团队如何成功回收气球及其中的宇宙射线侦测器的经过。第四节《被联邦调查局盯上》,联邦调查局在1941年10月开始监视弗兰克,旧金山办公室报告上经常出现他的化名。第五节《致命错误》,1947年6月12日《华盛顿先驱时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原子弹科学家之弟被发现是共产党员,且曾参与原子弹发展工作》。第六节《解聘》,1949年6月3日弗兰克接到传唤到华盛顿出席众议院非美行动委员会听证会,此时他的共产党员身份迅速传开,随即被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解聘。第七节《非美国人》,1949年6月14日弗兰克在出席听证会后,和哥哥的关系逐渐恶化。第八节《列入黑名单》,弗兰克被解聘后,并未放弃物理,努力到处找相关工作,但一再遭到拒绝。

第五章《流放》,描述被解聘后,弗兰克在科罗拉多州落户的经过。第一节《布兰丘盆地》,1949年6月弗兰克开始在科罗拉多州定居,他的牧场坐落在帕戈萨泉东南方一个叫布兰丘盆地的山谷里。第二节《外星人》,帕戈萨泉人口约1500人,布兰丘盆地总共只有6家人,弗兰克家离最近的邻居家有1英里。第三节《熟蛋》,弗兰克搬到科罗拉多州后,联邦调查局并未放松监视,弗兰克一家对这些探员慢慢熟悉,有时探员逗留时间很久,弗兰克看到橱柜上有些熟蛋,就问他们是否要吃一点?儿子麦克目睹此幕,下次探员再来时就会说:“熟蛋们又来了!”第四节《一间小而美的学校》,1957年弗兰克开始在帕戈萨泉高中任教,负责科学课程。他竭尽所能谆谆教导,一年后,学生开始在地方科学展中脱颖而出。第五节《罗伯特》,当弗兰克重新担任物理教职时,他哥哥罗伯特正遭受一系列人生打击,晚年境遇苍凉,有十年间如同处于地狱。

第六章《知识沙漠》,描写弗兰克重返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从事物理学研究和教学的经过。第一节《重返大学校园》,十年流放期间弗兰克朝思暮想期盼重温的学术世界,终于得以回来了,但很遗憾发现物理学界在他离开后已经历一场蜕变。第二节《对越战和核武器的看法》,重回大学校园后,弗兰克经常公开发表对越战和核武器的文章和演讲,强调核武器空前的破坏力。第三节《实验图书馆》,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期间,他创建“实验图书馆”,存放一些实验设备以便师生取用。图书馆空间宽敞,学生操作实验时可以相互看到,激发彼此的好奇心。1965年弗兰克获得古根汉奖学金,参访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London Science Museum)、德国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Deutsches Museum)和法国巴黎发现宫(Palais de la Découverte),这段期间他所思考的一些科学博物馆观念,逐渐转化为探索馆的教育哲学。

第七章《感知博物馆》,第一节《探索馆创建历程》,弗兰克认为博物馆应该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创办探索馆是建立“优良社会”的重要手段。第二节《到处“捡破烂”》,探索馆面积很大,建馆初期只要不违反核心原则,弗兰克对展品几乎来者不拒,这种做法让探索馆充满兼容并蓄、不拘一格的特性。第三节《探索馆在此诞生》,探索馆以“感知”作为全馆焦点,弗兰克希望观众在看过一系列感知展品后,会促使他们用崭新角度去体验周围的日常现象。第四节《种种惊奇》,弗兰克认为自然界充满惊奇,设计展品的人必须将这种惊奇感有效传达给观众。第五节《展品家族》,探索馆展示通常不只是单一现象的展品,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有共同根源的“现象家族”的展品。第六节《高中生解说员》,探索馆这批特别馆员来自旧金山市各个角落和族群,主要职责是不要让观众“僵”在那里,这样的工作经验塑造出探索馆独特的氛围,也改变了很多高中解说员的人生。

第八章《品味和美感》,第一节《科学和艺术的对话》,弗兰克经常邀请诗人来探索馆朗诵诗歌,画家来现场作画。在旧金山湾区,探索馆是新音乐、新影片和新艺术的重要发表园地。第二节《品味独特》,弗兰克既文明又粗旷,既浪漫又实际,既优雅又鲁莽。他的坎坷经历,体现在他独特的美学品味。第三节《察觉》,弗兰克常说:“艺术家和科学家是社会的察觉者,帮助我们察觉一些习焉不察的事物。”第四节《异域》,弗兰克对博物馆态度非常“不正统”,他把博物馆从藏品储藏所转变成为冒险乐园,一个可以到处跑动、大声说话、随意欢笑、警卫不注意时可以到处触摸的奇异场所。第五节《艺术家与探索馆》,许多艺术家和弗兰克声息相通、密切合作,这是构成探索馆风貌的重要力量。第六节《美学和正确答案》,弗兰克认为在艺术里,正确答案和效度其实和科学一样重要。

第九章《戴金边眼镜的人》,第一节《弗兰克夫妇和奥瑞斯》,作者回顾与弗兰克夫妇结识的经过以及他们养的那只让人又爱又恨的拉布拉多犬。第二节《苹果派、冰淇淋和红酒》,描写弗兰克喜欢去的餐厅和喜欢吃的食物。第三节《理解像做爱》,弗兰克曾说:“理解事物和做爱一样,有许多实用结果,但是,做爱通常不是为此。”第四节《修插头的女士》,弗兰克喜欢讲一个故事说明他所谓“一点成就感能够造成的效果”。有位女士曾告诉弗兰克,在参观探索馆后,突然动了想要修理家中台灯插头的念头,而且还真的把它修理好了。弗兰克说探索馆并无这类展品,他认为这个故事或可这样解释:这位女士在参观后,对陌生领域不再害怕,回家就有了自行探索的想法。第五节《唤醒经验》,探索馆想要提供一种启动观众想象力的“唤醒”经验。有个观众写信给弗兰克:“请问贵馆展示电流是否可能进入我的金边眼镜里发生作用呢?”弗兰克很严肃地给这位观众回信:“不会的,展示电流不会持续那么久。但是,探索馆存在的价值本来就是要启动您的想象力啊。”第六节《展品是道具》,弗兰克称博物馆展品为“道具”,在理解事物时扮演重要角色。他所谓“理解”,就是通过一再重复地亲身接触事物而产生,累积足够多这样的实际体验,观众就会逐渐“从骨髓深处”去理解一些复杂现象,这是任何书本学习无法获得的。第六节《对语言的讲究》,弗兰克对语言的热爱,可以与他对自然现象的热爱相媲美,都是他科学事业的重要成份。他喜欢引用量子理论之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的话:“就描述原子而论,语言使用应该像写诗一样。诗人关心的不是描述事实,而是创造意象。”

第十章《科学的情感果实》,第一节《科学的价值》,弗兰克认为科学价值不在于具体发明,而在于科学思维,他称之为科学的“情感果实”。第二节《科学与人类福祉》,提到对弗兰克影响重大的一本书——《科学和道德生活》(ScienceandtheMoralLife),这本书的许多理念成为创建探索馆的重要源头。第三节《科学和恐惧》,弗兰克认为恐惧是促动世界大战、导致人类痛苦的源泉。第四节《关联、演化和进步》,宇宙万物永远相互关联并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弗兰克坚信这是民主以及所有人类事物进步的基础。第五节《基本事物》,弗兰克认为所有自然法则背后,都有在任何情况下不会改变的基本事物。第六节《预测、控制和理解》,弗兰克认为物理科学的成功,并非来自预测或控制,而是提供对自然和人世间事物一种理解方式。第七节《科学发现和社会机制》,现代世界是个恐怖主义猖獗、人口暴增和无知现象广布的世界,为了使其免于浩劫,亟需崭新的科学发明或社会机制。第八节《胁迫伦理》,弗兰克认为美国社会正经历剧变,胁迫取代说服,成为影响人民的主要手段。他留下来的箴言中,最常被引用的是“胁迫不仅伤害被胁迫者,对胁迫者本身也造成伤害。”

第十一章《无政府状态》,第一节《获得社会肯定》,1982年探索馆逐渐获得社会认可,各种报道和荣誉接踵而至。弗兰克本人也开始获得各种肯定,例如美国博物馆协会授予他博物馆杰出服务奖。第二节《公社领导》,在弗兰克的有意塑造下,探索馆是个无政府状态组织,呈现一种“民主式集权”氛围。第三节《混乱边缘》,探索馆既无详细地图也无明确目标,既无开头也无结尾,既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特定知识经验要提供给观众。弗兰克认为这样的参观经验会让人们有“真正的发现”。第四节《反对定义和评量》,对任何想定义探索馆观众构成或评估展示成效的想法,弗兰克都不喜欢,他认为探索馆要提供一个充满各种选择的聚宝盆,“静待事情发生”。第五节《散漫管理》,弗兰克对民主的想象体现在其对馆员的管理方式:他深信在布朗运动中的自由运动粒子,在彼此联系和碰撞过程中,会集体产生出最好结果。第六节《理想派》,弗兰克虽然是个充满理想主义性格的领导者,但在执行任务前,会花很多时间去和馆员沟通。第七节《个人接触》,弗兰克对“这事与私人无关”(It’s not personal)这种说法不表认同,他认为任何事情其实都和私人相关。第八节《与董事会角力》,1983年春天,探索馆董事会建议弗兰克把日常管理工作权交出来,只维持“作为探索馆观念和精神领袖”,弗兰克对此忧心忡忡。

第十二章《他所创造的世界》,第一节《病中问候函》,这是柯尔在弗兰克住院治疗时写给他的一封信。第二节《弗兰克日子不多了》,1983年底弗兰克肺部发现恶性肿瘤,入院治疗后健康逐渐恶化,于1985年2月过世(见图7)。第三节《告别式》,弗兰克过世时,《旧金山纪事报》讣闻写道:“一个温文有礼、幽默、具有深厚人文主义色彩的科学家,毕生致力理解人类感知现象和宇宙物理定律,认为这样的理解和艺术及科学息息相关。”第四节《波动和浪花》,弗兰克死后,他创造的波动以个人和全球方式持续发挥影响力。接触过弗兰克观念的人数达数百万,“探索馆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纽约科学馆前馆长艾伦·弗里德曼如是说。第五节《后弗兰克时代》,弗兰克去世后的探索馆有许多改变,如何传承和发扬弗兰克的教育理念,是驱动许多有心人进入探索馆的动机。第六节《顽童的世界》,弗兰克常说:“这个世界是人类制造出来的,我们也有能力去改变它。”第七节《该回家了!老顽童》,柯尔在首次采访探索馆32年之后再度回到现场,重温当年看到的一些展品,忆起弗兰克种种独特做法和观众的反应,提醒这位老顽童:“你该回家了。”

图7 弗兰克晚年照片

本书的结语:“这是一个有缺点、有局限,却同时让人强烈感受其伟大的人物。”

猜你喜欢
弗兰克原子弹展品
弗兰克·盖里——建筑界的“毕加索”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徒手“撕开”原子弹
弗兰克先生是个女的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想进监狱的蒙弗兰克
弗兰克与滑板
CCMT2016展品预览(1)
评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