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
——以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为例

2023-10-18 12:28崔炳莉
大科技 2023年42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心理素质师生关系

崔炳莉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0 引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等多份核心期刊众多篇幅阐述心理素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适应、学习压力、自杀意念等的影响作用。提升心理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需求十分迫切。

彭小凡等[1]指出,中国是自杀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在15~19 岁青少年群体中,自杀行为在死亡总数中几乎达到19%。金琳等[2]在研究中指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桂腾娅等[3]发现,与以往的多个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心理素质可以显著负向预测问题行为,即青少年心理素质越高,问题行为越少。作为一种内源性的心理基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减少适应不良。

众所周知,青少年期是个体发展最迅速面临变化和挑战最多的一个时期,这点从叛逆而痛苦的青春期可见一斑。而青少年期心理素质的提升从横向来说会影响其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当下的稳定,从纵向来说,青少年期的心理素质水平又会对其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一代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水平又会影响整个区域甚至国家几代人的发展和走向。

基于上述问题的重要性,结合综述文献、经过与有多年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中学心理老师的访谈,结合随机抽取的几名青少年访谈的结果,研究者总结出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人际关系与同伴关系问题、学习问题(学习压力和学习策略及时间管理问题)、亲子关系问题青春期自我成长与自我意识问题等。针对以上问题,特从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来分析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路径。

1 试验与方法

1.1 样本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抽的方法,在七年级班级中随机抽取9 个班级进行实测。发放问卷和回收问卷738份,其中有效问卷692 份,有效问卷中男生363 份(52.3%),女生329 份(47.7%),回收有效率为94%。

1.2 测量工具

(1)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采用的是由西南大学心理学教授主编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4],该问卷总共24 题,采用5 级计分,得分越高意味着被试的心理素质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各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81、0.76 和0.72。

(2)初中师生关系问卷。《师生关系日常交往问卷》共26 个题目,该问卷为李克特五点记分法,得分越高,说明师生关系越好[5-6]。问卷Cronbach’s α 为0.899。

(3)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中,中学生样本的信度为0.920,结构效度良好[7]。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26.0 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利用Mplus 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其中介作用。

2 研究结果(社会支持、师生关系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分析)

2.1 各量表在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利用斯皮尔曼积差相关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均无显著相关;青少年心理素质和师生关系在、是否为学生干部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社会支持却差异显著;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

2.2 青少年心理素质、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相关分析

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两两之间均极其显著相关,如表1 所示。

表1 心理素质、社会支持、师生关系的相关分析

(1)青少年心理素质和师生关系相关极其显著。这里采用的是比较法显示出青少年心理素质作用于师生关系,同时师生关系又反作用于青少年心理素质,二者相互影响。因此,想要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需要去改善师生关系。

(2)青少年心理素质和社会支持相关极其显著。这里采用的是比较法显示出青少年心理素质作用于社会支持,同时社会支持又反作用于青少年心理素质,二者相互影响。因此,想要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需要去改善社会支持。

(3)青少年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相关极其显著。这里采用的是比较法显示出青少年师生关系作用于社会支持,同时社会支持又反作用于青少年师生关系,二者相互影响。因此,想要改善青少年师生关系,需要去改善社会支持。

2.3 青少年心理素质、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1)青少年心理素质现状分析。青少年心理素质问卷中最小值为24,最大值为120,平均数为83.22、标准差为16.850。数据显示青少年心理素质现状是不高的,处于中等水平。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可能受学习压力大、睡眠不足、亲子关系等方面影响。因此,可以从青少年心理需求入手,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2)青少年师生关系现状分析。青少年师生关系问卷中最小值为26,最大值为130,平均数为81.86、标准差为15.671。数据显示青少年师生关系现状是不高的,处于中等水平。青少年师生关系可能受老师的压力大、学生日常作业多、老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影响,导致师生关系相对紧张。因此,合理改善青少年师生关系较为重要。

(3)青少年社会支持现状分析。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中最小值为17,最大值为122,平均数为59.16、标准差为13.526。数据显示青少年社会支持现状是不高的,处于中等水平。青少年社会支持可能受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较为敏感,有自己的秘密,不想家人过于关心等方面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去了解青少年所面对的社会支持,提高青少年社会支持。

2.4 青少年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对心理素质的调节作用

利用Mplus 对师生关系在社会支持对心理素质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社会支持对心理素质的影响中有正向的调节作用;结合访谈和观察,研究者分析:师生关系是青少年社会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老师是青少年的重要他人,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益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同样利用Mplus 对社会支持在师生关系对心理素质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师生关系对心理素质的影响中有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者分析: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正向影响就不赘述了,但是社会支持系统不仅能直接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还能通过影响师生关系进而正向调节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水平。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如亲子关系系统、同学支持系统等,都有助于其良好师生系统的建立,如从家长、同学那里习得良好的师生相处模式和技巧等。因此,良好的社会支持对通过师生关系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和健康路具有积极作用。

心理素质与社会支持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青少年社会支持和师生关系分别可以单独影响心理素质,同时,社会支持和师生关系还可以互为中介,通过彼此间接影响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正向影响心理素质,同样良好的师生关系亦是如此。

图1 心理素质与社会支持和师生之间的关系

3 对策和建议

3.1 微观层面

在青少年社会支持中,可以通过提升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让青少年踊跃去参加学生干部的竞选、参与校园活动促进同学关系、与父母友好沟通促进亲子关系以及多参加社区活动、志愿活动促进社会关系。在青少年师生关系中,老师要真心去热爱学生、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平等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青少年可以与老师多沟通,沟通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桥梁、尊敬和关心老师、多去包容和理解老师。在青少年心理素质中,青少年可以通过放松身心,利用空余时间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学会合理去释放压力,从而去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3.2 宏观层面

(1)国家层面。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以促进青少年可以更好去提升社会支持、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心理素质方面。国家可以组织办好教育指导平台,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指导服务站点的建立,引导多方关注学生的社会支持、师生关系、心理素质方面。国家引导青少年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以促进青少年可以正确认识自我。

(2)学校层面。①学校要营造健康的教育氛围,比起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值得看到的是学生的努力和潜力。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学习问题,多鼓励和支持学生。②学校可以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经受挫折也能快速调整好自己。学校可以提供社会支持,给予学生平台去展示,全方面给学生提供发展和考核机制,促进学生结合自身优势,找到自己发展道路,而非学业成绩这一单一的评价体系。③学校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用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温柔对待学生,做好老师的职责。

(3)社区层面。①社区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青少年在玩中收获知识、朋友等等,释放情绪,找到真正的自己。②社区里的社工可进行定期随访,与青少年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以帮助青少年摆脱困惑,更好去提升社会支持,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心理素质。③社区里可以建立社区心理辅导室和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对感到困惑的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

(4)家庭层面。①家庭要提供温馨、有爱、和谐、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让青少年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②父母不要过多干涉青少年,让青少年独自去面对事情,学会自立自强。同时,避免过于严格和暴力,让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③父母可以多去倾听青少年的心声,理解和包容青少年,成为青少年温暖的港湾。

(5)个人层面。①树立正确的三观,正确去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发展。②善于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学会懂礼貌,尊重老师,以促进师生关系。③善交益友,在朋友上取长补短,还需要学会一些待人处事、人际关系等等方面,更好去提升社会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支持和师生关系可以调节青少年心理素质,因此可以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和健全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提升。这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以往心理素质的研究,鲜有总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的角度进行研究,更没有从其中介调节作用进行分析,本研究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了有益参考,为青少年心理素质提升也提供了从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方面研究的案例。研究者也将继续在青少年心理素质研究领域深耕不辍,接下来计划重点研究社区教育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素质提升的路径等方面的研究。结合社区社工专业、依托社区和青少年等课题平台,深入青少年一线,开展走访调研,进行干预实验,用行动研究为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提升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心理素质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上海: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