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活同致: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探究

2023-10-18 06:39王开玲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大问题大概念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穷理求简,做人尚活,是人类生命的本然诉求,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也应具备简活相成的特质,以简明的“大概念”灵活统整课程资源,以简约的“大结构”灵活展开教学过程,以简洁的“大问题”灵活启导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应围绕重构内容、联结思维、融通表达、激发共情来探索可行的课堂实践策略,实现简活同致的语文教学新样态。

关键词:简;活;大概念;大结构;大问题;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7-0036-06

2001年,中国启动第八轮课程改革,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实践新课标、大胆变革传统教学。然而当我们对这20余年来的语文教学进行“冷思考”时,发现它并不尽如人意:一是应试教育长年累月形成强大惯性,一些教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意识深处始终没有真正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总是固守在机械灌输死记硬背上,方式之简单目的之直接显而易见;二是浅解甚至误解课改精神、课标意旨,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等演变成追求外在形式的生动和缺失章法的开放,看似景象繁华实则虚、闹、杂、碎、偏等怪象纷呈[1]。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形,前者可谓简而不活,后者可谓活而不简。语文教学应该“简”而不死、“活”而不繁、“简”中蕴“活”、“简”“活”相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标”)素养导向的理念下,语文教学更应追求简活同致的境界。

一、“简”“活”义考:人类生命的本然诉求

“简”字最常用的意思是“简单”“简略”等。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活动,说到底是繁中求简——在复杂现象中发现本质规律,求得问题解决的简捷路径,不再因惑于繁乱现象而绕弯打转事倍功半。“活”,本义为水流声,基本义为生存、有生命,故《广韵·末韵》说“活,不死也”;后引申出“活动”“灵活”“生动活泼”等常用意义。对人类而言,“活”首先表征其存在——活着,其次表达其致力追求的存在状态——充满活力,充分展现自由,张扬个性。

“简”与“活”作为人生智慧,在中华文化中有其深邃的哲学表达:“简”,老子《道德经》中有“大道至简”之说,意为极致高深的大道理往往很简单,简单到可以凝练在一两句话中,故有“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之说。“活”,取其“流水声”之本义并指代水,便可用《道德经》中的文字赋予其智慧意蕴,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这里,又可以孔子论水来诠释“善利万物”:“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如此多“善利”,故老子称其最近“至简”“大道”(几于道);如此多“善利”,故我们说它最富灵动“活力”。

以上从词汇意义及文化内涵探寻中,我们知道:穷事物之理,悟人生之道,在工作中以简驭繁、游刃有余,在生活中举重若轻、从容自在,进而“活”出“活力”,“活”成自我,乃是人类努力追求的境界,也是每个人渴望达到的境界。故追“简”求“活”,是人的生命发展的本然诉求。

二、“简”“活”相成:语文教学的理想图景

以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来观照,教育其实是有目的有计划向学生说道论理、教学生行事做人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设计结构简洁、形式简约、规则简略的教学活动过程,方能兼容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生活。因此,针对本文开头所说的语文教学问题,借鉴“简”“活”的文化蕴意及其关系原理,我们提出理想的语文教学图景,即在语文教学中致力倡“简”求“活”,实现“简”“活”相成。“简”,旨在追求语文教学的极简之美,表现为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以少蕴多,以浅喻深,化无序为有序,变复杂为简单,深入浅出,直击要害,让语文课堂主题鲜明,主线突出,条理井然,要旨顺达。“活”,旨在营造语文教学自由、灵动、开阔、向四面八方打开、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学生活泼学习,灵动学习[2],让学生思维之潮喷涌,想象之翼高翔,言语生命蓬勃生长。“简”“活”语文具有如下特质:

(一)以简明的“大概念”灵活统整课程资源

2022年版语文课标将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的根本方向,体现了素养本位的课程取向[3]。具体到课程实践中,有必要先以简明的学科“大概念”灵活统整零碎课程资源。“大概念”既可以表述为课程实施的主题,也可以表述为课程实施的目标,更可以作为课程实施的方法[4],在相关知识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概括、统摄、联结、迁移等重要作用。相应地,提炼“大概念”,并将“大概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便成为新课标理念下学科教学变革的全新课题。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逐步走出长期以来未曾改变的单课教学模式,跳出课文内部“封闭自适”“孤芳自赏”的窠臼,尤其要彻底摒弃将一篇课文逐段逐句割裂解析、孤立识记的碎片化教学现象,逐步推行“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并且首先在钻研教材环节,在吃透课标精神与教材内容基础上,以系统思维方式,按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高度融合原则,以精当明白的语言提炼出单元“大概念”,然后依据“大概念”,跳出教材原有组织框架及课文内容束缚,大胆调整、取舍课程资源,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结构化的课程学习情境。

(二)以简约的“大结构”灵活展开教学过程

教学過程,是教学事件流和教学时间流两相融合的动态时空存在,其中包含着教学者、学习者、教学内容三者持续的交互作用。构建师、生、文本三者交互活动的教学过程时,须努力为每个相对完整活动环节提供时间持续与空间连续的保障,让学生在比较充裕的时间内和相对确定的语境中展开个体阅读、个体思考、个体感悟、个体表现准备及个体反思重构,同时展开有效对话,分享思维与语言成果,故教学程序应摒弃繁杂琐碎,以简约的“大结构”来支撑,灵活展开教学过程。所谓“大结构”,就是以较多元素、较大容量及较完整意义的学习内容为单位架构起来的逻辑严谨、衔接紧凑的课堂教学流程形态。不难看出,“大结构”的课堂不是以琐碎学习内容、具体活动方式、课堂活动者“出场”变动等元素来组织课堂流程,而是以若干主题板块组织课堂流程,每个板块围绕一个重点主题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几个板块主题指向全课教学目标。教师围绕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学习,多媒体围绕主题呈现,且这些主题实践活动均不拘泥于预设,而是依课堂实情灵活调整;各个板块主题之间贯穿一条鲜明的主线:或是教学内容蕴含的知识结构线索,或是学生认知活动蕴含的逐级进阶线索。

(三)以简洁的“大问题”灵活启导学习活动

在认识活动中,问题引导人类去探索世界,发现事物规律;在语文教学中,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教材,发现文本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是必须有思维含量的。这个思维含量,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考量,一是思维的难度系数,一是思维的运作空间。有质量的问题,应该是思维难度系数适恰,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不言而喻;思维运作空间适量,既不是漫无边际,也不是无所选择。所谓“大问题”,就是需要从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去探寻意义、做出阐释的问题,它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系统理解意义,培养学生的复杂思维和深度学习能力。素养本位的语文教学课堂,要摒弃只有读写抄背的无问题现象,还要改变小问题浅思维、假问题无思维现象,推行“大问题”导读策略。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大问题”能将学生思维由此及彼(横向)引向各篇相关课文,由表及里(纵向)经历“读文”“明象”“体情”“悟义”认知过程,在单篇课文教学中,“大问题”能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把握文本主旨,再在深度研读中找到文本主旨与各部分内容的内在关联,从而深刻领悟语言文字。这样的“大问题”引导,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思维、灵活表达的舞台。

三、“简”“活”同致:语文课堂的实践策略

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一根本价值追求出发,简活同致的语文教学理想图景须在语文课堂上转化为实操要领,形成具体可行的实践策略。无疑,探索这种课堂实践策略,前提是必须从纷繁的内容中解放出来,从惯性的分析里突围出来,精心设计,巧妙施策,剑指靶心,指向思维,指向表达,指向儿童素养发展。课堂实践探索主要聚焦于以下几方面:

(一)重构:在精准的目标统领下盘“活”内容

《道德经》有云:“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少取可有真得,贪多反而迷惘。“聚点组材”,就是课堂教学力戒处处在意、面面俱到,精准设定学习目标,在精准目标导引下,重构课堂教学内容,聚焦核心,突出重点,实现以少胜多,学有所得。

1.精准确定教学目标

教材文本、教师用书,呈现给我们的往往关涉语文实践的多个方面,听说读写,字词句篇,都可以设定学习目标。于是往往难以取舍,唯恐顾此失彼。然而课堂时间有限,目标多了,如不分轻重,平均用力,最终将使整堂课紧张忙碌,却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应在素养为本理念下,在最切近的“大概念”内,精准确定教学核心目标,导引课堂教学聚焦并最终达成核心目标。例如笔者执教《小毛虫》时,将第一课时的目标就定位为“多种方法识字写字、理解词语;想象画面,读好课文”,第二课时的目标就定位为“借助提示讲好故事”。由于精准确定了课时目标,故“想象画面读词读文”“借助提示讲故事”的核心目标也就顺利达成,教学效果非常好。

2.灵活使用教学文本

如果就教材讲教材,课堂往往单薄而又琐碎。所以基于核心目标,文本应该灵活取舍,整合使用:可对文本内容进行删减,可对同类内容作合并,也可合理拓展创造性使用,还可组建群文……总之,所有改变最终都落实到课堂层层推进、核心目标顺利达成上。例如笔者在执教《梅兰芳蓄须》时,将文本重组,变换顺序,课堂分为两个板块:一是了解其人、概括其事;二是体验其险、感受其魂。在第一板块中,补充梅兰芳的相关资料,如当时的视频背景资料等,增加积淀,在概括中明确事件。在第二板块中,聚焦“拒演”语言,拓展“拒演”故事,补充“拒演”视频,体会梅兰芳的铮铮风骨和民族气节。通过重组,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学法更专一,对人物之精神理解更深刻。

(二)联结:在精当的教学导引下拨“活”思维

语文课堂,最动听的是思维拔节生长的声音。只有师生对话高度默契,学生思维才能不断进阶,进而才能发出动听的思维之“声”。为此,教师要以最精当的提问、启发等导引语言,使学生思维敏捷地与学习材料建立深刻联结,展开自由的思维舞蹈。

1.由点到面,从“零散”联结到“系统”

教师可以整合比较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发现逻辑关联,建立起系统的概念,在梳理与探究中有效发展学生的归纳思维,这样零散的点就会结构化、序列化;按结构化思考模式,为文本绘制思维导图,将故事情节发展、作者行文框架等制成圖表,这样更利于学生把握事物全貌。如,笔者常以“它们之间有联系吗?”“我能把这些关系用图画下来吗?”此类“联结提问”,启迪学生思维,引导构建知识网络,发展归纳思维。

2.由同到异,从“寻常”联结到“非常”

我们习惯于引导学生联结共同点,发现一般规律。比如同类词语、同种句型,甚至同类体裁的课文,学生观察、对比,发现表达上的“密码”,再迁移到同类知识的学习上,就会水到渠成。那如何打破常规,于“寻常”中发现“非常”呢?这就必须启迪求异思维。如以“真的是这样吗?这样思考一定是对的吗?为什么不是那样?”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使其不再囿于“寻常”认识,懂得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发现“非常”之处,这样就可能得到新的收获,激发批判性思维的生长。

3.由此及彼,从“自我”联结到“他人”

语文学科中,联结无处不在,除了文本的内在联结,还有课堂上与生活实践、与其他学科、与学习伙伴等多种联结。教学中启发学生构建多维度的联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灵动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短诗三首》中,笔者引导学生从自我联结到作者:“作者写繁星,其实是在表达什么?”从课文联结到生活:“这些小诗一定唤醒了你更多童年美好的回忆,你想起了哪些画面呢?”从阅读联结到写作:“我们也学着冰心奶奶,写一写我们心中的繁星。”这样多维度的引导,为学生全方位打开思维眼界,拓宽了话语空间,学生得以自由思想,自由表达;同时将学生的表达以“班级《繁星》诗集”的形式呈现,让大家体验当“小作家”的快乐。

(三)融通:在精妙的读写交互中点“活”表达

语文学习的实质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它包括理解与运用两个方面。读与写则是理解和运用的两条主要路径。由于读与写是紧密联系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教学中就应彻底摒弃碎问碎答的“点线式”思路,采用读写浑然一体的“板块式”思路,在提炼“大概念”时寻求关联,融通读写,精心设计读写融通的语文实践活动,点“活”学生表达的兴奋灶,引导学生主动表达,活力表达。

1.融合表达情境场,激发读写内生动力

教学中,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创设真实的表达情境场,可使学生在真实的表达任务驱动下,产生表达的内驱力。例如,在《海底世界》教学中,笔者创设“海洋馆招募小讲解员”这个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从海底“黑暗中的光线”“宁静中的声音”“动物活动”“植物差异”这几个角度向游客讲解“海洋馆”,引导学生多元讲述。有了任务的驱动,学生便产生表达欲望,自然而然地在“写讲解词”“做讲解员”的情境任务之中,将学词品句与表达活动融合在一起。

2.捕捉表达训练点,打通读写运用壁垒

统编语文教材很多课文后都设有“小练笔”,它们与课文内容相关,是由文本表达迁移到自我表达的很好方式。故教学中可以将“小练笔”组织到活动板块里,以学习表达为主旨,指导学生发现、模仿、运用,实现从读到说到写的有效迁移。例如:学习《我是一只小虫子》时,模仿语言风格和章法,以“我是       ”为题进行仿写;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借鉴叙事结构,想象故事情节,指导学生续写;学习《剃头大师》时,指导学生模仿表达自己“像受刑一样”的经历……在这样的表达训练中,学生写作的语言、结构、立意等逐渐清晰,顺利地将阅读理解中领悟到的语言技巧运用于表达实践,打通了读写运用壁垒。

3.搭建表达展示台,融通读写实践经验

展示是学生表达力的集中呈现,是驱动学生努力表达、灵活表达的重要一环,但往往因课堂时间受限而只能仓促应付,原本重要的环节却常常最易被忽视。因此,教师要在学习活动中巧妙 “布点”,适时适恰搭建展示台,力争让学生尽情表达,并在分享创作成果过程中相互融通、借鉴读写实践经验。例如,笔者在《短诗三首》的教学中,悟情之后,仿写之前,提问:“这首小诗唤起了你哪些美好的童年回忆呢?”借助此问,激活学生童年体验,为其搭建了表达的展示台,于是不同学生便从不同方面畅谈经历,彼此分享了各不相同的美好童年。这便使学生在分享中,了解到了不同童年经历,拓宽了仿写的视角。

(四)共情:在精练的评价点化中激“活”情感

澎湃着情感的语文课堂涌动着的生命张力。课堂上学生的情感生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评价。教师评价需要语言精练,更要蕴含同理心与通感力,即能够把话“说到心里”,产生“共情”效应,使学生感同身受,激活内在情感。

1.“人-文”共情,体验文中角色的情感

从心理机制角度看,理解文本是建立在读者与作者(或文中角色)共情基础上的,所以教师要成为文本与儿童间“共情”的桥梁,教学评价要引导儿童与文本产生“通感”。教师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努力找到儿童与文本的“契合点”后,再以凝练语言精当评价,巧妙点拨,让学生思与文通,情与文共。例如,在《慈母情深》教学中,理解三个“我的母亲”中饱含的情感时,教师这样评价引导:“同学们,相信这‘三个母亲已经深深打动了你,这是藏在心底对母亲最深情的呼唤啊!”短短一句充满共情魔力的评价语言,将学生带进文本,带进作者内心,学生真切感受了深深的慈母之爱,体验了浓浓的感动之情。

2.“人-人”共情,感受读者彼此的情感

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使学生与文中角色产生共情,还要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情,这样,师、生、文本三者的情感溪流才能匯聚成情感的大河,奏响和谐的生命交响曲。因此,教师不能是冷漠的观察者,更不能是严肃的评判者,而应该成为虚心的“倾听者”、热心的“分享者”、诚心的“评价者”,组织精湛语言,实施“知心”评价,让学生愉悦接受;同时引导学生真情对话、诚意批评,从而使课堂交流充满温馨的“感同身受”,饱含浓浓的人情味。比如:“看到你的眼神中在纠结,我想你还得思考一会儿,对吗?”“他的观点,你不太赞同是吗?那请说说你的高见。”“我听出了你想法中的不舍与留恋,我也有想法和你们分享,可以吗?”诸如这样的评价、提议,令学生感到亲切、和悦,学生会由衷与教师同感,愉悦地接受教师的建议。

“简”“活”语文,以全新的视角,别样的实践样态,实现“简”“活”同致,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其价值追求志在高远。我们将且行且探,常探常新,使之不断完善,不断精致,领悟语文的真谛,彰显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06(1):11.

[2]许兵.让学生在“活语文”的课堂上与最好的自己相遇[J].江苏教育研究,2017(10B):6.

[3]于泽元,马祝敏.义务教育新课标的精神内核与实践逻辑[J].教师教育学报,2022(5):84.

[4]刘晓荷,董小玉.如何以大概念推动语文课程融合[J].语文建设,2021(17):17.

责任编辑:贾凌燕

收稿日期:2023-07-30

作者简介:王开玲,盐城市日月路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盐城市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学校管理。

猜你喜欢
大问题大概念小学语文教学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例谈“大问题”导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设置“大问题”,提升“思维度”
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中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