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的辩证意蕴、文化形态和实践理路

2023-10-26 00:41郑敬斌聂广壮
高校辅导员 2023年4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郑敬斌 聂广壮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简称“第二个结合”)内含了极其丰富的理论关系。“第二个结合”富有多层次的辩证意蕴,包括“魂脉”与“根脉”相统一的基质关系、“中国的”与“现代的”相统一的属性关系、“现代力量”与“深厚底蕴”相统一的目的关系。同时,经由“第二个结合”所呈现出的新的文化形态具有有机统一性、空间广阔性和文化主体性的特性。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坚持守正创新、多面对接、传承发展,不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关键词:“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4-0019-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命题。[1]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集中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丰富思想内涵。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则再次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理论认识。当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理论内涵,对于我们深刻把握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规律,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第二个结合”的辩证意蕴阐释

“第二个结合”的辩证意蕴主要表现在“契合”,即在契合中完成了由对立向统一的生成式、互补式的结合关系。从基质的角度来看,“第二个结合”内含了“魂脉”与“根脉”相统一的关系;从属性的角度来看,“第二个结合”内含了“中国的”与“现代的”相统一的关系;从目的的角度来看,“第二个结合”内含了“现代力量”与“深厚底蕴”相统一的关系。由此可见,“第二个结合”涵盖了内在统一与外在统一、根源统一与流向统一的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 “魂脉”与“根脉”相统一

“马克思主義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2]一方面,这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之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绵延千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植根在中华民族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基因。它既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发展壮大的文化基础,也是民族之间相互认同的桥梁与纽带,更是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的“魂脉”之所系。其一,“魂脉”表现为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又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精髓和活的灵魂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绵延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为列宁毛泽东等继承发展,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呈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其二,“魂脉”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取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精神文化之魂,以雄壮的革命精神、勇毅的进取精神、坚定的信仰精神等赓续了持久的中华民族精神。“根脉”与“魂脉”互融为一脉,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和社会治理理念是文化之根,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神之魂。中国人要守护好自己的“根脉”与“魂脉”,以此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二) “中国的”与“现代的”相统一

“第二个结合”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3]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互相成就的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其所强调的“扶贫济困”“民惟邦本”“天下为公”“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理念,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稳定性,即使面对时代变迁这些文化仍然具有时代价值性。而且这些思想和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都呈现为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社会的设想。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加深入、更加明确地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解决中国在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的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就是使阐发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形式、文化特色和实践方法具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智慧、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4]二者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满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不断激活文化传统生命力的需要,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现代中华文明而具有的文化吸引力,使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日用而不觉的核心价值具有回答现代化发展之问的鲜活属性。

(三) “现代力量”与“深厚底蕴”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5]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文明在“第二个结合”内涵中互相成就的实践目的。“第二个结合”产生于中国式现代化这场伟大的实践探索中,产生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中。中华文明包含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眼千年的历史遗迹、精妙绝伦的历史文物、富有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而不断绝,历久弥新而日富生机,其中积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土壤,赋予了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所需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纵深和宏伟开阔的文化空间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力量”依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性,依靠于中国共产党把握当前实践过程的领导力量以及中国人民的创造力量。伴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媒体的日新月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了新的载体、新的形式、新的传播渠道,在人民的现代化生活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互为成就,在相互结合中实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形态考察

经由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第二个结合”的外延,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过程中对新文化需要的表现。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形态应该整体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结合”的五点诠释,即“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强调了文化形态具有有机统一的性质,第三点和第四点强调了文化形态具有广阔空间的性质,第五点点明了文化形态具有文化主体性的性质。深刻理解文化形态的性质,有助于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基本内涵、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形态具有有机统一性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6]通过有机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文明形态,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二者都具有实践性和斗争性。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逻辑起点,用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遮蔽性的意识形态,指导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并通过斗争解放全人类和自身。而大河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融汇了中华民族勤劳务实的民族底蕴,中华民族善于实践并注重在实践中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动性、现实主动性、历史创造性和生存斗争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完备了“问题—理论—主体—文化”的实践条件,围绕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共产主义的实现统一了斗争目的的一致性。其次,二者都具有辩证性和理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优质的辩证法哲学土壤。中华民族注重事物有机统一的相互关系,注重对立统一关系对事实的价值演绎,形成了“以通变为风格的事件本体论”。[7]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注重将辩证法落根于现实的实践,具有指导复杂实践的鲜活理论活力。二者都具有深厚的“和谐辩证法”基础,都具有开放包容的思想内核,这为二者相互吸收转化、并行不悖提供了可能。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與马克思主义者之间主张相近、气质相投,使得文化交融始终建立在有机统一的基础上。

(二) “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形态具有空间广阔性

“第二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维度做了互补性衔接,一方面促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其道路、理论和制度建设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实践主动,开辟了其道路、理论和制度创新的文化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创新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创造性因素、更加深厚的历史和逻辑基础、更加丰富的话语赋意空间。同时,其自身也具有了新的衍生方向,激活了新的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的源头活水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还有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理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以及据此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科学预测得出的理论。这些先进理论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时代的理论空间和逻辑架构。马克思主义为认识、区别、对待所有文化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场域,为明确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文化进行识别和批判,有利于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的包容和借鉴。因此“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形态具有更加广阔的理论视野、更加明确的理论导向以及更加深厚的文化养料,新的文化形态以强大的理论诠释力、价值凝聚力、思想指引力和情感感染力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空间中形成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软实力。

(三) “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形态具有文化主体性

“‘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8]文化主体性表现为一个国家能够在文化领域坚持独立自主,能够根据本国利益和视角坚持独立的判断、认知和抉择,最终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换言之,一个国家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独特历史、独特国情、独特人文等承认和明确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基础。新文化生命体的主体性表现为一是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中华文化的文化矛盾,二是能够占据主动地把握文化矛盾的有利形势,三是能够各美其美地转化文化矛盾的特殊性质,即表现为对这三方面文化意识的认识、培育和践行。诚如“独立性是前提,主导性是关键,自为性是目的”,[9]在认识方面确认这些文化主体意识的历史地位,在培育方面传导这些文化主体性意识的现实目的,在践行方面贯彻这些文化主体性意识的方法精髓。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文化独立性、文化主导性的认识结果,也是进一步指导文化形态形成和发展并实现文化自在性的实践方法。明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把握,即自知本民族文化的特质是什么,自明本民族需要什么文化,进而自觉地依据发展需要选择文化的发展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结合”彰显文化主体性的概括所深刻指出的:“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10]这深刻指明,中国共产党是认识二者文化相容性、理论共通性、实践可能性的主体,是引导文化自觉从而实现文化主体性的关键主体,是推动实现文化主体性的先进力量。

三、“第二个结合”的实践理路探析

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对象,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的认识结果更是实践方法。但是,究竟如何开展二者的结合,或者说如何把握思辨的正确性以及实践的有效性?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正确处理文化发展的“古今关系”“点面关系”和“传承关系”。“古今关系”是“第二个结合”内涵的直接体现,正确把握“古今关系”是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创新之钥”;“点面关系”是“第二个结合”关系的细化展现,正确构建“点面关系”是推进“第二个结合”的“有效之诀”;“传承关系”是“第二个结合”实践的目的显现,正确把握“传承关系”是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实践之本”。基于此,守正创新、全面结合、传承发展成了“第二个结合”实践理路的内在蕴含。

(一)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守正创新精神

“第二个结合”既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模板的简单套用,也绝非对中国传统文化母版的完全延续。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既不能刻舟求剑,也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有“破”的勇气,在“破”中求“立”。为此文化建设亟须处理好文化的古今关系,而把握古今关系的关键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否具有守正创新的精神。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稳定性,一方面,理解历史才能开创未来,独具特色的基本国情、历史命运和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走适合自己文化特点、现实需要的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另一方面,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宏阔深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文化激荡中能够别具一格提供了根基。一味地抛弃中华传统文化,无异于割断自己的文化根脉,断绝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就无法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综合来看,实现“第二个结合”就要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尊重文化传承的客观规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一是坚持厚古之资源,厚今之所用。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突出自身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不可忽视的、超越时代的、可继承的优秀遗产发掘出来,理直气壮地继承和弘扬。二是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在确定哪些传统文化属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囿于时代条件、社会制度、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以及文化性质的多面性,不可避免地会误判文化的属性,导致把特定时代陈腐的旧精神、旧风俗、旧习惯、旧道德以及许多早已丧失复兴价值的文化判定为优秀文化。这就要求对待传统文化应当坚持以新的时代要求和实践要求进行取舍,不能厚古非今、以古代今。三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对落后文化按照当今时代需要进行改造,对传统文化进行翻新,以保留形式改造内容的方式进行批判式创新。

(二) 坚持多面对接、综合深入的有效结合方式

深化“第二个结合”,不是流于形式和表面的结合,而是两方面的具体内容在具体实践中深入结合。坚持多面对接的结合,就是准确把握结合两面的内在契合点和结合因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能够揭示和概括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核心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跨越时空的积极向上的内容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实现全方位、多方面、宽领域的结合,达到同历史文化相契合、同奋斗目标相结合、同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文化结合必须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度、深度和广度,全面把握二者在实践中展现的结合点,例如在理论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等不同的结合维度展开,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社会等不同领域展开,在实践的具体目的性中展开等。在结合过程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使结合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才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才能保证“第二个结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另外,要研究和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表现,解读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内在潜质、转化条件以及现实意义,防止二者结合的片面化、形式化,注重内涵式的结合。只有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契合性才能自然地找到二者的内在关系,才能得以进一步实现二者全面结合,“由点至面”乃至达到互融共通为一体、传承发展为一新、和谐共生为一脉的目的。

(三) 坚持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传承发展路径

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不仅需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凝魂聚气的作用,还要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基固本的功能,这就需要有效地传承好二者结合而成的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等内容。能够将时刻结合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输送到人们的魂与根中,是持续推进社会文化繁荣、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为此,一方面,强化各文化主体隐性传播方式,切实把结合而成的新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的文化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文化在人们的实践中发挥滋养的作用。文化传播要注意把新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落于日常生活的细处、小处、实处。文化传媒要用文化给养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行为准则,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做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推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助人为乐,形成自然有效的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渠道,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强化各文化部门显性传导方式,要强化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文化建设矩阵。通过制度保障、教育传导、舆论引导、历史研究等措施,使结合而成的新文化有效地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具体来说,文化传导就是要培育公民思想道德和完善国民教育,丰富文艺创作和开发传统文化遗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正确引导人们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以此使“第二个结合”所形成的文化成果发挥文化的社会效益,从而强化文化认同,实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0.

[2][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人民日报,2023-07-02(001).

[3][5][6][8][10]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01).

[7]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1-12.

[9]陳方刘.“两个结合”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J].思想理论教育,2023,(07):26-32.

(责任编辑:黄立清)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浅议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