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改进方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2023-11-05 06:55涂国霞陈凤群吴艳媛陈杏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0期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颈部

涂国霞 陈凤群 吴艳媛 陈杏秀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 江门 529070)

颈椎的特殊解剖位置以及疾病所带来的疼痛感,极易增加患者的恐惧感,而对治疗效果的未知感以及对术后恢复的不确定感进一步增加了其心理压力,继而诱发情绪障碍,加重机体应激反应,对血糖水平、血压水平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术前颈部疼痛、术后颈部手术创伤性疼痛等,也会影响颈椎功能恢复的效果,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1]。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患者康复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其多为对症护理,即在患者出现相关异常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并不理想[2-3]。基于此,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近期收治的颈椎病手术患者,为其实施质量改进方案,通过对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完善、修订,探讨其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6.73±2.68)岁。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5.68±3.11)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接近,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纳入标准[4]:①符合临床中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可配合手术治疗符合手术指征。②首次发病接受手术治疗。③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可配合。

排除标准[5]:①其他类型的颈椎病。②存在手术治疗的禁忌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为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术前宣教、完善术前检查;术后给予密切的病情监护;为患者制订生活指导计划;给予术后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及康复护理等。

1.2.2 研究组 为患者实施基于质量改进方案的围手术期护理:①成立质量改进方案小组。主动发现护理的不足及问题,并改进护理内容。②设计方案。总结护理经验,分析影响患者情绪、血糖水平、血压指标等因素,制订质量改进方案。③具体落实。a.术前护理:重视观察患者不良心理转变,及时沟通,倾听主诉,给予其积极心理疏导,提高治疗自信心;嘱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b.术前气管准备干预:在术前3 d,指导患者进行气管推移等训练,若其发生干咳、恶心等,需停止操作,缓慢深呼吸以调整。c.呼吸功能锻炼:术前耐心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咳痰、咳嗽方法并督促其每隔2 h训练1次,提高通气量从而减少肺炎发生。d.体位护理:做好颈部保护,注意搬运以及翻动中动作幅度及力度要轻柔,让患者头部、胸部、颈部在同一平面,确保身体纵轴一致。e.病情监护:要及时检查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询问其身体情况,观察有无尿失禁以及无法活动等症状。f.呼吸道:指导患者进行咳痰、咳嗽及深呼吸练习。痰液黏稠者,酌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配备气管切开包等保障安全。g.引流管干预: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量,若引流量>200 mL/h,及时通知医师更换敷料。若引流管周边有淡红圆晕,则可能提示脑脊液漏,要及时为患者抬高床尾,并给予对症干预。h.疼痛干预: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评疼痛状况,及时给予镇痛护理,严重者可给予自控镇痛泵干预。i.并发症:按时更换引流袋,保持切口干燥与清洁,定时擦洗、翻身,保持个人卫生并加强饮食的营养,预防便秘等并发症。j.术后康复指导:依据个体状况,积极参与锻炼,戴颈围,适当床下活动,自主进行生活训练,提高术后自理能力。④评估与改进:小组定期组织评估会议,对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估,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加以改进,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前患者的不良情绪、血糖水平、血压水平、颈椎指标(颈部疼痛感、颈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价患者手术效果及患者对于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度[6]。不良情绪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估。其总分超过29分表示患者有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超过21分表示患者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超过14分表示患者有焦虑、抑郁情绪;超过7分表示患者可能有焦虑、抑郁情绪;如小于7分,没有焦虑、抑郁情绪。

血糖水平以实验室指标为主,血压水平以手动水银式血压测量仪检测[7]。颈部疼痛感以视觉模拟评分法判定,总分为0~10分,代表完全无痛至剧烈疼痛。采用颈椎病功能评定表评估颈椎功能变化,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检查、日常生活,其中临床症状评分为0~18分,体征检查评分为0~23分,日常生活评分为0~10分,总分为0~51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颈椎功能损伤越低,颈椎相关功能恢复越好[8]。患者手术效果判断[9]:颈部恢复正常活动范围,颈、肢体功能恢复,症状消失,压痛、击顶试验、牵拉试验均(-)为显效;颈部可以活动,症状消失,颈、肢体功能改善,压痛、击顶试验、牵拉试验均(±)为有效;除以上情况外为无效。总有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组内总例数×100%[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行t检验;采用例数、率[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情绪、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比较 在患者入院时,两组不良情绪、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出院前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均较入院时下降,研究组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情绪、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比较()

表1 两组不良情绪、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比较()

2.2 两组颈椎指标比较 在患者入院时,两组颈部疼痛感、颈椎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出院前两组患者的颈部疼痛感较入院时下降,研究组的颈部疼痛感低于对照组;在出院前两组颈椎功能评分较入院时提升,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椎指标比较(分,)

表2 两组颈椎指标比较(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在患者入院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出院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入院时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照 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n(%)]

3 讨论

颈椎病是骨科疾病中的一种类型,该部位一旦发生疾病,在早期保守治疗无效时,将以手术治疗。在国际骨科学术研讨会中,就有相关的专家指出[11],长期伏案者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高于不长期伏案工作者的4~6倍。而伴随着社会进步、电子化的普及下,长期伏案工作人数有较显著的提升[12]。因为颈椎解剖学部位的特殊性,在保守治疗无效时,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13]。由于手术属于创伤性治疗方式,而在颈椎附近存在诸多重要神经以及血管,因此手术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由于术前患者颈部不适,颈部疼痛在应激状态影响下,会产生不良情绪,间接的造成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异常升高,这样不仅会加重术后疼痛感、生命体征指标及抵抗力下降等严重问题,对于术后恢复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并不会针对上述情况给予对症护理[14]。但是采取基于质量改进方案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于上述情况改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理想。该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优质服务基础上的护理措施,同时更加重视患者的个体化与差异化,能够针对患者需求不断进行质量改进[15]。本研究中,在出院前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血糖水平、血压水平、颈部疼痛感均较入院时下降,且研究组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颈椎各项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入院时提升,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颈椎病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中,通过不断改进、完善方案,患者可以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对护理的服务感到满意,同时又促进了护患关系融洽,减轻了患者术前的焦虑感,继而降低患者的恐惧感并间接保持了血糖、血压水平的稳定,继而增强信任感。另外,基于质量改进方案能够快速发现临床护理不足,通过方案设计、护理实践、评估与改进来完善整个护理流程,解决问题与不足等,从围手术期术前、术后不同方面落实干预措施,进而提高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颈椎病患者实施基于质量改进方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的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控制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减轻颈椎的疼痛感,改善颈椎功能及术后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颈椎病颈椎颈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