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后疫情时代课堂教学的现实图景和特色*

2023-11-06 01:22李润亚陈花徐婧纯刘美峰庞春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5期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院校

李润亚 陈花 徐婧纯 刘美峰 庞春花

1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山西临汾 041000 2 华侨大学文学院 福建泉州 362021

0 引言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学校,是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大学。高校既肩负着人才培养任务,也承担着科学研究任务,还担负着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责任[1]。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着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转型发展阶段如何在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的情况下,应对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学校及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1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培育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素质为主要任务的本科大学,是依托应用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大学。因此,要求学校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人才培养满足行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当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堂教学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 重理论轻实践,不能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要以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展开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知行分离,实践体系不健全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问题[3]。教师备课时看重的是学生使用教材的内容,没有对同类教材的内容进行比较和整合;分析教材内容时重视的是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核心知识,对学生的诉求考虑较少,对社会的需求更没有进行分析。因此,授课内容缺乏前沿性,更不重视实践性;上课时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践教学不重视,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吻合。培养的学生从事理论研究时理论功底不深,为地方政府和区域行业提供的科学研究成果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欠缺,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匹配度不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较低。

1.2 教师流动性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受到限制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不固定,流动性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教师储备少,因此,教师短缺现象严重。由于教师短缺,现任教师的工作量很大,整天应付教学,思考专业发展的时间很少,获得专业成长的机会渺茫,教师为工作而教学,专业成长的渠道不畅通,教师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限制。教师教学是为了完成工作量,只要有机会,就有可能跳槽到其他单位工作。虽然学校组织了各种各样的研讨和培训,但是由于教师没有归属感,没有我的校园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教学改革的整体规划也不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许多教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完善自我。

1.3 观念认识不到位,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

确保和提升质量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之本[4]。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核心,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过多注重技术的建设和完善,对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技术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研究的融合考虑得较少,造成教师运用技术的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利用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有些教师存在懒惰心理,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学习新事物,只是为了进行网上授课,运用最基础的技术功能完成教学。有些教师虽然想学习新技术,但是工学矛盾突出,教学工作量太大,没时间学习。再者,学校的技术部门和教学部门是分开的,懂技术的不懂教学,懂教学的不懂技术,造成了技术与教学两张皮,不能很好地融合。

1.4 课堂上一言堂,不能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由于没有编制,薪酬较低,吸引不了优秀的人才从事教学。即使有些毕业生乐于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上课,上课的积极性也挺高,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上一言堂情况普遍。教师站在讲台上慷慨激昂、滔滔不绝地讲解,总想把自己会的知识全部塞给学生,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上不考虑学生的反馈,没有营造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和空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争论更是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不出来。教师的一言堂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机械地响应,不能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率不高。

2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后疫情时代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很多教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在线教学和在线教研。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交流的通道。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和在线教研实践。这种教学实践和教研实践得益于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和终端的快速发展。其实,互联网早就存在了,线上平台也有好多,但是,很多教师由于惰性,不愿意接受新知识,不愿意改变自己已有的教学方式,坚守着自己原有的教学思想,不进行改革创新。不用新技术进行教学,或者只是把新技术当作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新冠疫情在很多教师没有意识、没有准备、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倒逼他们接受了新技术。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既是一次教学大实验,也是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大实战,还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大检验。线上教学实践和教研实践,快速转变了教育教学方式,教育形态、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都发生了改变。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急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新的历史分界线:新冠疫情前时代和新冠疫情后时代》一文认为:“我们现在进入了新冠疫情后时代”。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应对教育教学改革,如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应用型高校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3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的现实图景及特色

3.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师主讲变成学生主学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成为高校教学的常态化教学方式[5],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地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更多地采用线下的方式进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疫情期间大规模的在线教学,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在线教学中,教师不能现场面对面地监控学生,不知道自己热情洋溢的讲解是否有学生在模拟现场听,为了防止学生思维走神或者人溜出模拟课堂,采取了一系列教学策略和管控措施(例如: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观看视频+回答问题,主讲+提问,作业+展示等),这些教学策略和管控措施既能监督学生的学习、管控学生的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也能使学生由必须学转变成愿意学,再进一步发展成乐学、善学。线上教学让教师不得不考虑把以前教师做的一些事情,变成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一看就会的,让学生看;学生讨论就可以解决的,让学生小组讨论来完成。必须要教师点拨讲解的,教师才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必须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也就是说,线上教学把教师主讲变成了学生主学。线上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只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学生完全可以作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做主,自己利用资源完成知识获取,甚至完成知识的运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线上学习使学生学会了适应,学会了不受别人支配,学会了不受外界干扰,明确了自己的事、自己的行为,是任何人不能代替、不可替代的,在线上学习中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3.2 优化教学流程,由先教后学变成了先学后教

经典的教学流程是教师上课讲解,布置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开展线上教学后,很多教师都把教学顺序进行了调整,“先学后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认可和喜欢。“先学后教”首先是先给学生推送精选的学习资源,如文本资源、视频资源、图片资源、案例资源等;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活动进行自学,自己消化。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线上教学时教师主要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教学。上课的时候,教师不再进行系统的讲解,而是进行重点讲解、有针对性的讲解。“先学后教”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在有限的课堂互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是发生在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等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是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以往的教学,教师把大量的课堂时间浪费在低阶思维培养上,无论什么层次的知识,只要教材上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应该会的,就不遗余力地讲解。没有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分层,学生一看就会的事实性知识,教师也在讲,既浪费了课堂时间,也剥夺了学生自己学习、自我消化的权利。

线上教学改变了教学流程,“先学后教”把学生一看就会的知识留给学生自己解决,线上课堂主要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3.3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成为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手段,线上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在线上进行学习,与教师进行互动。对于比较难理解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可以重复学习,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技术上的方便。线上教学时教师可以整合更多的优质课程资源,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课程资源,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课堂上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提供案例,分析案例展开学习;也可以采用专题式教学,针对专题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明确专题的内容和观点;也可以采用展示式教学,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共用共享共同进步。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

3.4 组织教师交流和研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后疫情时代迎来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巨大转变,教师不再拘泥于站好三尺讲台,还需要掌握线上教学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术。有的教师用学习通,有的教师用腾讯会议,有的教师用雨课堂,有的教师用钉钉,等等。各大平台各显神通,给教师的线上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是,对于在线教学工具,教师还不是太熟悉,因此,应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学习和研讨,帮助教师掌握线上授课技巧,进而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网上授课效果。

猜你喜欢
新建应用型院校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