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3-11-18 12:38林湘萍李观妹黄珍康李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湛江524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分值条目病程

林湘萍,李观妹,黄珍康,李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肝硬化作为各类慢性肝脏疾病终末阶段,其主要由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性肝病等引起,容易损伤肝脏血供与组织结构,导致肝功能进行性降低。目前,肝硬化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手术等为主,以延缓肝功能衰退,但由于部分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加之容易对疾病产生负性感知,从而会采取消极策略,导致降低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整体治疗效果[1]。疾病感知是指患者对疾病的理解、认知以及自身情绪反应,积极的感知能够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正向面对疾病,而负面的感知会加重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治疗信心,从而影响疾病康复效果[2]。近年来,已有研究对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状况进行观察,如黄菊[3]等人的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与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且培养良好的疾病感知,利于建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但有关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的更多影响因素尚未明确。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9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肝硬化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且经影像学、血液检查等确诊;年龄18-80岁;有阅读、书写能力;理解能力正常;对研究知情并同意参加。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合并其他脏器病变;合并肿瘤;接受肝移植治疗;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精神、认知障碍者;交流异常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资料调查 制定基线资料调查表,调查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等。

1.2.2 疾病感知 使用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5]评价,量表由梅雅琪等调试,Cronbach's α系数为0.770,分半信度为0.810;量表涵盖认知感知、情绪感知、理解能力3项及1个开放性条目,共9个条目,其中开放性条目不纳入总分,其余条目均按11级计分,总分值80分,分值越高则疾病感知水平越高;得分<32分为低水平,32-48分为中等水平,>48分为高水平。

1.2.3 创伤后成长 使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6]评价,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30;量表涵盖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精神改变、人际关系、欣赏人生5项,共21个条目,各条目均按6级计分,总分值105分,分值越高则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得分<63分判定为低下。

1.2.4 应对方式 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7]评价,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分半信度为0.882;量表有积极与消极2项,分别对应12个、8个条目,各条目均按4级计分,总分值分别对应36分、24分;各项条目均分值越高则表示积极或消极的应对倾向越高。

1.2.5 自我感受负担 使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8]评价,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4;量表涵盖身体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3项,共10个条目,各条目均按5级计分,总分值50分,分值越高则负担越重;得分≥30分判定为较重。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相关影响因素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现状 109例肝硬化患者BIPQ评分为(47.55±3.64)分,患者疾病感知水平中等。

2.2 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病程、文化程度、创伤后成长、应对方式、自我感受负担的肝硬化患者BIPQ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资料的肝硬化患者BIP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水平的单因素分析(±s,分)

表1 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水平的单因素分析(±s,分)

基线资料nBIPQ评分t/FP性别男6447.32±3.600.7970.427女4547.88±3.63年龄<60岁4947.22±3.650.8560.374≥60岁6047.82±3.63病程<3年5142.53±3.5713.658<0.001≥3年5851.96±3.6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447.53±3.62 B级5247.56±3.67 C级3347.55±3.70婚姻状况有配偶8647.66±3.660.6060.546无配偶2347.14±3.64文化程度高中以下4155.86±3.6218.869<0.001高中及以上6842.54±3.54 0.0010.999在职2547.42±3.63职业状况离职5247.53±3.64退休3247.68±3.69家庭人均月收入0.0370.964<2000元2347.96±3.60 2000-4000元4747.53±3.66>4000元3947.33±3.65医疗付费方式医保9147.66±3.630.7140.477自费1846.99±3.69创伤后成长良好5642.11±3.6016.046<0.001低下5353.30±3.68应对方式积极6242.16±3.4918.112<0.001消极4754.66±3.67自我感受负担一般4741.28±3.5915.548<0.001较重6252.30±3.72 0.2170.805

2.3 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为自变量,见表2。将肝硬化患者BIPQ评分纳入为因变量,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显示,病程≥3年、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创伤后成长水平低下、消极应对、自我感受负担较重是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说明

表3 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109例肝硬化患者BIPQ评分为(47.55±3.64)分,提示患者疾病感知水平中等,与黄学英[9]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近。分析原因在于,肝硬化患者长期遭受疾病折磨,容易导致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加之躯体不适症状明显,从而会出现负性情绪感知。因此,未来应积极评估患者疾病感知状况,评价影响患者疾病感知的相关因素,以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降低患者疾病感知水平。

3.2 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显示,病程≥3年、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创伤后成长水平低下、消极应对、自我感受负担较重是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在于:①病程:病程长的患者随着肝功能的进行性降低,躯体不适感明显,加之长期治疗费用较多,患者容易对治疗前景产生忧虑情绪,消极对待治疗,从而影响疾病感知水平[10]。②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理解较好,能够客观看待疾病状况,积极调节身心状态,且会利用周围医疗、社会支持等资源,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可能会产生绝望情绪,降低治疗信念,从而影响疾病感知水平[11]。③创伤后成长:创伤后成长是指个体从创伤事件中获取的正性心理体验,其水平高的患者能够积极调节自身状态,转变当下生活方式,正面应对疾病,而水平低下的患者容易出现负性心理状况,甚至对治疗产生放弃想法,从而影响疾病感知水平[12]。④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应对创伤事件采取的策略,积极应对的患者对疾病治疗、控制的信心较强,能够主动、多途径地获取疾病信息,建立自身正向感知,而消极应对的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且缺乏对治疗效果的正确评价,从而降低治疗信念,影响疾病感知水平[13]。⑤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是指个体因自身患病而产生对他人造成影响的负担感受,重度负担的患者因过度担忧家庭经济、照顾者等,容易产生愧疚、焦虑等情绪,且会减弱自我意识,降低治疗信心,从而影响疾病感知水平[14]。针对本研究发现的因素提出护理对策,临床应重点关注病程长的患者,并以多元化形式,通俗地讲解疾病相关内容,且进行知识反馈,确保患者正确理解疾病信息;同时引导患者客观看待疾病,从疾病中获取积极体验,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且采取积极应对策略。此外,加强心理干预,疏导患者负担感受,从而降低疾病感知水平。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疾病感知水平中等,受病程、文化程度、创伤后成长、应对方式、自我感受负担因素影响,未来应积极展开疾病宣教,引导患者积极面对,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以改善其对疾病的感知水平。

猜你喜欢
分值条目病程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