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医学视角下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改革探索

2023-11-25 06:51刘一萍王添艺霍雷陆伦贾宁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影像学医学教学内容

刘一萍 王添艺 霍雷 陆伦 贾宁阳

医学影像学是利用X 线、超声波等介质将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结构以密度或灰度差异呈现的一门医学科学,由于医学影像学所涉及的医学知识面广泛,易出现与其他学科授课内容重复、衔接不当等问题[1]。传统教学经过多年积累,理论知识结构完整,教学方式简单,教师和学生都易于接受,但其理论性明显强于实践性,且以学科划分的课程教学,逻辑联系较弱。若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极易产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受到课程学时数较少的限制,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陈旧的教学内容和常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医学影像学教育的需求。近年来更多的医学院校开始注重医学教育改革,提出应当以“学”为主体,关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整合医学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2-3],更是对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整合医学强调整体观,通过多学科知识的充分整合,使学生对医学影像学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研究在生物技术专业的影像教学中引入整合医学理念,为后续整合医学教育的实施应用探索道路。

1 专业教师队伍配备

组建专业的高水平整合医学团队,开展学习国家教育教学文件规定,加强教师的整合思想统一与培训。开学前组织全体教员集体备课,除医学影像本专业的教师之外,同时邀请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教研室的资深教师共同参与,注重强化基础知识与临床诊疗之间的联系。团队中的教师大多从事临床一线工作,有较强的医学专业背景,且热爱教学,具备先进的育人理念,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掌握多模式教学方法。全体团队成员观摩学校的示范精品课,中青年教员定期举行试讲活动,学校教学督导听课并进行点评,为打造专业的整合医学队伍奠定牢固基础。

2 教学内容修订

开设医学影像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学生的医学视野,主要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根据课程目标修订配套的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地选择章节,压缩非关键知识点,避免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授课效率,使教学层次清晰连贯,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精简,以便学生对现代医学影像学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具备基本的医学影像专业信息意识,建立更为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锻炼逻辑思维能力[4]。优化教学学时,由原先的36 学时压缩至20 学时。安排总论部分2 学时,各器官、系统影像诊断3 学时的进度安排如表1 所示。

表1 医学影像教学进度安排

3 课堂教学设计改革

课前2 周授课教师发放病例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即将讲授的章节知识进行预习,包括阅读教材、网络上查询相关文献。课堂讲授知识占据50%的时间,其余时间进行分组研讨。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8 名,另一组7 名。

课前布置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先从某一系统疾病引入,将该系统的解剖、病理生理以及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相关影像检查技术、影像诊断要点等由浅入深展开,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课堂上带领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参与锻炼,争取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讨论。分组学生代表提出疑惑,教师再进行总结与答疑。师生间互动交流,也能让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员,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授课的进度与难易度,由此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5]。

教师应特别重视医学影像学最新进展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启发学生科研思维。利用临床的实际病例,增加课程的趣味性。鼓励学生描述影像图片,课堂发言,增加师生互动。将部分重点和学生反映的难点进行梳理,制作成慕课在网上共享,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方便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将课程知识点与重难点合理分配于课前、课程中、课后,应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整合课程中学时少而且课程内容多的问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鼓励学习课本教材以外的知识;对于不擅长表达自己观点的同学,可先组织集体讨论,有意识地让这些学生参与进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4 整合课程教学评估

教学理论课程结束后,组织15 名学生完成匿名问卷调查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教师的授课水平,评价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团队配备、课堂氛围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统计反馈结果如表2 所示。学生对本课程的总体教学质量满意度较高。

表2 《医学影像学》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名,n=15)

打破单一的理论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法,以考促学。考核由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及期末笔试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比30%,由课堂分组讨论和病例分析作业组成;理论考试成绩占比70%。从考核的最终结果来看,15 名学员的合格率达到100%,其中理论考核成绩89~80 分3 名,79~70 分7 名。

5 整合教学的现状与改进

近年来,我国部分医学院校(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重庆医科大学等)开展了整合医学试点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整合医学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对疾病的整体观、全局观,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6]。整合医学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避免了多学科间的互相孤立,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正式授课前学生带着问题上网查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检索文献、获取医学信息的能力,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知识学习的有效性。不仅突破了传统书本教材的限制,更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拓展了他们的科研创新思路。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辅以分组讨论,既容易理解讲授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组织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建立自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本课程的整合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整合教材的问题,目前没有专用的统一教材。教研室采取编写电子版教材作为补充,主要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的《医学影像学》教材作为基础,结合断层解剖学、病理学以及临床病例图片,整编相应的电子教材,减少了不同时间段上课造成的脱节现象[7]。其次是教师方面,整合医学课程模式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但是大部分院校的医学专业教师是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出来的,个别教师整合医学理念较差,喜欢传统的授课方法,不适应实践教学方式,改革流于形式。参与课程的教师人数多,对整合医学课程的理解存在差别,合作可能存在矛盾。医学影像专业的老师主要负责授课任务,就更需要加强其他临床专科知识的积累,注重临床与影像知识的系统框架,多了解交叉学科,增加相互听课、互评课程内容[8],避免知识融合不足,课程衔接不恰当。此外,学生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的问题,譬如一些学生不适应主动学习,并明确表示自己以后不会从事影像医疗的工作,课堂表现很不积极,与小组成员以及授课的教师互动困难。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怎样促进有效交流,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讨,及时参考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和调整教学课程,教师与学生合力解决,探索出更优化的教学模式[9]。首先,需要让学生理解整合医学教育的必要性,改掉陈旧的灌输式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整合医学强调整体、立体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积极互动,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其次,开课前、课程中可穿插加入部分临床见习课程,让学生了解医学影像科的实际工作情况。将云平台、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实践教学[10-11],充分应用影像资料平台,通过图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搜索病例图像等,结合实际操练[12-13],让学生认识到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他们的课程参与积极性,改善学习体验。

此外,整合医学教育也需要配套的考核评价制度[14],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考核标准可以参照,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15],考核形式单一,考点分散而且众多,学生的考试复习任务负担较重。教研室正在积极推进考试命题方案的改革,加入随堂病例分析测验,将记忆型的传统考题逐步转变成应用型考题。

6 总结及展望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也需要及时调整,跟上时代发展和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能动性,并将医学的理论知识点与实践能力训练有机、系统性地相结合是现代影像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16]。由于影像医学与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其他学科间联系密切,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即对临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逐一阐述说明,短时间讲授太多专业知识,难免会造成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也难以理解课程内容,与临床的实际应用差距较大[17-18],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临床逻辑思维的培养。

而整合医学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区别于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学科知识重新整合,打破了传统单个专业教学的限制,加强了多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19]。整合理念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摒弃了传统落后的填鸭式理论教学方式,而且将基础学科与临床教学合并,能让学生系统地理解、掌握医学知识。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整合医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增加了学习的生动性与趣味性[20],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回顾基础医学与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这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现阶段的整合课程改革虽然打破了分科治学的限制,但是在课程的顶层设计、具体实施层面都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初步探讨了整合医学视角下医学影像学课程的教学探索改革,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学生对于该专业课程教学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在达到预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学的考评体系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

整合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多个学科的复杂工程,除了依赖于各个教研室自身的积累与教学方式改进之外,更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的牵头与引导,需要院校的政策支持。“整合医学没有对应大纲”“整合学科教研室如何设置”等问题是无法通过教研室独立解决的,还需要学校的多个部门互相协作,共同推进整合课程的改革。改革涉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考核、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等各个环节,应扩大整合医学课程改革的学科范围,观察分析改革是否适合临床医学专业,探讨采用什么教学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加,对医生及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教育需要改革与创新。整合医学课程中会遇到新的困难与挑战,但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整合师资队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及评价方法,不断完善本课程的教学,强化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升教学体验与学习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同时多与校内外教师进行整合医学课程的经验交流,为推广到其他专业,培养高水平人才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影像学医学教学内容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医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