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基地护理师资团队学科方向的探索与思考

2023-11-25 06:51张蓉徐亚萍张楚研王慧海瑞史凌云杨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师资导师研究生

张蓉 徐亚萍 张楚研 王慧 海瑞 史凌云 杨益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作为护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临床实践能力应是其所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1]。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形式及师资队伍的构建是保证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2]。随着国内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临床“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护理学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已转变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新模式[3]。近年来“1+1 双导师制”“导师小组”等临床导师团队的提出不断更新护理研究生导师培养模式[4],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但临床实践的指导如何贴近专硕的培养仍然需要不断改进。研究通过对临床实践基地师资结构、师资需求及师资能力进行问卷调研,对临床导师进行访谈并分析,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以临床实践基地护理师资团队的学科方向为需求导向的指导模式,为推动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6—7 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实践基地具备护理临床带教资质的教师129 名进行问卷调研,并对28 名临床护理专硕导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自行设计临床实践基地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师资能力与团队建设调研问卷,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临床带教现况及临床实践导师指导团队建设需求等内容。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29 份,有效回收129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1.2.2 访谈法

基于临床实践基地师资现况调查结果及团队建设需求,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制定访谈提纲,对28 名护理导师进行电话访谈,涉及导师专业方向有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慢性病护理、心理护理、重症护理、老年护理等6 个方向,访谈提纲主要包括:您认为目前MNS 临床实践带教存在哪些问题?您认为如何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临床指导?关于构建“以学科方向为指导的导师团队”,您认为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更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对于临床学科团队与导师团队整合方面您有何建议?如何更好地将MNS 的研究方向与相关专业团队进行匹配?您认为临床团队指导研究生的目标与任务有哪些?专人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后,基于问题的突出主题词,最终形成“学科方向的指导团队”构建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 2019 和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多选题按回答频率采用%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临床实践基地师资结构及现况

临床实践基地129 名带教老师以高职称、高年资师资为主,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为54.26%(70/129);学历以本科为主,占75.97%(98/129),研究生学历仅占19.38%(25/129);临床带教年限超过10 年的带教老师占92.25%(119/129),但65.89%(85/129)的带教老师缺少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带教经验,其中57.37%(74/129)带教老师对于研究生临床实践大纲知晓程度较低,但88.37%(114/129)的带教老师认为非常有需要成立“临床实践导师指导团队”。见表1。

表1 临床实践基地师资结构及现况[名(%),n=129]

2.2 临床实践基地师资能力及需求

MNS 进入临床实践后68.99%(89/129)的学生多由导师自主管理,87.60%(113/129)的临床带教老师认为希望可以通过“临床实践导师指导团队”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教学水平、理论知识,确定自身研究方向,且97.67%(126/129)的教师认为指导团队要按照学科方向建立,89.92%(116/129)的教师认为应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学科方向指定研究生带教师资,见表2。

表2 临床实践基地师资能力及需求[名(%),n=129]

2.3 临床实践基地学科方向的“需求导向”

通过问卷“临床实践导师指导团队”问题的分析,形成对28 名导师的访谈提纲,按照临床学科建设和导师方向的集中主题词,构建12 个临床实践导师指导团队。并根据基地临床实践2020 级9 名和2021 级18 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匹配至各学科团队,见表3。

表3 以学科方向为需求导向的临床实践基地导师指导团队

3 讨论

3.1 MNS 临床实践基地师资结构有待完善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多为各大教学医院高职称、高年资为主的主任或副主任护师,大致分为两类,学术型导师和专业型导师,其临床经验丰富、专业强,但临床工作较为繁忙,缺乏时间教授学生完整的临床实践技能[5]。调查显示,现阶段,临床实践基地获得护理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带教老师人数较少,占19.38%(25/129),难以实现MNS 全部由专职研究生老师带教,大多数老师虽然具有10 年以上的带教经验,但普遍认为研究生带教与本科生带教有一定的区别,65.89%(85/129)的教师并没有带教研究生的经验,对于研究生临床实践大纲了解的只占42.64%(55/129),这部分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知识结构局限、科研能力较薄弱[6],对MNS 培养目标往往不明确,缺乏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方向,导致临床指导教学质量参差不齐[7]。因此,临床实践基地需要考虑运用多种模式指导专硕的培养,不能沿用本科带教模式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调整研究生指导师资的团队协同作用,让MNS 临床指导教师能够在实践指导中获得双赢,明确带教目标,提升研究水平,推进学科发展。

3.2 MNS 临床实践导师团队的需求导向

MNS 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级临床护理专家,临床实践教学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8],MNS 进入临床后68.99%的学生多由导师自主管理,导师认为学生的专业方向课题研究在临床可获得实质性提升,但临床实践指导老师的学科导向作用发挥薄弱。研究中88.37%(114/129)的带教老师认为非常有需要成立“临床实践导师指导团队”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教学水平、理论知识,以确定自身研究方向,且97.67%(126/129)的教师认为指导团队要按照学科方向建立,89.92%(113/129)的教师认为应根据学生和老师的学科方向指定研究生带教师资。科学的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形式、师资队伍的构建、研究生临床实践管理及考核评价机制是保证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9]。不同层别

的培训内容、要求与目标各异,护理实践型人才的培养需紧跟医学技术的发展,必须走专科化、精细化、智能化道路[10],以不断增强临床护理骨干力量,夯实团队建设基础。

3.3 以学科方向为指导的师资团队更符合MNS 的培养要求

通过问卷分析形成对28 名导师的访谈提纲,MNS临床实践的培养集中在“人才培养”“专科护士”“骨干型”“专业型”“临床研究”等目标上,学科方向以导师方向为主、专科团队为辅、关联专硕学生研究方向形成了12 个临床实践导师指导团队,各导师团队负责人均为该专业方向带头人或研究生导师,临床专业性与导师研究方向进行整合,覆盖了临床的各个学科方向。导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选择学科团队,指导具有相关研究方向的护理研究生[11]。从团队构建中不难看出,MNS 研究的方向在急危重症、慢性病护理、老年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儿童护理中相对较多,这就更需要建立一个方向一致或方向相关的带教师资学科团队在职称结构、年龄梯度、专业背景等方面突出专科特色和护理专业临床胜任能力水平[12],对学生的培养及研究指导能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弥补临床科室人才能力及护理研究水平的差异[13],整合运用有效资源进行MNS 临床培养,提高专科人才培养需求,对于MNS 的专业价值感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是MNS 临床实践基地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14]。加强护理人才培养、提升护理学科内涵建设是满足健康中国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15],合理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对拓展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视野、科研环境、研究内容及后续的职业发展需求有助力[16]。本研究学科指导团队通过选拔思想、技术素质过硬的专业型护理人才作为指导团队成员,打造团队学科人才力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能力,促进学科实力进一步提升。但是学科方向团队与研究生研究方向匹配后续的研究效果还需要临床继续跟进,临床实践基地MNS 指导师资要为提高MNS 培养质量,推动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高MNS 教育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师资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