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发光法和ELISA检测抗HIV的准确性研究

2023-12-11 10:29吴丽娟徐燕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准确性

吴丽娟 徐燕

摘 要:对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验抗HIV的准确性进行研究与分析。对2021年1月-2021年12月的84例AID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和诊断效能。经过免疫印迹法确证后,ELISA检验阳性率为77.38%,阴性率为17.86%;电化学发光检验阳性率为75%,阴性率为16.67%。ELISA检测法在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方面均高于电化学发光法(P<0.05)。结果表明ELISA检测法准确率较电化学发光法高,可作为抗HIV初筛的首选方式。两种检验方式均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可依据实际情况具体选用,尽可能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法;ELISA检验;抗HIV;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R512.91;R44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11-0020-03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播速度较快、潜伏期较长的特征[1]。HIV是对机体免疫系统进行破坏的主要病原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体的免疫力。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会对体内CD4+T淋巴细胞进行攻击和破坏,最终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增加,甚至还会增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2]。相关数据提示,HIV感染的主要途径为不安全的输血行为与性行为。现阶段临床上尚未出现治疗HIV的特效药,也未研制出相应的预防疫苗,使得早期的检测与诊断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现阶段针对HIV的诊断多是以抗HIV筛查为主要方式,诊断的方式较多,不同手段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多是受到检测环境和操作技术的影响,因此很难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对其进行衡量,主要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用[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属于临床上常用方式,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的84例HIV患者临床资料,对两种检验方法的检测准确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区间,收集84例HIV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内容,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不同的免疫检验方式的准确度进行分析。本次研究的入组患者男女分别为44和40例,年龄介于20~6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4.65±3.67)岁。

纳入标准:(1)经确诊为AIDS的患者;(2)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的患者;(3)无梅毒、乙肝或丙肝等既往病毒感染史的患者;(4)均由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

排除标准:(1)合并患严重代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2)患有其他内科疾病或肢体障碍性问题;(3)临床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样本采集

对处于空腹状态的受检者进行轴静脉血的采集(5ml),待血液静置凝固之后,离心并分离血清(3000r/min,8min),然后将获得样本放置于-20℃的环境下进行保存。

1.2.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ELISA法检测抗体主要包括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法两种主要的类型,在对抗-HIV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将试剂盒的相关使用说明作为主要依据来进行相关检验。具体的检测方式就是选用自动化酶免分析仪和北京万泰生物所提供的检测试剂,对相关设备进行消毒和杀菌之后,就可以取患者血清进行检验,阳性为检测结果≥Cut off临界值,阴性为<Cut off临界值。

1.2.3 电化学发光法

电化学发光法是借助电化学发光仪和原厂配套的试剂盒进行检测。若初筛结果为COI值<0.9即可判定为阴性,若COI值≥1.0则判定为阳性,需要进行原管复查。当复检结果与上述结果保持一致,就可将其视为可疑标本。上述所有检验操作均需按照相关说明书严格执行。

1.3 观察指标

将免疫印迹法检测方式作为确证试验,以此为指标对ELISA检测与电化学发光检测两种方法的初筛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对两种方式筛查抗HIV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的敏感性是指HIV阳性患者检出能力(真阳性率),特异性是指HIV阴性患者检出能力(真阴性率),准确度是指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获得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示,行t实施组间差异性的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进行表示,行χ2组间差异的检验,当P<0.05的时候为差异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種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情况

由表1可知,84例AIDS患者当中,经过免疫印迹法确证后,ELISA检验显示为阳性的患者为65例,阳性率为77.38%,显示为阴性的患者为15例,阴性率为17.86%;电化学发光检验显示为阳性的患者为63例,阳性率为75%,检验显示为阴性的患者为14例,阴性率为16.67%。

2.2 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比较情况

由表2可知,两种不同的抗HIV检验方法在经过诊断效能的比对之后,ELISA检测法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方面均高于电化学发光检测法(P<0.05)。

3 讨论

艾滋病作为全球性的传染疾病,因潜伏周期较长、传播控制难度较大等特点,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类型,甚至还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4,5]。HIV会侵袭患者的免疫系统,引发持续性的发热、虚弱和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并且在病情不断加重的影响下,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的现象,累及全身器官和系统[6]。

现阶段,全世界的医学研究者都将HIV的相关研究作为重点进行深入研究,但是一直都没有研制出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因此必须对其早期筛查工作进行关注。血清中的HIV抗体是判断患者是否感染HIV的重要指标,因为患者感染HIV之后都会终身携带,可以将其作为诊断HIV患者的主要指标类型[7,8]。在对AIDS患者的抗HIV进行临床筛查的过程当中,免疫印迹法一直被当作是抗HIV检测的金标准,此种检测方式不需要使用吸收剂就实现检验,不容易受到其他生物因素影响。此外,免疫印迹法还可以与抗-HIV的特异性抗体产生结合,形成一定的凝聚反應,进而发挥较强的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准确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当中[9,10]。此种检测方式虽然具备上述优势特征,但该检测试剂盒具有造价较贵的特点,且具体的操作步骤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并不适合应用在广泛的筛查诊断当中,因此可将其作为其他检测方法的对照确证方式。

近些年的临床医学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关于抗HIV的检测方法也在随之增加,但是何种检测方法更具有可靠性,目前还存在着不少争议。对于我国的大部分医院来说,ELISA检测法是属于抗HIV的经典检测方法,其原理就是酶分子和抗体形成共价结合之后,使得试剂盒发生系列的颜色反应,然后依据颜色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11]。此种检查方式是将抗体与抗原免疫学作为基础,因此在检验时会显示较强的特异性。此外,酶标记抗原或抗体属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的重要结合物,能够起到放大诊断敏感性的重要作用。总体来说,ELISA检测法应用起来较为简单,且具备自动化和快速化的特点,将其应用在大批量的检测工作当中效果较好。电化学发光法是通过借助电化学法方法来产生一些特殊性物质,让其经过互相反应之后而形成一种发光的现象[12,13]。此种方式属于化学发光法与电化学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将化学发光法的高敏感性、操作方便以及观察方便等特点保留了下来。但是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84例AIDS患者当中,经过免疫印迹法确证后,ELISA检验阳性率为77.38%,阴性率为17.86%;电化学发光检验显示为阳性率为75%,阴性率为16.67%。在检测效能方面,电化学发光检测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是92.64%、87.5%、91.67%,相较于ELISA检测法的95.59%、93.75%、95.24%略低,提示电化学发光法检验容易出现假阳性的现象。

从武红斌等人的研究发现,将ELISA检测法应用在HIV抗体的检测当中,能够显示出较高的阳性诊断率,但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现象[14]。此外,ELISA检测法需要重复进行加样与洗板的操作,因此也会出现一定的误诊率,且酶标板之间也会存在孔间的差异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变异系数,影响到最终的诊断结果。ELISA法是抗HIV初筛的主要方法,它是用固相抗原和酶标抗原对患者血清中的HIV抗体实施双重的识别,从而发挥出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15]。

综上所述,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都是检测抗HIV的重要方法,都能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整体上为ELISA法水平略高,但是两种方法均有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依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方法,同时还应该加强健康宣教,强化群众防范。

参考文献:

〔1〕彭皎.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抗HIV的临床诊断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01):62-63.

〔2〕陈伟.ELISA法检测抗HIV抗体准确度研究[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1,31(03):134-136.

〔3〕杨东昇.不同免疫检验在抗艾滋病病毒检测中的结果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5):105-106.

〔4〕董莉.在临床疑似艾滋病血清HIV检测中ELISA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法的检测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3):440-441.

〔5〕罗纯生,刘静.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式在HIV检测中的可靠性观察[J].医学信息,2022,35(10):174-176.

〔6〕卢永亮,陈冬莲,王满娣.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22,14(01):63-66.

〔7〕徐彩姝.不同免疫检验在抗HIV检测中的结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6):65-66.

〔8〕方欢英,郭金虎,姜鹏飞,等.第四代电化学发光HIV筛查试剂在AIDS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34(08):959-963.

〔9〕李瑾瑾,王晓艳.HIV的ELISA、GICA初筛结果与WB确证结果之间的相关性[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09):1565-1567.

〔10〕高瑜.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可靠性[J].医疗装备,2020,33(21):31-32.

〔11〕王旭.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4):46-48.

〔12〕秦晓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疾病的检验结果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11):1319-1320+1324.

〔13〕崔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抗体的对比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 49(01):306-307.

〔14〕武红斌.不同酶免检测试剂检测抗HIV的结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4):113-115.

〔15〕孔嘉名.血清HIV抗体筛查阳性与免疫蛋白印迹试验确认结果分析[J].当代医学,2022,28(15):78-81.

猜你喜欢
准确性
突破从句易错点提高表达准确性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连铸机提高大包钢水称重准确性方法实践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海外项目高报价准确性和低不可预见费的探析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的主要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