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分析

2023-12-11 10:29杨艳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

杨艳红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均发生一定变化。本文主要对大数据时代下人们丰富精神世界的方式进行着重分析,基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在分析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特点、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构建措施,以期提高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率、扩宽阅读推广范围,把好"全民阅读"社会环境建设中的高校关口。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11-0036-04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观看、收听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基于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高校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格外关注。图书馆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关键工作,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受到管理者的重点关注。在大数据时代下,学生的认知方式、阅读方式发生改变,学生的阅读载体逐渐由纸张、实体书籍向手机、电子化阅读载体过渡。学生在查询、获取和阅读图书馆图书、资料时,对图书馆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学生阅读需求、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高校应用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建设电子图书馆,与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载体相契合,从而扩宽图书馆于阅读推广范围。如何借助大数据时代下的现代技术,构建高效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受到各高校的重点关注,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工作。

1 大数据时代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概述

1.1 大数据时代概述

大数据时代以现代技术为内核和支撑,发掘数据的重要价值,将数据作为一种资产。云计算、互联网技术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数据提供保管的场所和访问的渠道,凸显数据的重要价值[1]。

以信息化形式展示数据,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存储和取阅的重要前提,也是高效利用数据的必要工作。“如何全面盘活数据资产,高效利用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研究的主要问题。简而言之,大数据时代是以数据信息化存储和发展为核心的时代,凸显了高科技产品作为信息便捷化、电子化载体的地位。

1.2 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概述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以及其他文化部门开展的以培养公众阅读意愿或阅读能力、促进公众阅读行为的阅读服务,其主要方式是通过为公众提供大量、多样的阅读资源,激发公众阅读兴趣,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社会宣传和推广方式改革,培养公众自主、自觉的阅读习惯。在建设全民阅读社会的背景下,社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其他文化部门肩负着阅读推广的重要责任。

在传统阅读模式下,人们多以纸质杂志或数据为阅读载体,其阅读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行为均发生改变,人们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获取阅读资源,并进行阅读行为,实现便捷化获取、储存和阅读的高效阅读。伴随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和阅读服务的主阵地之一,要以人们的阅读方式为依据,应用现代技术,对原有的阅读推广模式进行调整、更新,以适应人们的阅读方式,强化阅读推广作用,提高阅读服务质量。

现阶段,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文献信息资源与技术的有机融合,为高校师生以及社会读者创建一个立体化、个性化、丰富化和专业化的电子阅读环境,读者阅读图书和文献资源的方式更为便捷。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主要针对推广内容、渠道、形式、服务和成本几个方面,进行图书资源、人力资源、数据资源的全面整合,设立专门的阅读推广工作岗位、组织开展读书月等书籍共享活动、建立读者阅读档案、打造具有独特性的电子图书馆,构建数据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阅读推广模式,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移动终端产品为支持和载体,展示纸质、数字、音频、视频等阅读资源,形成数字化阅读推广模式[2]。

2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特点分析

2.1 大数据技术推动资源分类整合

大数据技术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技术,以数据资源和各类信息为分析、处理对象,能以计算机为载体,实现高效、高质数据分析和归类整合,将大量图书资源按照一定的分类,对其进行电子化编号,并将其存储在适当位置,方便读者搜索、取用和阅读。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建立电子图书馆的过程中,对馆藏资源进行扫描上传,实现图书资源的电子化存储,为后续提供电子阅读服务和读者便捷化阅读做好资源准备工作。将大量的图书资源录入电子图书馆数据库的工作量巨大,若单纯依靠人工录入和归类整理,则需要大量的时间,且在这一过程中,或因个人因素在录入、编辑时存在信息错误等问题。鉴于这一问题,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电子图书馆数据库整理环节,能实现自动化检索、分析、归类和整理图书资源,将同类文献和图书资源放置在同一个区域,方便读者搜索和同类取阅。

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阅读服务愈发个性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将大数据技术重点应用于分析用户阅读需求、类型和痕迹环节。用户登入个人图书馆账号,在账号中搜索和阅读文献资料和图书资源,后台大数据技术将对其阅读痕迹进行类型分析和阶段分析,将分析结果提供给数据库,数据库可为特定用户推荐与其阅读兴趣、痕迹相契合的图书资源,丰富用户阅读资源,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促进用户阅读。高校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二者在主要受众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高校以为高校学生提供阅读服务为阅读推广的主要工作。因此,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过程中,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在对学生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之后,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年级,为其提供针对性阅读推广服務,依据学生的学科背景,为学生提供与其学科相符合的数据资源。

2.2 云服务技术实现文献高质存储

云服务技术主要包括云存储和云计算两项核心技术,其中云存储是图书资源信息化存储和建立电子化图书资源库的基础技术,能实现图书馆各类图书资源的高质、高量、高效存储。云计算技术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构建中的应用,则能辅助管理者搭建智能化的阅读推广资源管理平台,确保学生能以较高的效率获取网络图书阅读资源,享受高校图书馆为其提供的阅读服务。

2.3 “互联网+”完善阅读服务模式

“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应用,能为资源建设、经验判断、需求分析、个性服务、系统完善几个方面入手,推动阅读推广模式以智能化、智慧化为方向,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用互联网技术能逐步构建“互联网+阅读推广”的运营模式,拓宽图书馆阅读推广和阅读服务的范围。此外,“互联网+”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应用,还能精准分析用户阅读需求,构建“线上线下”混合阅读推广模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高效化阅读服务。

3 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促进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构建,能为资源建设、需求分析、个性推广、阅读引导提供技术支持,在移动数据终端产品的辅助下,将高校阅读推广工作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为高校师生和社会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阅读服务,从高校内部营造阅读氛围,继而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

3.1 阅读推广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传统阅读推广模式下,学生需要查阅和获取图书资料,需要携带自己的借阅卡,到图书馆借取图书,阅读前提的准备工作较为繁琐。学生需要选择空闲时间,进入图书馆,并从馆藏书架上找到相对应的图书。在这一环节,或因图书馆书籍回收、整理不及时,而存在系统与实际不符的问题。例如图书借阅者归还图书,图书馆系统显示该书籍已经在书架上开始流动,但从图书回收站到书籍的实际馆藏位置,需要经过人工归类整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后续同学的书籍取阅行为。而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搭建数字图书馆,有资料查询需求和阅读需求的学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或高校图书馆App中登录个人账号,直接对接图书馆馆藏,在搜索栏输入类型或书籍名称,获取该书籍的数字资源,借助手机取阅图书。

大数据时代给予学生多种可供选择的阅读方式,学生可根据个人时间和阅读需求,从实体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中获取图书资源,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选择能满足个人阅读需求的阅读方式。

除此之外,目前高校圖书馆以文字图书资源为主体,还需不断丰富与数字资源相关的其他资料展现形式,如H5动画、音频、视频等。学生不仅能获取文字类的数字图书资源,还能获取与之相关的其他类型阅读资源,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图书服务。

3.2 读者阅读需求分析更为精确

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不仅能在前期资源建设环节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在后续阅读推广和阅读服务过程中,起到延续性作用,例如对用户个人账号和阅读轨迹进行动态分析,依据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阅读资源,开展针对性图书推广工作[3]。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能逐步实现精确化服务,全面收集学生阅读需求,并对其进行分析。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为两类,在校师生和社会读者。在校师生尤其是以学生为阅读服务的主体时,数字图书馆建设者和管理者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对用户个人信息、阅读需求、阅读轨迹、专业学科背景、浏览类型等进行综合分析,将分析结果用于用户数字书籍推荐环节,预测用户在本阶段以及未来阶段的阅读需求,协助用户节省查阅资料和获取资源所需要的时间,提高阅读推广和阅读服务效率、质量。例如,在每年的3月~6月间,高校各专业学生的大四毕业生,面临着撰写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的压力。学生在确定论文题目后,需要搜索、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资料,而后开始进行论文研究。学生在数字图书馆搜索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图书馆系统根据学生浏览的文献资料,为学生推荐相同类型的文献资料,向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推广服务。

4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构建措施

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运行过程和服务效果进行分析可知,部分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和信息化阅读推广对大数据技术的利用程度不高,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要充分发掘大数据、云服务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势,建立长期性阅读机制,完善图书馆图书资源库和服务系统,发挥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分析和取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4.1 分析用户需求,建立长期性阅读推广机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持续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在高校阶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人生的长期性、持续性阅读奠定意识基础和习惯基础。因此,高校在阅读推广之前,要结合实际推广情况和高校阅读实情,建立健全长期性阅读推广机制,完善阅读推广体系,从而为高校阅读推广工作提供长期、有效的工作指导。

首先,高校管理者从机制体系层面入手,对高校各个季度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类型进行后台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细化到每月、每周,明确学生阅读量的变化情况和阅读类型。在后台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高校管理者与图书馆管理者就阅读量、类型变化情况,制定各个阶段的阅读推广主题,以主题激发学生参与主题阅读活动的兴趣。例如,根据社会热点、高校阅读实情,基于学生阅读兴趣和需求,在数字图书馆系统中开设“主题阅读活动”,每一位学生均可参与该活动,并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上传至图书馆系统,每次活动结束后,统计学生个人账号中的积分,并将其转化为学分,将阅读推广活动与学生关注的学分挂钩,在前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其次,图书馆进行长期性阅读推广工作,可以联合高校各类社团,与社团联合举办各类校园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并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与文学社、漫画社等联合举办阅读实践类活动,将“阅读”渗透于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虽然以高校师生为推广和服务主体,但是其在社会阅读推广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与社会文化部门、图书馆和政府联合起来,通过社会引导,强化阅读推广效果。在社会资源的支持下,拓展高校图书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服务更为高效、便捷。高校可借助大数据、网络和信息技术,联合校内社团组织、校外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联合举办各类图书阅读和推广活动,确定每个阶段的阅读主题,对学生、教师和社会读者形成长期的阅读引导。同时,还要时刻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阅读主题和阅读活动,尽可能高效地吸引读者阅读。

4.2 完善组织结构,专业化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

高校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需要多主体参与其中,从而达到預期推广效果。因此,高校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以专业化组织和运营者,运用网络推广平台,为读者提供优质阅读服务。高校可从图书馆管理队伍、院系、校团委选拔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具备大数据意识的管理者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专业队伍。其次,在组织内明确各参与主体的具体权责,由专人负责各大图书推广平台的运营工作。例如,在推广组织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等网络途径进行图书宣传时,由管理者负责平台运营,做好活动宣传、阅读引导等工作。负责抖音平台账号运营的人员,每日更新图书信息,并从后台统计中选择近期阅读量最高的书籍,制作书籍推荐微视频,让学生及时获取图书信息和阅读信息,以潜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觉阅读。最后,在专业组织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可组织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如,“图书漂流瓶活动”,为系统显示正在阅读同一书籍的学生提供实时阅读交流和心得分享的渠道。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与阅读同好交流分享,在互动中阅读。

4.3 创新推广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阅读服务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应改变传统的以专家讲座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模式,组织开展读书会、摄影展、电影日等活动,获取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从多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例如,高校为学生提供图书资源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与之相关的纪录片、影视资源,鼓励学生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初步了解图书内容,对书籍产生阅读兴趣,以影视资源吸引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图书馆每周五晚播放影视作品,学生可自主观看电影。如,图书馆播放《活着》《白鹿原》《三体》等文学作品翻拍的影视资源,让学生通过影视了解文学作品。再如,高校开展“历史”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利用全息投影、VR等技术,立体化向学生展示古典书籍和书籍中各朝代的社会盛况,如,采用VR投影技术,将《清明上河图》展示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对宋代的了解兴趣,并在推广活动的最后,向学生推荐与宋代相关的历史史料和文学书籍,激发、维系并逐步强化学生对某一主题的阅读兴趣。

5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逐步从单一的实体化形态向实体化和数字化两种形态转变,为师生和社会读者提供阅读的多样化形式,有效便利了图书取阅活动。高校在以技术为依托,加紧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同时,要注重关注阅读推广工作,联合院系、校级组织、社会组织和政府文化部门,在校内和校外举办各类图书推广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长期性阅读习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揣青阳.关于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文化学刊,2022,17(03):149-152.

〔2〕彭迎霞,李盖虎.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8(05):233-234.

〔3〕孙玉艳.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全媒体阅读推广模式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01):80-82.

猜你喜欢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