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F牵伸练习的研究进程

2023-12-13 07:32曾玉婷
少年体育训练 2023年2期
关键词:被动肌腱本体

曾玉婷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1 PNF牵伸练习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研究

PNF牵伸练习又称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本体感觉疲劳是运动性中枢疲劳的表现形式。肌肉力觉与神经系统的传入和传出机制密切相关,是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对自身骨骼肌发力的有力判断。PNF牵伸练习能够有效地减少肌肉力觉的误差值,因此得出PNF牵伸练习能通过本体感觉干预运动性疲劳。

肌肉中有两种感官,分别是肌梭和高尔基腱器官。肌梭的功能是将肌肉受牵拉而被动伸展的长度信息,编码为神经冲动传入到中枢,这样可以检测肌肉长度的变化及其变化的速率。高尔基腱器官与梭外肌呈“串联”连接,肌肉主动收缩时腱器官受到牵拉后会增加放电,主要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肌肉张力变化的信息,它对被动牵拉没有太大影响。对本体感觉进行检测可以运用多种测试法,分别是主动位置觉,即关节主动定位—主动复位法;被动位置觉,即关节被动定位—被动复位法;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

徐建武等(2015)在研究中指出,当机体出现疲劳时,人的本体感觉出现偏差,这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大诱因,大负荷运动后进行PNF牵伸练习可以快速有效地恢复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相关功能,使肌肉疲劳的消除速率加快,从而起到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Paschalis等(2007)认为,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的变化与摔倒损伤具有相关性。肌肉力觉用来描述骨骼肌随意收缩过程中对输出力的有意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同时依赖于神经系统的传入和传出机制。当肌肉疲劳时,对肢体力量的判断存在一种“高估现象”,这种现象使运动员很容易产生运动损伤。有实验研究表明,经PNF牵伸练习快速恢复后,实验组成员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和肌肉力觉的绝对误差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成员。

PNF牵伸练习在肌肉等长收缩的状态下,通过中枢神经的传导放松紧张的肌肉,拮抗肌的对抗使肌肉充分得到伸展,从而促进了主动肌和感受器的疲劳恢复;肌肉的主动收缩使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肌肉温度升高,缓解了乳酸的堆积,强化了肌肉的运动效率和本体感受能力。

2 PNF牵伸练习对运动康复的影响研究

PNF牵伸练习通过手动引导多平面的运动,可改善肌肉的力量、张力和运动范围,优化神经肌肉的恢复。Lauren F等(2021)的研究认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可改善肌腱或神经移植术后的手腕和手指功能,优化神经肌肉恢复。有一种基于PNF的5阶段治疗方法,其选择的程序根据时间段划分为以下5个阶段:第1阶段,用于全面的患者教育(分别用于肌腱或神经移植术前2周或4周);第2阶段,探索可变持续时间的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等长激活期间的系统运动学习,以增强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分别用于肌腱或神经移植术后4~6周或1~2周);第3阶段,均为低强度运动控制,包括对侧上肢等负荷,最大限度地增加溢出效应和神经可塑性效应(肌腱或神经移植术后12周或3~20周);第4阶段,使用同侧上肢等张负荷增加高强度力量和运动控制,最大限度地增加溢出效应和神经可塑性效应(肌腱或神经移植术后13~26周或21~52周);第5阶段,发展为更多的日常生活活动,具有较高强度力量和运动控制任务的职业训练或运动专项训练(分别为肌腱或神经移植术后27~52周或53~78周)。

有学者对PNF牵伸练习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发现单侧PNF牵伸练习可减少AIS女孩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改善其躯干旋转的角度和关节的活动范围。通过研究PNF牵伸练习结合收缩放松技术对AIS女孩的影响发现,PNF牵伸练习前AIS女孩左、右躯干和骨盆旋转的有限范围(TPR)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TPR无显著性差异。研究指出,有必要继续在众多AIS组别中,学习关于PNF牵伸练习对不同类型的脊柱变形人群的影响。

Adler等(2007)在治疗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个体时,也报告了阳性结果。在13名患有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arcot-Marie-Tooth)和足部下垂的患者中,Meningron等(2009)认为,抗对角1型(D1)的下肢PNF牵伸练习增强了同侧胫前肌的激活,抗对角2型(D2)的下肢PNF牵伸练习增强了同侧踝关节跖屈肌的激活。Urbin M A等(2015)的报告显示,在受影响较小的肢体一侧进行16次腕关节伸展训练,可以改善皮质脊髓束的可塑性,并可增加受影响较大一侧主动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有学者描述了在治疗一名29岁的个体患者时,他通过背阔肌肌腱皮瓣转移手术,改善了肘部和手指伸展后遭受的严重臂丛血管损伤。最初,他们采用人工抵抗的D1上肢PNF模式,更好地复制患者的初级背阔肌肌肉动作。在后来的治疗中,PNF牵伸练习被应用于更广的范围,以增加肘关节伸展阻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手指伸直。仅在PNF牵伸练习治疗两周后,患者就可以主动伸展肘部和手指伸肌。术后4个月,患者肘部和手指伸肌力量分别达到手动肌肉测试(MMT)4级和3级。经过肘关节置换术和拇指腕伸肌重建术,在事故发生两年后,该患者返回其制造厂工作。

3 PNF牵伸练习对运动训练的影响研究

PNF牵伸练习能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潜能,增强其肌肉功能,使其获得良好的训练水平和成绩。Worrell T W等(1994)的研究表明,健康个体训练身体的一侧肌肉会同时增加双侧肌肉的力量。Reznik J E等(2015)观察到,12名健康成年人对侧胫骨前肌溢出,使下肢PNF型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受到阻力。Gontijo L B等(2012)认为,在30名健康的大学适龄女性中,等速躯干屈曲或伸展的最大努力分别增加了双侧脚踝背屈肌和足底屈肌的激活。Abreu M(2018)等观察到,30名健康的大学生在肩部等长收缩期间,增强了对侧肩部的神经肌肉功能。Monga P(2017)在执行分离的手动抗肩胛PNF模式时发现,25名健康的大学适龄女性同侧腕屈、伸肌群功能增强。在健康成年人中,PNF的节律启动和重复拉伸促进了肌肉功能。

在肌肉进行等长收缩和同心收缩时,被动拉伸会阻碍最大力量的产生。此外,运动前的拉伸也会影响专项技能的表现,拉伸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力量产生的效率,而不仅仅是最大输出力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拉伸后进行冲刺时,无论拉伸单腿还是双腿,20m冲刺的时间都显著增加。由于主要伸展股四头肌后跳跃高度下降,因此有理由假设短跑前拉伸股四头肌,表现只会变得更差。而对于使用双腿的活动,似乎仅拉伸一条腿就足以对下肢的整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肌肉的向心收缩,更坚固的系统将通过允许更有利的长度和速度条件来改善收缩分力。具体来说,在既定的收缩状态下,较硬的肌腱单位应使收缩的长度增加,降低缩短的速度。因此,应将收缩组件放置在力—速度和力—长度曲线上力产生的最优点上。这是由于在收缩的初始阶段,刚性系统没有那么“松弛”。根据目前的研究推断,一种可能是拉伸通过阻止膝关节和髋关节伸肌在其力—长度和力—速度曲线的最有利部分进行操作而改变了短跑的运动形式。另一种可能是在短跑的跑步部分,随着肌腱顺应性的拉伸增加,肌腱单位储存弹性能量的能力降低,从而妨碍了肌腱的表现。肌肉组织和腱组织在被外力拉伸后都有储存弹性应变的能力。尽管对此问题存在争议,但许多学者指出,拉伸—缩短现象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在运动过程中,超等长收缩中的肌肉在向心式收缩阶段,储存在肌腱结构中的弹性能被释放,如跑步这一形式被称为弹性增强的机制。

肌腱单位中可储存的弹性能量是该单位强度和外力产生的延伸之和。一次剧烈的被动肌肉拉伸可能会降低主动肌腱僵硬,从而减少可以储存和再利用的弹性能量,但相关研究很少。被动拉伸在3%的最大努力下等长收缩期间对下肢肌肉的硬度没有影响。然而,这些研究没有测量重复拉伸—缩短周期动态条件下的肌肉硬度,因此在实际训练中,被动拉伸对肌肉的影响仍有待确定。在更快的运动速度下,静态拉伸不会阻碍最大等速伸膝力矩的产生。还有一些神经机制可以解释拉伸导致的肌肉性能下降,其中涉及拉伸反射活动的中断。有学者提出,拉伸—缩短运动的向心阶段启动肌电增强。

肌肉拉伸会减弱跟腱抽筋引起的拉伸反射的强度。因此,运动前拉伸可能会阻碍肌电的增强,对涉及拉伸—缩短周期的技能表现产生负面影响。另外,一种潜在的神经机制与高尔基腱器官对持续拉伸的急性反应有关。高尔基腱器官对张力的反应是通过启动被拉伸肌肉的反射抑制(自生抑制)及其在身体同侧肢体的协同肌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单独或联合作用的机械和神经机制也可以解释单腿伸展和双腿伸展同样有害。许多运动员在单腿伸展后改变了跑步形式,这种画面让人想起一个跛行的人。此外,拉伸诱导的自体抑制可能对双腿产生负面影响。

被动肌肉拉伸会对需要重复高功率输出的技能表现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效应可能会影响纯粹的向心收缩(即起跑时的爆发)、向心阶段及重复拉伸—缩短周期动作或两者兼而有之的运动。如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速度,则只能建议在短跑之前不要被动拉伸膝盖和臀部肌肉。这项建议反对一般的看法,即剧烈运动之前被动拉伸要非常谨慎。在实际实践中,运动员在每一次无拉伸短跑开始时非常不安。因此,拉伸的生理/机械方面的负面影响必须小于无拉伸条件下的负面影响。

4 结语

从PNF牵伸练习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来看,PNF牵伸练习能够减弱因运动性疲劳产生的肌肉力觉“高估现象”,强化肌肉的运动效率和本体感受能力,对运动性疲劳恢复具有积极影响;从PNF牵伸练习对运动康复的影响来看,PNF治疗方法可改善肌肉的力量、张力和运动范围,优化神经肌肉恢复;从PNF牵伸练习对运动训练的影响来看,PNF 牵伸练习对柔韧性有改善作用,由于肌肉力量包括的范围较广,所以针对PNF牵伸对肌肉力量影响的研究尚不足。PNF牵伸练习可以激活肌肉、改善肌肉功能;PNF牵伸练习对提高最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肌肉爆发力等并无正面影响,甚至还有负面影响,以上PNF效能可继续深入研究。另外,针对 PNF 拉伸方法的生理学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被动肌腱本体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
拇长伸肌腱嵌顿1例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