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分析

2023-12-19 13:02李进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书写能力笔画书写

李进偲

摘 要:良好的书写能力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的书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要能够书写整洁、行款整齐。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很多学生的书写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素养。本文就低段小学书写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 书写习惯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9.028

习惯是一种不易察觉的意识,但是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小学低段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握笔姿势到书写规范,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书写作为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掌握书写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还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低段学生书写习惯的意义

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调查发现,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该阶段孩子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学生一旦过了这段时间,其学习的习惯就会呈现出基本定型的状况,学生再想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会比较困难。因此,小学阶段正是对学生的书写习惯进行培育的关键阶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并没有长时间接触书写,因此,该阶段学生的书写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生活中对待书写的态度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学生从学习中寻找乐趣,继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专注程度是现阶段教师以及家长的主要目标之一。书写习惯的养成,不但有助于教师以及家长实现目标,同时也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

二、小学低段学生书写的现状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很多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尽人意,他们不仅没有掌握良好的书写技巧,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态度。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书写过于随意

很多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方法过于简单,书写形式也比较单一。在写作业的时候也都是将精力放在如何解答问题上,而在书写上过于随意和潦草,造成学生作业整洁度不够。有些教师甚至无法看懂学生的作业,不能分辨字迹。而导致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得到专业的教育,此外,学生的书写态度也不够严谨。

(二)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书写教育

在很多现代学校中,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主要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而忽略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缺少书写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学生的书写意识不够。

(三)坐姿不规范

部分學生在书写的过程中会特别喜欢趴在桌子上,或者是在书写时情不自禁地离书本越来越近,进而导致学生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极不美观。部分家长对于学生存在这种书写情况是完全不知情的,而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非常多的学生都存在这种问题。学生由于在书写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指导以及监督,继而导致学生会选择自己比较舒服的姿势进行书写,从而导致学生的坐姿出现问题,影响书写效果。

(四)写字握笔不规范,写字笔画不对

学生在握笔的时候也会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有的是握笔姿势不对,这种握笔方式对于学生后续的发展而言,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学生长时间这样写字,很容易出现写字不清晰、歪歪扭扭等情况。同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刚开始学习笔画的阶段,学生经常按照教师所教学的内容进行模仿,为此,教师需要做好日常的示范教学工作,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工作中出现了笔画顺序出错的情况,就会对学生日后的书写造成影响。

三、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书写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首先要营造良好的书写环境,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够真正融入书写教育中,约束并提高自己。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书写比赛,通过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学生的书写意识,纠正学生的书写态度。教师可以每周利用一节课对学生进行书写教育,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书写技法的时候,学生就会不自主地要求并提高自己。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对书写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教导,端正其态度,询问其是否在书写过程中遇到问题,并帮助他解决。当然,在书写教育中,教师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坐姿,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科学安排书写教育时间。不能因为书写教育而耽误了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预留几分钟,让学生进行练字,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作业。为了让学生的能够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可以适当放一些轻音乐,平缓学生的心情,避免学生产生浮躁的心态,这样可以起到提醒学生认真书写,不受外界影响的作用。

(二)树立书写榜样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可以以一些书写名家作为榜样,或者以学校、班级中书写能力较高的学生和教师作为榜样,对学生加以引导。事实上,很多学生都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教师或者同学的影响。这个时候,教师在他们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能够提高学生的书写积极性。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有着一定的好胜心,且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身边树立良好榜样,促使学生实现良性竞争。在一段时间的教育后,教师可以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进步慢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采用科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针对后进生,教师可以设置奖励小红花或者糖果等食品的环节,鼓励他们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加强兴趣教育,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书写兴趣之后,在平时书写的时候就会自我约束,并利用课外时间加以锻炼。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的时候,学生就会具有较大的学习动力,有效学习时间也得到延长。因此,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的书写活动。或者在书写教育中,融入故事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书写的乐趣,避免书写教育过于枯燥。

(四)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书写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针对很多教师对学生书写教育不重视的问题,学校可以加强监督,并定期检查教师在书写方面的教育。此外,教师自身也需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意识。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将书写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书写教育。通过故事中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书写习惯。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端正学生的态度。其实,良好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做成一件事。但是,在实际教育中,有很多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很容易被其他事情所影响,出现走神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浮躁的心态,从而不能认真书写。因此,在书写教育中,端正学生的态度十分重要。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的,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书写练习作业,并进行检查。每天可以给学生一些课堂时间练习书写,以此端正学生的态度。

(五)加强指导,科学点评

在书写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先从简单的笔画开始练习。如练习写好每一个笔画,单独练习一笔一画,然后再写出一整个字。比如,在写“永”字的时候,教师先做好示范,将每个笔画的写法、顺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练习每一个笔画,为学生的书写打好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字帖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帮助学生纠正自己不好的书写习惯。在书写教育中,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做好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例如,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有的学生写字时重心不稳,容易出现高低不平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分析原因,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六)遵循规律,事半功倍

在书写方式上,教师要按照教科书上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内容以书写基本功为主,然后练习单一字体,当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才能练习以部首和侧旁为主的组合字体。部首是汉字的组成要素。在学生初学带有部首的汉字时,教师就可以提出几个比较常见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写作规则。而一些比较困难的字词,则可以沿用“反复教学”的方法,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在教学汉字时,教师可以先用田字格讲述其笔画的方位,然后根据所学汉字的构造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就可以写出规范美观的汉字了。

(七)培养提笔即练字的书写理念,纠正学生坐姿

多数的学生在进行练字时是一种书写状态,然而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又会呈现出另一种状态。出现这种情况最为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比较贪玩,不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兼顾书写质量。其次,学生没有形成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练字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加强思想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维持书写状态。其次,教师在布置相應的作业时,也可以适当减少,要尽可能地保证作业质量,尤其是对于作业量问题,让学生保障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书写,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书写规范,实现规范化练习,从而深化学生“提笔即练字”的书写理念。

古人云:心燥则笔燥,心静则笔安。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书写时,还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练笔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较为舒适的环境中进行练笔,从而提升书写效果。在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写作时,教师还需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坐姿以及写作姿势。学生如果在书写的过程中存在书写姿势不规范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但会影响学生的书写质量,还会导致学生的书写习惯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对学生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只有学生在提笔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写作姿势,才能够促使学生提升书写质量。在此状态下,通过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就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书写练习之中。

(八)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让学生会写

在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现象,即虽然学生努力练习,但最终效果不佳。经过调查,实际上是学生缺乏对汉字的观察,导致最终书写出来的字体与标准字体相差甚远。

1.分析笔画,掌握要领

汉字的基础笔画有数十种,当这些基础笔画出现在汉字中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拿笔的姿势,而且要让学生注意到这些笔画的“起笔”“走笔”和“收笔”,比如,在写“一”的过程中,我们会将这个“横”的笔画扩大,然后让学生注意这个“横”的形态、粗细和重量的变化,最后,教师可以进行书写演示,让学生了解这个汉字的写作要领。

2.牢记笔顺,正确书写

汉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书写的,通常的规则是由上而下。“走之”一词虽属“半围形”,但它是先里后外。在面对这种特殊的笔顺时,教师要对其进行强调,让学生先看着教师演示的书写顺序(特殊笔画标红),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记忆。

3.细看结构,注重平衡

汉字的结构大致有单体字、上下字、左右字等几种类型。每个字的写法都有它的特点,也有它的观察方式。在写汉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从整体上观察,分析这个字的结构,然后观察它的写法,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更漂亮。

4.寻找规律,触类旁通

在汉字书写教学中,我们只需进行总结和综合,并把握几个写作要点,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1)以不同的方式寻找不同的东西

汉字的笔画很多,但只要找到它的规则,就很容易写好。比如“撇”,要先理解它们的共同点,然后是笔法上的差异。

(2)学习分类,并进行推理

在汉字的偏旁教学中,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寻找偏旁的拼写规则。例如,“月”的形状在左、右字形中通常是左边狭窄右边宽阔,而在上面和下面的字形中则基本上是上面短,下面长。通过分类,以点带面,学生学会了汉字的写法。在写字前养成一个好的观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书写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更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并将其融入课堂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书写状态。

参考文献:

[1] 董丽沙《浅谈小学低段学生写字习惯养成的方法研究》,《课外语文》2017年第31期。

[2] 何泽广《小学低段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策略——以升钟镇小学为例》,《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年第10期。

[3] 邵惠飞《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养成教育策略》,《文理导航》2015年第8期。

(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立项号:LZ[2020]GH040)

猜你喜欢
书写能力笔画书写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小学低段学生良好书写能力的培养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找不同
一笔画
大学生书写能力调查和应对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