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

2023-12-20 07:15
作文周刊·决胜中考 2023年4期
关键词:碧玉甜味剂盐湖

阅读综述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已经相当普遍。说明文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做说明或者对抽象事物进行阐释的文体,中心鲜明突出、条理清晰严谨,目的是让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特点、来源、功能等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种类有很多,诸如广告、说明书、解说词等。近年来,说明文阅读除了考查考生对说明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注重考查考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常涉及的重难点有:

1.把握说明对象或内容。

2.点明说明方法及作用。

3.理清说明顺序。

4.梳理文章结构。

5.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6.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

锦囊妙计

说明文阅读对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解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说明对象或内容

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需要找到文章说明的对象,通常会在标题中直接点明。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内容,可以采取“三看”法:看题目、看首段、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一般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全文对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了说明;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了说明。

二、点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明确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再点明作用。

1.举例子是例举实际的事例,标志词有比如、例如、据说等。

答题格式为:通过举……例子,说明了……道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列数字是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明事物特点,用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作为标志。

答题格式为:通过列举……,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3.作比较的标志词有与、相对于、而、比等。

答题格式为:通过将……和……作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4.打比方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某一事物特点,标志词有像、仿佛、好像、犹如等。

答题格式为:通过将……比作……,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的特点,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5.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做概括的说明方法,主要体现在判断句式中,比如:“这就是……”或“……是……”等。

答题格式为:通过对……下定义,科学地揭示了……的本质。

6.分类别就是将某个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具体标志为:一种……另一种……。

答题格式为:通过将……分门别类,使说明更具条理性。

7.引资料就是引用某些名言理论,标志句式有“曾说过‘……’”“由此看来……”等。

答题格式为:通过引用……,鮮明生动地说明了……。

8.作诠释是对某一事物加以解释说明,标志句式有“因为……”“这是由于……造成的”等。

答题格式为:通过作诠释,具体说明了……的特点,使其通俗易懂。

9.摹状貌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对一个事物进行具体的刻画。

答题格式为:通过摹状貌,具体说明了……的特点。

10.列图表就是列出各种图片或者表格来说明事物。

答题格式为:通过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的特点。

三、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的过程,有明显时间词。

2.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总到分,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等。通常有明显的方位词,特别是介绍建筑物或者景点的时候。

3.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由现象到本质,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等。常有表逻辑顺序的词,比如:因为、由于等。

答题格式为:本文使用了……顺序进行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四、梳理文章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其中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由总到分、由分到总、总分总。此外,还有并列式、递进式等。事物说明文多采用总分结构,事理说明文多采用总分总结构,有一定逻辑顺序的事理说明文通常采用递进式结构,使用空间顺序的说明文则多采用并列式结构行文。

分析文章结构时,要善于捕捉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

五、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通常具有准确性、严谨性,以及生动形象的特点,常见的提问形式有以下几种:

1.分析重点字词的作用

答题格式为:……在文中指……,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2.重点字词能否替换并说明理由

答题格式为:不可以。原词具有……的含义,所换词语的意思是……,替换之后使文意发生改变,不符合实际或本意。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格式为:不能。该词表示对程度的修饰或对范围的限制,删去后,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不符合实际或使句意绝对化,该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4.“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的具体指代。一般指的是代词前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六、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

有时候,说明文阅读还会考查考生的拓展研究能力,通常会让考生结合生活实际谈看法,这类题首先应适当概括文章的说明事物或内容,并进行简要分析;然后,选取一个与文章所写事物有共同点的生活事例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

真题解析

一、(2023年湖南永州卷)阅读说明性文章,完成各题。

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重现人间

◎张雄文

①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贺兰山东麓古代文化遗址进行考古调查,贺兰山苏峪口生态保护区内的一处山坡上,发现大量闪着神秘光泽的细白瓷碎片,以及部分从流沙中浮现的窑炉遗迹。

②a据调查,瓷窑遗址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13处窑炉。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围绕1号和2号窑炉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揭开了包括两座窑炉在内的完整作坊遗迹,出土大量精细白瓷产品和各类窑具,并在窑场周围发现开采瓷土、石英、煤、石灰等制瓷原料與燃料的矿坑。

③专家介绍,两座残高逾两米的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历经千年风雨,保存完好的风道、火膛、窑室、烟囱等遗迹揭示了当时高超的窑炉建制。b作坊遗迹还包括瓷土粉碎、贮存、拉坯、上釉、晾坯等痕迹,反映了较为完整的制瓷工艺流程。

④今年2月15日,c国家文物局将这一考古新发现作为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发布。2月22日,宁夏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据考古专家推断,这一窑址始建于西夏早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⑤d苏峪口瓷窑址项目负责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朱存世说,窑址废弃后就被山上流沙掩埋,后期人类破坏极小,因此是全国瓷窑址作坊遗迹保存最好的窑场之一。

(选自《半月谈》2023年第8期,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发掘苏峪口瓷窑完整作坊遗迹的时间是2017年。

B.现已发掘的两座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高逾两米,虽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

C.考古专家认为,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建于西夏早期,是国内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D.瓷窑址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废弃后就被山上的流沙掩埋,后期人类破坏极小。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A项根据第②段可知,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发掘苏峪口瓷窑完整作坊遗迹的时间是2021年。B项根据第③段可知,两座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残缺,只是风道、火膛、窑室、烟囱等保存完好。C项根据第④段可知,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西夏瓷窑址”,“国内最早的西夏瓷窑址”这一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D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a处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瓷窑遗迹的占地面积和窑炉数量。

B.b处黑体词语没有先后顺序之分,可以随意调换,调换后并不影响表达效果。

C.c处“这一考古新发现”具体指代的内容是“发现贺兰山东麓古代文化遗址”。

D.d处画线句子可以删除,删除后语意没有变化,语言更加简明,表达更加准确。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B项根据第③段可知,黑体词是按照制瓷的工艺步骤来排序的,不可随意调换。C项根据第②段可知,“这一考古新发现”具体指代的内容是发现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D项根据第⑤段可知,画线句介绍了解释瓷窑址保存完好原因的对象是苏峪口瓷窑址项目负责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朱存世,使得解释更加具有权威性。

【答案】A

二、(2023年湖南衡阳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盐湖为什么色彩斑斓?

◎王建萍

①初夏时节,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各地盐湖宛如调色板,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种美丽的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

②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咸水湖都能叫盐湖,盐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在50克/升以上的湖泊。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

③那么,是什么让盐湖如此色彩斑斓呢?其实,我国98%的钾资源、超过80%的锂资源、50%的硼资源、50亿吨的镁资源都赋存在盐湖卤水中,还有巨量的石盐、芒硝、天然碱、硝酸盐等矿产资源,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也正是由于不同盐湖中含有的离子组合不同,以及富含盐湖微生物,如绿藻等,我们在自然界才可以看到蓝色、绿色甚至棕红色的盐湖,十分美丽。

④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陆相盐湖主要形成于大陆内部,如青藏高原、内蒙古等地的盐湖;海相盐湖蒸发岩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海湾、浅水台地等。按形成时间,盐湖又可以分为现代盐湖和古代盐湖。如柴达木盆地盐湖一般形成于几十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晚期,属于年轻的现代盐湖;而四川盆地深部的杂卤石形成于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就属于比较老的古代盐湖(矿)。

⑤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成因,盐湖的形成都需要三个必备条件:构造、物源和气候。值得一提的是,盐湖不一定是有湖水的“湖”。合适的构造、丰富的物源,加上持续干旱的气候,导致湖水大量蒸发浓缩,各类元素不断在盆地中富集,经过长时间演化,最终形成了高矿化度的盐湖。如果补给水源消失或减少,盐湖将进一步浓缩,甚至可能形成地表水较少或没有地表水的干盐湖,或者最终埋藏在地下而形成古代盐湖。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干盐湖。干盐湖的主要特征是在一年内绝大部分时间是干枯的,只有潮湿季节才有暂时性的表面卤水。

⑥由于盐湖多发育在干旱盐渍荒漠为主的封闭型内陆高原盆地,这里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严重,物种稀少,盐湖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必须统筹做好盐湖的保护利用工作。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23日,有删改)

1.对文中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打比方)

B.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下定义)

C.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干盐湖。(举例子)

D.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列数字)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B项根据“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可知,该句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答案】B

2.文中第②段画线句中的黑体词语“以上”可否删去?请谈谈你的理由。

鹽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在50克/升以上的湖泊。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以上”指数量、程度、阶段等超出并达到某一标准。结合原句可知,“以上”在句中起到范围上的限制作用,说明只有湖水含盐量在50克/升以上的湖泊才能称之为盐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所以不能删去。

【答案】不能删去。“以上”,指数量、程度、阶段等超出并达到某一标准,说明了“盐湖”的标准,语言准确严谨。

3.针对文末提到的“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严重,物种稀少”等现状,请就如何统筹做好盐湖的保护工作,提出你的建议。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结合盐湖地区“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严重,物种稀少”等现状,围绕“统筹做好盐湖的保护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即可。

【答案】示例:坚持生态优先,加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保护好盐湖的自然生态景观。

三、(2023年天津卷)阅读《如何给山峰测高》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如何给山峰测高

◎于先文

①山峰的高度通常指海拔高,是以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到山顶的垂直距离。怎样测量山峰的准确高度呢?主要有三种方法。

②目前,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法。一般来说,是从山脚下一个已知海拔高的点出发,利用水准仪和两把水准尺测量相距不远两点间的高差。水准测量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但水准测量进度慢,例如,200米左右高度的山,沿上山路测量也需要1天;如果碰到草木丛生没有路的山,测量进度就更加缓慢。因此,该方法只适合测量较低的山峰。

③相比之下,三角高程测量法要简单快捷得多。我们测量448.9米的南京紫金山主峰,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在山脚下,利用安置在海拔高已知点上的全站仪,瞄准安置在山顶的棱镜,可测得视线的高度角和距离,利用数学方法就能算出一个垂直高差。这个垂直高差加上已知点海拔高和全站仪高,再减去山顶棱镜高,就得到了山的海拔高。这个方法虽然“多快好省”,但仅仅适合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山峰。

④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工作更加简便且测量精度高。2020年,我国科学家测量珠穆朗玛峰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但这个方法测得的是大地高,大地高需要减去一个叫作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值,才能得到海拔高。要想得到精确的大地水准面差距,需要有严密的数学模型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等数据,这也是2020年在珠峰测量中开展重力测量的重要原因。目前,北斗卫星测高误差已可控制在5厘米之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达到毫米级精度,进而全面替代水准和三角高程测量法。

⑤掌握山峰高度,对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准确的山峰高度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的重要地理数据;另一方面,对于山峰及周边区域的高程监测,也可用于地壳形变、板块运动等演变机理研究,以及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预报。此外,准确了解山峰的高度,还有利于科学家开展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分析沧海桑田的变化趋势,探索人类家园的未知奥秘。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18日,有删改)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山峰的高度通常指海拔高,是以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到山顶的垂直距离。

B.水准测量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但只适合测量较高的山峰。

C.三角高程测量法“多快好省”,测量南京紫金山主峰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D.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工作更加简便且测量精度高。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信息。B项根据第②段中的“因此,该方法只适合测量较低的山峰”可知,“只适合测量较高的山峰”表述有误。

【答案】B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测量山高时使用水准测量法进度慢。

B.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测量山高时使用水准测量法进度慢。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法。

D.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法。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根据画线句中的“例如”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句中有准确的数字,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联系前句“但水准测量进度慢”可知,此处说明了测量山高时使用水准测量法进度慢。

【答案】A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③段中黑体词“一般来说”“仅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④段中黑体词“这种方法”是指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的方法。

C.第⑤段说明掌握山峰高度对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时间顺序介绍了三种测量山峰准确高度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项根据首段中的“怎样测量山峰的准确高度呢?主要有三种方法”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测量山峰高度的方法,故为事理说明文。依次介绍了测量山峰高度的三种方法,运用的是逻辑顺序。

【答案】D

试题演练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无糖陷阱”,甜味剂争议再起 ◎李亚丽

①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非糖甜味剂使用指南》(Use of non-sugar Sweeteners:WHO guideline)。指南特别提到,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②此言一出,随即引发热议,毕竟以各种非糖甜味剂代替糖的“无糖”食品饮料,因其热量相对较低的属性,近年来已成为都市生活健康标配。曾经一度被指控“无糖”是个“陷阱”的言论,也在大小研究佐证之后,被逐渐搁浅,使人们愈发相信其安全、健康的功能。

③然而,作为“安全标杆”,世卫组织的新指南不得不引起警示,是否甜味剂真的不如天然糖?又或者,甜味剂终究还是噱头呢?

甜味剂不止于“甜”

④曾经,“无糖”被诟病为“消费陷阱”,而事实上,其功能属性确实存在。市场上的“无糖”“低糖”饮料,大多使用的是代糖。根据中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液体食品中的含糖量只要小于5g/L,即可在包裝上标注无糖——所以许多产品只需使用非常少量的代糖,就能实现和天然糖同等甚至更高的甜度。

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无糖饮料虽然很甜,但热量却非常低的原因。比如,一听330毫升的有糖可口可乐含糖量(果糖和蔗糖)大概是33克,而一罐330毫升零度可乐的代糖阿斯巴甜,其使用量只需大约167.5微克。

⑥不管是天然糖还是代糖,都属于甜味剂,这都是我们今天争议的重点。要理解不同甜味剂的使用场景,我们需要了解它的种类划分。目前,甜味剂可按照3种方式进行划分。首先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可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⑦糖类甜味剂是可以作为一般食品或营养素的日常用“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而非糖类甜味剂,则需以食品添加剂的角色进行添加管理,常见的有安赛蜜、阿斯巴甜、甜蜜素、纽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等——而非糖甜味剂也是世卫组织这份新指南中特别指向的品类。

⑧第二种方式是按照营养价值差异,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当甜味剂的甜度达到蔗糖程度,而其产生的热量高于蔗糖的2%时,为营养型甜味剂,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醇等;当低于蔗糖产生热量的2%时,则为非营养型甜味剂,所以非营养型甜味剂的热量更低,比如糖精钠、甜蜜素等——中国仅允许部分非营养型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⑨第三种是按照其来源划分,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本身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从天然原料中加工提取获得,包括糖醇类的甘露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等,和非糖醇类的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人工甜味剂是指具有甜味但不是糖类的合成化学物质,常见的包括糖精、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

⑩在我们日常所见的饮品、酸奶以及焙烤食物中,都会常常见到不同种类的甜味剂。理论上来说,相比之下,非糖类甜味剂对体重更友好,因此被认为更符合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于是也在市场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人们可能忽视了过度使用,或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需要警惕的“甜蜜陷阱”

{1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过量或长期使用甜味剂,可能存在一些“甜蜜陷阱”。

{12}2023年5月29日,根据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最新研究,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三氯蔗糖,食用后,会产生一种化学物质三氯蔗糖-6-乙酸酯。体外实验显示,三氯蔗糖-6-乙酸酯会破坏人类血细胞DNA,诱导DNA链断裂,并且对肠道壁造成破坏,甚至增加与炎症、氧化应激和癌症相关的基因表达。

{13}关于三氯蔗糖-6-乙酸酯,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对所有基因毒性物质的毒理学研究,其阈值为每人每天0.15微克。而研究显示,每天一杯三氯蔗糖加糖饮料中的三氯蔗糖-6-乙酸酯,就超过了这一阈值,这甚至还不包括食用三氯蔗糖后,代谢产生的三氯蔗糖-6-乙酸酯的量。

{14}另外,法国国立卫生与医学研究所近期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表明,甜味剂可能会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研究始于2009年,对10.3万名男女受试者进行了近10年的追踪:近四成的受试者称,他们经常食用人造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安赛蜜钾。在研究期间,发生了1500多例心脏健康问题,包括心脏病、中风、严重胸闷或疼痛(心绞痛)等。研究发现,摄入较多的人造甜味剂,与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联系。

{15}这一相关性在独立阵列研究中得到证实。该阵列研究在美国和欧洲进行了选择性心脏评估。团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全血或血小板中的人工甜味剂,导致了血栓形成加速,这在动物模型研究中得到了确认。

{16}虽然现有研究证据还相对有限,但初步看来,若是不当使用,人们原本想要通过甜味剂实现“相对健康”的诉求就难以实现,甚至会引来更大的健康问题。

到叫停非糖甜味剂的时候了吗?

{17}既然如此,是不是说非糖甜味剂就该被叫停使用呢?或如许多人争议所说,回归天然糖?

{18}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该指南的误读。因为世卫组织指出“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并不是说要停用非糖甜味剂。

{19}根据世卫组织对现有证据的系统性回顾,使用非糖甜味剂在降低成人或儿童体脂方面没有长期益处;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也可能存在潜在不良影响,如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成人死亡率的风险——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非糖甜味剂无益于控制体重或者预防疾病,但并未否定其短期或者适量使用的功效。

{20}另外,大量的现有研究表明,在合理范围内,食用非糖甜味剂是安全的,各国政府也批准其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非营养型甜味剂不参与人体代谢,也不会引起血糖升高,目前相关证据还不足以得出会产生健康危害的结论。

{21}同时,所有甜味剂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是经过了相应的安全性评估,只要按照规定范围和剂量添加,是健康无害的。

{22}总结来看,对待甜味剂,只要不是大量或者长期食用,适当食用无须恐慌。真要比起来,单纯喝纯净水、吃粮食,或许最健康。

(选自《看世界》2023年第13期,有删改)

1.文章介绍了关于甜味剂的哪些方面内容?

2.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19}段的黑体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亿万年前的生命“氧”成记

◎杨 冬

①今天,人们对氧气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如果把时钟拨回到几十亿年前,我们会发现那时地球上根本没有氧气,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在衰老恒星的演化过程中,恒星核心通过核聚變合成了氧,所以宇宙中氧的含量还是比较丰富的,仅次于氢和氦。

②据科学家推测,在几十亿年前的地球上,已经形成了浩瀚的海洋,但是没有氧气。地球上演化出的第一批生物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同时利用化学能合成身体所需的有机物,其中一类化学能来自海底火山口。

蓝细菌开启“大氧化”时代

③现在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依赖太阳能生存和繁衍。例如,植物可以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这一过程就是光合作用。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可被视作一个“泵站”,它利用太阳能提供的能量,从某个电子供体中抽取电子提供给二氧化碳。在距今约30亿年前,蓝细菌(也称蓝藻)利用太阳能将水的氧原子的电子夺走,再传递给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水被不断地裂解并释放出氧气,随着蓝细菌的繁殖,氧气就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终于出现了一定浓度的氧气。这段时期被称为“大氧化”时代,发生在距今约24亿—18亿年前。“大氧化”对于绝大部分厌氧生物而言是灭顶之灾,氧气会与其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分子发生反应,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所以,“大氧化”必然伴随着一波“大灭绝”。同时,氧气浓度的上升又给地球的生命体指出了一条新的演化道路——如果能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那么这种生物便可以得到更多的能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氧气的生物会拥有更大的优势,它们的后代会逐渐在生物圈中占据统治地位并深刻地影响地球生物的演化历程。

线粒体竟然来自远古的细菌

④生物如何利用氧气获取能量呢?这还要从有氧呼吸谈起。有氧呼吸是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从而获得能量的活动。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有机物通过化学反应“贡献”出它们的电子,细胞的“膜”上的一系列由蛋白质构成的分子机器则会将电子传递给氧气,使氧原子与氢原子结合形成水。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当电子在“膜”上向氧气流动时,细胞中的分子机器向“膜”的一侧泵出质子(也就是氢离子),从而在“膜”两侧建立质子浓度差,并利用浓度差驱动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合成酶,从而进一步合成大量的ATP。细胞中的水轮机就这样将流动的电子产生的能量转换为以ATP形式存在的能量。利用ATP的水解,细胞可以完成各种耗能的化学反应。

⑤对于细菌来说,上述过程发生在细菌的细胞膜上,而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如动物)的细胞则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并购”了细菌,细菌的后代逐渐演化为细胞中的一个“部门”——线粒体,有氧呼吸就发生在线粒体的膜上。

⑥线粒体是细菌的后代吗?如果人体细胞里有细菌的后代,那么病原体不是已经潜藏在人体中了吗?如果真的有某种致病细菌(如肺结核分枝杆菌)藏在人体细胞里,那么的确有可能引发疾病。然而,根据“细胞内共生”假说,在亿万年前,有一些细菌早已和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达成了“协议”——细菌与生物细胞共同繁殖、演化,可谓“共命运,共荣辱”。这些远古的细菌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

⑦通过研究现存生物的线粒体,科学家已经获得了大量证据,可以证明“细胞内共生”假说的合理性。和细菌一样,线粒体需要先复制自己的DNA,然后分裂成两个新的线粒体。从基因序列上看,人体细胞的线粒体的基因更像细菌的基因,而不太像人类的基因。这些证据显示,线粒体很有可能是由远古的细菌演化而来的。

“有氧霸主”真核生物的优势

{8}那么,这种“细胞内共生”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让我们再回到“大氧化”时代去一探究竟。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一个单细胞生物如果具有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从而获得能量的能力,它就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所以,很多单细胞生物逐渐演化出了有氧呼吸的能力,但直到此时,地球上还没有出现真核生物。

⑨什么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是指那些人们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其细胞核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在生命诞生的最初阶段,生物的细胞中没有具有核膜的细胞核,它们被称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熟悉的细菌;另一类被称为古细菌。它们虽然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没有具有核膜的细胞核,但是从DNA序列上看有很大的差异。从生物演化的角度看,细菌和古细菌属于两个不同的大家族。

⑩今天,古细菌往往生活在极端环境中,比如,深海火山口或盐湖(如死海)。这类生物大多具有耐热、耐盐、耐碱、耐酸等特征。从外形上看,虽然古细菌与细菌比较相似,但是科学家通过仔细分析其基因发现,古细菌在很多方面更接近真核生物。

{11}与它的两个“祖先”相比,拥有线粒体和细胞核的真核细胞有很大的优势。如果将真核生物比喻为计算机,那么这台计算机就拥有了可以长时间续航的电池以及存储空间超大的硬盘。在这个基础上,细胞便可以演化出更加复杂的结构,执行更多的功能,同时运动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在此基础上,自然界演化出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如植物、动物,最后演化出能够思考、具有高级智慧的人类。

{12}研究发现,从“大氧化”完成到距今约8亿年前,地球上并未出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这段时间长达10亿年,即在这10亿年中,虽然地球的大气中已经“有氧”了,但氧气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通常估计不超过今天的氧气水平的10%,甚至可能低至0.1%。

{13}在几十亿年前的地球上,氧气的故事起源于一个不起眼的蓝细菌细胞,随着蓝细菌种群的繁衍壮大,地球上的氧气水平一步一步提高。氧气浓度的增加带来了新的契机,原始的生命体开始向更复杂的方向演化,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生物圈也日益丰富,直到距今约5.4亿年前的某一刻,地球上的生物跨过了“寒武纪大爆发”的门槛。在随后的几千万年里,生命的演化也进入了一个繁盛的、全新的时代!

(选自《百科知识》2023年第14期,有删改)

1.请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

2.请写出文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文中的黑体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小小油菜花植物科研“大功臣”

◎房裕东

①每年春夏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油菜花开放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在南方的云南,人们在2月份就可见到盛开的油菜花;但在北方的青海,人们可能要等到7月份才能欣赏到黄灿灿的油菜花。不管何时,微风下摇曳的油菜花都像金黄的精灵一般,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往欣赏。

②油菜全身都是宝:幼苗可作蔬菜食用;花是重要的蜜源植物;种子的含油量为35%~50%,可用来榨油;榨油之后的油渣富含蛋白质,是良好的动物饲料……油菜不仅是重要的农作物,还是推动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的“大功臣”。

作物快速生长的“神药”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人口数量迅速上升,各国植物学家都希望找到能让作物快速生长的“神药”,以解决迫在眉睫的粮食短缺问题。美国科学家米切尔发现,某些植物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后萌发出的花粉管生长得非常迅速,于是决定从花粉入手寻找能让植物快速生长的物质。米切尔研究小组用了近30年的时间,终于从油菜花粉中提取出了一种能促进植物茎秆伸长和细胞分裂的高活性物质,并将它命名为“油菜素”。米切尔认为它是一种新的植物激素,仅使用极小量就可显著促进植物生长。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米切尔并不能确定“油菜素”的具体化学成分,也不清楚它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制,所以不能贸然将其归为植物激素。

④米切尔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国农业部的注意,他们于是启动了一项长达十年的计划,希望分离和纯化“油菜素”中的活性物质,并通过对它的研究来促进农业生产。尝试了多种方法后,美国农业部的科学家们终于从227千克油菜花粉中提取出了10毫克活性物质。经鉴定,这种活性物质是一种醇类小分子物质,它被命名为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

⑤虽然在农业应用上,油菜素内酯已被证实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增强农作物对各种逆境的抵抗性,但人们一直不明确它在植物体内的具体作用机制。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拟南芥遗传学研究兴起的基础上,科学家们才证实了油菜素内酯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油菜素内酯也于1998年被正式列为植物激素。至此,油菜素内酯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细胞生长与伸长的大门,科学家们迫切地想弄明白植物是如何感受油菜素内酯,而油菜素内酯又是如何打开细胞之门的。

“神药”如何打开细胞之门

⑥谈及对油菜素内酯在植物体内功能的研究,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科学家做出的卓越贡献。

⑦20世纪9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史蒂芬·克劳斯教授从拟南芥入手,欲寻找细胞上油菜素内酯的受体(即所谓的“锁”),但几经波折未能成功。没想到,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乔安妮·乔瑞教授却误打误撞地从上万个基因中成功找到并定位了这把“锁”,即BR受体蛋白(BRI1)。

⑧油菜素内酯的受体(BRI1)类似一把“锁”,油菜素内酯(BR)类似一把“钥匙”,负调控蛋白(BKI1)相当于“门栓”。没有BR时,BRI1这把“锁”处于失活状态,在细胞内部区域与BKI1形成二聚体,相当于关上了“门栓”。有BR时,它会与共受体激酶(BAK1)一同结合到BRI1上,并同时打开“锁”和“门栓”,从而引起细胞内部的级联反应。

⑨找到受体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弄清楚它的结构,从而了解作为“钥匙”的油菜素内酯究竟是如何与它进行作用的。当时参与这项研究工作的有三位中国科研人员,他们是李建明、王志勇和王学路,均为乔瑞教授实验室的博士后。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⑩最先開始研究的是李建明。他发现受体是一种跨过细胞膜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细胞膜外侧和内侧有着不同的功能:在细胞膜外侧(胞外区)时,负责与油菜素内酯结合,也就是“钥匙”插入的部位;在细胞膜内侧(胞内区)时,负责将油菜素内酯的信号传递给细胞,也就是“锁住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连接这两大部分的跨膜区。

{11}接着,王志勇针对胞外区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动物体内与油菜素内酯结构类似的笛醇类小分子激素,一般都是直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而王志勇的研究证明,植物体内的油菜素内酯并不是直接进入细胞,而是依靠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传递信号。也就是说,油菜素内酯是直接且特异性地与受体胞外区进行结合的。

{12}王学路则从胞内区入手,研究受体是如何被打开并引发下游反应的。他发现,当细胞膜外没有油菜素内酯时,受体处于失活状态;而当油菜素内酯进入后,受体也随之转变成激活状态。受体被激活后,还需要在一个蛋白共作用因子的帮助下才能够向下传递BR信号,这个共作用因子是共受体激酶BAK1,它的发现主要归功于黎家教授。黎家教授长期从事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领域的研究,在阐明其生物合成、代谢调控及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方面做了许多原创性工作。

{13}在研究油菜素内酯的受体方面,包括上述几位在内的中国科学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现在早已是世界植物激素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这些科学家的带领下,中国植物科学研究飞速发展,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那一朵朵小小的油菜花,推动了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的巨大进步。

(选自《百科知识》2023年第9期,有删改)

1.油菜花有哪些用处,请概括说明。

2.文章第一段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体会文中黑体词语的作用。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自体益生菌万岁!

◎许洪叶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不管是新的医疗技术出现,还是旧的医疗技术迭代,都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项逐渐被大家熟知的临床医疗治疗技术——粪菌移植医疗技术。

②在了解粪菌移植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知道人体的健康是由内环境和外环境共同维持动态平衡。人体从外环境中所摄取的各种物质,均需要通过内环境整合利用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行。外环境可以改变,内环境的稳定却不能被破坏。一旦被破坏就会有各种疾病发生。一个健康人的肠道内约存在1000~1150种细菌,总数达到100万亿左右。肠道菌群参与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然而,人类肠道菌群的组成因遗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抗生素使用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个体差异和地域差别,这是人类至今对其认知尚少的主要原因。正常状态下,肠道微生物在各种反馈作用机制的调节下维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受遗传、饮食、年龄、环境、区域差异和抗生素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当肠道细菌的多样性下降,会破坏菌群的稳定性。如长期的高糖高脂饮食或使用抗生素等会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进而引发相关疾病,所谓“病从口入”并非谣言。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抗生素所导致的人体正常菌群被破坏的情况越来越多,随之出现的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也在逐渐增加。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发展,通过改变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粪菌移植医疗技术已经于2013年被成功写入到该病的临床治疗指南中。

③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不是簡单的粪便移植,而是将自体或异体健康人肠道粪便中健康的功能菌群经过专业技术的分离、提取等程序后,移植到肠道菌群被破坏的患者肠道内,用以建立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内外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法。

④粪菌移植最早实施于我国东晋时期,医学家葛洪在《肘后方》中描述了用人类粪便发酵悬浮液治疗食物中毒或严重腹泻的病人,“绞粪汁,饮数和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明朝的李时珍用“粪清,发酵粪液或婴儿粪液”治疗腹泻、发热、便秘。1983年和1989年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相继报道粪菌移植治愈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此后,医疗学者又先后证实了粪菌移植在治疗慢性便秘、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中再次发挥标志性作用。2011年,美国“FMT合作组”正式定名。2013年,FMT被纳入治疗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指南。同年,时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病中心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整合肠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发明,报道了粪菌移植成功治疗严重克罗恩病合并肠内瘘感染。这种成分含混不清的“偏方”在西方国家有了正式的医学地位,是粪菌移植医疗技术在医学史上的标志性进步。2015年,我国成立“中华粪菌库”,推动了该方法的临床进一步治疗和研究。2016年,日本研究者报道粪菌移植成功治疗高剂量激素依赖的溃疡性结肠炎案例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激素依赖和激素抵抗。同年,印度研究者则用粪菌移植治疗严重酒精性肝炎但又不适合使用激素的患者,取得了明显疗效。这些研究为传统概念中的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打开了新的视窗。

⑤粪菌的供体按照来源可分为异体和自体两类。我国多家三甲医院目前已经在临床治疗上使用了粪菌移植技术。由于肠道不同部分的pH、氧气浓度差别较大,供体来源的筛选方法尤为严格,要根据用药史、病史、感染与常见病原体检验指标等,结合供体多维标准,包括受者年龄、生理、病理、心理、诚信、时间、环境、药物应用等方面,再通过一系列表格式问卷和检验检查清单逐一筛查。这一筛查的严格要求也导致了目前体外菌群培养的高标准和异体供体的严重缺乏,虽然我国在2015年就建立了“中华粪菌库”,但目前异体供体依然不足。

⑥相比异体菌群供体而言,自体健康菌群可以完全避免异体排斥的影响,有助于提升疾病治疗的预后效果。自体健康菌群储存后再应用,不仅在疾病治疗上有了保障,也在供体来源方面大幅增加,为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缩短了疾病治疗周期,为医学专家团队在临床治疗上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因此,自体有益菌的储存、应用在我国乃至全球疾病的预防、治疗上的地位尤为重要。

(选自《健康之友》2023年第7期,有删改)

1.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2.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文章分别介绍了有关粪菌移植哪些方面的知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唐诗《咏柳》中的碧玉之谜

◎马志飞

①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风中,柳枝迎风轻摆,枝条上是点点嫩绿的新芽。此情此景,不免令人想起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七言绝句堪称赞美春天的经典之作,脍炙人口,传诵千古。

②该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那一年,已经85岁高龄的贺知章辞去官职,回到家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此时正值早春二月,垂柳依依,嫩芽初发,返乡归家的贺知章心情格外欢愉,即景写下这首《咏柳》。

③1200多年来,每每读到此诗,人们总会被诗中描绘的春日景色所打动,也总有人心存疑惑:诗人笔下的“碧玉”究竟指的是什么?自然界中真有碧玉吗?如果碧玉果真存在,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碧玉会是什么样呢?

④《咏柳》一诗文采飞扬却通俗易懂,就连牙牙学语的儿童都能摇头晃脑地背诵出来,但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对于诗中提到的“碧玉”一词,通俗的解释是“碧绿色的玉”,用来比喻春天初生的柳叶。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对“碧”字的释义为“石之青美者”。这意味着“碧”的本意就是“青绿色的玉石”,之后逐渐引申为“青绿色”。无论是李白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还是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抑或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都是此意。与之类似的还有“碧空”“碧海”“碧波”“碧箫”等诸多常用词,它们均与绿色有关。

⑤不过,假若我们认为贺知章在诗中仅仅借用玉石的绿色来形容柳叶之美,未免低估了他的文采。于是,又有人给出了不一样的解读。他们认为,在贺知章眼中,柳树已经被拟人化了,枝条随风摇摆的纤纤细柳宛若一位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美人,那一条条下垂的柳枝就是美人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从表面看,诗人是在写“柳姑娘”之美,实为赞叹“春姑娘”之美。

⑥用“碧玉”代指美人,始见于古乐府诗《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萧绎在《采莲赋》中也写道:“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因碧玉本是晋朝汝南王小妾之名,后人便将普通人家里姿色动人的女子称为“小家碧玉”。与端庄大气、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相比,小家碧玉温婉纯真、俏皮可爱,将垂柳与之联系起来,更显出其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的一面。

⑦很多古诗词中都出现过“碧玉”一词,除了用来代指美人之外,还被用来比喻流水,如李白的“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柳宗元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有时,古代文人也用“碧玉”比喻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元代散曲家薛昂夫曾这样描绘雪景:“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还有些就是指青绿色的玉石和首饰,如白居易在《采莲曲》一诗中写道:“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如果只考虑本意,古人所说的碧玉究竟是我们认识的哪种玉石呢?这是令人感到疑惑的另一个问题。

⑧早在先秦时期,《山海经》中就有关于碧玉的记载:“又北二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在游云南时也曾见到碧玉,并在《徐霞客游记》一书中多次提及。此外,《旧五代史》中有“碧玉金镀银裹鞍辔”、《元史》中有“碧玉宝枕”的记载。碧玉不仅被记录在正史中,在很多古典小说中也曾多次出现。在《红楼梦》中,贾探春曾送给邢岫烟一枚碧玉佩;《水浒传》中,双鞭呼延灼“系一条攒八宝,嵌七珍,金雀舌,双獭尾,玲珑碧玉带”;《封神演义》中,商纣王“身穿赭黄衮服,头戴冕旒,手拱碧玉圭”……然而,这些文字记载都极为精练,对碧玉本身的描述非常笼统,我们仅能通过文字想象碧玉的模样,却难以了解它究竟属于哪种玉石,质地怎样,价值几何。

⑨有一种说法认为,古人所说的碧玉可能指的是翡翠,但实际上,翡翠进入我国的历史比较短,它在清代中后期才逐漸成为名贵玉石。清代著名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对此曾有过记载:“记余幼时……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镜花缘》第99回描写章荭钻进钱眼中,只见“地下碧玉为路,两旁翡翠为墙:气象之富,景致之精,迥非人世所有”。试想,倘若碧玉与翡翠为同一种玉,为何作者偏偏分开来写呢?由此可见,碧玉并不等于翡翠,但也应当属于价值不菲之物。

⑩更多的人则认为,所谓的碧玉应该是和田玉的一种。翡翠属于硬玉;和田玉则属于软玉,它是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主要矿物为透闪石,并含有角闪石、阳起石等其他多种矿物成分。和田玉结构致密,质地细腻,坚硬适中,根据颜色的不同,可被细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等不同种类。和田玉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境内帕米尔之东至罗布泊之南。其中,以绿色为基础色,但颜色深浅差异较大,而且常常含有黑色点状矿物铬铁矿。

{11}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许多玉器珍玩,其中不乏以碧玉雕琢而成的印玺、扳指、玉瓮、玉山子等,最著名的当属一座重达300余千克的碧玉雕云龙纹瓮。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五十五年(1790)二月,取自新疆的碧玉抵达京城,经过设计画样,历时近5年之久,这座玉瓮才由扬州玉工雕琢完成。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北京故宫中的这些碧玉并不是来自著名的软玉产地和田,而是来自新疆的另外一个地方——玛纳斯。

{12}玛纳斯位于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北道重镇。那里矿产资源丰富,产玉历史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碧玉是当地著名特产,因此有“中国碧玉之都”的美誉。玛纳斯碧玉又被称为准噶尔玉、天山碧玉,通常为碧绿或蓝绿色,有时也见有暗绿、深绿或墨绿色,半透明至微透明,玉质细腻光洁,透闪石含量达96%~98%,含少量阳起石、绿泥石等伴生矿物。

{13}需要说明的是,在地质学中,碧玉并不专指某种玉石,矿物学中也有碧玉一词,并且令人费解的是,玉石研究中提到的碧玉与矿物学研究中所指的碧玉竟然完全不同。作为矿物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碧玉特指致密、块状、隐晶质的石英集合体,与玛瑙是“亲兄弟”,同属于玉髓的亚类。因共生矿物(主要包括赤铁矿、褐铁矿、黑云母、方解石等)的不同,碧玉会呈现出颜色及花纹的变化,因此就分化出了绿碧玉、红碧玉、黄碧玉等多种类型。很多人听到这些名词常常感到一头雾水,这也是宝玉石学研究领域需要规范的地方。

{14}千百年来,人们对玉石的科学认识不断深入,与此同时,玉石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仅就碧玉而言,它已不局限于绿色的玉石这一狭隘的概念,正如贺知章诗中所言,早已成了青春活力的象征。

(选自《百科知识》2023年第7期,有删改)

1.以贺知章的《咏柳》开头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作者认为诗中的“碧玉”可能会指代哪些内容?

3.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猜你喜欢
碧玉甜味剂盐湖
天空之境——新疆柴窝堡盐湖
碧玉蝶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红 火
诗意“碧玉”
如冰如雪,貌美盐湖
碧玉清溪织彩绸
西昆仑新发现盐湖型卤水硼锂矿床
蚂蚁爱吃“糖”吗
新型甜味剂——甜味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