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监测血钙浓度对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的安全性及成本效益分析

2023-12-21 11:38
吉林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骨化血钙组间

张 伟

(天津市红桥医院骨科,天津 300000)

骨质疏松是较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出现骨量减少个体数量已超2亿,80岁以上人群患病情况尤甚[1-2]。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根据现有数据推测,全球约有50%以上的老年女性和33%以上的老年男性会出现骨质疏松并发骨折,这对高龄群体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产生了明显的影响[3-4]。阿法骨化醇是骨化三醇类似物,临床研究指出阿法骨化醇可以通过增加小肠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来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起到调节体内钙、磷平衡,增加钙和磷在肠道内吸收的效果,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女性绝经和使用激素类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以及其并发症等[5-6]。已有多项研究也指出,适量补充钙剂有助于改善高龄群体的骨密度,阻止骨丢失以及减少髋部骨折发生率,因而除非患者具有医疗禁忌证,否则均推荐适量补充钙剂[7-8]。但也有研究指出,阿法骨化醇因会对机体激素水平造成影响,用药患者尤其是长期用药患者会出现厌食、呕吐、便秘、高钙血症等明显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用药评价[9]。本研究对骨质疏松并发骨折老年患者开展定期血钙浓度监测的临床安全性及成本效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7月~2021年4月于天津市红桥医院接受阿法骨化醇治疗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按照其接受血钙浓度监测频率区分为研究组(30例,严格按照医师推荐开展定期血钙浓度监测)与对照组(30例,血钙浓度监测依从性较差,未规律监测者)。将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骨折部位、治疗前血钙浓度等]指标纳入研究并实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65周岁;②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并发骨折诊断标准[10];③病例资料齐全完备。排除标准:①暴力性骨折者;②恶性肿瘤等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者;③既往骨代谢相关疾病病史者;④既往抗凝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骨折治疗药物史者;⑤伴发精神及患者;⑥纳入其他未结题临床研究者。

1.3干预方法:研究组患者为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监测血钙浓度者,30例,对照组为未按照要求开展血钙浓度监测者,30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每天服用钙剂(商品名:钙尔奇D片,生产厂家:惠氏制药有限公司,药品批号:EX4050,服用剂量1片/d)和阿法骨化醇片(生产厂家: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药品批号:21071100,服用剂量0.5 μg/d)进行治疗。两组观察期均为6个月。两组患者均要求服药第1个月每周检测一次血钙浓度,第2个月每2周检测1次,第三个月之后每月检测一次(观测期内未出现血钙异常前提下,如出现血钙异常,则调整阿法骨化醇用药剂量并将血钙检测切换为1次/w,血清钙的正常参考值:2.12~2.74 mmol/L)。

1.4观察指标及评测标准:对两组患者在观测期内的血钙浓度变异系数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者在观测期内发生的诸如恶心呕吐、皮疹、腹痛、高血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实施组间差异性比较;择取两组患者观测期内的4次血钙浓度作为观察指标,实施组间血钙浓度差异性比较;最后计算两组患者观测期内的血钙浓度监测成本并实施组间比较。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观测期内血钙浓度变异系数比较:随访6个月内,研究组共进行血钙浓度监测12次,对照组共进行血钙浓度监测6次,研究组血钙浓度变异系数为(13.29±2.11)%,对照组为(18.29±1.98)%,研究组变异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5,P<0.05)。

2.2两组观测期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在6个月观察期内出现不良反应[10.00%(3/30)]如恶心呕吐(1例)、皮疹(1例)、腹痛(0例)、高血钙(1例)等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2例、1例、2例,合计13例(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3,P=0.004)。

2.3两组观测期内血钙浓度比较:随机择取两组患者观测期内的4次血钙浓度作为观察指标,实施组间血钙浓度差异性比较,同时横向就两组患者血钙浓度进行波动观察,结果显示,在第2次和第4次时,两组间血钙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观测期内血钙浓度比较

2.4两组监测成本比较:研究组患者观察期内合计开展12次血钙浓度监测,对照组患者观察期内合计开展6次血钙浓度监测,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患者监测总费用[(286.39±20.11)元]高于对照组[(147.34±19.2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38,P<0.05),平均费用方面研究组[(24.18±3.29)元]与对照组[(24.98±3.18)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8,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为典型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11]。数据显示,美国50岁以上女性和男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分别为13%~18%和3%~6%,欧洲50岁以上女性和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21%和6%,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14%~20%[12-13]。随着国内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显现,可以预见的是骨质疏松患病人数仍会不断增加,预计到2050年,我国骨质疏松患病者将达到5.33亿人[14]。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是一种以骨质疏松为病理基础,好发于脊椎、髋部、桡骨远端及肱骨近端的骨折,临床研究指出,我国50岁以上群体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总患病率为26.6%,且此类群体出现再发骨折风险也较高[15]。同时还有研究证实,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是导致患者死亡率和病残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后第1年死亡率达到20%~25%,约有50%的存活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6]。

药物干预是改善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手段,阿法骨化醇是一种适用于防治骨质疏松、肾原性骨病、骨软化症等疾病的药物,临床上常被推荐应用于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治疗中。虽然该药物可以调节机体钙磷平衡,有助于促进机体钙吸收,但同时还有研究指出,长期服用阿法骨化醇或与钙剂合用时患者易出现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增加患者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因而建议对患者开展定期的血钙浓度监测[17]。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定期血钙浓度监测的研究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未严格按照要求开展血钙浓度监测的对照组患者,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类似。一项针对41例应用环孢素治疗患者开展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评价研究显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环孢素血药谷浓度不宜超过150 μg/L,否则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该研究同时指出定期检测血药浓度有助于环孢素的合理应用[18]。本研究认为,血钙浓度会对人体多种重要功能产生影响,维持机体血钙浓度相对平稳是安全合理用药的前提,阿法骨化醇与钙剂合用虽然对加快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病情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易导致血钙浓度骤升,诱发各类不良反应。而本研究开展的定期血钙浓度监测一方面可以较好地为患者用药提供精准的指导,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维持患者血钙浓度相对稳定,这对患者长期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但因增加了血钙浓度检测次数,因而其医疗费用不可避免会出现升高,如患者确实存在特殊情况,则可考虑采用前密后疏的方式进行血钙浓度监测,适当降低医疗成本。

猜你喜欢
骨化血钙组间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膝关节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并发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①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骨质疏松与血钙高低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