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镇心汤合银杏叶丸治疗老年冠心病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及对动态心电图的影响

2023-12-21 11:38
吉林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脉象银杏叶室性

陈 萍

(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老年冠心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疾病发生后导致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因此会造成老年患者动脉的供血供氧不足,从而产生心肌缺血、坏死现象。期前收缩主要是指心室的某一部位提前出现异常的兴奋激动,会抑制窦房结节的传导[1]。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多由于老年人过度劳累、饮食不节、身体虚弱等因素引起心脏血脉无法正常运转,最终心脉瘀滞[2-3]。治疗原则为不离乎心,不止于心;治本在补,治标在通。中药的优势在于长期慢性调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冠心病期前收缩发作次数,改善心肌供血,改善微循环,预防作用好于治疗作用[4]。银杏叶丸具有活血化瘀、疏通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而益气镇心汤具有益气复脉、温通心阳、熄风镇静之功。本文观察益气镇心汤合银杏叶丸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期前收缩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7~10月济南市中医医院医治老年冠心病期前收缩患者60例,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1~82岁,平均(68.09±10.12)岁,病程1~9 w,平均(3.56±0.98)w;观察组男18例、12例,年龄62~80岁,平均(69.12±10.45)岁,病程2~9 w,平均(3.76±0.92)w。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存在乏力、脉象、畏寒冷肢等体征;②年龄≥60周岁;③心功能等级为Ⅱ~Ⅳ级,等级划分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相关标准;④精神认知状态无异常,依从性高,能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研究工作;⑤对本次研究所用治疗药物不存在过敏反应。排除标准:①合并器质性疾病、血液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②临床数据缺失或中途无法继续进行研究;③近1个月进行过手术治疗者;④合并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⑤合并心脏血管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版)》诊断要点: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结脉、代脉、促脉等脉象;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老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1.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期前收缩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诊断要点:①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等原发病;②期前收缩频发,呈联律,伴有临床症状;③多源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成对出现或短阵室速;④期前收缩不配对,有平行心律,室性期前收缩RonT现象;⑤运动后期前收缩增多、诱发室速或多源室速;⑥伴有Q-T间期延长、ST-T改变、QRS波低电压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改变。

1.4方法:对照组给予银杏叶丸治疗,口服银杏叶丸(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491),1瓶/次,3次/d。观察组给予益气镇心汤合银杏叶丸治疗,其中银杏叶丸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益气镇心汤组方:黄芪、丹参各20 g,黄精、何首乌、淫羊藿、瓜蒌各15 g,当归、薤白各12 g,红花、郁金、川芎各10 g,甘草6 g, 每日1剂,水煮煎服至300 ml,分早晚温服,各组均连续治疗90 d。

1.5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心悸、气短、胸闷、乏力、脉象、畏寒冷肢等,每项0~10分,症状越轻则分数越低。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短阵室速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QT间期、PR间期、QRS时限。③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使用常规超声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纳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性缩末期内径(LVESD)、心率(HR)等指标。④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乏力、脉象、畏寒冷肢等体征基本消失,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显效;治疗后乏力、脉象、畏寒冷肢等体征有所好转,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改善程度大于50%以上为有效;治疗后乏力、脉象、畏寒冷肢等体征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无任何改变为无效。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n=30)

2.2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比较: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短阵室速次数、室早次数均下降,QT间期、PR间期、QRS时限均上升,且上述指标观察组升降幅度比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比较

2.3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LVEDD、NT-proBNP、LVESD均下降,LVEF均上升,且上述指标观察组升降幅度比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28/30),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21/30),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医疗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脏病,高发于老年群体。当人体随着年龄增加,继而加重动脉硬化和狭窄程度,使得冠状动脉血流量无法正常流速,最终引发心肌缺氧或供血功能减弱。若动脉缺血、缺氧则引起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纤维化,所以会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容易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的现象。本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范畴,所谓“痹”“痛”皆为不通所致,即心脏的络脉血瘀不通,不通则痛。中药治疗冠心病的原则是以心为主,肺为辅,通过活血、扩张血管的药物调理心脏,在调理肺部,让呼吸顺畅,从而起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5-7]。

目前已有较多相关临床证据表明,中药在缓解冠心病期前收缩、调节心律失常、改善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临床优势[8-11]。银杏叶有活血化瘀止痛作用,《中药大辞典》记载,可以用于胸闷心痛,心悸。近代用银杏叶丸治疗冠心病期前收缩,其由银杏叶提取物组成,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作用[12-15]。益气镇心汤出自《万病回春》,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丹参活血化瘀、清心除烦;黄精补脾益气、滋肾填精;何首乌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瓜蒌清热化痰、清热消痈;当归活血止痛、润肠通便;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诸药合用可以起到镇静安神、疏散风热以及清肺润燥的作用。

短阵室速指三个及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在30 s内连续发生,亦称非持续性室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通常是指来自心室部位的异常兴奋点提前发放冲动,从而诱发心室肌提前收缩,完成一次提前心动周期,按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多少,分为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以及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QT间期能够反映一些病理生理状态,并且能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及期前收缩的发生,评价冠心病期前收缩的疗效等。PR间期是心电图上常用的一个指标,是指P波的起始部到QRS波的起始部之间的时间距离,正常PR间期的时间是0.12~0.20 s,反映窦房结发放的电冲动达到心室所需要的时间。QRS时限是心电图的一部分,主要反映左右心室除极电位和时间的变化。本研究结果证实与银杏叶丸单一治疗相比,益气镇心汤合银杏叶丸治疗老年冠心病期前收缩效果更优,其能够改善患者心电图指标,利用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脉象银杏叶室性
银杏叶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与银杏叶的约会
书的怀抱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105例弦脉的“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