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3-12-21 11:38张登奎曹苏成苗振军
吉林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坏疽单纯性化脓性

张登奎,曹苏成,苗振军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 镇江 212001)

阑尾是位于盲肠末端的一个器官,如果出现阑尾腔内粪石梗阻、淋巴增生或寄生虫侵入时,则容易出现阑尾发炎而导致发病,该病根据发病轻重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较多发的一种急腹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查体发现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一般诊断治疗并不困难,预后良好,但若发生脓肿、坏疽和穿孔导致腹膜炎等并发症将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1-2]。由于阑尾的末端几乎可以位于腹部的任何一个部位,因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其体征可能有极大差异,加上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须与其他急腹症进行认真鉴别,因此仅凭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易出现误诊、漏诊,不仅耽误治疗,还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危及患者生命[3]。因此,需要高时效性的诊断方法,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诊断。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CT等检查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4]。多层螺旋CT的图像与立体解剖图像更为接近,且可以大范围的进行快速、连续性容积扫描,更易发现隐匿的病变[5]。本研究特采用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18~58岁,平均(41.43±3.22)岁;病程6 h~5d,平均(2.12±0.67)d;体重46~76 kg,平均(44.63±8.22)kg;白细胞计数:3×109/L~29.6×109/L,平均(13.64±3.37)×109/L。体温>37.3℃的患者92例,白细胞计数>10×109/L的患者95例。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对本研究目的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出现右下腹剧痛、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症状,有明显的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者,腹部CT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②年龄≥18岁;③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水平升高者;④意识状态清醒,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心肺等疾病者;②存在支架植入术、心脏搭桥术史患者;③体内存在钢板、钢钉等金属物质患者;④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等。

1.2检查方法: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让患者呈仰卧位,采用GE16层螺旋CT机对患者全腹、盆腔进行平扫,扫描参数为:200 mA扫描电流、120 kV电压、5 mm层厚、1.0 mm层间距。平扫时如果发现阑尾异常肿大或有可疑肿块,则进行增强扫描。行增强扫描时需给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静脉注射2 ml/kg碘海醇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35,规格:100 ml∶35 g)。完成扫描后将数据上传到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以上检查由影像科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所有操作及阅片。

1.3诊断标准: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直径:>0.6 cm;形态:轻微肿胀,管腔内有液体样阴影,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直径:>1.0 cm;形态:明显肿胀,管腔内有液体样阴影,与周围组织边界模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直径:0.8~2.2 cm;形态:明显增粗,周围积气较清晰,与邻近组织边界模糊,邻近筋膜增粗明显。

1.4观察指标:①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多层螺旋CT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检出情况。②多层螺旋CT清晰度分布。分布情况:阑尾结构模糊不清、团块、阑尾结构清晰可见。③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100例患者手术病理结果显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3例。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3例。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达93.00%(93/100),其中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为82.05%。

2.2多层螺旋CT清晰度分布:多层螺旋CT清晰度分布情况:26例(26.00%)阑尾结构模糊不清,12例(12.00%)团块,62例(62.00%)阑尾结构清晰可见。

2.3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CT征象有阑尾周围渗出、盲肠壁增厚、阑尾粪石、肠淤张表现,随着病情进展,阑尾周围渗出及阑尾管径增加更为明显。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n(%),n=100]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由于阑尾管腔的堵塞和细菌的侵入,或者是慢性阑尾炎的急性发作,是外科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居各种急腹症的第一位[6-7]。急性阑尾炎发病初期往往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发热、急性呕吐、腹泻,易误诊为胆囊炎、胃炎等;随着病情进展,疼痛转移到右下腹持续性疼痛、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当病情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进展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说明病情加重,易导致阑尾穿孔、急性腹膜炎等,甚至会造成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死亡[8-9]。因此,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可以帮助区分其病理类型,为急性阑尾炎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临床上已将影像学手段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中,传统CT可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可辨别出其病理类型,但该检查方法一次扫描的覆盖范围比较小,扫描速度也慢,对其并发症的诊断符合率也不高[10-11]。超声检查也常用于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中,其优点是无创、操作简便、可通过重复多次的动态观察后根据超声影像的回声特点,对阑尾状态作出判断,阑尾肿大或渗出液较多时可有超声影像学显示,但若阑尾处于腹膜后位时,显像模糊或无法诊断,且该检查方法会因腹壁脂肪过厚、肠道蠕动等影响到诊断准确率[12-13]。因此,若临床症状不明显、影像学B超检查未发现局部较大改变,但临床查体及血象变化较大时,还需进行腹部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进一步确诊。多层螺旋CT扫描范围大、扫描速度快,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图像后处理功能也较强,可具体显示阑尾形态[14]。本研究结果说明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及清晰度。这是因为多层螺旋CT检查扫描范围大,可以对患者阑尾形态、周围组织情况进行全方位观察,可清晰呈现阑尾管壁、管径及周围渗出征象[15];该检查采用的是平扫,不受患者腹壁脂肪、肠道气体等影响也能获得比较清晰的图像[16];而且其扫描速度比较快,仅扫描一次就可获得多方位的切面图像,且根据不同密度组织对X线吸收衰减的差异成像,使图像更全面、细致,密度分辨率也更高,便于医师快速作出病情的诊断[17]。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征象有阑尾周围渗出、盲肠壁增厚、阑尾粪石、肠淤张、阑尾周围渗出、阑尾管径增粗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周围渗出及阑尾管径增加更为明显。通常情况下,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CT主要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肿大、阑尾壁增厚以及阑尾腔内出现单发或多发结石;间接征象为阑尾周围脓肿与肿块,阑尾炎性改变。不同病理类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也会有不同的多层螺旋CT征象,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后,可以为医师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多层螺旋CT能直观、全面地将患者右下腹病灶以及周围组织显示出来,故能清晰看到阑尾粪石、积液积气等情况;通过多平面重建后对于阑尾管径、阑尾肿胀程度的测量会更加准确。因此,多层螺旋CT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优势在于更好地显示蜂窝织炎、脓肿等炎性反应的程度和范围,可以发现引起急腹症的其他病变,发现正常阑尾从而排除阑尾炎,但在诊断过程中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正常阑尾CT不易见到,显示为小的管状或环状结构,内含液体或气体,壁薄,外缘清楚,粪石可见于无症状的患者,故后续还需增加样本量,丰富研究内容,深入分析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适应证。

猜你喜欢
坏疽单纯性化脓性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