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抗血小板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

2023-12-21 11:38谭亚波
吉林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血小板心肌梗死心功能

谭亚波

(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天津 301700)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急性心血管疾病,每年因急性心肌梗死致死或致残的患者高达数百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典型缺血性胸痛症状,此症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患者急需接受有效的急救治疗,一方面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避免患者临床症状加剧[1-2]。患者确诊后应尽快开通阻塞的冠脉,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在进行溶栓或介入治疗前,应进行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改善患者血凝状态,提高预后降低死亡风险[3]。本文将主要研究在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早期采用抗血小板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自2017年6月~2020年10月接诊80例STe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试验组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1~78岁,平均(69.46±0.75)岁;试验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59~74岁,平均(69.32±0.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符合ST抬高心肌梗塞诊断;③否认阿司匹林过敏史;④完成情同意过程;⑤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①既往180 d内发生AMI;②合并心力衰竭;③既往接受搭桥手术;④出凝血功能异常;⑤患者及家属已签署同意书。

1.2方法:两组患者在院前均接受给氧与镇痛治疗,避免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使用抑制血栓药物,并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试验组给予抗血小板急救治疗,给予3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和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1.3观察指标:心血管事件: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血尿、黑便。心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心输出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事件/受试者例数×100%[4]。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AS8.0统计学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试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00%(2/40),2例心绞痛]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9/40),3例心律失常,4例心绞痛,1例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1例(2.50%),总不良反应1例(2.50%)]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道不适4例(10%),血尿2例(5%),黑便1例(2.50%),总不良反应7例(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

2.3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后,试验组CO、LVEDV、LVESV和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2.4再发心肌梗死风险:两组治疗后随访36个月,对照组再发AMI 9例,试验组再发3例,对照组AMI再发风险显著高于试验组,且差异有统计意义(HR=3.23,95%CI:1.12-10.23,P<0.05),见图1。

图1 两组患者随访36个月再发AMI风险曲线

3 讨论

AMI患者出院后,尽管给予最佳的药物治疗,但缺血性事件再次发生的风险增加。目前的临床实践指南强烈建议对AMI后患者进行早期缺血性风险评估,以确定哪些患者可能受益于延长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然而,大多数评价标准主要是针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制定的。此外,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未能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实施,这可能是因为纳入的变量太多而导致临床实践操作过于负责,而不惧实际操作性。因此,如何确定一个理想的A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获益评价指标,十分必要。目前临床上对于大多数STeAMI患者建议行长期的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其再发AMI风险。因此,针对STeAMI患者的急救治疗,需高效保证急救药物的及时性、高效性、安全性等,进而促使患者临床病症可得到及时、有效缓解[5]。

STeAMI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临床症状,这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出现破裂症状而导致,进而出现血小板聚集症状,致使患者因此而产生血栓症状,威胁患者生命[6]。肠溶阿司匹林对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烷烃A2、血栓素A2、血小板氧化酶活性的有效抑制,进而促使梗死动脉被再次开放,促使其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恢复,进而缓解患者临床病症[7]。同时,肠溶阿司匹林还具有一定止痛作用,可促使患者临床疼痛感得到有效缓解[8-10]。氯吡格雷同样也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当氯吡格雷与患者体内ADP受体结合时,患者体内ADP介导复合化物活性及二磷酸腺苷均被有效抑制,进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避免患者血栓形成,促使临床急救效果显著提升[11-12]。

综上所述,在 STeAMI患者急救中早期采用抗血小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促使其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

猜你喜欢
血小板心肌梗死心功能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心功能如何分级?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