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床架在预防剖宫产术前仰卧位综合征中的应用

2023-12-21 11:38黄杰锋李红梅
吉林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床架手术床舒适度

黄杰锋,张 娟,李红梅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通 226002)

在剖宫产手术中,仰卧位综合征(SHS)导致的低血压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合并症[1],其产生的原因是妊娠期仰卧位过程中,下腔静脉受到了压迫,引起回流减少,进而出现血压下降[2],这一合并症会造成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引发新生儿窒息,严重时,可能会对孕妇和婴儿的生命造成威胁[3]。剖宫产术大都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进行,SHS是最常见的合并症,发生的概率超过40%[4]。手术进行中发生SHS时,子宫胎盘灌注量会出现降低,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症状,甚至出现胎儿酸中毒、缺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对母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5],为了预防SHS的发生,临床上使用的措施大多有两种,一种是在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调整手术床的倾斜度,使产妇身体向左侧倾斜15°~30°,将右腿抬高20°[6],另一种是麻醉成功后,在产妇右腰臀部,使用气垫或沙垫枕垫高。以上两种措施虽然对预防仰卧位综合征有一定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导致产妇身体发生侧滑,出现坠床等不安全隐患。本文主要探讨支撑床架在预防剖宫产术前仰卧位综合征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7月在CSEA下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生化功能、输血前四项检查及凝血功能检查。纳入标准:年龄22~40岁,孕周37~40 w,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术前未使用镇静药物。排除标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既往有仰卧位低血压史;伴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胎儿宫内窘迫者;多胎妊娠;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测麻醉平面高于T6者。参与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签署手术及本研究知情同意书,并取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科研)2020007]。按手术通知单先后顺序编号,如1号为试验A组(支撑床架A组),2号为对照B组(垫枕B组),3号为对照C组(摇手术床C组);4号为试验A组,5号为对照B组,以此类推,随机将180例患者分为3组,各60例。三组产妇的年龄、体重、身高、孕周、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预防孕产妇仰卧位综合征的支撑床架的设计:这款支撑床架(专利号:ZL201820357161.X),该支撑床架的垫板包括躯干垫及头部垫,在垫板的左侧边设有延伸板,固定在底板上,可以拉伸出来,能有效地预防孕产妇在左侧倾斜时坠落手术床的风险,同时可托付子宫,防止翻身幅度过大,造成孕产妇滑落及子宫内胎儿悬空,保障胎儿安全;在四方形支架上设有两个横向设置,且位于垫板两侧的固定杆,于铰轴在转动轴承时相连接;在四方形支架的四个角各设有一个与手术床固定的螺母便于固定于手术床,防止孕产妇体位变动时滑动。

1.3研究方法:所有产妇入室前,完善术前评估及做好术前准备,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常规吸氧(氧流量2 L/min),快速输入复方氯化钠500 ml,扩充血容量,对产妇心电图(ECG)、心率(HR)、血压(BP,3 min/次)、血氧饱和度(SpO2)等进行监测和记录。左侧卧位,于L3-4间隙穿刺,突破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25G腰麻针穿透硬脊膜,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10 mg等比重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 ml回抽脑脊液稀释至3ml,注入2 ml,时间约10 s)。退出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作为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追加局部麻醉药物以及术后镇痛的通道,监测麻醉平面调整至T6水平[7]。协助产妇翻身至平卧位,各组采取相应体位干预措施,向左侧抬高产妇腰臀部,使倾斜15°~30°。对所有产妇进行相应体位干预后,根据产妇血压变化,单次给予5~10 mg麻黄碱静脉注射,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可多次使用,必要时麻醉护士站于产妇左侧辅助抬高产妇右侧腰臀部,使产妇血压恢复到合理的水平状态。A组患者进手术室前,将支撑床架预先固定在手术床上,产妇腰臀部卧于支撑床架上,麻醉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支撑床架右侧高度,胎儿取出前摇平支撑床架。B组使用垫枕规格:25 cm×15 cm×7 cm。麻醉后,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协助产妇平卧位,将垫枕垫入产妇右侧腰臀部下,胎儿取出前抽出垫枕。C组麻醉后,产妇翻身平卧位,倾斜手术床向左侧15°~30°,胎儿取出前将手术床摇平。

1.4观察指标:①记录三组产妇进入手术室麻醉前及麻醉后3 min、6 min、10 min平均动脉压、HR、呼吸及SpO2的变化。②对比三组产妇SHS发生率、升压药使用率和人工辅助率。SHS判定标准:产妇出现胸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收缩压下降至80 mmHg或较术前下降>30 mmHg[8]。若出现SHS根据医嘱单次给予静脉注射5~10 mg麻黄碱(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412),根据血压情况可多次使用。③比较三组产妇麻醉成功后体位摆放所需时间。麻醉成功后,从产妇翻身平卧,至体位干预左侧倾斜所需时间。④比较手术前后产妇的舒适度。采用Kolcaba研制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评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括28个项目,分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4个方面,每个条目采用李克特1~4级评分,1分为非常不同意、4分为非常同意,分数越高,舒适度越高。⑤医护人员满意度:从体位干预的安全、有效、方便性及对手术操作是否产生干扰影响等方面在术后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麻醉护士及手术室巡回护士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共6项内容,按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勾选,统计满意度。满意度=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三组产妇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HR、呼吸及SpO2变化的比较: A组平均动脉压、HR、呼吸及SpO2变化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产妇麻醉前后MAP、HR、呼吸及SpO2值比较

2.2三组产妇SHS发生率、升压药使用率、人工辅助率比较:A组SHS发生率、升压药使用率、人工辅助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产妇SHS发生率、升压药使用率、人工辅助率的比较[n(%),n=60]

2.3三组产妇体位摆放用时的比较:A组产妇体位摆放时间为(4.87±0.64)s,B组产妇体位摆放时间为(12.39±2.08)s,C组产妇体位摆放时间为(17.47±1.87)s,A组产妇体位摆放时间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三组产妇舒适度比较:三组比较,产妇手术前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产妇手术结束后比较,A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方面的舒适度明显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产妇舒适度比较分)

2.5三组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A组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n(%),n=25]

3 讨论

3.1支撑床架可以降低SHS的发生率:剖宫产手术使用的麻醉方式最普遍的是腰硬联合麻醉,其优点是起效快、肌肉松弛及镇痛完善,缺点是更易发生SHS。麻醉后交感神经被阻滞、外周血管扩张,肌肉松弛进而使增大的子宫失去支撑力,压迫下腔静脉,明显的降低下腔静脉血液的回流,造成产妇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子宫的灌注血流量减少,增加了剖宫产术时SHS的发生率、严重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会对母婴生命造成威胁[9-11]。本研究说明支撑床架预防SHS效果显著、实用性强,能有效降低SHS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升压药的使用剂量,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妊娠后期,产妇体重明显增加,采用传统的垫枕垫高或倾斜手术床,存在发生坠床的风险。有研究显示,手术体位是患者坠床的重要因素之一[12]。B组使用垫枕抬高产妇右侧腰臀,腰臀部悬空,处于强迫被动体位,不舒适感明显,又抬高的高度单一,往往不能完全地使产妇子宫及胎儿向左偏离,压迫下腔静脉的情况不能完全改善,效果不明显;C组手术床左侧倾斜15°~30°,由于妊娠末期产妇体重增加,在腰硬联合麻醉的作用下,产妇的肌张力和知觉消失,手术床若向左倾斜,会增加下肢滑落的及坠床的风险,需要手术助手用身体靠紧手术床,以防止产妇发生坠落,产妇在手术过程中会产生恐惧及不安全感,握紧麻醉护士手,以此获取安全感[13],为减少产妇的精神压力及坠床的发生情况,往往不会将手术床左侧倾斜超过20°,故缓解下腔静脉压迫的效果不理想。因此两组产妇只能通过升压药的使用或麻醉护士站于左侧辅助抬高右腰臀部减轻SHS的症状及体征。A组中使用的支撑床架,在支撑板的平衡作用下,根据产妇体型,可以通过对升降机构高度进行调节,使产妇左侧倾斜,解除子宫对下腔静脉整段的压迫,支撑床架的左侧设有一延伸板,固定在底板上,可以拉伸出来,能有效预防产妇在左侧倾斜时坠床的风险,同时可托住子宫,提高产妇舒适度。

3.2支撑床架可以缩短摆放时间:支撑床架为不锈钢制作,产妇进手术室前,将支撑床架预先固定在手术床上,产妇腰臀部卧与支撑床架上。麻醉后通过调整升降机构来调整左倾角度,简单、方便、快捷,而B组和C组则需要在产妇完成平卧后,根据所需倾斜角度来完成垫枕垫高或倾斜手术床,费时又费力。支撑床架使用的便捷、间接地缩短了产妇发生SHS的时长,更有效地保障了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3.3支撑床架提高产妇舒适度和满意度:三组产妇手术后对三种体位改变方式的舒适度随访调查研究显示,A组产妇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的舒适度均明显优于B组及C组。A组产妇进手术室之前,于手术床金属面与床垫之间插入支撑床架,由于产妇直接接触床垫,且斜坡面大,右侧腰臀部抬高时未出现悬空,生理上的舒适感良好;支撑床架左侧有一延伸板,左侧倾斜时托举住产妇的孕肚,缓解了产妇坠床的恐惧感,心理上的舒适感明显增强;术后随访中又发现,有26例伴有腰背痛的妊娠中晚期产妇,自述有垫架支撑后,可以缓解腰背部疼痛,说明该支撑床架还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因此,使用支撑床架预防SHS发生的同时,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3.4支撑床架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产妇手术后,A组满意度明显高于 B组、C组。说明医护人员对该支撑床架的认可性非常高。经过三组产妇研究比较,A组SHS发生率低,其中出现SHS的产妇,麻醉医师通过少量升压药物能够纠正SHS,明显缓解麻醉医师工作压力,减轻了麻醉护士及巡回护士的劳动强度;支撑床架在产妇进手术室时已预先置于手术床,缩短了摆放体位所需时间;不会污染无菌手术区域,对手术操作影响小,减轻了手术医师的手术负担;产妇SHS的发生率降低,保障了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减轻了手术医师术后的管理。

综上所述,本研究使用的支撑床架设计相对简单,操作方便,无需有经验的麻醉师或护士就能轻易完成操作,也可以和手术床配套使用,大大节约了物资和人力资源,只要麻醉师兼职操作就可以。以往,预防仰卧位综合征的方法费时费力,安全性又不高,使用该支撑床架后,操作便捷,迅速、有效,安全性及可控性也很高,最重要的是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孕产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引起的仰卧位综合征的低血压不良反应,通过遥控升降机构,精准地调整左侧倾斜的高度,使孕产妇的子宫向左侧偏移,被压迫的下腔静脉恢复到正常,回心血量恢复,仰卧位综合征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同时产妇舒适度和医生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床架手术床舒适度
电动手术床不良事件主动监测模式探索和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SM SMRAT P2000C 电动手术床故障分析与维护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玻璃体切除术后体位眼孔床架的研制及应用
ACOMED AT660D SERIES手术床故障及处理
野战便携式可折叠急救手术床的研制*
用旧原木床架DIY制作花架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KD407:悬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