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在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12-21 11:40高丽莎
吉林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呼吸机脑出血通气

高丽莎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天津 300211)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具有病情发病急、影响严重、预后差、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1],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高血压脑出血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都非常高[2],现阶段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全世界医疗行业重点攻克的项目之一。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周期长,所以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之中护理和治疗是同等重要的内容[3],缺少有效、优质的护理内容患者易出现行为功能、思维认知、智力水平等恢复得不理想的情况,使患者预后变差,生存质量变低。系统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4],使院内和院外的护理工作形成统一性、高效性和关联性,从而使患者的高血压脑出血病症恢复得更快、更好,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特别是对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系统护理能够起到更加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本研究探讨系统护理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入的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入组顺序,采用数字标记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51~74,平均(60.28±2.17)岁;病程2~13年,平均(7.29±2.13)岁;使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价,患者处于2~5分,平均(3.46±1.17)分。观察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52~76岁,平均(59.13±2.42)岁;病程2~15年,平均(7.86±2.28)岁;使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价,患者处于2~5分,平均为(3.69±1.25)分。本次入选试验研究的患儿家属均已获得知情权,并且本次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组与排除标准

1.2.1入组标准:①此次纳入研究的患者需要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②未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疾病或血液疾病;③年龄≤80岁;④使用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出血。

1.2.2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无法独立完成本次实验;②伴有精神疾病,语言交流存在问题;③伴有外伤引发的脑出血;④伴有其他脑部疾病。

1.3方法

1.3.1对照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等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病症的严重程度;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变化情况,并监测其病情辩护;使用常规护理措施保证其气道干燥。

1.3.2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①入院时对患者基本病情、体征、原发疾病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要求对患者档案的记录要有统一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做电子档案存档,编入院内信息系统之中。②确定呼吸机设置参数,根据患者的呼吸深度、呼吸频率、气血检测数据、体质情况等内容对呼吸机进行参数设置以及实时参数调整。其中急性期患者有较高的呼吸疲劳发生概率,应及时将呼吸机调整为辅助模式,当患者呼吸情况恢复正常之后调整回正常通气模式。③使用具有针对性的呼吸道护理对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呼吸状态和呼吸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观察,并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和呼吸道湿化治疗以降低患者在呼吸机通气过程中所产生的咳嗽、气道干燥等情况。④控制医源性感染: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时清理呼吸机管道中积液,严格执行管道吸痰管和口腔吸痰管差异化使用的操作标准,由此降低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医源性感染。⑤防控误吸:系统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误吸护理方案,当患者出现呕吐、喷射、口腔分泌物时能够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防止误吸以及肺部感染等严重情况的出现。当患者出现误吸或昏迷时,要使患者头部向一侧偏斜,使用正确的手法进行有频率的拍背,并协助患者排出呕吐物,清理呼吸道,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护理操作。⑥出院后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周期较长,所以要重视对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护理内容。首先要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沟通,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真实的病情,建立正确的医疗理念和护理态度。告知患者家属日常生活之中对患者的护理方式、注意事项等。包括健康饮食、运动康复、规律作息、功能恢复。并将患者的电子信息档案发送给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家属如何进行护理档案记录。患者出院后每一个月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并督促患者进行来院复查。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数值,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发症等指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比较:护理前,比较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比较

2.2两组PaO2与PaCO2水平比较: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aO2与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aO2与PaCO2水平比较

2.3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5/60),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2例,呼吸异常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10/60),肺不张3张,肺部感染4例,呼吸异常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4,P<0.05)。

3 讨论

系统护理是现如今新型护理理念和护理体系之一[5-6],系统护理是将患者自入院开始的护理工作,到整个治疗周期的护理工作,再到出院后的生活护理归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下,并对这三个护理部分进行科学、高效、系统地护理管理、规划和要求,保证在不同的护理内容、护理工作、护理环境之下患者能够获得内容统一的、要求相同的、方式一致的护理内容。由此可以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7],保证护理操作、管理、要求、记录的一致性、高效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在慢性疾病的护理和治疗之中、在治疗周期长、恢复时间久、康复进程慢的疾病护理干预之中,系统护理具有非常显著而且重要的作用和影响[8]。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国内高血压脑出血也是医疗工作的防治重点内容[9]。高血压脑出血一旦发病无论脑出血量多与少都会对脑组织和脑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程度地破坏,进而影响患者肢体功能、行为能力、语言系统、神志智商等状态[10]。而且高血压脑出血治疗难度大、康复周期长,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科学、高效地护理方式是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通过系统护理可以有效延长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时间,提升家庭护理质量,进而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速度、恢复质量以及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致死致残率[11]。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一种常规辅助治疗手段[12],但如果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不细致就会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呼吸系统感染、肺部感染等情况。系统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通气辅助治疗中相关并发症的产生,进而保证治疗进度和效果。

患者在呼吸机通气过程中会出现咳嗽、气道干燥等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呼吸机与患者气道直接相连[13],而呼吸机通过气管插管和外界联通,在呼吸机运行过程中会导致患者呼吸道中的水分随着呼吸机气管插管中的水分一同被蒸发,进而致使患者呼吸道中水分处于失衡的状态,进而导致咳嗽、呼吸道干燥等问题的产生。所以呼吸机使用环境要保证清洁、除菌、湿润。医源性感染是呼吸机通气患者最常出现的并发症,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生率,因此对医源性感染的防控也是系统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呼吸机辅助通气相关操作流程和标准进行呼吸机操作,并且要严格控制呼吸机的灭菌处理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环境的无菌化处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般会伴有呕吐、恶心等并发症,甚至发生胃内物大量喷射的情况[14]。这是因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自身的颅内压较高,以引发一些脑部神经反应。在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一旦出现呕吐或口腔内出现分泌物就会导致呕吐物或口腔内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患者无法自行排出,甚至出现呕吐物、口腔分泌物逆流至咽喉部的情况。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则容易导致呼吸机气管导管撤出是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被患者吸入气道,进而引导严重的肺部感染以及先关并发症。这些案例在临床中时有发生。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系统护理在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和治疗中具有积极而且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使患者的PaO2与PaCO2处于正常区间,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猜你喜欢
呼吸机脑出血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