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述评*

2023-12-22 07:57张晓委
实事求是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性逻辑

张晓委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建党百余年来,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对中国道路的认识逐渐摆脱了“被动的现代化”,走向了更为“主动的现代化”。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P22)形成了涵盖中心任务、重要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实践路径等内容的系统完备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体系。基于此,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研究主题,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成果,辩证剖析研究中的成就与不足,进一步找到深化研究的突破口,能够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后续进一步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积极资助有关中国式现代化课题的研究。迄今为止,资助的相关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以及其他课题有160多项(与本研究关联度比较高的、具有代表性的课题见表1,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相关的课题资助趋势见图1)。从立项的选题看,相关研究与党和国家重要战略部署高度同步。2012、2013年的研究热点集中于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现代化、社会公民的培育等;2014年的研究突出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进行“制度设计”;2015年的研究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德治与法治的关系;2016年的研究着重从新发展理念角度阐发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2017年的研究重点关注“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2018年的研究着重建构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与指标体系;2019年的研究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优势;2020年的研究着力数字经济与全媒体传播体系;2021年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从大历史观、大文明观的视域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图景;2022年的研究更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逻辑”“中国场域”“中国话语”,着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

图1 国家社科基金2012—2022年相关课题项目发展趋势

表1 国家社科基金2012—2022年课题情况

总的来看,近十年的研究呈现出以下重要特点:一是研究趋势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逐渐成为显学,特别是自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及其重要特征后,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二是研究内容逐渐系统化、聚焦化。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进展大致可概括为:起初,着重从政治层面研究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规划、实践路径、价值意蕴等;之后,着重从学理层面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立论基础、科学内涵、逻辑架构、内容体系、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当前,开始聚焦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逻辑”,着重从唯物史观视阈、世界历史视域、文明视野、新发展理念等不同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重要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并进一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三是研究热点与党和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同频共振。从发文数量以及重大课题项目数量可以看出,关于现代化的研究在十年间出现了两次研究热潮,一次是2014年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次是2020年提出“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四是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学科研究局面。相关研究涵盖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理论经济学、新闻与传播学、党史党建、马列社科等学科,其中主要以马列科社为主。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热点

当前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主要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逻辑思路,从科学内涵、生成逻辑、风险挑战、实践路径、经验教训等维度展开多重视野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

(一)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的多维审视

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本质”维度。张占斌、王海燕等从根本属性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P78)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现代化。唐爱军从本质规定、发展动力与价值主体角度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3](P258)而不是西方以资本为逻辑的经济现代化或物质现代化。二是“目标”维度。顾海良从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张占斌、王海燕等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式的现代化,[2](P78)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5]齐卫平则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角度出发,认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6]此外,唐爱军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更高历史任务,在完成现代化任务之后,旨在解决现代性文明危机,寻求一种超越现代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从而引领世界文明走向。[7](P169)三是“过程”维度。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战略安排的现代化。张占斌、王海燕等从比较视角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式、赶超式、并联式现代化,[2](P80)区别于西方内源式、先发式、串联式的现代化。四是“内容”维度。张占斌、王海燕等强调内容的“全面性”,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五位一体”、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从数量向质量的提升,从效率向公平的提升,从硬实力向软实力的提升,更是从经济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从器物现代化向制度现代化的全面提升”。[2](P81)五是“特征”维度。孙照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体现为外生—学习性、后发—追赶性、务实—渐进性、阶段—接续性、时代—全面性等特性。[8]陈家喜、邱佛梅进一步提炼得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出主动式、递阶式和渐进式的鲜明特点。[9]翟坤周、毛磊分别从最本质特征、本质特征、基本特征角度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是党的领导,本质特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标识,基本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10]此外,汪青松、陈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核心特征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治理现代化。[11]

(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

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文明逻辑、制度逻辑入手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进行深入探讨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黄建军通过建立历史坐标轴的形式,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从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这一历史原点出发,纵向历史坐标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横向历史坐标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并联式”现代化。[12]仰义方、武亿通过梳理历史逻辑演进的方式,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谋强、从模仿型发展到自主型发展、从单一工业化到多维度现代化的推进历程。[13]赵义良通过批判继承的方式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不仅发端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逻辑中,也内蕴于人的发展的“三大形式”之中。[14]韩喜平、徐华良在分析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现代化和现代化理论的新突破,同时破解了结构功能学派、过程学派等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桎梏。[15]田鹏颖、武雯婧从整体性文明逻辑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加以考察,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具备以现代文明为基本方向、以社会主义文明为基本性质、以中华文明为民族底色的文明视野。[16]唐爱军从制度优势视角考察中国式现代化,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够确保社会主义和共同富裕的方向,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挥着对人民民主的制度支撑功能,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17]

(三)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风险考验和现实困境

从世情、国情、党情等主客观环境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诉求。学界就此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学界普遍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式现代化造成了严峻的外部挑战。其中,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竞争、美国的打压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是造成这些挑战的主要诱因。[18]二是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陷阱。如“转型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等,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社会发展的困扰。[19]三是来自内部社会的现实困境。市场竞争逻辑与社会保护逻辑的失衡导致两者各自“极化”,催生出“资本至上陷阱”与“福利过度陷阱”。[20]四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身的内在张力。夏莹指出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化逻辑得以生长的西欧文化传统之间的张力,共同富裕的目标与资本逻辑导致贫富差距的现实之间的张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两对内在张力。[21]五是现代化建设领导主体的考验。丁长艳从执政党软实力转型角度剖析执政党组织内部从管理走向治理面临的三大困境,包括政党角色变迁的适应困境、政党规模与成员的吸纳困境、政党代表职能的自律困境。[22]

(四)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教训

从历史维度与比较视野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一是根本经验。卢黎歌、郭玉杰认为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支撑在于坚持现代型政党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相辉映。[23]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发展的宗旨原则上坚持立场的人民性与发展的和平性相统一,在发展的战略谋划上坚持重点突破与统筹兼顾相融合,在发展的主要手段上坚持制度保障和政府推动相衔接,在发展的态度理念上坚持民族的内生性与世界的开放性相结合。[23]二是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24](PP65~70)这“十个坚持”同时也是对以前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总结和提升,是对现代化建设机遇与挑战的全面把握,更是将中国自主的特殊性经验上升为普遍适用的一般性理论。三是比较视野下的经验教训。龚云在深刻反思苏联现代化过程中认为苏联不尊重经济规律,是造成苏东剧变的深层原因之一。[25]唐爱军则从思想层面指出苏联过于倚重汲取技术层面的现代化成果,忽视吸纳制度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性文明,最终导致僵化的苏联模式。[26]

(五)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重研究视域

从世界历史视野、唯物史观视野、文明视野、比较视野等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多重视域探讨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一是世界历史视野。孙正聿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经历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具体历史过程;[27]吴晓明也认为从“世界历史”的基本处境中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起源、当代意义和未来筹划需要基于“历史的维度”加以考察。[28]龚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路径、价值选择、东西方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不同层面上超越了西方的现代化路径。[29]二是唯物史观视野。从理论认识角度来看,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本质的揭示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西方现代化的真正动力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进程中裹挟的资本和大工业生产。其中,资本及其扩张逻辑是“问题因”,在这一逻辑的主导下,形成了两极分化、贫富差距、人的异化的“问题链”。[12]从理论创新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有机结合,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又有效驾驭资本,形成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全面现代化。[26]三是文明视野。田鹏颖、武雯婧认为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中华文明三者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维度。[16]四是比较视野。吴媚霞、王岩着重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及后发国家依附型现代化道路相比较,总结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优越性,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性超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超越;坚持以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为逻辑基点,实现了对后发国家依附型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性超越。[30]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不足

十年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不过,既有研究成果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概念的内涵外延界定不够清晰

当前,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度研究,但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核心概念的表述上仍存在一定的分歧,这主要归咎于概念的内涵外延界定不清晰。诸如“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等概念不一而足,而概念体系的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研究内容的领域框定、研究视角的选取限定以及研究结论的拟定。通过对重要论断的系统研判,可以发现这些概念中包含两条逻辑主线:一是道路层面“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二是目标层面“中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同步同质、同频共振,其演进路径呈现出道路与目标的有机耦合,是同一概念下的不同表达。而同为目标层面的中国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中国的现代化表现为“被动的现代”,是“小康”的同义语;中国式现代化则更为突出“主动的现代化”。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这些概念在何种场合如何运用还有进一步清晰明确的空间。

(二)没有廓清“中国式”与“现代化”的关系理路

第一,割裂了“中国式”与“现代化”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当前的研究过于突出“中国式”,将“中国式”与“现代化”割裂开来。需要明确的是,尽管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一条崭新路径,但其仍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不能割裂“中国式”与“现代化”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强调“现代化”。将“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混为一谈,将西方现代化的理论强加到中国实践中,会淡化现代化中的中国特色。因此,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问题,需要处理好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即要在纵向的世界现代化史和横向的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中把握“中国式”,既不能以“中国式”否定其普适性,也不能以现代化的“西方式”而淡化“中国式”。[9]

第二,过于突出“中国式”的特殊规律,相对忽视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在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会受到现代化风险挑战的影响。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样可能会遇到现代化国家普遍经历的共同问题。一方面,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时期。对此,要从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应对两极分化、腐败、失业、机会不均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后发式、赶超式、并联式国家为了赶超发达国家而在相对较短时间且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完成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任务,会导致发展时间、发展空间、发展任务的急剧压缩,进而导致发展问题的累积与叠加。只有系统研究各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规律,研判共同面临的陷阱挑战,才能够预知、预判并规避风险。

第三,对“中国式”与“现代化”的结合阐释力不够,未能提炼出标识性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P22)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实现“中国式”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一是需要从发生学的维度解读,找到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基因密码”。二是需要从哲学维度阐释现代化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在对立统一中找到“中国式”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生长点。三是需要从关系学维度解读,在纵向的世界现代化历程与横向的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的坐标轴中,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坐标原点。四是需要从文明形态学维度解读,灵活运用文明演进相关理论,在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宏大视野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地位。

(三)未能形成系统的、建立在多学科融合基础上的学术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在论证的深度、视野的广度、观点的锐度以及表述的学理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一是在论证深度上存在着知识碎片化、分散化的问题,缺乏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性研究。二是在视野的广度上过于依靠学科方向,而不是问题导向,会导致学科之间缺乏交流互通、交叉融合,呈现出分学科、单领域的研究倾向。三是在观点的锐度上存在着受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而被迫处于学徒和模仿地位的处境,缺乏对中国场域下实际问题的研究,进而导致提炼不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标识性概念。四是在表述的学理度上存在着政治性话语与学术性话语不同步的问题。

(四)未能建构起客观科学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对经济思想史的阐释与研究。当前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仅停留在政策性话语阐释,缺乏可视化的评价标准和衡量依据。二是仅仅从一般体系的共性特征来对照界定个性指标。当前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大都是参照现代化国家的衡量标准,从发展程度、发展状况、发展领域、发展部门等方面制定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然而与一般体系的共性指标对照是很难界定出个性指标的,必须构建起与之相应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由被动参照向主动构建的转变。三是当前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大都分别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现代化五个方面独立展开,容易造成各领域之间的割裂,应当构建起一套完整、系统、科学且可操作的指标体系。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展望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和研究不足,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未来议题,需要着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现代性理论范式、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建构上下功夫。

(一)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现代性理论范式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以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模式,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读,需要突破以往的西方现代性解释框架,进行新现代性构建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现代性构建要在马克思主义“批判—建构”的逻辑框架基础上,实现对西方现代性话语体系的借鉴和超越。同时,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要立足于中国场域,展现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华文明的实践样态。

第一,新现代性是对西方现代性话语体系的借鉴和超越。西方现代性理论虽然为新现代性建构提供了“他者”视角,但毕竟是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现代性建构必须结合“中国式”的发展状况。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现代性建构在实现对西方现代性话语体系进行扬弃和超越的同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为指导。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中,“诊断—批判—建构”构成了现代性批判的逻辑链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是以资本“诊断”为前提的,又是以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为导向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现代性建构同样要在马克思主义“诊断—批判—建构”的逻辑中展开,这是新现代性建构需要遵循的根本逻辑。第三,新现代性是立足中国场域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刻回应。新现代性作为一个新的理论范式,其建构更要彰显东方逻辑、解决中国问题,对中国社会现状作出客观的判断,在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华文明的深刻回应中阐明新现代性的“中国基因”。

(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科体系,着眼于系统研究,解决好协同问题,挖掘不同学科的优势特点,进行交流融合、交叉重组,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二是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体系,加强理论建构,解决好规范问题。要总结提炼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标识、内涵要素、结构功能、内在规律和运作逻辑,处理好学术研究“虚”与“实”的关系。三是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和叙事体系,深化实践研究,解决本土问题。要重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中国语境,处理好“中”与“西”的关系。一方面,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关键在于如何凸显中国主体性地位。要通过立足中国实际、继承中国传统、回应外部关切、解决中国问题、进行自主创新、发展中国理论等方式来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体系,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打造为“世界共知、共情、共识、共享”的叙事标签,实现中国叙事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要在与西方比较中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对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厘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基于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经验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在观照现代化内在规律与世界现代化建设普遍规律中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重点、难点与突破点。四是搭建自主知识体系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叙事体系之间的逻辑架构,处理好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即知识体系是“四大体系”的集中表达,“四大体系”是构成知识体系的核心要素。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提炼出“概念—判断—推理”的标识性概念与原创性研究范式,改变过去照搬西方的学科范式思维;另一方面要体现出主体性与原创性,由过去被动模仿转变为主动构建,进而提升理论深化、现实回应、问题解决能力。

(三)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精准定位现代化处于世界何种位置、如何衡量现代化水平、如何检验现代化成果、如何监测现代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态势,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构建科学客观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此,要在尊重现代化普遍规律、借鉴其他现代化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构适合中国现实国情的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分析、内涵界定、重要特征以及本质要求,借鉴典型的国际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经验,依据“十四五”规划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既要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也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的贯通融合,确保指标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从建构原则上看,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战略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既要有长远且非量化的目标又要有阶段性、区域性的具体指标。二是协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现代化各指标之间既要有整体关联性和系统协同性,同时各核心指标也要体现差异性与独立性,避免同质化指标重叠。三是全面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现代化指标体系应当全面反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形成由目标层、表征层(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公平表征)、指标层、要素层等不同子系统构成的指标体系。同时也要注意选取典型指标,从而精准衡量现代化水平。四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指标的制定既要体现出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也要基于我国现代化的现实国情以及发展态势。五是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相应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出时代性、发展性、动态性。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性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中国式民主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