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MRI 联合钼靶X 线对直径≤2 cm 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23-12-27 11:57秦秋子钱伟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2期
关键词:征象恶性乳腺

秦秋子,钱伟军

(开封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 开封 475000)

以往临床针对乳腺小结节的诊断以钼靶X 线、 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为主,虽可显示病灶位置、 数目、 范围、 大小等,但存在 “异病同影” 问题,缺乏特征性指标,易出现漏诊、 误诊[1]。因此,如何提高影像学技术对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是临床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 具有时间分辨率高、 空间分辨率高等检查成像特点,可清晰、 全方位地显示乳腺病灶周围血管状态[2-3]。有研究[4]表明,DCE-MRI 能获得病变血流动力学特点,其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TIC) 可综合反映病灶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明确病灶性质。鉴于此,本研究以手术切除或超声引导下组织学活检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 联合钼靶X线对直径≤2 cm 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92 例直径≤2 cm 乳腺小结节患者 (92 个病灶) 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单侧发病; 女性; 肿块直径≤2 cm; 既往无隆胸史、 乳腺炎病史、 胸部手术史、 乳腺相关手术史、 放化疗史;经细胞学穿刺、 活检、 手术等方式得到病理证实;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严重肝肾系统疾病、 恶性肿瘤、 内分泌系统疾病者; 复发性乳腺癌者; 伴有远处转移或淋巴转移者; 因其他疾病导致乳腺转移者; 病灶紧邻部位有瘢痕者。92 例患者年龄23 ~69岁,平均 (43.56 ± 4.15) 岁; 病灶侧别: 左侧52 例,右侧40例; 肿块直径0.5~2.0 cm,平均 (1.28 ± 0.27) cm。

1.2 方法 92 例入选患者均接受DCE-MRI、 钼靶X 线检查。

1.2.1 DCE-MRI 检查 仪器选用GE Discovery 750 3.0T 超导型磁共振,8 通道乳腺专用相控线圈; 患者取俯卧位,前伸双臂,充分显露双乳,足先进。①MRI 平扫参数。轴位T1WI: FOV为320 mm × 320 mm,TR/TE 为640 ms/7.6ms,层厚为4 mm,层间距为1 mm,矩阵为512 × 512; 轴位脂肪抑制T2WI: FOV为320 mm × 320 mm,TR/TE 为2 587 ms/85 ms,层厚为4 mm,层间距为1 mm,矩阵为512 × 512。②DCE-MRI。轴位容积成像序列Vibrant: FOV 为360 mm × 360 mm,TR/TE 为3.9 ms/1.7 ms,层厚为1.4 mm,层间距为1 mm,矩阵为512 ×512; 蒙片扫描结束后,启动专用高压注射器,经手背静脉注射剂量为0.1 mmol/kg 的扎喷替酸葡甲胺,流速为2.0 mL/s,注射后追加20 mL 生理盐水冲管,延迟20 s 后启动动态扫描,再扫描5 个时相,每个59 s; 后上传至GE ADW 4.5 后处理工作站,取病灶强化最明显处设置感兴趣区,根据血流动力学与病灶形态特点绘制TIC 曲线,包括Ⅰ型 (流入型)、 Ⅱ型 (平台型)、 Ⅲ型 (流出型),并获得达峰时间、 早期强化率、 早期强化比值、 强化峰值等参数。由2 名具有丰富影像学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通过双盲法阅片得出结论,结合病灶形态学特点、 血流动力学特征与强化方式进行综合诊断。

1.2.2 钼靶X 线检查 仪器选用美国Selenia 全景数字化乳腺钼靶X 线摄影机,加压固定摄片法常规摄侧斜位、 双侧乳腺轴位片,全自动曝光; 成像后在图形显示器下观察病灶直接征象(形态、 位置、 大小、 钙化、 边缘、 密度等)、 间接征象 (乳头、 皮肤等)。恶性病灶诊断标准: ①直接征象: 边缘不规则,病灶边缘不清晰且有细小毛刺,呈高密度结节影; 密度不均匀,组织结构紊乱; 形态不规则,可见簇状钙化灶; ②间接征象:乳头呈内陷或漏斗征; 局部皮肤增厚、 凹陷。若存在上述任意1 种直接征象+ 2 种间接征象或2 种直接征象则判定为恶性。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 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对直径≤2 cm 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92 例患者经手术切除或超声引导下组织学活检后病理证实,恶性结节28 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4 例,导管内原位癌3 例,Paget 病合并导管原位癌1 例; 良性结节64例,其中纤维腺病伴纤维腺瘤22 例,纤维腺瘤16 例,纤维腺病20 例,硬化性腺病2 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 例,纤维囊性乳腺病1 例,肉芽肿性小叶炎1 例,腺肌上皮瘤型腺病1 例。

2.2 DCE-MRI、 钼靶X 线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效能 DCE-MRI 联合钼靶X 线鉴别诊断直径≤2 cm 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 准确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诊断 (P<0.05)。见表1。

表1 DCE-MRI、 钼靶X 线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效能

3 讨论

乳腺结节是因乳腺导管与乳腺小叶结构退化引发的结缔组织增生,临床主要表现为肿块、 乳头溢液、 乳房胀痛等[5]。乳腺虽非人体必要器官,但随着原位癌病情不断进展可转移侵犯肝、 肾等器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直径≤2 cm 的恶性乳腺小结节 (乳腺癌早期阶段) 的预后良好,但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结节难以触及且不易检出,故如何有效鉴别微小乳腺结节良恶性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尤为关键。

常规诊疗工作中,针对主诉乳腺肿块的患者通常先给予钼靶X 线进行初步筛选,恶性病变多表现为边缘毛糙、 形态不规则的高密度影,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晰、 形态规则的高密度或低密度影[6]。但钼靶X 线对病灶内钙化敏感,且乳腺良恶性病变的X 线特征存在一定的重叠,故存在一定的漏诊、误诊。DCE-MRI 是一种定量MRI 技术,通过测量不同组织注射对比剂后信号强度的变化,不仅能提供组织器官的基本结构信息,还可清晰呈现组织血管分布、 血流灌注状态等信息[7]。TIC 曲线是对比剂在病灶组织内分布变化的直观描述,可反映病灶的廓清情况与血管灌注。其中乳腺恶性病灶通常存在大量缺乏完整性与舒缩功能的微血管网,有大量动静脉吻合,渗透性强,迅速廓清; 而良性病灶的血管网丰富且完整性良好,对比剂流入组织时速度缓慢; 此外,乳腺恶性病灶生长迅速,牵拉周围血管进行密集供血,对比剂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8]。本研究结果显示,DCE-MRI 联合钼靶X 线诊断直径≤2 cm 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 准确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任一单独诊断,可见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DCE-MRI 联合钼靶X 线可提升直径≤2 cm 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猜你喜欢
征象恶性乳腺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