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对比

2023-12-27 11:57刘晓华苏艳娇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2期
关键词:排尿功能韧带开腹

刘晓华,苏艳娇

(河南省兰考第一医院妇科,河南 兰考 475300)

子宫内膜癌是仅次于宫颈癌的第二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且发病趋势呈年轻化[1]。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手术治疗该病,其中开腹子宫切除术简便易行,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出现盆底和膀胱功能障碍,影响手术效果[2]。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因创伤小且术中视野更佳,术中能清晰分辨盆腔自主神经,降低手术损伤,已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得到应用[3]。基于此,本研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2 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 ①依据《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第四版)》[4],经病理学或CT、MRI、 彩超确诊者; ②符合手术相关标准; ③在神志清晰的前提下自愿签订参与本次试验探索的协议书。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泌尿系统疾病者; ②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者; ③医护人员难以与其沟通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 (40 例) 和观察组 (42 例)。传统组年龄38 ~63 (50.63 ± 8.17) 岁,确诊时间1 ~6 (3.53 ± 0.68) 个月; 病理类型: 腺癌21 例,透明细胞癌6 例,腺鳞癌13 例; 临床分期: Ⅰ期28 例,Ⅱ期12 例。观察组年龄38 ~64 (50.65 ± 8.20) 岁,确诊时间1 ~6 (3.55± 0.70) 个月; 病理类型: 腺癌23 例,透明细胞癌6 例,腺鳞癌13 例; 临床分期: Ⅰ期29 例,Ⅱ期13 例。两组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①传统组应用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术前放置导管,取平卧位进行全麻,消毒,然后在腹部正中作15 cm 纵向切口。首先,留取盆、 腹腔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然后全面探查腹腔内脏器,对可疑病变取样送病理检查。直钳钳夹双侧宫角上提宫体,在距右、 左圆韧带起点3 cm 处切断圆韧带并缝扎残端。接着依次打开左右侧阔韧带前后叶,分离骨盆漏斗韧带,并进行结扎,切断切除双侧附件,分离膀胱,接着处理子宫血管和骶、 主韧带。然后环切阴道壁,清扫盆腔淋巴。最后冲洗盆腹腔,依次缝合腹壁各层。②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进行持续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冲洗外阴并消毒,留置导尿管,放置举宫器,在脐窝上缘二横指正中作1.2 cm 切口,建立人工气腹,再取头低臀高20°体位,穿刺置镜。然后在脐窝下方约3 cm 腹正中线左右分别开2 个5 mm 的操作口。首先,留取盆、 腹腔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然后全面探查腹腔内脏器,取可疑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接着分离输尿管,处理双侧圆韧带、 附件,分离膀胱,依次处理子宫动脉、 主韧带、 宫骶韧带,再切除子宫。再接着经阴道下拉宫颈,完整取出子宫及双侧附件,进行盆腔淋巴清扫。最后交锁缝合阴道断端,冲洗盆腹腔,缝合穿刺孔。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 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膀胱充盈时间、 排尿量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②排尿功能: 利用Nidoc 970B 型尿动力检测仪 (成都维信电子科大新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两组手术前后的最大逼尿肌压、 平均尿流率和残余尿量。③手术安全性: 记录两组的盆腔感染情况、 切口愈合情况、 尿潴留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 表示,行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 膀胱充盈时间、 排尿量恢复正常时间、 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的临床指标比较 (±s)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2 184.18±12.88 78.57±6.77 4.59±0.94 5.38±1.03 8.70±2.03传统组 40 243.25±18.57 305.67±24.18 7.27±1.10 8.41±1.18 13.81±2.44 t 值16.66057.30011.83412.36310.283 P 值0.0000.0000.0000.0000.000组别 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膀胱充盈时间(d)排尿量恢复正常时间 (d)

2.2 排尿功能 术后,观察组的最大逼尿肌压、 平均尿流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传统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排尿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的排尿功能指标比较 (±s)

残余尿量(mL)术前观察组4243.97±4.1114.55±1.504.93±1.46传统组4044.58±4.1614.58±1.524.91±1.44 t 值0.6680.0900.062 P 值0.5060.9290.950术后观察组4240.52±3.9413.11±1.386.37±1.91传统组4036.89±3.7111.94±1.228.42±2.20 t 值4.2974.0724.496 P 值0.0000.0000.000时间组别n最大逼尿肌压(cmH2O)平均尿流率(mL/s)

2.3 手术安全性 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8% (1/42,尿潴留1 例),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0.00% (8/40,盆腔感染3例、 切口愈合差3 例、 尿潴留2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509,P =0.011)。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上的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和排液、 下腹部胀痛,尤其是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者,更应提高警惕,严重者会出现贫血,危及生命安全[5]。该病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开腹子宫切除术直接切开腹部,暴露病变部位,手术简便易行,但是视野受限,手术创伤较大[6],预后往往较差。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得到广泛应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运而生[7]。黄萍萍等[8]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安全性和疗效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 膀胱充盈时间、 排尿量恢复正常时间、 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分析原因为,腹腔镜手术通过建立人工气腹,开阔手术视野,且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显著改善了临床指标。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术前,两组术后的最大逼尿肌压、 平均尿流率均显著降低,残余尿量显著提高; 且观察组术后的最大逼尿肌压、 平均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均优于传统组; 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0.00%。上述结果表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确切,对术后排尿功能及膀胱功能影响较小,与纪元元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创伤较小,视野更加清晰,术中对盆底、 膀胱、 直肠的神经易精准辨别,避开血管,对病灶行精准的切割,对机体的损伤较小,手术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术后恢复; 另外,人工气腹的建立能够起到压迫止血作用,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预后,从而术后排尿功能、 手术安全性均高于开腹子宫切除术。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显著改善临床指标和排尿功能,手术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排尿功能韧带开腹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对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35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治排尿功能障碍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近期排尿功能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