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运动模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症状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3-12-27 11:58夏宛平万霞胡莉莉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2期
关键词:症候群冥想营养状况

夏宛平,万霞,胡莉莉

(1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肺部肿瘤科,河南 南阳 473000; 2 南阳师范学院校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为中晚期阶段[1]。该期NSCLC 患者丧失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需接受放化疗等治疗。放疗为常用的治疗手段,然而长期的放疗可引起多种症状,降低患者生命质量。癌症患者症状以集群形式出现称之为症候群。研究[2]表明,癌症患者的症候群可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及营养不良状态,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多模态运动是将不同类型的运动联合进行锻炼,在运动中注重多种感官感受的融合。王乾沙等[3]的研究表明,多模态运动将多种形式运动联合,在缓解鼻咽癌患者疲乏、 疼痛等症状方面效果显著。基于此,本研究将多模态运动模式用于接受放疗的NSCLC 患者,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NSCLC 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 ①病理确诊为NSCLC; ②首次接受放疗; ③预计生存时间≥3 个月; ④意识清楚,可正常沟通。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部位原发肿瘤; ②患有代谢障碍、 营养吸收障碍疾病; ③患有消化系统疾病; 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⑤认知功能异常。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 例。观察组男性30 例、 女性15 例,年龄30 ~81(57.64 ± 7.03) 岁,婚姻状况: 已婚41 例、 未婚4 例,TNM分期: Ⅰ~Ⅱ期12 例、 Ⅲ~Ⅳ期33 例,受教育年限 (10.34± 2.54)年。对照组男性33 例、 女性12 例,年龄29 ~80(55.39 ± 7.55) 岁,婚姻状况: 已婚39 例、 未婚6 例,TNM分期: Ⅰ~Ⅱ期10 例、 Ⅲ~Ⅳ期35 例,受教育年限 (10.57± 2.61)年。两组的性别 (χ2=0.476,P =0.490)、年龄 (t =1.463,P =0.147)、 婚姻状况 (χ2=0.450,P =0.502)、 TNM分期 (χ2=0.241,P =0.624)、 受教育年限 (t =0.423,P =0.67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护理: 嘱咐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 保护照射部位,保持照射野周围皮肤清洁、 干燥; 照射部位出现红疹、 皮炎时,可涂抹炉甘石; 指导患者食用新鲜果蔬及高蛋白食物,减少生冷、 辛辣、 油腻等食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模态运动模式干预: ①成立由熟悉多模态运动的康复专家、 护士长、 责任护士组成的干预小组。康复专家负责制定干预方案,护士长监督方案的执行情况,责任护士负责具体实施。②运动方案: a.第1 周,上午介绍多模态运动基本知识,指导患者进行环绕手臂、 扩胸、 体前屈、 屈膝等热身运动,训练强度根据病情调整,每组重复2 次。下午,重复上午动作,后向患者介绍正念放松训练相关知识; 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患者放松全身肌肉,随音乐韵律进行呼吸,身体进入冥想状态。b.第2 周,上午,首先进行1 组热身训练,后向患者介绍简化太极拳前4 式,演练动作由慢到快,重复3 次;下午,继续巩固上午的太极拳练习,后在音乐背景下进行正念冥想训练。c.第3 周,上午,首先练习1 组太极拳,后指导患者进行低强度抗阻训练,包括卧推、 深蹲、 硬拉、 划船等,每组重复3 次; 下午,巩固上午学习的抗阻训练,后在音乐背景下进行冥想训练。d.第4 周,上午,温习抗阻训练,后指导患者练习颈、 胸、 肩、 臀、 腿、 足部等拉伸运动,每个动作持续5 s,重复2 ~3 次; 下午,巩固上午学习的拉伸运动,结束后进行冥想训练。③本组患者均接受住院治疗,每周一上午进行多模态训练,2 h/次,下午重复上午训练内容,后进行冥想训练; 周二至周五下午患者自行训练。每周训练5 d,共干预4 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放疗症候群评分和营养状况。放疗症候群包括疼痛、 疲乏、 恶心、 睡眠不安,每项0 ~10 分,分值越高则症状越重。采用整体营养主观状况评估量表 (PGSGA)[4]评估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0 ~35 分,分值越高则营养状况越差。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前白蛋白 (PAB)、血红蛋白 (Hb) 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 (BMI)。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 (%) 表示,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放疗症候群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 疲乏、 恶心、 睡眠不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放疗症候群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的放疗症候群评分比较 (±s,分)

时间组别n疼痛疲乏恶心睡眠不安干预前 观察组 45 2.77±1.36 2.64±1.21 1.94±0.89 2.38±0.76对照组 45 2.81±0.92 2.65±1.20 1.90±0.56 2.43±0.78 t 0.1630.0390.2550.308 P 0.8710.9690.7990.759干预后 观察组 45 3.45±1.20 3.80±1.45 4.23±0.80 4.92±1.60对照组 45 4.51±1.23 4.41±1.26 5.01±1.24 6.06±2.03 t 4.1382.1303.5462.959 P<0.0010.0360.0010.004

2.2 两组的营养状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PG-SGA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干预前后的BMI、 PAB、 H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营养状况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的营养状况指标比较 (±s)

Hb(g/L)干预前 观察组 45 1.85±0.38 22.02±2.56 218.93±30.73 116.98±19.76对照组 45 1.89±0.68 22.11±3.02 219.83±23.64 116.36±18.67 t0.3450.1530.1560.153 P 0.7310.8790.8770.879干预后 观察组 45 2.77±0.62 21.18±1.92 199.36±26.26 105.92±16.72对照组 45 4.16±1.09 20.57±2.58 192.36±24.37 102.36±18.72 t7.4361.2721.3110.952 P<0.0010.2070.1930.344时间组别 nPG-SGA评分(分)BMI(kg/m2)PAB(mg/L)

3 讨论

NSCLC 患者放疗期间并发症较多,并且各症状之间可相互影响、 强化,加重患者的负担,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预后[5]。本研究对NSCLC 患者放疗期间进行多模态运动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放疗症候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表明多模态运动模式可缓解NSCLC 患者的放疗相关症状。本研究将热身训练、 太极拳、 抗阻训练、 拉伸运动等相互融合,通过多种运动对身体各个部位进行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既往研究[6]表明,多模态运动可促使患者在锻炼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动作上,排除外界因素对大脑的干扰,放松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而减轻患者的疲乏、 食欲不振等症状。

NSCLC 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放射治疗可引起全身炎性反应,引起机体营养代谢功能障碍,同时炎性因子可影响调节食欲的内分泌系统,以致患者出现厌食症状[7]。本研究在多模态运动中融合正念冥想,患者在身体训练后转入冥想,充分放松身体及精神状态,缓解患者放疗期间的疲劳。将冥想训练引入多模态运动可提高大脑皮层及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食欲,利于患者摄入食物及营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PG-SGA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表明多模态运动模式可改善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BMI、 PAB、 Hb 水平虽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能与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有关。

综上所述,多模态运动模式可减轻NSCLC 放疗患者的放疗症状负担,改善其营养状况。

猜你喜欢
症候群冥想营养状况
花朵的冥想
蓝的冥想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冥想》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冥想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河南省某县农村综合性医疗机构门诊症状监测预警*
那些年,我们都有“丢三落四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