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护理结合MOTOmed 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2023-12-27 11:58侯秀玲赵智宜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2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阶段

侯秀玲,赵智宜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河南 新乡 453000)

脑卒中是指脑组织的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 缺氧而坏死,继而出现运动、 感觉、 语言等功能障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据报道[1],脑卒中后患者中有50% ~75%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有25% ~40%的患者在发病后24 h 内致残,30% ~50%的患者会在3 个月内致残。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 身体机能减退,加之基础性疾病较多,更容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因此,有效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研究[2]表明,MOTOmed 训练作为一种新型康复疗法,可改善患者的躯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阶段护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人特征,将康复分为不同阶段,并针对每一阶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3]。本研究将阶段护理结合MOTOmed 训练用于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探讨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年龄60 ~82 (68.74 ± 5.48) 岁;男性24 例,女性16 例; 脑卒中类型: 脑梗死25 例,脑出血15 例; 偏瘫侧: 左侧28 例,右侧12 例。研究组年龄61 ~79(67.42 ± 5.37) 岁; 男性26 例,女性14 例; 脑卒中类型: 脑梗死25 例,脑出血15 例; 偏瘫侧: 左侧28 例,右侧12 例。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 ①符合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4]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②首次发病,并存单侧偏瘫; ③意识清晰,可正常沟通,生命体征和病情平稳。排除标准: ①恶性肿瘤者; ②其他疾病导致偏瘫者; ③精神类疾病 (史) 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和功能训练指导等。研究组给予阶段护理结合MOTOmed 训练,首先将患者分为4 个阶段,每个阶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具体如下: ①第1 阶段卧床期: 一般指发病至病情稳定的阶段,术后24 h 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患者良肢位摆放,开始关节、 患侧肢体等被动训练,30 min/次,早晚各1 次肢体被动按摩,可选择粗糙毛巾进行按摩,针对肌张力不同的肌群分别采用不同的按摩方式,如安抚性按摩和揉捏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水肿,20 min/次; 每间隔1 ~2 h 辅助患者更换体位,以防止压疮发生。②第2 阶段坐位期: 逐步抬高床头,保持坐姿用餐,视患者恢复状况逐步增加床上翻身、 坐起训练,并延长坐位时间,当患者达到坐位平衡后可移动至轮椅继续训练,同时增加言语和认知方面的训练。③第3阶段离床期: 患者可靠墙站立,利用MOTOmed Viva 2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 (德国RECK 公司生产) 辅助训练上下肢功能,1次/d,20 min/次,肌力有被动、 助力、 主动模式,后根据肌力恢复状况逐渐增加步行锻炼和作业疗法以促进肢体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双下肢力量训练交替进行,后期可逐步增强患肢力量的百分比,训练过程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④第4 阶段恢复期: 患者已恢复步行能力,可独立行走,需做好出院前指导,叮嘱居家康复环境设置和训练指导,并定期回访。

1.4 观察指标 ①平衡功能: 利用Berg 平衡量表 (BBS)[5]评估,共14 项,正向计分1 ~4 分,评分越高代表平衡功能越好。②肢体运动功能: 利用Fugl-Meyer 评定量表 (FMA)[6]评估,分为上肢部分及下肢部分,总分分别为66 分和34 分,得分与上下肢运动功能呈正相关。③生活质量: 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 评估[7],包括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4 个维度,共74 个条目,20 个因子,物质生活计分范围为16 ~80 分,其他三个维度计分范围均为20~100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平衡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 干预后,研究组的BBS 评分及FMA 上肢、 下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平衡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s,分)

表1 两组的平衡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s,分)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0.05。

时间组别nBBS 评分 FMA 上肢评分 FMA 下肢评分干预前 研究组4038.46±3.5237.73±4.5818.82±2.85对照组4038.32±3.6436.46±4.6318.74±2.53 t 0.1551.0930.118 P 0.8770.2790.906干预后 研究组40 48.54±5.63* 57.16±5.43*29.52±4.12*对照组40 43.57±4.58* 45.25±4.15*24.73±3.44*t 3.8589.8315.025 P<0.001<0.001<0.001

2.2 生活质量 干预后,研究组的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0.05。

时间组别 n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干预前 研究组 40 30.28±3.21 31.18±3.73 31.67±3.72 23.53±3.56对照组 40 30.24±3.36 30.46±3.22 31.43±3.56 23.16±3.42 t 0.0480.8220.2620.421 P 0.9620.4140.7950.676干预后 研究组 40 44.13±5.46* 46.47±5.32* 46.25±4.62* 38.56±4.36*对照组 40 35.53±4.12* 38.12±3.27* 37.36±3.36* 29.83±3.75*t 7.0957.5788.7898.541 P<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老年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平衡功能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重要临床表现。在康复训练中,不仅需加强肢体功能的锻炼,还需重视患者平衡力的训练,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有研究[8]表明,MOTOmed 训练可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 阶段护理可根据不同阶段患者的病情,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二者相结合,有望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的BBS 评分以及FMA上肢、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表明阶段护理结合MOTOmed 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如下: 首先卧床期这一阶段,患者通常会出现严重的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进行早期的床上活动和肢体被动康复训练,以帮助肌肉和关节恢复功能。到第2阶段坐位期,患者的病情会有所缓解,但是其肢体运动仍存在障碍,因此需提供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逐步增加离床后的轮椅训练。从第3 阶段离床期开始,逐步增加主动运动和康复训练,并提供MOTOmed 训练; MOTOmed 训练是一种针对脑卒中偏瘫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方法,可通过正确的运动模式刺激肌肉运动,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在这一阶段,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可进行平衡和协调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患者平衡功能。最后到第4 阶段恢复期,患者基本已出院,院外继续强化康复训练,以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并通过改善患者家庭环境等,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阶段护理结合MOTOmed 训练可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