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12-27 11:58王露赵娟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2期
关键词:阶梯规范化机体

王露,赵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胃癌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胃癌患者病死率约8.2%。新辅助化疗为控制胃癌患者病情的有效手段,然而接受该种治疗方式的患者多存在食欲减退、 进食困难等症状,机体的营养物质供应存在不足,因此该类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2]。调查[3]显示,超过一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治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患者继发营养不良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对化疗的耐受性降低,增加肿瘤细胞远处转移、 继发感染等的风险,导致预后较差[4]。因此,对于接受规范化化疗的胃癌患者需加强营养干预,但临床尚无规范的营养干预方案。基于此,本研究将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用于胃癌化疗患者,观察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 例胃癌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 ①病理检查确诊; ②病情稳定,首次接受化疗; ③意识清楚,可正常交流; ④可经口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②患有消化系统疾病; ③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全身感染性疾病; ④依从性差; 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或心理疾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男性23 例,女性17例;年龄37 ~73 (56.94 ± 8.59) 岁; TNM 分期: Ⅱ期22 例,Ⅲ期18 例; 受教育年限 (13.10 ±2.37)年。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 例;年龄36 ~75 (58.01 ± 8.94) 岁; TNM 分期:Ⅱ期24 例,Ⅲ期16 例; 受教育年限 (13.43 ± 2.45)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干预方法 入组患者均接受SOX 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干预: 向患者讲解化疗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化疗期间的饮食原则,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必要时可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 ①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根据PG-SGA 评分进行干预。a.PG-SGA 评分2 ~3 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进行化疗期间的营养健康宣教;组建微信交流群,促进家属间的交流及经验分享。b.PG-SGA评分4 ~8 分 (中度营养不良),可参照胃癌患者营养治疗指南进行五阶梯营养干预,根据Harris-Bendeict 公式计算患者需要的能量; 询问患者入组前的进食类型,计算摄入能量,对于能量摄入无法满足机体基础代谢者考虑第2 阶梯,饮食结合口服营养剂; 不能经口进食者开展第3 阶梯,完全肠内营养; 第4阶梯,肠内结合部分肠外营养干预,营养科医师制定营养配方; 第5 阶梯,经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化疗第1 d 开始营养干预,干预5 d 及以上。c.PG-SGA 评分≥9 分 (重度营养不良),在化疗前先采用肠内/外营养干预1 ~2 周,根据患者的营养改善情况采取五阶梯营养干预。②营养干预健康教育。向患者发放饮食宣教手册并讲解,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饮食管理;可邀请胃肠肿瘤专家及营养领域专家开展健康讲座,包括化疗期间注意事项、 护理技巧、 不良反应预防等。

1.3 观察指标 测量患者的体质量。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前清蛋白 (PAB)、 血红蛋白(Hb)、 白蛋白 (Alb); 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8+,计算CD4+/CD8+;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Ig) A、 IgG、 IgM。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指标 干预后,观察组的体质量、 PAB、 Hb、 Al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营养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的营养指标比较 (±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0.05。

指标时间 观察组 (n=40) 对照组 (n=40)tP体质量 (kg) 干预前51.80±3.7751.83±3.720.036 0.972干预后52.32±5.0349.31±4.792.741 0.008 PAB (mg/L) 干预前 205.28±65.12 205.32±56.02 0.003 0.998干预后 198.67±38.79* 166.82±32.19* 3.996 <0.001 Hb (g/L)干预前 110.02±10.67 109.92±10.56 0.042 0.967干预后 109.92±11.23 104.28±8.02* 2.585 0.012 Alb (g/L)干预前36.47±4.0235.68±4.310.848 0.399干预后 41.87±5.28*37.86±5.18*3.429 0.001

2.2 免疫指标 干预后,观察组的CD4+、 CD4+/CD8+、 IgA、IgG、 IgM 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免疫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的免疫指标比较 (±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0.05。

指标时间观察组 (n=40) 对照组 (n=40)tP CD4+ (%) 干预前41.26±2.9541.08±3.130.265 0.792干预后43.56±3.12*40.52±3.244.275 <0.001 CD8+ (%) 干预前20.71±1.6220.33±1.581.062 0.292干预后18.92±1.74*20.91±1.555.401 <0.001 CD4+/CD8+ 干预前1.62±0.131.59±0.111.114 0.269干预后1.67±0.15*1.54±0.134.142 <0.001 IgA (g/L) 干预前1.77±0.301.75±0.330.284 0.778干预后1.98±0.25*1.72±0.312.859 0.006 IgG (g/L) 干预前11.25±2.4011.31±2.340.113 0.910干预后13.67±2.12*11.17±2.084.472 <0.001 IgM (g/L) 干预前0.97±0.210.98±0.230.203 0.840干预后1.11±0.24*0.91±0.272.976 0.004

3 讨论

化疗为控制胃癌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然而化疗除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外,对机体正常细胞的影响同样较大,其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不利于机体的营养摄入,极易继发营养不良。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后的体质量、 Alb、 Hb、 PAB 水平均降低,表明化疗可恶化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胃癌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后,可引起机体组织及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乱,降低其对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

目前临床预防胃癌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措施为监测患者体重及营养相关指标,并给予指导[5],但总体效果不佳。常规的措施未能针对患者的特点,营养干预的细节管理不到位。规范化营养治疗是通过设置专门的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胃肠功能,计算其对热量的需求,制定规范化的营养治疗方案[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体质量、 PAB、 Hb、 Al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干预模式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PG-SGA 为评估营养不良的重要筛查工具,通过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而指导医师制定规范化的营养治疗方案,根据患者营养状态开展阶梯营养干预。赵思雨[7]的研究表明,五阶梯营养干预可改善胃肠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五阶梯营养干预是根据患者的营养摄入及身体状态进行干预,满足其营养需求,减少因化疗引起的营养物质流失[8]。化疗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并可引起肠道内菌群紊乱,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本研究中,患者接受化疗治疗后的CD4+、 CD4+/CD8+、 IgA、 IgG、 IgM 水平均降低,CD8+水平升高,提示化疗可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免疫功能可影响化疗的进程及患者的恢复,并且可增加感染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CD4+、 CD4+/CD8+、 IgA、 IgG、 IgM 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提示规范化营养治疗及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能与营养干预改善机体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综上所述,规范化营养治疗及护理可改善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态,提升其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阶梯规范化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爬阶梯
时光阶梯
有趣的阶梯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