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婴幼儿食物过敏及家长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

2023-12-27 11:58陈咏鸽姚家瑜赖沛娟陆秀芳邹国新胡红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2期
关键词:英德市过敏原过敏

陈咏鸽,姚家瑜,赖沛娟,陆秀芳,邹国新,胡红梅

(英德市人民医院 1 儿科,2 检验科,广东 英德 513000)

婴幼儿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发群体,食物性过敏是最为常见的过敏反应类型。调查[1]显示,婴幼儿食物性过敏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1 岁左右为发病率高峰,3 岁时呈现降低趋势。然而对于部分严重患儿或对多种食物过敏者,该种症状可延续至学龄前期、 学龄期甚至成年。目前临床防治婴幼儿食物过敏的目的是缓解其症状,防止后续各年龄阶段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临床常用的防治方式为避免婴幼儿接触过敏原及发生过敏后为医师提供疾病史等信息,然而目前生活中食物类型多样,食物性过敏的相关诊断及治疗方式可选择性较少,因此日常防治效果一般[2]。研究[3]表明,家长对过敏性疾病的了解程度直接关乎过敏性疾病患儿的防治效果。因此,对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常见因素及家长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查,有助于医师根据婴幼儿食物过敏的高发食物种类及家长的认知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制定饮食方案,防止食物过敏的发生。

本调查以英德市婴幼儿食物过敏患儿为对象,分析常见的过敏食物的种类以及家长的认知水平,以期为该地区预防婴幼儿食物性过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儿科门诊确诊的400 例0 ~6 岁食物过敏患儿为对象。纳入标准: ①符合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断标准[4]; ②年龄0 ~6 岁。排除标准:①药物、 感染等引起的过敏者; ②合并其他重症疾病者。按照患儿的年龄分为婴儿组 (>0 ~1 岁,n =195),幼儿组 (>1 ~3 岁,n =110),学龄前组 (>3 ~6 岁,n =95)。

1.2 方法 ①病史问询。询问患儿症状表现及既往过敏史,检查时重点关注其皮肤湿疹、 营养状态等食物过敏症状。记录家长认为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的摄入量、 症状,摄入该种食物至出现症状时间及重复进食相同食物是否出现相同症状。②IgE检测。检测患儿血浆IgE 总浓度及特异性IgE,即28 项过敏原检测。③食物回避试验及激发试验。对于可疑食物过敏儿童给予专门的饮食登记表,由医护人员指导家长调整患儿饮食,可疑食物过敏者回避可疑食物2 ~4 周,为食物回避试验。人工喂养婴儿用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喂养; 母乳喂养婴儿继续哺乳,但母亲限制可疑过敏食物至少2 周。期间,指导家长每日记录小儿进食食物的种类与数量、 过敏症状。④对食物过敏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a.影响因素,包括询问母亲怀孕情况、 孕期是否使用抗生素、 生产史、 家族过敏史、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饮食史、 小儿饮食史、 疾病史以及环境因素。b.家长对食物过敏的认知水平,包括家长的文化程度; 是否了解食物过敏引起的症状,主要包括消化道过敏 (伴或不伴生长发育障碍)、 特应性皮炎、 过敏性鼻结膜炎、 过敏性哮喘,一个都不知道记0 分,知道1 个记1 分,知道2 个记2 分,知道3 个记3 分,全知道记4 分; 是否会带轻微食物过敏症状的婴幼儿去专科进行咨询及治疗,分为三种情况: 是、 看情况、不带; 是否清楚如何预防食物过敏的发生,分为三种情况: 不清楚、 大概了解、 清楚; 是否知道有脱敏疗法,分为两种情况: 不知道、 知道。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 (%) 表示,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F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过敏原分布情况 400 例患儿中,阳性占比92.00%,总IgE 阳性率为87.50%。食物性过敏原中对牛奶过敏阳性率为20.25% (其中回避激发试验阳性8 例),对鸡蛋过敏为11.50%,对蟹过敏为3.50%,对虾过敏为2.50%,对龙虾/扇贝过敏为2.00%,对鳕鱼过敏为0.50%,对黄豆过敏为4.25%,对花生过敏为3.25%,对牛肉过敏为2.50%,对艾蒿过敏为2.50%,对矮豚草过敏为3.25%。婴儿组、 幼儿组、 学龄前组的牛奶、 鸡蛋过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过敏原分布情况 [n (%)]

2.2 家属对婴幼儿过敏的认知水平 400 例患儿家属均完成问卷调查,其中20 份为无效问卷。其中家属初中文化水平为123人 (32.37%),高中文化水平129 人 (33.95%),大专文化水平68 人 (17.89%),本科文化水平60 人 (15.79%)。认知评分结果显示0 分为32 人,1 分为85 人,2 分为129 人,3 分为64人,4 分为70 人。≤2 分为低分组 (n =246),≥3 分为高分组 (n =134)。高分组家属的脱敏疗法知晓率为54.48% (73/134),高于低分组的15.45% (3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08,P<0.001)。

3 讨论

食物过敏是过敏进程的起始阶段,预防食物过敏为阻断过敏进程的有效方式。研究[5]表明,0 ~6月龄为食物性过敏的高发时期,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如皮疹、 湿疹等。慢性食物性过敏可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等。持续性食物过敏儿童发生过敏性鼻炎、哮喘的风险高于短暂性食物过敏患儿[6]。早期发现并阻断食物过敏有助于降低后续其他严重过敏疾病的风险。婴幼儿食物过敏防治的关键为分析常见的过敏性食物种类,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本调查以英德市400 例食物过敏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食物过敏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牛奶、 鸡蛋是最为常见的过敏食物类型,其原因可能为婴幼儿的食物结构相对简单,过敏原主要为牛奶及鸡蛋等,随着学龄前及学龄期接触食物种类增多,海产品及花生、 黄豆等食物过敏增加。

患儿食物过敏疾病的防治及管理中,除避免接触过敏原外,家长对过敏知识的认知情况同样至关重要[7]。本研究结果显示,英德市患儿家长对食物过敏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对食物过敏引起症状的知晓率较低,多数家长不知道脱敏疗法,这对于过敏疾病的防治极为不利。因此医师应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阶段食物过敏的特点向家长进行讲解,提高家长对食物过敏的认知水平。告诫家长在平时的饮食中,注意观察有无食物过敏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通过宣教提高家长的就医意识,接受医师专业的指导,减轻患儿的痛苦,保障患儿健康成长。

综上,英德市食物过敏婴幼儿常见的过敏原为牛奶及鸡蛋,家长对食物过敏知识了解较少,医护人员应重视相关知识宣教。

猜你喜欢
英德市过敏原过敏
过敏8问
广东省英德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查出过敏原 预防过敏反应
你应当知道的过敏知识
你对过敏知多少
英德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人为什么会过敏?
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2015年年会暨全体会员大会隆重举行
陈 本 先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