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配合应用对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3-12-27 11:57丁丽汤仁礼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2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产科难治性

丁丽,汤仁礼

(上饶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江西 上饶 334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手术辅助分娩,该手术创伤性较大,术后较多产妇存在大出血风险;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前置胎盘、 胎盘粘连增多,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比例也上升,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现今临床对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主要采用输液与输血治疗,但以全血或红细胞为主的短期快速扩容治疗模式可能大量浪费血液资源,治疗效果也有所欠缺[2]。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因失血较为严重,血小板与凝血因子不断被消耗,导致凝血能力降低,治疗难度也更大。研究[3]表明,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配合治疗难治性产科大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与预后结局。本研究探讨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凝血因子配合输注在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n =35)年龄22 ~46 岁,平均 (28.15 ± 3.07) 岁; 初产妇13 例,经产妇22 例。对照组 (n =35)年龄17 ~37 岁,平均 (28.41 ±3.13) 岁; 初产妇15 例,经产妇20 例。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①剖宫产术后24 h 内总出血量超过血容量50%; ②精神、 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研究开展; ③未出现其他危重疾病; ④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既往因其他疾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②研究开展前1 个月内使用过抗凝血药物治疗; ③存在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疾病;④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治疗; ⑤病历资料统计不全。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应用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治疗。冷沉淀凝血因子是采用特定的方法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1℃~6 ℃融化后,分离出大部分的血浆,并将剩余的冷不溶解物质在1 h 内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 临床使用时在血液专用水浴箱中融化,将融化后的冷沉淀凝血因子以患者可以耐受的速度快速输入。观察组应用单采血小板配合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治疗。单采血小板是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在全封闭的条件下,自动将符合要求的献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分离并去除白细胞后悬浮于一定量血浆内的单采成分血; 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方法与治疗方式与对照组无异。血小板与冷沉淀凝血因子具体用量参考患者失血量制定。

1.4 观察项目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检测项目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凝血酶时间 (TT)、 纤维蛋白原 (FIB)。采集患者肘静脉血4 mL,在常规条件 (3 000 r/min,5 min,离心半径10 cm) 下完成离心处理,应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完成检测。②比较两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与24 h 有效止血率。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 (CD3+、 CD4+、 CD4+/CD8+),检测仪器使用流式细胞仪。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APTT、 PT、 TT均低于对照组,FIB 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时间组别n APTT (s)PT (s)TT (s)FIB (g/L)治疗前 观察组 35 80.48±7.59 29.33±3.13 33.04±2.98 0.92±0.13对照组 35 81.04±7.21 28.81±2.96 33.50±3.17 0.90±0.15 t 值0.3170.7140.6260.596 P 值0.7530.4780.5340.553治疗后 观察组 35 42.37±4.74* 12.50±1.45* 14.05±1.56* 1.82±0.21*对照组 35 52.70±5.53* 17.36±1.91* 19.33±2.21* 1.37±0.18*t 值8.39111.99011.5479.625 P 值0.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的止血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24 h 有效止血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与24h 有效止血率比较 [±s,n (%)]

表2 两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与24h 有效止血率比较 [±s,n (%)]

组别n平均止血时间 (h)24h 有效止血率观察组353.57±0.4034 (97.14)对照组356.14±0.5828 (80.00)t/χ2 值21.5805.081 P 值0.0000.024

2.3 两组的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CD3+、 CD4+、 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时间组别nCD3+ (%)CD4+ (%)CD4+/CD8+治疗前 观察组 3564.11±5.9836.79±4.131.29±0.14对照组 3563.84±6.1737.22±3.871.26±0.11 t 值0.1860.4500.997 P 值0.8530.6550.322治疗后 观察组 35 59.18±5.84*32.03±3.54*0.91±0.12*对照组 35 54.25±5.25*28.43±3.07*0.70±0.08*t 值3.7144.5458.614 P 值0.0000.0000.000

3 讨论

难治性大出血是产科常见危急重症之一,该病进程较快,短期内患者红细胞浓度与血容量将急剧下降,休克与死亡风险随之升高。输液与输血是现今临床治疗难治性产科大出血的主要手段,但该治疗方法无法及时补充凝血因子与血小板,致使血液稀释,患者在失血期间凝血因子与血小板大量消耗,随着抢救时间延长,其凝血功能异常情况也愈发严重。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机体内凝血因子含量,恢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炎性因子、 细胞粘连、 非毒物质的清除与改善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冷沉淀凝血因子还能够促进创口愈合,维持组织正常吞噬功能,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有利环境[4]。血小板输注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凝固,维护血管壁完整,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避免血管出现异常损伤,从源头改善患者出血现状,进而获得显著的止血效果。两种治疗方式从不同角度对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施以治疗,进而提升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表明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配合治疗能够有效补充机体所需凝血因子,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24 h 有效止血率高于对照组 (P<0.05),表明单采血小板配合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止血效果更好,与梁婷婷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既往研究[6]表明,大量输注外源性血液会导致机体免疫机制发生异常改变,最终导致患者免疫能力降低。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的免疫能力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免疫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表明单采血小板配合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治疗对免疫功能的损伤程度较低,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配合应用可改善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止血效果,且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损伤程度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产科难治性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