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把握 细节考索

2024-01-13 05:23主持人李红薇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助理研究员
郭沫若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断代铜器金文

主持人 李红薇(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助理研究员)

典籍中关于铜器发现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汉武帝元鼎元年,但真正意义上的金文研究,实肇始于北宋。宋代不仅产生了如《考古图》《博古图》《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一类的金文著录,还出现了《金石录》《集古录跋尾》等侧重文字考释、铭文评述的研究专著。宋人在铜器分类、纹饰命名及器物定名等方面均为后世研究奠定了基础。至于器物年代,一般却只笼统分为商周或秦汉。关于商周器的辨别和年代考订即便偶有涉及,但由于目标不明确、方法不得当,往往产生很多错误,且总体研究缺乏系统性。

20 世纪30 年代为寻求研究古史的第一手资料,郭沫若开始探索甲骨金文的奥秘。他刚涉足不久便意识到铜器断代的重要性,“时代性没有划清白,铜器本身的进展无从探索,更进一步的作为史料的利用尤其不可能”。郭沫若借鉴西方考古学理论提出利用纹饰形制判断铭文年代的想法,在《毛公鼎之年代》中得以实践后,写成划时代巨著——《两周金文辞大系》。西周器依年代,东周器依国别地域排序,科学系统地整理了两周金文,开创了标准器断代法,大大提高了金文的史料价值,奠定了现代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的范式,具有划时代意义。学界对此已有较为充分的认识,本期“考古学、语言学研究”栏目所刊《试论郭沫若对商周青铜器分代问题的思考》一文的作者,敏锐关注到学界鲜少论及郭沫若有关离析商周铜器的探讨,以郭沫若对商周铜器分代因素的探索为主要内容,兼及殷周二代铜器与西周铜器分代标准之差异,从宏观角度讨论了郭沫若对青铜器断代问题的相关思考,选题视角新颖,具有重要的学术史价值。

与两周青铜器研究明显不同的是,郭沫若对殷商金文的论述相对分散,散见于各类著作以及论学书札之中,甚至到1960 年撰写《安阳圆坑墓中鼎铭考释》时还讨论了几件商代晚期的铜器,该文认为安阳后岗新出的戍嗣子鼎作为殷彝中的铭文较长之器可作为标准器,通过铭文中出现的地名及赐贝,指出至少宰椃角、父已簋两个过去时代不明的器物,可以断定确是殷彝。若将郭沫若著作中凡论及商代铜器的观点全部钩稽出来,相信能够得到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本栏目刊发的另一篇文章《“軃神”考——以郭沫若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词为例》则偏重细节的考索。作者以郭沫若文学作品《黑猫》中的一个方言词“軃神”作为切入点,首先回顾了目前常见的几种方言辞典中对“軃神”的释义,着重从俗字和词源的角度分析了“軃”的构字理据,提出“軃”的本字当为“”,并从音韵学、文字学方面指出二字音近义通,本义为“衣长下垂”,引申表示游手好闲者的不良之相。其次总结了清末民初以来各类作品中“軃神”在行为、性别、年龄、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常见特点,分別从地理因素、移民因素、政治因素、教育因素、世俗因素等五个方面综合分析了“軃神”的成因,并结合少年郭沫若成长求学的经历和心理动态,探讨了郭沫若之所以成为“軃神”的独特原因。作者尤其注意挖掘社会深层时代背景的变化对词汇语义的影响,指出“清末民初大变革之际,各种新思想、新风尚纷纷涌入四川各地,给川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带来巨大影响,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追求时尚,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情欲。顽固分子虽予以痛斥,但部分开明之士,对此类‘嚲神’则报以同情,而对‘嚲神桩’给予批评”。文章最后对今天“軃神”词义消退的原因作了合理分析,认为“一是通语‘流氓’的通行大大挤压了‘軃神’的使用空间。二是‘軃(亸)神’难写难认,借音词‘妥(拖、憜)神’等也让人难以顾名思义。”全文逻辑严密,从语言学上的一个词汇入手,以小见大,内容充实,对近代四川民俗学研究也不无裨益。其实对小说、戏曲中方言俗语的考证本就是近代汉语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关疑难词语的正确释出自然又能扫清阅读障碍,有益于作品深入解读。

期待更多学科的学者投入到郭沫若研究中来。

猜你喜欢
断代铜器金文
百年来古戏台断代问题研究
三代铜爵的断代与辨伪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铜婚
语法填空专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山西定襄中霍墓地出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