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互联网+支教”模式构建路径探析

2024-01-15 09:06陈雨凡张晶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支教志愿者培训

陈雨凡, 张晶

(武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提出“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1]“互联网+支教”是应对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落后现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当前,“互联网+支教”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支教事业中显现出独特优势,这种“云支教”模式突破了地域限制,支教志愿者与支教地学生通过使用手机、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工具,实现非面对面的云平台授课,以更加安全、更为灵活、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优势扩大了优质教育覆盖面,使得东部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和整合应用。

“互联网+支教”模式建设是做好高质量线上支教的重要抓手。 以北京某支教机构云教室项目(简称T 项目)为例,T 项目是该支教机构下设的教育非营利项目,致力于用新技术改善中国教育不均衡的现状,自2016 年起通过为教育不发达地区小学搭建网络教室,以双师直播授课模式为这些小学持续输送美术、音乐、科学、国学、心理学等素质类课程。 截至2022 年6 月,参与该项目小学累计达229 所,直接受益学生累计超过4.5 万名,授课志愿者累计5 696 名,授课节数累计43 884 节。 该项目由机构、小学和志愿者(个人或团队)三方共同推进,旨在通过线上一对一直播授课的方式改善乡村小学师资匮乏、课程单一的现状,同时降低长期支教参与门槛,使更多人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的情况下实现为乡村学生长期授课的愿望。 以此项目为例,从“互联网+支教”模式建设入手,探讨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互联网+支教”之间的有效对接以及其模式的合理运行,分析“互联网+支教”模式建设的客观条件及现实挑战、构建方式、实际应用。 为促进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事业、建设教育扶贫事业以及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支教”模式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 “互联网+支教”的客观条件

“互联网+支教”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帮扶促进了教育公平,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支教工作中来。 “互联网+支教”是多方助力的结果,国家政策的支持、云教室硬件载体的有力支撑、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对于推进“互联网+支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政策倾斜——“互联网+支教”的坚实保障

国家政策支持为“互联网+支教”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7 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首提“互联网+教育”。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强调: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大幅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能力”,“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2]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印发,要求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整合建设国家中小学生网络学习平台,免费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3]。 2021 年12 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提出“开展终身数字教育”,通过数智赋能,实现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推动“教育教学变革”[4]。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要求改善“互联网+教育”设施,以“互联网+教育”作为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变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5]。 《2023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强调要持续推进“互联网+教育”,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农村教育办学水平提升,这意味着把“互联网+教育”放在了关键突出的位置[6]。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 年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 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总数超过400 万间,学校配备的师生终端数量超过2 800 万台[7]。 教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为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云教室——“互联网+支教”的有力载体

云教室在传统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了云端资源和软件的共享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云端获取专业、优质、系统的学习资源,教师异地同步或异步授课,学生可以与在线教师进行交互,也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移动学习。 云教室在弥补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等局限性上显现出独特优势。其一,突破地域限制。“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各地区同步同频的紧密联系,为地区间交流创造了一个不被地理空间束缚的便利平台。 其二,突破时间限制。 线上学习平台通过信息存储技术保存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重复利用。 其三,突破教育壁垒。 好的教育不应有围墙,线上教学打通了教育资源的交流渠道,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并且学生在多种教学资源交汇的情况下,获取知识的范围变大,途径变易,相对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施教者对受教者的统治地位,实现师生良性有效互动,促进了教育教学本身的发展。 在云教室的支持下,“互联网+支教”克服了传统支教面临的人力、物力、安全成本及时空局限,大学生志愿者可合理安排时间,协调安排教学课程[8]。 有效化解了教育稳定性和支教流动性之间的矛盾,保证了教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3 大学生志愿者——“互联网+支教”的主体支撑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积极性。 根据2023 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202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来看,2022 年,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4 655 万人,毛入学率达59.6%[9],高校大学生群体基数大,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显现出一系列新特征、新现象:与“80 后”“90 后”相比,“00 后”生活在富裕的时代,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热爱探索,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新一代大学生群体在参与“互联网+支教”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透过云平台窗口,了解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通过支教的方式不仅实现自我价值,增长技能,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获得感,而且有助于支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促进了全面发展。

2 “互联网+支教”的现实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5]。 自2016 年以来,T 项目经过七年多的实践,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学流程,为反思大学生“互联网+支教”问题提供了参考。

2.1 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支教事业的不断推进,对支教教师的标准要求也更加严格,推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的过程。 “单一型”即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单一、评价指向单一、工作方式单一,这并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标准。“复合型”即打破单一壁垒,实现多元发展、一专多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仅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传播智慧,而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塑造。 同时,“互联网+”要素融入,对志愿者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一定要求,志愿者必须熟练掌握线上教学功能运用。

实际来看,T 项目共设有三轮培训和检测,每轮两节两小时课程。培训内容涉及软件应用、基本教学法、儿童心理知识,还有实践教学的讲稿写作等。 培训结束后培训官进行试讲考核,考核通过方能进入总部试讲考核,总部试讲达标者按考核成绩和志愿者意愿分配支教任务。 整个过程层层筛选,但仍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志愿者报名条件无硬性门槛,不需要教师资格证、没有专业限制和学历要求。 这就导致大多数志愿者来自非师范类院校或非师范类专业,鲜有从教的专业化训练和经历,缺乏实际教学经验,教学技能匮乏。 仅经过三轮理论培训,即使考核通过,基本功仍是不够扎实的。 在支教过程中极易出现课堂混乱、学生难以管理的问题,使得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其二,尽管培训内容涉及儿童心理等相关知识,但在实际考核中绝大部分在知识点教学考核上,没有涉及有关儿童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专项教学考核。 其三,培训计划参考要素,仅仅按志愿者意向授课科目和地区进行分组分类授课,培训内容全过程较为“通约”,并未结合志愿者的实际水平、个人优势制定不同周期不同特长科目的培训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培训者和志愿者精力以及资源浪费。

2.2 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过程待优化

教学质量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质量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提质增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目标,做高效课堂,狠抓课堂实效。 对支教主体而言,提高教学质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硬性条件,支教教师应以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为指引,做好“六个下功夫”,打造过硬真本事。 对支教学生而言,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帮助学生“培育健全的人格、丰富的个性、良好的价值品格以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永不枯竭的创新精神和未来的想象力等”[10]。

结合实际来看,T 项目在线上支教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多数支教学校会安排当地教师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支教教师与学生通过云平台开展教学,主要以讲授和演示为主。 但涉及学生自主讨论和练习等实操环节,支教教师无法实时把握课堂整体动态,缺乏有效监管,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无法保障。 其二,由于条件限制,支教教师与学生除课堂接触外,并未建立有效的课后沟通渠道,授课之余师生间互动基本空白,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互活动。 其三,由于帮扶学校多位于偏远地区,支教前期在语言沟通上存在一段时间的适应磨合期,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进度。

2.3 家校联动薄弱,协同育人待深化

202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的要求[11]。党的二十大把“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写入报告。2023 年1 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家校社共育将成为育人的新常态、教育的大趋势[12]。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家庭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个性化、特色化优势。

在T 项目中,整个支教过程多以支教老师和支教学生为中心,家长参与度不高,家校联动育人主体边缘化。据了解,大部分家长长期出门在外,并未参与孩子教育辅导,有些家长并不知晓孩子情况。支教老师与家长沟通机会甚少,即使有联系也都是当地学校的老师与家长联系,并且沟通大多是单向沟通,交流时间节点大多集中在学期初、 学期末以及重要考试之后这几个阶段, 目的都是被动地解决学生“问题”,没有做到主动地预防“问题”,这样导致家庭教育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

2.4 管理效度不足,组织机制待健全

支教组织在整个支教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链接作用,组织管理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周期性、长期性的过程,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保证组织有效运行的充要条件。 大多数支教组织管理,主要包括志愿者遴选机制、团队管理机制、课程计划和反馈机制、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退出机制等。 对志愿者而言,科学的管理有利于志愿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健全的制度为志愿者顺利开展支教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对组织自身而言,科学的管理使得各方工作更加清晰化、规范化,保证各环节有序开展,进而提高支教工作的实效,为支教事业的发展提供方向。

T 项目团队管理大多在线上进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反馈机制上,存在重流程轻质量的形式化和滞后性,仅在支教结束后提交书面报告进行反馈,不能如实对支教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记载。 在考核机制上,考核标准较为单一,仅以授课时长、出勤率、学生成绩为考核标准,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重视度不够。在激励机制上,缺乏激励措施和制度。T 项目属于无偿志愿服务,只有在正常结束支教情况下颁发志愿证书,并且只有表现优秀者才会颁发实习证明。 志愿者没有提高专业能力和支教水平的动力,会逐渐丧失支教热情。

3 “互联网+支教”模式的构建路径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13]。“互联网+支教”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从志愿者队伍建设、支教课堂建设、协同育人建设、平台管理建设四个维度着力推进“互联网+支教”模式构建。

3.1 以“德才兼备”为标准,着力打造高素质有能力志愿者队伍

首先,构建“初试+面试”志愿者遴选体系。 初试选拔,对志愿者提交的个人申请,从学历、性格特点、从教经验、相关经历、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初步选拔。 增设面试试讲环节,此环节对志愿者进行初步筛选,从知识水平、从教认知、心理素质、言语表达、交流沟通、思维品质六个方面进行考核。

其次,构建系统化志愿者培训体系。

在系统设计方面。 建立志愿者档案库,将志愿者按院校、专业、年级进行分类培训,以志愿者画像分析为基础,建立针对性、个性化的系统培训体系,生成个人培训方案。 例如,按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分类,师范院校已经院校培训,具有一定的授课经验,培训周期可适当缩短,非师范院校应侧重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周期也相对较长;按理工类、文学类和艺术类分类,按学科类型安排志愿者支教课程,尽可能最大发挥出志愿者的学科优势。 培训阶段采用在线培训为主、线下活动为辅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对志愿者进行视频授课,定期完成课堂在线测试,同时为志愿者开设随堂听课窗口,到支教课堂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打磨;线下主要采用小组探究式学习方法,小组成员之间围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讨论与协作。 培训过程中,对各环节开展及时有效地评估,并对评估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在内容设计方面。 第一,课堂教学培训。 支教事业更偏向于育人维度,在确保志愿者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和掌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志愿者更应具备育人的素养和能力,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育人教学。 此前T 项目已开设儿童心理学等基础课程,但真正地“授人以渔”,如何把孩子带出大山,联通外面的世界,仍然值得深思。 因此,对志愿者的教学培训还应侧重“引导儿童树立正确三观”、“观世界、观时事”等方面的内容。第二,言语表达培训。主要包括语言逻辑性、连贯性、专业性和亲和力这四个方面。特别注意的是地方习俗和方言培训,这有助于志愿者与支教地学生之间达成有效沟通,拉近师生关系。第三,线上平台操作培训。 开设线上实景教学培训,包括直播授课、测试、讨论、答疑等环节模拟课堂教学过程,对志愿者的模拟教学进行评价打分并实时反馈,确保志愿者对线上授课平台功能的熟练使用。第四,心理素质培训。 志愿者应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通过系统化的培训考核,对具备完全授课能力的志愿者安排线上支教。

3.2 以“素质教育”为内容,建设“三个课堂”促进知行有效融合

做好素质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做好“五育并举”,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对此,应着力打造好线上支教“三个课堂”。

“第一课堂”是按照课本内容和课程要求,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对此大学生志愿者应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工作。 课前深刻理解课程结构、教学目标、知识结构,了解支教学生的教学进程和学习情况,做好教学设计,多磨课、多积累。 课中积极调动课堂氛围,确保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注重引导学思结合,启发学生探究式思考。 课后做好教学反思工作,结合平台反馈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并实时跟进支教地学生的课程实际掌握情况。

“第二课堂”是通过音乐课、体育课、社团活动、文化走廊、宣传讲座等形式,拓展素质教育。 与“第一课堂”相比,“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态多样、不局限在课本上,综合性更强。 大学生志愿者利用线上平台开设课外素质拓展课程,诸如“一起做运动”“一起红色寻访”“一起云游家乡”,结合地域特色开展个性化、差异化学习活动。 让支教地学生获得直接经验,通过亲手做、亲眼看、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完成。

“第三课堂”是以名人榜样线上见面会与支教学生现场连线为活动载体的课堂形式,使学校教育与校外互动、课内与课外的资源有效整合,让知识和正能量飞进山村。 通过“第三课堂”扩大支教地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让支教地学生真切感受榜样的力量,并外化于日常实践之中。

3.3 以“协同共育”为理念, 构建现代家校社共育新模式

当地政府、支教地学校、学生家长是促进支教事业的关键要素,应加强协作配合有效联动。 做好志愿者和学生管理的同时,发挥政府、学校、家长的协同促进作用也至关重要。

发挥当地政府引领作用,线上支教是实现教育扶贫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线上支教事业,积极构建线上支教志愿服务多元平台。 一方面,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强化政策倾斜,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建设,为线上支教平台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同时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例如,地方政府合理利用教育资金完善乡村学校线上支教硬件设施;给支教大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制定津贴补贴相关奖励机制等。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线上支教宣传力度,吸引高校、社会多方参与其中支持线上支教。 以线上支教为重要抓手,为乡村学校搭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让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让乡村学生走出去。

发挥支教地学校帮扶作用,对支教地学校,要充分做好线上支教辅助工作。 在T 项目中,有时整个学校里,仅仅是上课前调试摄像头和麦克风这样简单的操作也只有校长一个人会,其他的助教老师都没办法学会,对于网络、软件和电子产品的使用很生疏。 对此,学校除了需要安排线上支教的场地,更要注重提升支教地教师网络信息技术整体素养,配合志愿者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用具的需求。 同时,组织学生在云教室学习,维护好课堂秩序,弥补线上支教中支教志愿者不能切实把握课堂的缺陷,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完成度,把网络使用与育人目标充分结合起来。 同时,学校与学生家长也要做好沟通,促进志愿者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联系。

发挥家庭教育的互补作用,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支教活动和课程规划。 在T 项目中以及根据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和分布情况看,支教地区学生与家长大多处于异地状态。 学生家长通过线上平台家长端,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课外实践情况,将每位支教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可以与志愿者线上沟通了解孩子情况。 通过建立云上家校链接,以云端班级家长例会的形式,让家长参与其中,形成家校协同育人。

3.4 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完善团队管理和激励机制建设

组织是线上支教的重要载体, 实行组织专业化管理对于线上支教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和发展系统完整的“互联网+支教”模式,助力贫困地区补齐教育短板,开拓发展空间[14]。

在组织管理上,分为志愿者评价服务端和组织管理服务端。

关于志愿者评价服务端是指志愿者对平台提供服务的评价反馈。 对此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ACSI),该模型共有6 个结构变量,分别是顾客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 以ACSI 模型的理论与框架为基础,设立志愿者评价模块,构建由志愿者支教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志愿者满意度、志愿者反馈和继续支教意愿为主体的满意度模型(图1)。通过志愿者的支教预期、志愿者在支教一段时间后的实际感受以及志愿者在支教过程中努力与收获的感知比例,总结出志愿者的支教满意度。 在支教满意度基础上,依据志愿者反馈以及继续支教意愿对团队管理进行相应完善。

图1 志愿者满意度模型

组织管理服务端是指在整个支教运行过程中组织提供的资源支持。 科学的平台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信息公开畅通、反馈及时、团队建设、制度严密、体制规范。 在支教准备阶段,组织机构要完成好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工作。 确定支教地学校,联系好学校负责人,完成平台建设,确保平台能够有效支撑云课堂的正常运行。 在支教开展阶段,组织机构应结合学校需求和志愿者的意愿安排志愿者线上支教,同时为志愿者提供相应的授课资料和用具。 尤其是在教学监督和反馈方面,应做好线上支教志愿者教学记录和反馈工作,多方面综合考核志愿者教学工作,明确规定职责范围,严格落实教学任务。 在支教结束阶段,组织机构须综合支教过程中的反馈以及教学成果,对支教志愿者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排名和奖励。

在志愿者考核评价上:第一,教学进度和完成度考核。 应坚持“过程性”考核原则,将志愿者从培训到支教整个过程的日常考勤、教学工作、考核成绩、师风师德等情况都纳入考核体系中。 安排教务专员进行相关记录,并反馈给大学生志愿者。 第二,坚持“多元”评价原则,综合志愿者自评、受援学校评价、志愿者互评、受援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组织评价等,形成总结性评价。 对于分数低的成员及时分析原因,引导、督查其改正问题。对不配合支教工作的成员进行相应惩罚,情况严重者给予“不合格”鉴定。第三,教学反馈管理。 应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测试成绩、访问等多方面摸清志愿者教学成效,而不仅仅依靠参课人数、授课时长等量化标准进行考核。 同时,应周期性召开内部会议进行活动总结和经验交流,支教大学生可将授课中所遇到的问题反馈给组织机构,促进平台优化和完善。

激励机制上,主要包括薪酬奖励、精神奖励、个人发展三个层面,注重对激励指标的长期发展性、有效驱动性的均衡分配。 例如,在薪酬奖励层面,要制定统一科学的奖励标准,按教师工作绩效分配基本奖金和激励奖金。 在精神奖励层面,应注重对支教教师个人荣誉的肯定,提升其工作获得感、满足感、归属感。 在个人发展层面,激励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提升自我,对此可以开设教学研习班邀请优秀教师分享经验,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助力教师个人成长。 同时,要注意激励的民主性和公平性,采用过程性动态积分,按照教学学时、教育质量、学生学习成果、师德师风等评估模块记录支教教师工作实时客观数据。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T 项目云教室“互联网+支教”志愿活动项目的分析发现:“互联网+支教”过程中主要存在志愿者综合能力欠佳、教学内容质量难以保证、家校协同育人薄弱和组织管理效度不足等问题。 提出从志愿者遴选培训、发展素质教育、推动协同育人和实行科学化管理四个维度出发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互联网+支教”模式。 “互联网+支教”不仅对大学生青年群体有举足轻重的教育实效,还对于缩小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有着重要意义, 有效弥补乡村教育资源不足, 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扶贫任重道远,“互联网+支教”仍有需要深入推进的领域,例如,如何通过“互联网+支教”促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知识体系建设;如何引入并稳住高学历教育优秀人才持续投入支教事业,助力支教事业向好发展;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共建”的教育转化等问题,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支教志愿者培训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