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2024-01-15 09:06宋柳叶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育人

宋柳叶

(合肥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61)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1]课程思政是当代高校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创新与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三全育人”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如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全过程,使其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目前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在中国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服装行业承载着实现人民丰衣足食及“美衣美居”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肩负着使学生认清自己的担当与使命、并为人民美好生活乃至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贡献的责任。

文章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充分考虑文化自信对高校教学的引领作用,以服装设计专业为载体,阐述了研究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不同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服装设计专业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探讨服装设计专业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

1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美术学院许江教授提出:“构建艺科中国学派,创造时代中国文化”[2]。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传承和创新的主体,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亟须深度融合传统服饰文化、纺织技艺和现代科技,以全域视野反思教学模式,发挥人才培养、设计创新、文化传承及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1.1 践行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需要

课程思政体现了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紧迫需求,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全面提升思政工作水平,为实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提供重要保障。[3]服装承载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人民美好物质生活的显现。 目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服装设计方法、服装造型、色彩预测及面料研发等密切依托现代化技术的生产方式,推动着服装设计流行的发展,提升了人民的文化审美与社会主义新风尚。

服装设计专业因其历史、文化和经济特性成为传统与时尚、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融通的重要载体,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与中国服装产业发展、行业革新密切相关,关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在人才、制度、模式和资源等方面为非遗文化信息化、数字化、可持续性地保护与传承提供支持,服装设计教育须在当前背景下参与服装设计话语权的构建和国家文化形象传播。 因此,借助课堂教学主渠道,融入思政教育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以设计教学促进文化创新与传播,增强课程教育的时代感与文化内涵,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从而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1.2 完善教学体系的必然趋势

在高等教育“提质增效”背景下,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据此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四个回归”举措,进一步提升并优化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内涵建设。[4]可以说,高校教学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政策调整的必然结果,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切实需求。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的服装设计专业所追求的内涵式发展是基于价值认同之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领域的发展同向同行的。 服装设计专业须根据教育方针求新求变,明确思政教育在教学各环节中的具体要求,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体系中,以“软实力”实现“大突破”。

为实现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必须明确专业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高度重视内涵式教学体系的设置,助力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认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专业荣誉感;应精准定位,承担起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任,突破传统教学理念,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体系,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融合,促进课程思政理念贯穿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构建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培养复合创新型设计人才。

1.3 创新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

互联网时代的崛起为智慧化教学提供了契机,传统线上线下分离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 同时,伴随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以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高校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数字化转型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资源整合,教学场所由封闭向开放转变,能有效提升思政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在互联网知识载体和形态的冲击下经历了革命性变革,通过互联网资源平台的方式打破了以纸质教材为核心的资源限制。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化、数字化已经成为教学资源的常态,它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发挥服装专业特色,将流行与文化、历史与时尚紧密结合。 如在授课环节,通过教学技术的创新将传统课堂教学转变为虚拟空间教学,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融会贯通,从而丰富教学资源,增添专业教学的趣味与时代感悟;在设计、展示和营销等课程中,利用3D 虚拟软件等工具,进行民间服饰数字化展示、服装设计产品营销策划等操作,实现浸入式、场景式的教学体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服装设计教学的亲近感。

2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滞后于新的时代需求,忽视了专业课的德育功能

长期以来,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在思想意识层面聚焦于行业的发展与动态,侧重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对于思政内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存在不足,课程思政建设热情不高,忽视了专业课的德育功能及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专业教学在课程思政中承担的责任意识被弱化[5]。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重理论讲体系”的教学模式下,专业思政教育中职业素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无法很好地落地的问题及传统服饰文化流失、传统制作工艺传承断层等现象的出现,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仅注重设计和工艺制作,缺乏民族服饰意识及传统技艺熏陶的培养体系已不能满足当前服装市场对设计人才的新需求。

2.2 课程思政实施方法牵强,潜隐式融入效果不明显

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挖掘及课堂教学现存问题反思不深入,出现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路径不清晰、思政内容单一等问题。 在课程建设中,直接将思政案例加入教学中,未充分考虑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隐性融合,致使改革成效甚微,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方式有待改进与加强。 因此,在课前准备和课程实施环节中,教师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力求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达到有机融合。 教师在讲解专业课程时可系统、有效地融入传统服饰文化、传统工艺及主流价值观引导等内容,合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案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采用对比法、思维启发法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讲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设计创新需要借鉴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精髓。 这样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在思政教育方面真正地做到“随风潜入课,润物细无声”。

2.3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未能形成多元立体的教学空间

在专业教学领域,教师往往通过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采用案例分析法、互动学习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等开展课程思政,同时,教师也常借助学科竞赛、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但教学活动大多局限于校内课堂教学,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授课中仍以教师单向传输为主,未能形成“师本位”向“生本位”的教学理念转变。 此外,忽视了信息化教学组织形式,这不仅偏离了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且单纯的课堂教学与知识的输入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难以让学生构建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设计理念,缺乏对服饰文化与行业动态的了解,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设计思路的拓展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相对困难,推动课程思政全过程融入课程教学的目标较难实现。

2.4 教学考评体系不健全,育人成效缺乏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属于长期、持续的过程,无法在短期内对育人成效进行量化和凸显,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成效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尽管各高校已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但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与研究上,而未能将思政元素融入并体现在考核评价机制中。 现有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思政考核方法仍存在诸如直接套用专业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主体相对单一、评价周期较短等共性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 这直接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推进与导向、专业教师实施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导致课程思政考评度偏低、课程质量提升与评价结果脱节等问题的产生。

3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围绕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将课程思政要素逐渐内化到教学理念、教学体系、评价机制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再教育、再熏陶、再提高。 具体贯穿三个方面的改革路径,从专业整体教学结构层面深化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内容融入,从而形成独具中国文化自信与现代时尚的专业教学体系(图1)。

图1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体系

3.1 以文化育人为靶向,构建“大思政”教学理念

“文化育人”是指通过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以达到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工匠精神、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就提升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内核和外延来看,专业教学改革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历史借鉴观”为指导,多角度地剖析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6]。以思政建设为引领,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文化育人为核心目标,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化于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加强专通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课程思政内涵式教学理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协同效应。

为此,需要主动转变思路,对课程思政进行顶层设计,确保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 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在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加强德育元素的融入,突出“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思政教育、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重构育人培养目标,全面修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融合传统纺织技艺、民俗文化、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元素,深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不断拓展授课形式与受众面;以核心课程建设带动课程模块建设,依托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构造,分析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点、线、面”,将“知识、能力、人格”的培养目标落实到潜移默化的课程教学细节中,开发课程思政案例库模板,并将课程思政覆盖到全部专业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的思政与专业融合。

3.2 以文化筑基为抓手,完善特色化教学体系

“文化筑基”是指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为学生构筑设计人文素养厚度,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立足服装设计专业特色,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主战场,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推动思政工作体系贯穿整个教学体系,以培养“具有文化底蕴和创意、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服装设计人才”为目标,对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实践。

3.2.1 回应时代变革需求,创新教学体系改革理念

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同向同行,树立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全程参与、全面提升为核心,以课程体系改革推动专业能力培养,强化问题导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体系和知识结构中以人文素养和科技发展认知激发设计思考,将思政元素以交流分享、课堂实践、校外调研等多种方式置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热爱,实现服装设计行业复合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养培养;通过思考“人—物—用”的关系构建设计逻辑,建立以服饰文化为根基、创意创新能力培养为本源、实践性设计探索为内核、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为辅助的知识框架更新;此外,建立师生“导师制”,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进行知识动态更新,并借助专业技能训练进行设计输出,从而使学生形成专业能力的逻辑自洽,奠定核心课程所需的“能力+知识”系统,教研结合,互促共进。

3.2.2 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创新优化课堂内容供给

以设计文化创新为导向,以服饰自信助力文化自信,将理论阐释、情感体验与价值引导融为一体,从课堂内容供给方面促进教学改革。 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土壤,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探究服饰文化的深厚内涵,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服饰等进行保护、传承与创新,并实现传承、教育和创新纵向一体化,以点带面,实现教学思维和价值引领的统一[7]。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和教学模块设置嵌入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思政元素的育人功能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实践,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例如,在“服装色彩设计”课程中,挖掘中国色彩文化、形成色彩审美,改变以往单纯应用型课程属性,使之成为集文化审美、思维培养与实践应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型课程。 培养学生从文化角度观察色彩、用科学方法分析色彩,最终形成具有自我认知与文化自信的色彩审美,并预测和指导服饰流行趋势(图2)。 在“服装材料创意设计”课程中设置“材料的回收与环境保护”“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等前瞻性专题,在显性的专业知识背后,隐含绿色环保的理念,着眼于传统文化的转化与落地,将价值观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和民族文化;再如,“服饰图案设计”课程设置“传统图案感悟中国文化DNA”,“成衣设计”课程设置“功能服装点亮美好生活”等专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行业热点与民族文化。

图2 服装色彩设计课程框架

3.2.3 强化课程联动效应,构建梯度化小循环课程群体系

根据学生不同阶段对专业的认知能力和课程学习进度, 阶段性地规划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内容,课程由浅入深,形成由泛到专、由眼到手的梯度化模板,以增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性、逻辑性和体系性。 通过梯度化小循环课程群体系,推动学生的设计能力逐步提升,为高年级课程奠定设计基础、拓宽设计视野,最终形成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全系列联动。 构建地域性、民族性、国际性的综合型专业教学思路,以地域性文化为依托,加强“思政+ 课程”的多线融合,贯穿全教学过程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案例,确保实践活动具有深度参与性与完整逻辑思路,促使学生在能力达成和知识获取之间形成螺旋上升的自循环系统。

以“成衣设计”等课程为核心,联动“服饰图案设计”“服装工艺”等前置课程和“服装材料创意设计”“服饰品设计”等后置课程,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在课程教学中嵌入与项目相关的主题内容,建立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关联,从而构建文化为基、创意为本、设计为核、技术为用的课程思政全覆盖的服装设计课程群体系。 以“徽州服饰设计创作”项目为例,将项目主题与服饰美学课程联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徽州民间服饰相关知识,并创作具有东方审美的新中式服饰作品。 该项目的主题为徽州地区民间服饰文化,载体为新中式服装,通过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材料创意设计等课程之间的配合,指导学生完成服饰的设计创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课程组教师通过项目主题的引导,结合各课程的教学,完成项目训练,潜移默化实现地域文化的软输出(图3)。

3.2.4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形成多层次的教学模式

通过顶层设计,综合运用超星学习通和数字化实践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将思政教育与平台建设深度融合,实现教学方向从单向传授到双向互动的转变,为实现线上线下融通的立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是建设“学习通”线上教学资源,打造资源共享平台,从碎片化到系统化,将知识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给学生,完善课程思政的知识和价值体系;二是通过“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为课程思政的价值传播提供多种方式,增强思政实效,并开设数字化虚拟仿真课程,进一步构建专业数字课程群;三是加强“学习通”课外拓展学习,实现“零距离”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拓展课程思政的外延;四是规范“学习通”课堂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智能化水平。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为例,将课程混合式学习过程设置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并在每个章节中实施。 线上教学内容以课件、教学视频等形式呈现,涵盖理论、软件工具操作等基础知识,课堂教学则以实际设计案例为主,在案例中引入思政内容,通过复杂的工具应用建设课程[8]。 既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又与“理论—实践指导—辅导—反思”较佳学习流程相吻合。 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基于线上学习平台提供的统计数据,以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流程管理,通过教学反馈对教学设计作出调整和改进。 同时,建立网络设计资源库,分享设计素材、优秀设计案例、时尚资讯网站等启发性拓展资料,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并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反馈给教师,提升线下学习的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通过多元立体的教学空间规划带动教学创新,不断推进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方法的革新,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3.3 以文化赋能为宗旨,建立“多维度”评价机制

以文化赋能为宗旨,以“评”促学,建立思政融入“理论知识+ 实践技能+ 探索研究+ 转化成效”的多维度教学目标达成评价方法与反馈机制,以强化联系专业背后的价值思想。 针对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考核难以量化的问题,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3+n”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成绩按照课程思政内涵分解为3 个一级指标,分别涵盖国家发展背景与文化自信、个人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服装设计行业人才职业素养, 对应为30%、40%及30%的权重。 通过在专业课考核中契合课程思政的践行理念,实现对专业课程立德树人成效的分层级、分权重的立体式量化评价。 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内涵层面作为一级考核指标并明确权重, 在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了思政内涵元素以及对应的专业教学内容,三级指标对应的若干评价观测点覆盖课程学习全过程,能够客观反映教学成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障教学改革举措有效。

同时,为落实课程思政的效果,建立学生反馈、师生课后互动的平台,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和多元性。采用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等方式及时收集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程度、想法及建议,以更好地将课程思政与学生关注的专业问题进行结合。 此外,定期进行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了解课程思政对学生的行为、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引领效果。 通过课后反馈和效果评价,教师能够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实施形式,从而实现良性循环,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

4 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将思政教育与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学生思政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双向提高,进一步凸显了思政育人的效果。 一方面,教学环节中注重强化思想引领与价值观引导,实现了专业知识教学与文化素养提升的融合统一;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了其民族文化意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结合专业课程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服饰文化传承融入设计作品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其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在应用中不断夯实。 近三年,学生在各类赛事中表现突出,在安徽省纺织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9 项,二等奖8 项,三等奖13 项;在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8 项,二等奖12 项,三等奖16 项;在“红绿蓝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6 项,三等奖10 项;在“安踏杯”中国鞋服设计大赛、“李宁杯”休闲服装设计大赛、“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时装设计大赛、魅力东方·中国国际内衣创意设计大赛等行业高水平赛事中获得奖项10 余项; 入选首届安徽省大学生艺术设计作品展2 项;完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 余项;参与申请相关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10 余项。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显著提高,有效提升了专业及学校的影响力。

5 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特色,结合课程思政内涵,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评价机制三个层面探究了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丰富立德树人的任务内涵,实现从基础夯实到提升、拓展、创新和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与自信的全方位培养,力求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思政素养的双向提高,打造出具有学科特色的新时代服装设计思政教育模式。 在后期建设中,团队教师将继续增强课程思政建设主人翁意识,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思政意识,不断深化、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系统性,进一步修订课程标准,细化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评价,为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装设计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