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的特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创刊30周年

2024-02-15 18:25孟庆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藏象元气阴阳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医药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主要包括医(古代属于方技)和药(本草)两大部分,在世界医林中以独特的理论体系称著。明末清初,为区别传入的西方医学,曾有“本土医学”“国医”和“国药”等称谓。在1879年从澳门来到上海行医的英国医生合信的首部论述中西医学比较的著作《西医略论》一书中有“中医”“西医”之名。此后中国的传统医学逐渐被称为中医学和中药学。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了中国传统医药学中医学、中药学诸种称谓,做了统一的、规范化的誉名,称为“中医药学”,这是中国在世界科学和文化史上的荣誉。中医药以独特的理论体系称著,它有如下的特质:

1 天人合一、以气为本的人体生命观

《黄帝内经》一书中,多次论述“人与天地相应”“人与天地相参”。不仅认为人是天地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有共性之处,还认为人气中含有天气地气的因素。气一元论认为天地人都是元气所生,即《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所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以元气为天地之始。《易纬乾凿度》言“天地之大化曰生”,以生命为天地之大德。由元气生长了万物、生长了人,人始生也由于元气的生长。《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元气“其生五,其气三”,讲元气有五个色气,元气化成后成长的生机依赖于天气、地气、斗气,斗指北斗诸星(见中华书局《汉书·律历志》257页)。

气一元论以“太极元气,函三为一”之论,元气又有太极之称。人既以元气为元始,也以“通天者生之本”(《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这是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

中医之气有三个内容:一是指物,二是指功能,三是指信息。气为人身能动态所见的实体、功能、推动力和传导力,人的形质是气,如脏器、血、津液等;人体脏腑、经络等的功能也是气,如真气、中气、肝气、肺气、太阳经气、阳明经气等;人体表现和感知信息也是气。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言“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即是说气是可感知可传的信息。气最常表达为“阴阳消息”。有统计,《黄帝内经》一书中有300个气。

人体之气从元气开始,由气而生,气化而成形。在气化中,生、长、化、收、藏、亡。其过程是“气始而生化,气聚而有形,气散而藩育,气绝而象变”(《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这个气化过程也称“生成论”。其生命的生机应是由元气形成的大自然一样,也是“其生五,其气三”,称中医的人体观是天人合一、以气为本的人体观,都是由元气气化而成的。说人身乃“天地之大纪,人神通应也”。以此又有“人身小宇宙”的语意。

2 阴阳辨证思维

天人合一以气为本的医学观念,决定了中医药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方式,其中阴阳辨证思维方法是中医药的特色之一。

阴阳五行是中国先民对原始认知的重要概括之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和科学的原点,是构筑中华传统文化的框架。

阴阳辨证思维是中医药学的重要思维方式。阴阳是事物中两种既互相包容又互有存在的状态。来自先民对大自然时空和人、社会的两种反向感受。其表达有《河图》《洛书》《易经》之类以及《阴阳鱼太极图》等符号图示。汉代刘向著有《明堂阴阳》三十三篇。《汉书·艺文志》对阴阳的定义为“阴阳者,顺四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对阴阳的定义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指出阴阳为治病之本。

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辨”。《易·系辞》说“辨物正名”,战国时公孙龙也说“辩以证其名实”。辨是凭证据而论说,通常用“辨证”一词。中医药在辨证时,最先是从阴阳切入,这是先民的传统思维方式,也是中医药的思维方式之一。

3 中医药的至真要是:阴阳五行为构架,精气神血为要素,藏象经络为核心的医药同源一理

阴阳和阴阳五行为中医药理论体系构架。阴阳是诸理论的纲纪。五行是《汉书·艺文志》定义的“五常之形气也”。五行形成的原因有三:一是司马迁的“五星说”;二是五数说,包括人有五指和人群组合五人组合力强说(战斗力、生产力最强,后来发展成伍长制)。三是东南西北中的五方说。五行以五类系的表述性,表述天地人的时空状态(如五脏、五官、食药的五味等)和有五重对称的五边形有相互生、克等“五胜”关系作为理法而常用。阴阳和五行二者也可以互相结合而用。阴阳和五行又都有天、地、人的内涵,中医药以此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体系的构架,成为一个其内互相联系对外又开放的系统。

中医药理论的要素是精气神血,都来自元气。精气神是人生命状态的三种势能。精有肾所主的先天之精,与脏腑体部的后天之精。人有气在则命存,无气则亡。神是意识感知活动的状态,也是绝妙的意象,如《易·系辞》所言“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人始生,先成精”,有生命之后,精气神三者的气化转化便是生命活动。精生气,气化而有各部功能,气化之绝妙彰为神态。

此外,在气中尚有属于营养因素的营气和防卫力的卫气。营气又称荣气,存行于血中。血流注于脏腑和全身,提供营养和能量,并和气一起为人体提供营养、参与代谢、沟通信息和卫护的体能,中医药以此重视气血。

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器官是脏腑,传达各脏腑间和各组织的信息通道是经络。脏腑之称藏象,《隋书·经籍志》称藏象,是因为有比直视的解剖器官有更深的内涵。象,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对事物的观念,主要包括现象、意象和法象(见拙著“黄帝内经中的藏象”,《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4期)。现象指所见脏腑实体;意象指论者心中营构之观念,如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散魄、肾藏志的“五神藏”等;法象指取法应见于诸物的功能状态;如肾应春、心应夏、脾应四时、肺应秋、肾应冬等。

由是藏象并非仅是血肉的脏腑,而是含时间(如四时)、空间(如五方)和多项功能的脏腑。其中,属意象和法象的藏象理论有很多重要应用,因此古人常说“医者意也”“圣人法象”(后者见《易纬·乾坤凿度》)。藏象和经络以此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整体藏象(例如面部、舌象、寸口脉象等)的“全息性”,和藏象对大自然如时间(如四时)、空间(如方位)、阴阳等的“应象性”,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

中医和中药同源一理。医药起源同时中药的理论也是据病在医学观认定下,按阴阳五行,依四气五味,对脏腑和人身之气偏胜偏衰而确定药性和治疗的,医和药是不分离的一家。

4 中医药的临床操作体系是辨证论治

就诊于中医院者,先确定科室所属,然后据病的门类进行分科诊治、各科据辨证论治的规范而操作。

先辨证后治疗(有称论治者,也有称施治者)。辨主要是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主,分清门类后,对患者属何种病证的判别。其中,对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八纲,是在“辨”时处处要考虑的。之后就是施以治疗方法手段的论治了。这便是按理→法→方→药程序而开方选药。一般从证候切入,如对证候不甚清晰可定时,也可采用主症切入法!即确定其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法,按主—辅—佐—使的方式设计方剂而用药。辨证论治讲求“三因制宜”,即因时间季节的不同,患病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病人的体质条件等不同,而论病议药时有所差别。选择适宜的方法以治疗。医生的经验对辨证论治很重要,经验虽然有别于理论层次,但往往能超和突破理论的概括和限定,带来治疗的奇效。辨证论治重视运用技巧性、活学活用。许多操作程式中许多医生练创了特殊技能,其优越的疗效令人叹为观止。

形成辨证论治范式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医药理论是辨证的,二是中医药学人的思维方式是辨证的,三是在处置上重视“顺”其所“宜”之方法习惯。

辨证论治规范特点有四:一是循纲知病,二是重视表述状态的证候而切入,三是三因制宜,四是辨证论治是一个以变应变的过程,全程论治展示技巧运用。中医在临床上以分门别类统病,对各门类的病都归纳出“纲要”来,如治外感热病有伤寒六经辨证,温病有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对五脏六腑之病有脏腑辨证;气血湿痰辨证;用针灸治疗时有经络辨证等。总之,辨证论治的辨证是状态决定论,不从文本来认定,也不要从多数人成书,只凭现实状态论治是选择论,选用适宜的治法。

5 中医药以丰富的医药文献称著

在中华历史上,有了文字就有了中医药的记载,载体繁多而丰富。有甲骨、竹简、木牍、丝帛、纸张等,甚至在摩崖窟石碑文乃至家书上也有中医药内容的记载。医药文献集中后,发展成为简牍、卷轴、书册等体制。现代更有光盘、存储器、影像等载体类型。中医药文献除书籍外,还包括古代的医疗器具。如1962年在内蒙古多伦道出土了石针,此后在多处出土了石针和砭石,1972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导引图》,1973年在河北海城汉墓出土了九针等。中医药文献的富硕,在汉代就被刘向的《别录》所著录,此后的目录学著作均有医药书籍。各朝代通史,如“二十四史”从《汉书》“艺文志”开始,都在“艺文志”或“经籍志”载有本朝所著或所存的医药学家著作。2007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薛清录主编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载中医药著作有13 455种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包括:医经、基础理论、《伤寒》、《金匮》、针灸推拿、本草、方书、临证各科、医案医论、医史、民族医药、综合著作等类别。丰富的典籍谱写了中医自发祥以来的著名医学家的学术成就和对人类卫生保健事业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中医药教育部门和研究机构中,设有专门研究的科室和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研究员的《中医文献学》出版,标志中医药的一门新学科的莅世。

中医药文献学,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审定版本,校刊训诂”为主旨,是中医学人继承清乾嘉学派与中医理论研究的成果,是对守正创新的新贡献。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针灸”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把《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列为世界文化记忆遗产。

6 养生之道

“养生”,又称“摄生”,二词都出自《庄子》。有中医药时即有养生。道家学派重视养生之术,使其成为了一个学派,是中医药的内容之一。

养生意在“养生气,养生机”,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随着历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对养生的理解不断深入,养生手段愈加丰富:包括日常生活自我管理、药养、食养、技养(如气功、八段锦、太极拳及诸套武术等)、艺养(如音乐、书法等),但总起来不外“天人合一,动静谐和”。《黄帝内经》诸篇中多有养生之论,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又从生活管理,从气血而通经络,以补、和调动自身能动性、自我康复,达到以养形、养气血为主,促进生机。论道“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气血以复,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乃长,命曰圣王。故《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

总的来说,循自然的时间空间规律,以养气血通经络,静以待时,自然而然实现宝命全形神气焕发。以此看来中医药的养生之学,是人类的福祉。

7 和中华文化同源共进

黄帝和神农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医药的始祖。中华民族在发祥之初,便成为中医药生成的土壤、要素的资源和成长的雨露。

用火开始了艾焫,石器时代始有砭石和石针,青铜时代,开始有了金针,由是而发展起针灸经络的学术,成为一门独特科技的针灸学。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发现了诸“本草”,后来发展成中药学、方剂学。受汉代经学的影响,医学也把早期经典著作称“经”,《黄帝内经》《神农百草经》也循注、疏式传承发展。医学知识和传统的天文学、气象学、气一元论的气化学说结合而有了“五运六气”之学。南北朝时,南朝刘宋时的太医署,以其传授医学成为世界上创医科大学的首举,对于学派的发展,有“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之说,可见儒家文化对中医药学派发展的影响。隋唐佛学使佛教医学大兴,清代之朴学促进了医籍的校勘训诂,发展至今成为中医文献学。清末民初,受洋务学西的影响,中医药遂有汇通学派的崛起。在中华大地上,文化的思潮对中医学术的影响之大。

对于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大势,以《易经》、儒家和道家的影响最为深鉅。在易学,以“言者尚其辞,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易·系辞》)成为《黄帝内经》的要义,无《易经》之象,何以有藏象;无“辨物正言”,何以称”辨证论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概括了中医药技艺的要点。儒家讲医德精诚、践履笃行,是中医药学人的职业道德和治学的心语。道家讲“抱元守一”“道可道,非常道”,是中医药认识行为法程。

中医药从客观性,普适性和理论体系的构造性来说是科学的,但从技艺来说,中医药很多称表于世的技艺,有诸多的医学发现和发明,例如针灸、药物炮炙、武术伤科、气功等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下发展起来的。以此,中医药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并且在发展中二者互动,互相增辉。清初学者王夫之在《周易外传》中说“学成于聚,新故相资而新其故”。中医药在守正创新中发展壮大,这也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规律之一。

中医药的特质决定属于生命科学,是人体生命科学。当代文化学者胡道静先生在床上读过《出入命门》后说道“中医药是中国生命文化的胚胎,和中华文化一样,皆如此。是推动整个中国生命科学的舵桨,是区分中西方文化的分水岭”。这是至真要之言,揭示了中医药的伟大。

猜你喜欢
藏象元气阴阳
元气清晨
藏象辨证体系的理论构建研究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藏象学说发展的探讨与意义
如何养元气?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
服药先分阴阳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元气淋漓的傅斯年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